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

本文系作者海外科技風雲的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樂府”一體,自古有之。南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乃歷史上收羅樂府詩最系統和最完備的一部總集,但那裡面收入的全是從漢代到唐代的詩歌,跟元代毫不相關。儘管如此,元人還是常常把“樂府”一詞掛在口邊,用來稱呼自己時代的文學。且看,元人稱散曲為“樂府”麼?

"

本文系作者海外科技風雲的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樂府”一體,自古有之。南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乃歷史上收羅樂府詩最系統和最完備的一部總集,但那裡面收入的全是從漢代到唐代的詩歌,跟元代毫不相關。儘管如此,元人還是常常把“樂府”一詞掛在口邊,用來稱呼自己時代的文學。且看,元人稱散曲為“樂府”麼?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樂府詩集》

今人說“唐詩、宋詞、元曲”,而元人自己則稱元曲為“大元樂府”,曰:“世之共稱唐詩、宋詞、大元樂府,誠哉。”(羅宗信《中原音韻序》)。元曲興起於北方,是用北曲演唱的,於是元人又以“北樂府”相稱,雲:“樂府作而聲律盛,自漢以來然矣。我朝混一以來,朔南暨聲教,士大夫歌詠,必求正聲,凡所製作,皆足以鳴國家氣化之盛,自是北樂府出,一洗東南習俗之陋。”(虞集《中原音韻序)不過,元人說的“樂府”,主要是指散曲。散曲興盛於元,“元曲”之稱是明代才出現的。王世貞《藝苑卮言》:“曲者詞之變。自金、元入中國,所用胡樂嘈雜悽緊,緩急之間,詞不能按,乃更為新聲以媚之。而諸君如貫酸齋、馬東籬、王實甫、關漢卿、白仁甫輩,鹹富有才情,兼喜音律,以故擅一代之長。所謂宋詞、元曲,殆不虛也。”王國維所言,元曲作為“一代之文學”,包括散曲和雜劇。

"

本文系作者海外科技風雲的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樂府”一體,自古有之。南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乃歷史上收羅樂府詩最系統和最完備的一部總集,但那裡面收入的全是從漢代到唐代的詩歌,跟元代毫不相關。儘管如此,元人還是常常把“樂府”一詞掛在口邊,用來稱呼自己時代的文學。且看,元人稱散曲為“樂府”麼?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樂府詩集》

今人說“唐詩、宋詞、元曲”,而元人自己則稱元曲為“大元樂府”,曰:“世之共稱唐詩、宋詞、大元樂府,誠哉。”(羅宗信《中原音韻序》)。元曲興起於北方,是用北曲演唱的,於是元人又以“北樂府”相稱,雲:“樂府作而聲律盛,自漢以來然矣。我朝混一以來,朔南暨聲教,士大夫歌詠,必求正聲,凡所製作,皆足以鳴國家氣化之盛,自是北樂府出,一洗東南習俗之陋。”(虞集《中原音韻序)不過,元人說的“樂府”,主要是指散曲。散曲興盛於元,“元曲”之稱是明代才出現的。王世貞《藝苑卮言》:“曲者詞之變。自金、元入中國,所用胡樂嘈雜悽緊,緩急之間,詞不能按,乃更為新聲以媚之。而諸君如貫酸齋、馬東籬、王實甫、關漢卿、白仁甫輩,鹹富有才情,兼喜音律,以故擅一代之長。所謂宋詞、元曲,殆不虛也。”王國維所言,元曲作為“一代之文學”,包括散曲和雜劇。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故居

散曲是詩歌,雜劇是戲曲(劇曲),二者屬不同的文學體裁,它們的共同之處在於都是使用當時流行的北方曲調來創作和演唱的。當然,雜劇除了曲文,還夾雜賓白(人物對話)和科介(人物動作),要有故事,是專供舞臺上演出的;散曲則沒有賓白,只是用於清唱的。但是,作為雜劇主體部分的唱詞,和散曲一樣,都按照曲調或曲牌來撰寫,又都是配合音樂歌唱的。從曲的角度看,劇曲不過是散曲在戲劇中的運用罷了,二者的關係,實有如詩歌和詩劇。後人把只用於清唱的曲稱為散曲,而把有科白、有故事情節的曲稱為劇曲,以示區別。散曲是繼唐詩、宋詞後興起於元代的一種新詩體,一種新的韻文形式。“散曲”之名,始見於明朱有燉的《誠齋樂府》該書前卷總標題為“散曲”,專收小令,與後卷總標題“套數”相對。

