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江邊月下逢,隔水悠揚午夜鍾|三臺縣母親河—凱江

凱江又名中江、玄武江、元武江、武江,民國《三臺縣志》載:"《宋元學案》李埴知潼川府,以牛頭山極險,乃跨山包之通溪之渠,以達武江。又宋嘉佑三年,文才寺碑亦有武江字,知邑西凱江舊亦名武江,也不知始於何時,殆以水源出元武縣(中江縣)東南耶"。因凱江在三臺縣城以南,人們習慣將其稱為南河。

玄武江邊月下逢,隔水悠揚午夜鍾|三臺縣母親河—凱江

位於涪江、凱江交匯處的南寺壩工業區

凱江是三臺境內與涪江齊名的第二大河流,它從綿陽市安州區龍門山餘脈鹿爬山的涓涓細流,出千峽,納萬川,穿過萬千峰巒,匯聚成奔流不息的大河,流經安州區、羅江縣、旌陽區、中江縣後進入三臺縣,全長213.7公里,流域面積2621平方公里。進入三臺後,在三臺縣境內自西向東流淌,途經西平、萬安、古井、潼川等鎮鄉,一路奔騰,在縣城南匯入涪江,三臺境內流程45.35公里,流域面積647平方公里,自然落差約30米。凱江三臺段河面最寬處150米,最窄處70米,一般寬120米。凱江三臺段流量變化很大,多年平均流量43立方米/秒,而洪水期流量可達3500立方米/秒以上。在2018年7月11日這一天,三臺縣出現了70年一遇的特大洪災,凱江三臺段最大洪水流量曾達到3980立方米/秒,枯水期最小流量1.2立方米/秒,甚至斷流,資料顯示,1994年5月12日,由於久旱無雨,凱江斷流。

玄武江邊月下逢,隔水悠揚午夜鍾|三臺縣母親河—凱江

數千年來,作為三臺母親河之一的凱江靜靜的澆灌著三臺境內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養育梓州兒女,滋養古郪國文明。它偶爾也會發怒,在汛期,凱江似脫韁的野馬,從上游咆哮而來。資料記載,唐朝太和五年(831年)六月,玄武江(凱江)洪水猛漲,高二丈,溢入梓州。北宋端拱元年(988年)九月,梓州元武江(凱江)漲二丈五尺,壑下流、入州城,壞官私廬舍萬餘區,溺死者甚眾。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六月,涪江、凱江決堤毀橋,浸民廬。南宋紹熙二年(1191年)六月,潼川大水,東南江溢,壞堤橋,水入城,沒廬舍七百四十餘家,郪縣、涪城匯田為江者千餘畝。南宋紹熙三年(1192年)五月乙未,潼川府東南江溢,後六日又溢,浸城外民廬,人徙于山。清朝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七月初五,涪、凱兩江泛漲,船行南關城下,被水淹者約一千餘戶。

玄武江邊月下逢,隔水悠揚午夜鍾|三臺縣母親河—凱江

2017年竣工的心妙渡大橋(攝影:大鬍子)

凱江從鹿爬山蜿蜒而來,在三臺境內稍作停留後,便創造了奇蹟,把一個個灘塗變成了袖珍平原,人們稱之為"壩","張家壩""鍾家河壩""桂花壩""朱家灘""黃家壩""南寺壩"等就是這樣形成的。

在三臺縣西部,有一個被凱江沖刷而形成的袖珍平原,人們稱之為西平,西平鎮素有"小三臺"之稱,享有"四川最美古鎮"的美譽,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明洪武年間(1383年),明朝官府在西平鎮境內建立供官員和商賈往來歇腳的驛站,取名建林驛。康熙十年(1671年),觀音場興起,清初為星日鄉,民國29年改為觀音鄉,1956年更名為西平。古城牆、城門、古街、會館,吳氏宗祠盡顯斑駁與古樸,悄無聲息的訴說著過往的繁華與滄桑。

玄武江邊月下逢,隔水悠揚午夜鍾|三臺縣母親河—凱江

凱江西平段(攝於2017年11月)

三臺"左帶涪水,右挾中江(凱江),水路衝要",航運發達,商賈南來北往,貨船、漁船在江面遊弋,三臺境內的食鹽、絲綢等通過涪江、凱江遠銷全國各地。清朝時期,航運是長途客貨運輸的主要方式。據《四川鹽法志記載》:"清乾隆六年 (1741年) ,貴州10府均食川鹽,其水運定銷額為5896引(每引配鹽50包,每包115市斤),其中由三臺凱江運去129引。"民國時期,軍閥割據,加之輪運興起,木船運輸一度衰落。抗日戰爭爆發後,三臺縣木船運輸又有所發展,民國26年,投入涪江和凱江營運的木船達230艘。1949年,凱江有木船142艘(載重923噸),從業人員201人,上水以運食鹽為主,其次為三峽煤、銅梁紙、渠縣鍋碗;下水以中江掛麵為主,年運銷量達2000擔。1962年,總載量200噸的25艘航行於凱江的櫓船改成舵船,增加了載重量。1972年,縣航運社試製成功柴油機動船4艘。1979年3月縣航運公司實現了航運機械化,1980年以後,縣內汽車增加,陸運比航運中轉環節少、運價低,航運衰落,但沿江區鄉個體短途航運卻在發展。進入20世紀,除渡船和景區旅遊船外,三臺航運基本結束。

