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泰控股再創新:速遞易推“小黃筒”,搶逆向物流“最先100米”

三泰控股 順豐速運 O2O 興業證券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30
三泰控股再創新:速遞易推“小黃筒”,搶逆向物流“最先100米”

2016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突破313.5億件,“最後100米”配送的難題愈發突出,智能快遞櫃被公認為是經濟、高效的解決方式。作為智能快遞櫃的“開山鼻祖”,速遞易已經領跑行業五年,改變了快遞行業的投件習慣。

不過,目前其母公司成都三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泰控股)遇到了一個坎兒。4月27日,三泰控股2016年年報披露,實現營收10.39億元,同比減少27.12%,歸母淨利潤-13.04億元,同比減少3337.67%。三泰控股沒能交出滿意答卷的原因,既有旗下創新業務速遞易所在的行業均未實現盈利的現實,也受到了傳統金融電子設備及服務外包業務增長乏力的影響,新收購的公司煙臺偉岸盈利不達預期大額計提商譽減值更是主要因素之一。

但無論是剝離傳統業務,還是調整創新業務,三泰控股都意在集中火力夯實智能快遞櫃板塊。如今,速遞易已實現包裹交付超過8億件,快遞櫃布點5.6萬個。在這個戰場上,先發就能制人,規模即是優勢。從備受質疑的創新,到成為行業的引領者,當入局的跟隨者越來越多,他們與領先者最本質的區別,在於創新。“領先者”三泰控股在年報中最新提出,將發力逆向物流,劍指快遞行業“最先100米”,顛覆人們的寄件習慣。

三泰控股再創新:速遞易推“小黃筒”,搶逆向物流“最先100米”

布櫃規模、投件量均領跑行業

2012年,O2O風頭正勁,巨頭還在打盹,速遞易一騎絕塵,以搶佔快遞行業“最後100米”的名義,乘上了市場和資本的“風口”。

速遞易智能快遞櫃落地社區,當想象變成現實,三泰控股創始人補建曾發朋友圈說:“這個東西能夠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後來的事實證明,速遞易的確顛覆了快遞行業的“最後100米”。

最近三年,更多資本接二連三地入局。興業證券研報預測,我國智能快遞櫃行業規模將在2017年超過100億。

智能快遞櫃收入來源分為三部分:派件及超期、廣告、社區O2O業務。實現盈利成為目前市場上智能快遞櫃企業共同面臨的一大難題。順豐控股2016年年報顯示,旗下豐巢科技去年營業收入2174萬元,淨利潤虧損2.36億元。三泰控股2016年年報顯示,旗下速遞易經營主體成都我來啦網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去年營業收入2.29億元,淨利潤虧損5.03億元。

三泰控股再創新:速遞易推“小黃筒”,搶逆向物流“最先100米”

在中國快遞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看來,隨著物流配送末端人工成本持續增高,對智能快遞櫃的需求必然越來越大。但只有當智能櫃達到一定規模效應,培養了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才有盈利條件。“智能快遞櫃如果形成規範管理,加上運營者正常投入、納稅的成本,目前國內收費大概需要1元/件才能保本。但初期推廣階段、加上同質化競爭,基本只能收費3~5毛,虧損難免。”徐勇預測,行業還在跑馬圈地,盈利轉折點或將在2018年底實現。

若論誰更具規模和使用習慣的優勢,當屬行業龍頭速遞易。

據速遞易母公司三泰控股2016年年報披露,全國共計約有15萬個快遞櫃,速遞易布放規模佔比近40%,已有5.6萬個;2016年,速遞易的入櫃量也佔到行業總量近40%,自2014年起投件量的年均複合增速為73%;速遞易的日投件量更是高速增長趨勢明顯,峰值可以超過250萬單/日,包裹交付總量已超8億件。行業競爭加劇,速遞易依然保持著先發優勢,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快件箱運營公司。