"

本文系作者海外科技風雲的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樂府”一體,自古有之。南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乃歷史上收羅樂府詩最系統和最完備的一部總集,但那裡面收入的全是從漢代到唐代的詩歌,跟元代毫不相關。儘管如此,元人還是常常把“樂府”一詞掛在口邊,用來稱呼自己時代的文學。且看,元人稱散曲為“樂府”麼?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樂府詩集》

今人說“唐詩、宋詞、元曲”,而元人自己則稱元曲為“大元樂府”,曰:“世之共稱唐詩、宋詞、大元樂府,誠哉。”(羅宗信《中原音韻序》)。元曲興起於北方,是用北曲演唱的,於是元人又以“北樂府”相稱,雲:“樂府作而聲律盛,自漢以來然矣。我朝混一以來,朔南暨聲教,士大夫歌詠,必求正聲,凡所製作,皆足以鳴國家氣化之盛,自是北樂府出,一洗東南習俗之陋。”(虞集《中原音韻序)不過,元人說的“樂府”,主要是指散曲。散曲興盛於元,“元曲”之稱是明代才出現的。王世貞《藝苑卮言》:“曲者詞之變。自金、元入中國,所用胡樂嘈雜悽緊,緩急之間,詞不能按,乃更為新聲以媚之。而諸君如貫酸齋、馬東籬、王實甫、關漢卿、白仁甫輩,鹹富有才情,兼喜音律,以故擅一代之長。所謂宋詞、元曲,殆不虛也。”王國維所言,元曲作為“一代之文學”,包括散曲和雜劇。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故居

散曲是詩歌,雜劇是戲曲(劇曲),二者屬不同的文學體裁,它們的共同之處在於都是使用當時流行的北方曲調來創作和演唱的。當然,雜劇除了曲文,還夾雜賓白(人物對話)和科介(人物動作),要有故事,是專供舞臺上演出的;散曲則沒有賓白,只是用於清唱的。但是,作為雜劇主體部分的唱詞,和散曲一樣,都按照曲調或曲牌來撰寫,又都是配合音樂歌唱的。從曲的角度看,劇曲不過是散曲在戲劇中的運用罷了,二者的關係,實有如詩歌和詩劇。後人把只用於清唱的曲稱為散曲,而把有科白、有故事情節的曲稱為劇曲,以示區別。散曲是繼唐詩、宋詞後興起於元代的一種新詩體,一種新的韻文形式。“散曲”之名,始見於明朱有燉的《誠齋樂府》該書前卷總標題為“散曲”,專收小令,與後卷總標題“套數”相對。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元代散曲-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可見,“散曲”本來僅僅是小令的別稱,因曲中小令和詞中小令一樣,是每首各自獨立、不聯成套的,所以稱“散”;至於套數或套曲,則是由多種曲調前後聯綴而成,故而名“套”。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說“元曲分三種,雜劇之外,尚有小令、套數”,仍然是將小令、套數分別看待的。後來,“散曲”的概念有了發展,便將小令、套數皆納入其中,今人任訥撰《散曲概論》,即雲“套數、小令總名曰散曲”。

"

本文系作者海外科技風雲的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樂府”一體,自古有之。南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乃歷史上收羅樂府詩最系統和最完備的一部總集,但那裡面收入的全是從漢代到唐代的詩歌,跟元代毫不相關。儘管如此,元人還是常常把“樂府”一詞掛在口邊,用來稱呼自己時代的文學。且看,元人稱散曲為“樂府”麼?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樂府詩集》

今人說“唐詩、宋詞、元曲”,而元人自己則稱元曲為“大元樂府”,曰:“世之共稱唐詩、宋詞、大元樂府,誠哉。”(羅宗信《中原音韻序》)。元曲興起於北方,是用北曲演唱的,於是元人又以“北樂府”相稱,雲:“樂府作而聲律盛,自漢以來然矣。我朝混一以來,朔南暨聲教,士大夫歌詠,必求正聲,凡所製作,皆足以鳴國家氣化之盛,自是北樂府出,一洗東南習俗之陋。”(虞集《中原音韻序)不過,元人說的“樂府”,主要是指散曲。散曲興盛於元,“元曲”之稱是明代才出現的。王世貞《藝苑卮言》:“曲者詞之變。自金、元入中國,所用胡樂嘈雜悽緊,緩急之間,詞不能按,乃更為新聲以媚之。而諸君如貫酸齋、馬東籬、王實甫、關漢卿、白仁甫輩,鹹富有才情,兼喜音律,以故擅一代之長。所謂宋詞、元曲,殆不虛也。”王國維所言,元曲作為“一代之文學”,包括散曲和雜劇。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故居

