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傳情"

一次井岡行,一生井岡情
近日,回民區教育系統50名黨組織書記和黨員幹部前往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研究院參加了回民區第一期黨員幹部黨性教育培訓班進行培訓,收穫頗豐。本次培訓依託井岡山豐...
'井岡故鄉情'
"故鄉之情,總是給人溫暖,令人思念,那是歲月留給我的一瓣心香,在記憶裡永恆,在時光裡安詳。心情不好的時候,或閒暇之時,就回鄉下的老家一趟,走一走,看一看,聽幾聲鳥鳴,聞幾聲犬吠,與花草樹木說話,和白雲藍天對望。相信,山村老宅,總能安撫一顆疲憊的心。行走在村子裡,閉上眼睛,仔...
井岡山上的豐碑
“猶記當時烽火裡,九死一生如昨。”這是毛澤東同志1965年重上井岡山時寫下的《念奴嬌·井岡山》中的句子,這首詞不僅表達了毛澤東對井岡山翻天覆地變化的欣喜,更寄託了對革命英烈的深情緬懷。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犧牲的烈士達4.8萬餘人,其中留下姓名的僅有1.5萬餘人...
'八一憶井岡'
"巍巍五百里井岡層林盡染雲霧鎖重巒壁壘森嚴眾志城消融百年屈辱與冰霜打破黑暗牢籠與桎梏五指峰黃洋界血火斑斑映彩霞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鐵血鑄忠魂染盡杜鵑紅八角樓煤油燈點燃燎原星火照亮神州大地壯哉92年唯留蹤跡遍青山正氣蕩林間物是人非遙想當年生死路往昔歲月淚盈眸紛飛戰火永難忘...
農村 斑斑 2019-08-04
井岡山上的扶貧凱歌
八百里井岡山巍峨疊翠,“中國革命搖籃”曲折幽深的挑糧小道挑進了中國革命的給養,在新的時代卻沒有挑進一方人民的富裕生活,八角樓的燈光指明瞭中國革命勝利的道路...
'井岡山上印初心'
"總書記指出,我們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精神,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的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8月的井岡山是一片綠色的海是一片紅色的山是一片藍色的天這裡高山流水、鳥語花香這裡蒼松翠柏、風景如畫這裡曾經烽火連天、...
井岡之子陳正人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新中國第一任江西省委書記陳正人同志誕辰110週年。9月12日上午,紀念陳正人同志誕辰...
井岡老區新變化……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文章,還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導 讀近日,為紀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90週年...
井岡山客家人
井岡山客家人是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朝,先民是中原一帶的客家漢族先民,因躲避禍亂而逐漸從中原南遷的客籍漢族。江西是他們南遷的必經之地。他們沿贛江溯流而上,在贛南...
井岡杜鵑花滿山
中國江西網訊 “五一”假期,井岡山江西坳十萬畝野生雲錦杜鵑爭相競開,美不勝收。據初步統計,3天假期,江西坳累計接待各地遊客近6000人次,數量較去年大幅增...
暑期社會實踐|在大學時參加井岡山社會實踐活動是種怎樣的體驗?
你站在這,看萬里山河連綿不盡,看峻嶺巍然嵯峨,這自然變化、世事更迭,只在你眼的開闔之間。最後你緊緊盯著那點火光,不肯妥協。行2017年8月24日下午,...
企業扶貧的“井岡紅”樣本
江西省德興市繞二鎮重溪村茶農在採摘新茶。資料圖編者按產業扶貧變“輸血”為“造血”,是貧困戶實現脫貧的重要途徑。對於一些貧困地區來說,由於資源短缺、自然條件...
用色調,以色傳情
油畫作品的色調是最能吸引和打動人的。畫者善於用好畫中的色調,既能表現出豐富的氣氛,又能以色傳情。冷色佔優勢,形成畫面主導色,即稱冷調子。暖色佔優勢,形成畫...
油畫 莫奈 寧靜 文化 2017-05-27
引兵井岡決策地
□周文昂揚在蓮花縣城解放路的末端,有一座坐北朝南、佔地700餘平方米的南方祠堂式建築,名曰“賓興館”,為清代蓮花廳文化、教育設施,後又成為一代革命偉人從事革命活動的紀念場所。走進賓興館,只見中間一座農民赤衛隊群雕,紅旗獵獵,軍號嘹亮,農民赤衛隊員們有的端著槍,有的手舞大刀,...
筆墨傳情 文化傳世
“幾筆勾勒似雲錦,點墨繪出心中情。”文化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尤其重要,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來講,每個人都擔負著重要的責任。2017年5月14日,由中國國際書畫家...
一點傳情20170301
本期主播:黃曉曉 編輯:徐杏華 技術人員:徐靜
警民聯歡剪紙傳情
近日,相城區太平街道金澄社區裡熱鬧非凡,30餘戶社區居民和武警蘇州市支隊的官兵們歡聚一堂,開展“粽葉飄香剪紙傳情”活動。金澄社區與武警蘇州市支隊是雙擁共建單位,每逢佳節,警民們經常要聚焦在一起,在軍愛民民擁軍的具體行動中,增進軍民魚水情。今年端午節來臨之際,雙方圍繞“我們的...
一點傳情20170330
本期播音:肖宇琪 本期通訊員:葉子 網絡技術員:王卓夫
一點傳情20161028
本期播音:張穎 通訊員:詹堉琦 網絡技術人員;陳潔鳳、鄒佩婷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