玄武江邊月下逢,隔水悠揚午夜鍾|三臺縣母親河—凱江

1999年凱江上的機動拖船(袁成鬆 攝)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人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天塹早已變為通途。但在過去數百年,數千年的時間裡,凱江兩岸的人們要過江,渡船是他們唯一的交通工具。據民國時期的《三臺縣志》記載,凱江三臺段有南濟渡、心妙寺渡、萬安渡、南渡等12處渡口。其中南濟渡在三臺縣城南門外凱江邊,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由南路士紳集資修建,百姓免費乘坐。清嘉慶七年(1802年)因爭租涉訴南濟渡改由官府管理。民國時期設有橋公會,縣政府委任蘇永錫為管理員,負責冬春架設浮橋,夏秋置船擺渡等事宜,並在南外街置有街房4間 (原廣化醫院) ,年收佃金約400餘元,作為義渡費用。民國26年10月,縣政府財委會奉令接管,當時有渡船3艘,渡工3人。 解放後,一直由廣化鄉一村經管,1987年時有10噸舵船1艘,渡工2人,日渡運量1000人次。由於橋樑的增多和陸路交通的發展,渡口逐漸退出歷史舞臺,2017年5月23日,隨著心妙渡渡改橋工程竣工,心妙渡口也完成了最後一渡的使命。自此,千百年來承載人們南來北往的凱江三臺段渡口,淹沒在了人類社會前進的步伐裡,消失於交通建設的滾滾洪流中,渡口的熱鬧場面也隱匿在了綠水青山間,人們只能從字裡行間去尋找那些淺淺的影子。

玄武江邊月下逢,隔水悠揚午夜鍾|三臺縣母親河—凱江

南濟渡(袁成鬆攝於1993年)

玄武江邊月下逢,隔水悠揚午夜鍾|三臺縣母親河—凱江

南寺壩菜農乘船過江進城賣菜(袁成鬆攝於2003年)

玄武江邊月下逢,隔水悠揚午夜鍾|三臺縣母親河—凱江

1981年9月2日洪水沖毀南橋4洞(袁成鬆攝)

歷史進入近代,清光緒二十六年 (1900年)邑紳邱光廷、羅容村捐資在三臺縣城南門外修建橫跨凱江的南橋。南橋共26洞,高約5.3米,長約150米,由堅硬巨石砌成,費工1.3萬餘,耗金2.2萬餘緡,歷時7年竣工。民國26年,今中新鎮人,時任國民政府財政部次長的徐堪捐洋1200元培修,將橋面兩邊各加寬2尺。民國34年農曆7月24日,南橋被洪水衝跨兩洞,交通中斷,冬季在橋下游搭便橋暫時通行。民國35年1月,將原橋墩升高6尺,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板梁橋,並在橋面兩側加修水泥柱鋼條欄杆。民國38年農曆10月20日,國民黨軍胡宗南部倉惶敗退,為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追擊,將南橋炸燬3洞。解放初,經縣人民政府修復通車。1981年9月2日,遭特大洪災沖垮4洞,部分橋墩傾斜,省屬三臺養路段及時鋪設鋼軌便橋,臨時通車。後省交通廳批准在原南橋上游約6米處,新建一座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橋樑即新南橋,1983年1月開工,1987年1月25日通車。改革開放後的四十年來,西平凱江大橋、三臺縣城凱江大橋、凱江廊橋、心妙大橋等一座座橋樑跨江而起,其中凱江廊橋已成為三臺的又一地標建築。

玄武江邊月下逢,隔水悠揚午夜鍾|三臺縣母親河—凱江

玄武江邊月下逢,隔水悠揚午夜鍾|三臺縣母親河—凱江

建設中的新南橋(袁成鬆攝於1983年4月)

近年來三臺縣嚴格落實河長制,加大了對凱江三臺段的生態治理力度,月牙灣廣場、大河灣生態度假區、玫瑰園、廊橋等生態人文景觀驚豔亮相。凱江,秋冬時宛如一個恬靜溫柔的少女,春夏時又酷似熱血沸騰的青年。魚兒在水下徜徉,鳥兒在水面嬉鬧,時而飛起,掠起一陣陣水波,身影在天空中留下一道道優美的曲線,繪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舞的美好畫卷。


總 監:樑勝

審 核:鄒莉 龍梅

文圖:冉進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