散曲是詩歌,雜劇是戲曲(劇曲),二者屬不同的文學體裁,它們的共同之處在於都是使用當時流行的北方曲調來創作和演唱的。當然,雜劇除了曲文,還夾雜賓白(人物對話)和科介(人物動作),要有故事,是專供舞臺上演出的;散曲則沒有賓白,只是用於清唱的。但是,作為雜劇主體部分的唱詞,和散曲一樣,都按照曲調或曲牌來撰寫,又都是配合音樂歌唱的。從曲的角度看,劇曲不過是散曲在戲劇中的運用罷了,二者的關係,實有如詩歌和詩劇。後人把只用於清唱的曲稱為散曲,而把有科白、有故事情節的曲稱為劇曲,以示區別。散曲是繼唐詩、宋詞後興起於元代的一種新詩體,一種新的韻文形式。“散曲”之名,始見於明朱有燉的《誠齋樂府》該書前卷總標題為“散曲”,專收小令,與後卷總標題“套數”相對。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元代散曲-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可見,“散曲”本來僅僅是小令的別稱,因曲中小令和詞中小令一樣,是每首各自獨立、不聯成套的,所以稱“散”;至於套數或套曲,則是由多種曲調前後聯綴而成,故而名“套”。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說“元曲分三種,雜劇之外,尚有小令、套數”,仍然是將小令、套數分別看待的。後來,“散曲”的概念有了發展,便將小令、套數皆納入其中,今人任訥撰《散曲概論》,即雲“套數、小令總名曰散曲”。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繪圖

從形式上看,元代散曲的小令和套數各有特點小令即獨立的只曲,因其短小,又名“葉兒”,後來也稱“元人小詞”,主要是由民間的詞調和小曲演化而來的,句調長短不齊,通常由一支曲牌構成,如[一半兒]、[天淨沙]、[寄生草]、[得勝令]、[沉醉東風]等;有時候根據某些曲調可協音連唱的關係,構成兩、三支曲調連用的“帶過曲”(最多不超過三支),如[雁兒落帶過得勝令]、[雁兒落兼清江引]、[快活三過朝天子][那吒令過鵲踏枝寄生草]等。小令都是一韻到底。套數又稱“散套”或“大令”,是由若干同一宮調的曲牌聯合組成。中國古代音樂,樂音分“宮、商、角、變徴、羽、變官”七聲,以“”為主的調式稱“宮”,以其他各聲為主的調式稱“調”,合稱“宮調”。

"

本文系作者海外科技風雲的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樂府”一體,自古有之。南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乃歷史上收羅樂府詩最系統和最完備的一部總集,但那裡面收入的全是從漢代到唐代的詩歌,跟元代毫不相關。儘管如此,元人還是常常把“樂府”一詞掛在口邊,用來稱呼自己時代的文學。且看,元人稱散曲為“樂府”麼?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樂府詩集》

今人說“唐詩、宋詞、元曲”,而元人自己則稱元曲為“大元樂府”,曰:“世之共稱唐詩、宋詞、大元樂府,誠哉。”(羅宗信《中原音韻序》)。元曲興起於北方,是用北曲演唱的,於是元人又以“北樂府”相稱,雲:“樂府作而聲律盛,自漢以來然矣。我朝混一以來,朔南暨聲教,士大夫歌詠,必求正聲,凡所製作,皆足以鳴國家氣化之盛,自是北樂府出,一洗東南習俗之陋。”(虞集《中原音韻序)不過,元人說的“樂府”,主要是指散曲。散曲興盛於元,“元曲”之稱是明代才出現的。王世貞《藝苑卮言》:“曲者詞之變。自金、元入中國,所用胡樂嘈雜悽緊,緩急之間,詞不能按,乃更為新聲以媚之。而諸君如貫酸齋、馬東籬、王實甫、關漢卿、白仁甫輩,鹹富有才情,兼喜音律,以故擅一代之長。所謂宋詞、元曲,殆不虛也。”王國維所言,元曲作為“一代之文學”,包括散曲和雜劇。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故居

