"姚鼐"

你知道嗎?銅陵這個村子是清代桐城派創始人姚鼐的故里!
姚鼐故里樅陽縣錢橋村學堂凹中心村是清代桐城派創始人姚鼐的故里,全村172戶,總人口663人,包括學堂凹、西花園、大元、聯合、小犁阪5個村民組。 美麗鄉...
姚鼐 農村 清朝 三農 2017-07-30
鍾鼐《心境系列之一》17250元 拍賣成交率100%
2017年03月12日在博寶美術館舉行的“北京博藝寶2017迎春書畫拍賣會”在一系列激烈的競價聲中圓滿落幕。本場拍賣現代書畫作品共計84件 ,拍賣棚會現場...
夏鼐:考古工作切忌“挖寶”思想
新中國成立以前,考古工作基礎薄弱,田野考古人員極少,沒有自著的通論性著作。1950年代初,全國有限的田野考古人員中,只有兩位先生留學外國、熟悉先進國家考古研究狀況。樑思永臥病多年、身體極度虛弱,夏鼐是唯一受過科班訓練、能夠親臨第一線的專家。因此,培養田野考古骨幹人才,指導考...
244年前的今天,乾隆皇帝下令紀曉嵐啟動了一項功在千秋的工程
在244年前的今天,1773年5月1日 (農曆閏三月初十),清朝開設《四庫全書》編纂館。文津閣四庫全書,圖片來自網絡此時的大清帝國,正是乾隆當政的如日中天...
乾隆 紀昀 清朝 姚鼐 2017-05-05
特色扶貧 合力促增收
“如今鄉村環境越來越好,在家門口做零工,還能鍛鍊身體,參加演出,展示自我,生活有樂趣,當然很開心。 ”57歲的村婦唐立秀說。近日,在樅陽縣錢橋鎮的文化廣場上,由村民自編自演的一場文藝表演讓鄉村熱鬧起來,歌舞、戲曲、傳統樂器和大鼓書等節目,唱響了鄉村新變化和村民新願景。錢橋鎮...
農村 三農 農業 姚鼐 2017-05-24
安徽安慶:“姚門風範”懶悟藝術館館藏書畫展舉行
4月1日上午,由安慶市政協文史委、安慶市懶悟藝術館主辦的“姚門風範”懶悟藝術館館藏書畫展(一)在安慶市懶悟藝術館開展,有關主協辦方領導嘉賓、書畫同仁、收藏愛好者以及桐城姚氏同門後人參加了展覽揭幕式。此次展覽適逢安慶市懶悟藝術館建館五週年之際,為倡導文化自信、弘揚傳統文化、傳...
大理篇:迷失點蒼
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會再相逢。——村上春樹旅行大半年來,我都是和朋友結伴而行,直到這一次南下雲南。單人旅途,聽起來有種文藝範在裡面,可能但凡孤單的總是文...
女兒姚姚講述的上官雲珠
原創/婉㚥我的名字叫韋耀,本名姚姚。父親是上海40年代著名的編劇,影評人姚克。母親是大名鼎鼎的電影女明星上官雲珠。上官雲珠與姚克結婚照我母親和我父親是在上...
同為光緒皇帝的老師,孫家鼐、翁同龢的書法卻各有千秋
清代光緒皇帝有兩位老師,一位是孫家鼐,另一位是翁同龢,兩不但詩文冠絕天下,而且書法水平很高。孫家鼐(1827—1909),字燮臣,號蟄生、容卿、澹靜老人,...
北京大學第一任校長孫家鼐,妙語連珠中狀元,書法藝術水平高
孫家鼐,幼讀詩書,院試中舉後,初次會試不第,目睹諸兄登榜,益自奮勉。終於咸豐九年(1859 年)中一甲一名進士(狀元)。與翁同龢同為光緒帝師。累遷內閣學士...
85歲宋遂良教授說:生命是短暫的,世界是不公平的,人是有弱點的
宋遂良,湖南瀏陽人,1934年生。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1994年離休後,宋遂良老師在山東師範大學返聘任教多年,直到2010年才離開講壇。曾任現代文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當代文學會理事,山東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山東省作家協會理事,山東省散文學會理事,山東影視文學研究會常...
'斬獲茅盾文學獎後首度公開受訪,《應物兄》作者李洱直言:該怎麼過還怎麼過'
"上週五(16日)上午,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名單揭曉。作家李洱接到了好友畢飛宇的一個電話,“他說你上網看一個消息(指獲獎的消息),然後就把電話掛了。”拿著手機的李洱還沒來得及上網,就瞥見了手機上記者發來請求採訪的短信,他才知道最新一屆“茅獎”評選結果出爐,自己的《應物兄》榜...
窮山惡水出教師
徽州說到黃山,文化人多想到徽州。就名字給人的印象,“黃山”多一些奇山異水,“徽州”多一些歷史文化,這些都是純主觀的東西。恩施大峽谷奇山異水,說白了就是窮山...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