同時,三泰控股在年報中提到,速遞易用戶使用習慣已經形成,作為行業第一家收費的企業,速遞易“快遞員付費+用戶超期費”付費模式已基本固化。

從2017年第一季度的表現看,速遞易的領先優勢已經非常明顯。一季度是行業的傳統淡季,但速遞易日均投件量亦超過150萬單,總投件量同比增長了58.6%,投件單均收入同比也有大幅提升。三泰控股預計,按照明顯的高速增長趨勢,即便不新增網點,2017~2020年速遞易日單量有望達到188萬單、200萬單、215萬單、250萬單,投件收入亦相應增加。

創新逆向物流,探索盈利模式

速遞易正在用時間換空間。過去一年,速遞易集結了一批來自京東、尚品、收貨寶等在末端快遞行業身經百戰的人才,打造從寄件到派件、從業務到用戶的全新營運團隊,構建更敏捷與高質量的速遞易運營服務體系。目前,這個更有執行力、更加高效、更會玩會折騰的80後團隊已經整裝待發。

速遞易板塊運營負責人表示,團隊下一步的工作重心不再是此前粗放的攻城拔寨、網點拓展,而是一邊利用社區的卡位優勢,進一步探索商業變現,一邊迴歸本質“修內功”。

速遞易正集中力量做好三件事:優化網點,擴大重點核心城市密度;更加完善取件體驗;最便捷的寄件服務。其中,逆向物流的商業模式是速遞易探索流量新變現渠道的又一次創新之舉。

快遞行業的利潤大頭在於寄件,尤其在收寄快遞的“最先100米”,目前由快遞員和代收網點構成。速遞易板塊運營負責人分析,久等快遞員上門、隨意開價、粗糙包裝,都是寄快遞用戶的切身痛點。雖然目前也有一些智能櫃自助寄件設備,但格口資源不足、密度不夠、成本太高的問題亦逐漸暴露。

受有樁公共自行車夭折、無樁共享單車興起的啟發,2017年,速遞易將利用其規模優勢和用戶粘性,推出智能寄件產品——速遞易“小黃筒”“邊櫃”“小黃袋”,發力逆向物流市場。“小黃筒”外表酷似郵政郵筒,內心則充滿黑科技。太陽能供電、GPS跟蹤定位、GPRS數據傳輸,還搭載了超聲波測距模塊,更重要的是,它是“無樁”的寄件設備,為用戶提供“隨時取,隨手寄”服務。

三泰控股再創新:速遞易推“小黃筒”,搶逆向物流“最先100米”

自帶黑科技的創新產品智能寄件郵筒——速遞易“小黃筒”

隨著“小黃筒”移動化、密集化的大規模投入使用,將改變人們寄件生活方式,同時可能改變整個行業盈利趨勢和服務生態,為公司發展創造新的增長點。目前,速遞易“小黃筒”已在北京試點,有用戶評價:“有空叫快遞,沒空用投遞。隨時隨地寄,像快遞行業的摩拜單車一樣。”

三泰控股在年報中提到,今年在保持速遞易5.5萬個網點、5.6萬套設備保有量的基礎上,計劃新增1~3萬套寄件邊櫃,鋪設3~10萬套小黃筒,力爭全年各類終端設備保有量合計達15萬套。

業內人士對此分析,發力逆向物流,速遞易將一改過去位於產業鏈末端的劣勢,從上游獲得更廣的盈利空間,通過掌握用戶分發權,進一步優化與快遞公司的合作,實現攬收派送的閉環,從而構建更健康的業務生態。而且,由於寄件收費的靈活性與空間大大高於派件與超期收費,所以速遞易板塊在整體的盈利能力上會有很大的提高。

5年前,速遞易革命了“最後100米”,5年後,“小黃筒”創新了“最先100米”,三泰控股一直以技術驅動型公司自居,正是一次又一次顛覆性的差異化創新,才讓三泰控股突破既有的市場格局,成為行業領袖。歷經大大小小的試錯、轉型,補建曾對此感慨,公司經歷的每一步,或是每一個節點,都是危機四伏,甚至面臨幾近夭折的危險,但是冥冥之中又出現希望的轉機,“創新與改變,三泰控股一直在路上”。

(文/李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