散曲是詩歌,雜劇是戲曲(劇曲),二者屬不同的文學體裁,它們的共同之處在於都是使用當時流行的北方曲調來創作和演唱的。當然,雜劇除了曲文,還夾雜賓白(人物對話)和科介(人物動作),要有故事,是專供舞臺上演出的;散曲則沒有賓白,只是用於清唱的。但是,作為雜劇主體部分的唱詞,和散曲一樣,都按照曲調或曲牌來撰寫,又都是配合音樂歌唱的。從曲的角度看,劇曲不過是散曲在戲劇中的運用罷了,二者的關係,實有如詩歌和詩劇。後人把只用於清唱的曲稱為散曲,而把有科白、有故事情節的曲稱為劇曲,以示區別。散曲是繼唐詩、宋詞後興起於元代的一種新詩體,一種新的韻文形式。“散曲”之名,始見於明朱有燉的《誠齋樂府》該書前卷總標題為“散曲”,專收小令,與後卷總標題“套數”相對。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元代散曲-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可見,“散曲”本來僅僅是小令的別稱,因曲中小令和詞中小令一樣,是每首各自獨立、不聯成套的,所以稱“散”;至於套數或套曲,則是由多種曲調前後聯綴而成,故而名“套”。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說“元曲分三種,雜劇之外,尚有小令、套數”,仍然是將小令、套數分別看待的。後來,“散曲”的概念有了發展,便將小令、套數皆納入其中,今人任訥撰《散曲概論》,即雲“套數、小令總名曰散曲”。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繪圖

從形式上看,元代散曲的小令和套數各有特點小令即獨立的只曲,因其短小,又名“葉兒”,後來也稱“元人小詞”,主要是由民間的詞調和小曲演化而來的,句調長短不齊,通常由一支曲牌構成,如[一半兒]、[天淨沙]、[寄生草]、[得勝令]、[沉醉東風]等;有時候根據某些曲調可協音連唱的關係,構成兩、三支曲調連用的“帶過曲”(最多不超過三支),如[雁兒落帶過得勝令]、[雁兒落兼清江引]、[快活三過朝天子][那吒令過鵲踏枝寄生草]等。小令都是一韻到底。套數又稱“散套”或“大令”,是由若干同一宮調的曲牌聯合組成。中國古代音樂,樂音分“宮、商、角、變徴、羽、變官”七聲,以“”為主的調式稱“宮”,以其他各聲為主的調式稱“調”,合稱“宮調”。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中國散曲史

元代北曲只用六宮十一調,其中最常用的又不過五宮(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四調(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合稱“九宮”。一曲套數中的曲牌,少者只有兩個(如楊果的[仙呂·賞花時]),多者可達二十(如劉時中的[正宮·端正好]《上高監司》)。每一套數中,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名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各曲牌聯綴也有一定的順序,最後都有尾聲,以示完整。“樂府”:為散曲抬高聲譽。“曲也者,為宋金詞調之別體。”(吳梅《顧曲塵談》)文學史上向有“詞乃詩之餘,曲乃詞之餘”的說法,既然曲被視為詞之餘緒,人們從詞學中沿襲某些說法也就很自然。事實上,元人很少直接用“曲”這個稱呼,他們順其自然地沿襲前朝習慣稱散曲為“詞”,如周德清在《中原音韻》中談的“作詞十法”實際上是作曲十法,而喬吉的《文湖州集詞》不過是他的散曲集。

"

本文系作者海外科技風雲的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樂府”一體,自古有之。南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乃歷史上收羅樂府詩最系統和最完備的一部總集,但那裡面收入的全是從漢代到唐代的詩歌,跟元代毫不相關。儘管如此,元人還是常常把“樂府”一詞掛在口邊,用來稱呼自己時代的文學。且看,元人稱散曲為“樂府”麼?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樂府詩集》

