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石小言"

這個名不見經傳的男人,寫的字比印刷的還好看
在這個科技越來越發達的時代鍵盤代替了手中的筆文字出現在屏幕中顯得如此落寞遠不如一紙書信來的暖心你有沒有算過自己已經多久沒好好寫字了?又有多久沒有聽過筆尖劃...
刻石小言 2017-08-27
此刻,秋意正濃……
四季變幻,一卷秋風樹葉的顏色也變得五彩斑斕起來展示出另一種迷人的風情此時秋意正濃...紅巧看秋意漸濃“天地有問,以刀作答。”作者借石之紅巧色,暈染秋之味,...
文化 刻石小言 2017-08-27
清·崔止園小楷《南陽小廬記》
崔止園小楷《南陽小廬記》崔永安,字磐石,廣州駐防漢軍正白旗人,光緒六年進士,官至護理北洋大臣,直隸總督。喜杭州湖山之勝,寓居,以書畫自娛。 有其“止園”“...
每個書法入門者必須學會的82字
前幾日去拜訪書法老師,其書房“研墨齋”中放著各式寫好的書法。橫著懸掛、垂直襬放,還有斜著呈放的。最珍貴的是我拍的珍藏在匣子中的《道德經》,用“金墨”書寫,...
他花了40幾年,從小學教師到省書協會員
在古代,讀書人要學習書法,字的優劣關係到一個人的聲譽。在科舉制度下,考卷上的字是否能得到考官的賞識至關重要,將影響仕途大事。因此,學好書法,是文人一生追求...
秦-李斯-泰山刻石
秦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時代,這時候的文字統一為小篆。產生了很多偉大的書法作品,其中以丞相李斯的作品流傳最為廣泛。泰山刻石是李斯的篆書代表作,其書法...
“如是我聞”佛教刻石欣賞
古之聖王,欲傳其道於後世,常將重要的典章制度、法律、文獻鏤之金石,宜子孫永保。戰國以後,「金」——青銅器漸漸式微,石刻方興未艾,在宣揚政教思想、孝悌傳統和...
李斯、小篆與《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立於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泰山刻石》之考釋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泰山時所刻;後半部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
漢-開通褒斜道刻石
《開通褒斜道刻石》全稱全名《漢鄐君開通褒斜道刻石》,此石刻堪稱現存東漢石刻最早的一種,刻於東漢永平六年(公元63年),刻有隸書十六行,行五字至十一字不等。...
漢朝 書法 拓本 文玩 2017-06-19
李斯《會稽刻石》高清
文玩 | 字畫 | 品鑑 | 茶道左丞相李斯、少子胡亥隨從秦始皇,於三十七年(前210)十月出遊,南至雲夢,沿江而下,登會稽山,祭大禹廟,以望南海。李斯奉...
中華第一刻石“壇山刻石”研討會在石家莊市贊皇隆重召開
河北共產黨員網省直訊(記者翟新建)近日,素有中華第一刻石的“壇山刻石”研究會在石家莊市贊皇國賓賓館二樓會議室隆重召開。解放軍報原總編輯陳生庚將軍,河北省原...
第九百四十六章:小言回家
當然不可以!凌曦心裡想,你是老幾啊,說跟我們去玩就去啊,輪得到你嗎?可他嘴上沒說話,也沒看她們,只是嘴裡催著小言:“你們麻煩死了。”Amy和Emma一陣尷尬,不知道該走還是該繼續跟他們搭話,就在這時小言說道:“Amy,我們要去看繪畫展,你們也有興趣嗎?”“車坐不開。”饒以哲...
情感 小說 2017-05-01
這個藝人,把石頭刻成了水墨畫
山子與國畫林敬華是一個熱愛熱愛雕刻、潛心專研工藝的雕刻師。他對山子的研究尤為“深刻”,且帶有其自身獨到的見解。他認為一件好的山子作品必須應如國畫一般從景物...
一樣的高山,不一樣的“水洞”
高山石一直都是大家最容易接觸到的石種之一,它很普及卻並不普通,特別是水洞高山。東南至今拍出了兩百多件水洞高山中,最高價也曾達到了201萬,那主要是因為它比...
80後小夥子手把手教你,十分鐘完成一枚古獸印章
每一枚印章都要經過相石——設計——粗坯——修光——磨光等上十道工序。每一個精緻的壽山石古獸印紐雖然看起來精緻不已,但若是未經雕刻師打磨,也僅是一塊平庸的石...
李斯《會稽刻石》篆書 書法的鼻祖
李斯《會稽刻石》篆書 書法的鼻祖左丞相李斯、少子胡亥隨從秦始皇,於三十七年(前210)十月出遊,南至雲夢,沿江而下,登會稽山,祭大禹廟,以望南海。李斯奉命...
沙曼翁跋《臨泰山刻石》
沙曼翁跋《臨泰山刻石》
遊戲 無正側 2017-09-24
學篆書範本之《嶧山刻石》
嶧山刻石,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李斯書,高218釐米,寬84釐米。又稱元摹嶧山秦篆碑。原立於鄒縣城縣衙大堂,民國初年移入孟廟致敬門內,1973年...
推文——好看的小言走一波
春天的十個瞬間你不是我的騎士,我也不是你的公主。我們是立足巉巖,根系緊繞的兩棵樹。“我的命不值錢。”“對我而言是無價。”好學生與壞姑娘。校園到職場,校服到...
美文 2017-06-23
趙之謙篆書欣賞:《臨嶧山刻石》
趙之謙於篆書,或因其學篆刻,最初源自鄧石如、吳讓之,其次受同事胡澍影響。當時的篆刻,皆以小篆入印。趙之謙亦學此而只擅長小篆,大篆作品極少。趙之謙34歲臨《...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