今人說“唐詩、宋詞、元曲”,而元人自己則稱元曲為“大元樂府”,曰:“世之共稱唐詩、宋詞、大元樂府,誠哉。”(羅宗信《中原音韻序》)。元曲興起於北方,是用北曲演唱的,於是元人又以“北樂府”相稱,雲:“樂府作而聲律盛,自漢以來然矣。我朝混一以來,朔南暨聲教,士大夫歌詠,必求正聲,凡所製作,皆足以鳴國家氣化之盛,自是北樂府出,一洗東南習俗之陋。”(虞集《中原音韻序)不過,元人說的“樂府”,主要是指散曲。散曲興盛於元,“元曲”之稱是明代才出現的。王世貞《藝苑卮言》:“曲者詞之變。自金、元入中國,所用胡樂嘈雜悽緊,緩急之間,詞不能按,乃更為新聲以媚之。而諸君如貫酸齋、馬東籬、王實甫、關漢卿、白仁甫輩,鹹富有才情,兼喜音律,以故擅一代之長。所謂宋詞、元曲,殆不虛也。”王國維所言,元曲作為“一代之文學”,包括散曲和雜劇。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故居

散曲是詩歌,雜劇是戲曲(劇曲),二者屬不同的文學體裁,它們的共同之處在於都是使用當時流行的北方曲調來創作和演唱的。當然,雜劇除了曲文,還夾雜賓白(人物對話)和科介(人物動作),要有故事,是專供舞臺上演出的;散曲則沒有賓白,只是用於清唱的。但是,作為雜劇主體部分的唱詞,和散曲一樣,都按照曲調或曲牌來撰寫,又都是配合音樂歌唱的。從曲的角度看,劇曲不過是散曲在戲劇中的運用罷了,二者的關係,實有如詩歌和詩劇。後人把只用於清唱的曲稱為散曲,而把有科白、有故事情節的曲稱為劇曲,以示區別。散曲是繼唐詩、宋詞後興起於元代的一種新詩體,一種新的韻文形式。“散曲”之名,始見於明朱有燉的《誠齋樂府》該書前卷總標題為“散曲”,專收小令,與後卷總標題“套數”相對。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元代散曲-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可見,“散曲”本來僅僅是小令的別稱,因曲中小令和詞中小令一樣,是每首各自獨立、不聯成套的,所以稱“散”;至於套數或套曲,則是由多種曲調前後聯綴而成,故而名“套”。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說“元曲分三種,雜劇之外,尚有小令、套數”,仍然是將小令、套數分別看待的。後來,“散曲”的概念有了發展,便將小令、套數皆納入其中,今人任訥撰《散曲概論》,即雲“套數、小令總名曰散曲”。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繪圖

從形式上看,元代散曲的小令和套數各有特點小令即獨立的只曲,因其短小,又名“葉兒”,後來也稱“元人小詞”,主要是由民間的詞調和小曲演化而來的,句調長短不齊,通常由一支曲牌構成,如[一半兒]、[天淨沙]、[寄生草]、[得勝令]、[沉醉東風]等;有時候根據某些曲調可協音連唱的關係,構成兩、三支曲調連用的“帶過曲”(最多不超過三支),如[雁兒落帶過得勝令]、[雁兒落兼清江引]、[快活三過朝天子][那吒令過鵲踏枝寄生草]等。小令都是一韻到底。套數又稱“散套”或“大令”,是由若干同一宮調的曲牌聯合組成。中國古代音樂,樂音分“宮、商、角、變徴、羽、變官”七聲,以“”為主的調式稱“宮”,以其他各聲為主的調式稱“調”,合稱“宮調”。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中國散曲史

元代北曲只用六宮十一調,其中最常用的又不過五宮(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四調(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合稱“九宮”。一曲套數中的曲牌,少者只有兩個(如楊果的[仙呂·賞花時]),多者可達二十(如劉時中的[正宮·端正好]《上高監司》)。每一套數中,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名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各曲牌聯綴也有一定的順序,最後都有尾聲,以示完整。“樂府”:為散曲抬高聲譽。“曲也者,為宋金詞調之別體。”(吳梅《顧曲塵談》)文學史上向有“詞乃詩之餘,曲乃詞之餘”的說法,既然曲被視為詞之餘緒,人們從詞學中沿襲某些說法也就很自然。事實上,元人很少直接用“曲”這個稱呼,他們順其自然地沿襲前朝習慣稱散曲為“詞”,如周德清在《中原音韻》中談的“作詞十法”實際上是作曲十法,而喬吉的《文湖州集詞》不過是他的散曲集。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吳梅《顧曲塵談》

元人用“樂府”指稱散曲,蓋在前人曾以“樂府”作為合樂歌唱之詞的別稱。有元一代,“散曲當時也稱為樂府或北樂府、小樂府、新樂府。”(隋樹森)將散曲稱為“樂府”的例子在元代很常見,如出自元人之手的《樂府新編陽春白雪》《朝野新聲太平樂府》和《梨園試按樂府新聲》等書,都是當時散曲作品的選集。而元代散曲家的個人集子,亦大多以“樂府”命名,如貫雲石號酸齋,徐再思號甜齋,他們二人的散曲合集叫《酸甜樂府》。請看吳梅在《中國戲曲概論》中對元散曲家別集的著錄:

"

本文系作者海外科技風雲的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樂府”一體,自古有之。南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乃歷史上收羅樂府詩最系統和最完備的一部總集,但那裡面收入的全是從漢代到唐代的詩歌,跟元代毫不相關。儘管如此,元人還是常常把“樂府”一詞掛在口邊,用來稱呼自己時代的文學。且看,元人稱散曲為“樂府”麼?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樂府詩集》

今人說“唐詩、宋詞、元曲”,而元人自己則稱元曲為“大元樂府”,曰:“世之共稱唐詩、宋詞、大元樂府,誠哉。”(羅宗信《中原音韻序》)。元曲興起於北方,是用北曲演唱的,於是元人又以“北樂府”相稱,雲:“樂府作而聲律盛,自漢以來然矣。我朝混一以來,朔南暨聲教,士大夫歌詠,必求正聲,凡所製作,皆足以鳴國家氣化之盛,自是北樂府出,一洗東南習俗之陋。”(虞集《中原音韻序)不過,元人說的“樂府”,主要是指散曲。散曲興盛於元,“元曲”之稱是明代才出現的。王世貞《藝苑卮言》:“曲者詞之變。自金、元入中國,所用胡樂嘈雜悽緊,緩急之間,詞不能按,乃更為新聲以媚之。而諸君如貫酸齋、馬東籬、王實甫、關漢卿、白仁甫輩,鹹富有才情,兼喜音律,以故擅一代之長。所謂宋詞、元曲,殆不虛也。”王國維所言,元曲作為“一代之文學”,包括散曲和雜劇。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故居

散曲是詩歌,雜劇是戲曲(劇曲),二者屬不同的文學體裁,它們的共同之處在於都是使用當時流行的北方曲調來創作和演唱的。當然,雜劇除了曲文,還夾雜賓白(人物對話)和科介(人物動作),要有故事,是專供舞臺上演出的;散曲則沒有賓白,只是用於清唱的。但是,作為雜劇主體部分的唱詞,和散曲一樣,都按照曲調或曲牌來撰寫,又都是配合音樂歌唱的。從曲的角度看,劇曲不過是散曲在戲劇中的運用罷了,二者的關係,實有如詩歌和詩劇。後人把只用於清唱的曲稱為散曲,而把有科白、有故事情節的曲稱為劇曲,以示區別。散曲是繼唐詩、宋詞後興起於元代的一種新詩體,一種新的韻文形式。“散曲”之名,始見於明朱有燉的《誠齋樂府》該書前卷總標題為“散曲”,專收小令,與後卷總標題“套數”相對。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元代散曲-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可見,“散曲”本來僅僅是小令的別稱,因曲中小令和詞中小令一樣,是每首各自獨立、不聯成套的,所以稱“散”;至於套數或套曲,則是由多種曲調前後聯綴而成,故而名“套”。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說“元曲分三種,雜劇之外,尚有小令、套數”,仍然是將小令、套數分別看待的。後來,“散曲”的概念有了發展,便將小令、套數皆納入其中,今人任訥撰《散曲概論》,即雲“套數、小令總名曰散曲”。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繪圖

從形式上看,元代散曲的小令和套數各有特點小令即獨立的只曲,因其短小,又名“葉兒”,後來也稱“元人小詞”,主要是由民間的詞調和小曲演化而來的,句調長短不齊,通常由一支曲牌構成,如[一半兒]、[天淨沙]、[寄生草]、[得勝令]、[沉醉東風]等;有時候根據某些曲調可協音連唱的關係,構成兩、三支曲調連用的“帶過曲”(最多不超過三支),如[雁兒落帶過得勝令]、[雁兒落兼清江引]、[快活三過朝天子][那吒令過鵲踏枝寄生草]等。小令都是一韻到底。套數又稱“散套”或“大令”,是由若干同一宮調的曲牌聯合組成。中國古代音樂,樂音分“宮、商、角、變徴、羽、變官”七聲,以“”為主的調式稱“宮”,以其他各聲為主的調式稱“調”,合稱“宮調”。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中國散曲史

元代北曲只用六宮十一調,其中最常用的又不過五宮(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四調(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合稱“九宮”。一曲套數中的曲牌,少者只有兩個(如楊果的[仙呂·賞花時]),多者可達二十(如劉時中的[正宮·端正好]《上高監司》)。每一套數中,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名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各曲牌聯綴也有一定的順序,最後都有尾聲,以示完整。“樂府”:為散曲抬高聲譽。“曲也者,為宋金詞調之別體。”(吳梅《顧曲塵談》)文學史上向有“詞乃詩之餘,曲乃詞之餘”的說法,既然曲被視為詞之餘緒,人們從詞學中沿襲某些說法也就很自然。事實上,元人很少直接用“曲”這個稱呼,他們順其自然地沿襲前朝習慣稱散曲為“詞”,如周德清在《中原音韻》中談的“作詞十法”實際上是作曲十法,而喬吉的《文湖州集詞》不過是他的散曲集。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吳梅《顧曲塵談》

元人用“樂府”指稱散曲,蓋在前人曾以“樂府”作為合樂歌唱之詞的別稱。有元一代,“散曲當時也稱為樂府或北樂府、小樂府、新樂府。”(隋樹森)將散曲稱為“樂府”的例子在元代很常見,如出自元人之手的《樂府新編陽春白雪》《朝野新聲太平樂府》和《梨園試按樂府新聲》等書,都是當時散曲作品的選集。而元代散曲家的個人集子,亦大多以“樂府”命名,如貫雲石號酸齋,徐再思號甜齋,他們二人的散曲合集叫《酸甜樂府》。請看吳梅在《中國戲曲概論》中對元散曲家別集的著錄: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吳梅在《中國戲曲概論》中對元散曲家別集的著錄

元人以“樂府”稱散曲,從藝術形式看,蓋在“曲,樂之支也”(王驥德《曲律》)、“元曲源流古樂府之體”(凌濛初《譚曲雜札》)。歷史上,樂府原本是音樂官署名,秦漢以來即有之,掌管朝會廟堂所用的音樂,制定樂譜,訓練樂工,採集民間詩歌及樂曲。後來人們把樂府官署採集和創作的樂歌統稱為“樂府”,由此,“樂府”便從官署名演變為詩體名。從魏晉至唐代,大凡可以入樂的詩歌或者後人仿效樂府古題的作品,亦稱“樂府”。宋詞和元曲,由於能夠配合音樂演唱,故而也以“樂府”相稱,比如蘇軾的詞集《東坡樂府》,馬致遠的散曲集《東籬樂府》以“樂府”作為散曲的代稱,在元代以後依然普遍。如朱權《太和正音譜》中“樂府”和“雜劇”並列,這“樂府”即指散曲。又如明代無名氏輯《樂府群珠》4卷收錄的是元明散曲;清代無名氏輯《樂府小令》12卷,亦收入張可久等8家散曲。

"

本文系作者海外科技風雲的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樂府”一體,自古有之。南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乃歷史上收羅樂府詩最系統和最完備的一部總集,但那裡面收入的全是從漢代到唐代的詩歌,跟元代毫不相關。儘管如此,元人還是常常把“樂府”一詞掛在口邊,用來稱呼自己時代的文學。且看,元人稱散曲為“樂府”麼?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樂府詩集》

今人說“唐詩、宋詞、元曲”,而元人自己則稱元曲為“大元樂府”,曰:“世之共稱唐詩、宋詞、大元樂府,誠哉。”(羅宗信《中原音韻序》)。元曲興起於北方,是用北曲演唱的,於是元人又以“北樂府”相稱,雲:“樂府作而聲律盛,自漢以來然矣。我朝混一以來,朔南暨聲教,士大夫歌詠,必求正聲,凡所製作,皆足以鳴國家氣化之盛,自是北樂府出,一洗東南習俗之陋。”(虞集《中原音韻序)不過,元人說的“樂府”,主要是指散曲。散曲興盛於元,“元曲”之稱是明代才出現的。王世貞《藝苑卮言》:“曲者詞之變。自金、元入中國,所用胡樂嘈雜悽緊,緩急之間,詞不能按,乃更為新聲以媚之。而諸君如貫酸齋、馬東籬、王實甫、關漢卿、白仁甫輩,鹹富有才情,兼喜音律,以故擅一代之長。所謂宋詞、元曲,殆不虛也。”王國維所言,元曲作為“一代之文學”,包括散曲和雜劇。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故居

散曲是詩歌,雜劇是戲曲(劇曲),二者屬不同的文學體裁,它們的共同之處在於都是使用當時流行的北方曲調來創作和演唱的。當然,雜劇除了曲文,還夾雜賓白(人物對話)和科介(人物動作),要有故事,是專供舞臺上演出的;散曲則沒有賓白,只是用於清唱的。但是,作為雜劇主體部分的唱詞,和散曲一樣,都按照曲調或曲牌來撰寫,又都是配合音樂歌唱的。從曲的角度看,劇曲不過是散曲在戲劇中的運用罷了,二者的關係,實有如詩歌和詩劇。後人把只用於清唱的曲稱為散曲,而把有科白、有故事情節的曲稱為劇曲,以示區別。散曲是繼唐詩、宋詞後興起於元代的一種新詩體,一種新的韻文形式。“散曲”之名,始見於明朱有燉的《誠齋樂府》該書前卷總標題為“散曲”,專收小令,與後卷總標題“套數”相對。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元代散曲-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可見,“散曲”本來僅僅是小令的別稱,因曲中小令和詞中小令一樣,是每首各自獨立、不聯成套的,所以稱“散”;至於套數或套曲,則是由多種曲調前後聯綴而成,故而名“套”。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說“元曲分三種,雜劇之外,尚有小令、套數”,仍然是將小令、套數分別看待的。後來,“散曲”的概念有了發展,便將小令、套數皆納入其中,今人任訥撰《散曲概論》,即雲“套數、小令總名曰散曲”。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繪圖

從形式上看,元代散曲的小令和套數各有特點小令即獨立的只曲,因其短小,又名“葉兒”,後來也稱“元人小詞”,主要是由民間的詞調和小曲演化而來的,句調長短不齊,通常由一支曲牌構成,如[一半兒]、[天淨沙]、[寄生草]、[得勝令]、[沉醉東風]等;有時候根據某些曲調可協音連唱的關係,構成兩、三支曲調連用的“帶過曲”(最多不超過三支),如[雁兒落帶過得勝令]、[雁兒落兼清江引]、[快活三過朝天子][那吒令過鵲踏枝寄生草]等。小令都是一韻到底。套數又稱“散套”或“大令”,是由若干同一宮調的曲牌聯合組成。中國古代音樂,樂音分“宮、商、角、變徴、羽、變官”七聲,以“”為主的調式稱“宮”,以其他各聲為主的調式稱“調”,合稱“宮調”。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中國散曲史

元代北曲只用六宮十一調,其中最常用的又不過五宮(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四調(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合稱“九宮”。一曲套數中的曲牌,少者只有兩個(如楊果的[仙呂·賞花時]),多者可達二十(如劉時中的[正宮·端正好]《上高監司》)。每一套數中,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名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各曲牌聯綴也有一定的順序,最後都有尾聲,以示完整。“樂府”:為散曲抬高聲譽。“曲也者,為宋金詞調之別體。”(吳梅《顧曲塵談》)文學史上向有“詞乃詩之餘,曲乃詞之餘”的說法,既然曲被視為詞之餘緒,人們從詞學中沿襲某些說法也就很自然。事實上,元人很少直接用“曲”這個稱呼,他們順其自然地沿襲前朝習慣稱散曲為“詞”,如周德清在《中原音韻》中談的“作詞十法”實際上是作曲十法,而喬吉的《文湖州集詞》不過是他的散曲集。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吳梅《顧曲塵談》

元人用“樂府”指稱散曲,蓋在前人曾以“樂府”作為合樂歌唱之詞的別稱。有元一代,“散曲當時也稱為樂府或北樂府、小樂府、新樂府。”(隋樹森)將散曲稱為“樂府”的例子在元代很常見,如出自元人之手的《樂府新編陽春白雪》《朝野新聲太平樂府》和《梨園試按樂府新聲》等書,都是當時散曲作品的選集。而元代散曲家的個人集子,亦大多以“樂府”命名,如貫雲石號酸齋,徐再思號甜齋,他們二人的散曲合集叫《酸甜樂府》。請看吳梅在《中國戲曲概論》中對元散曲家別集的著錄: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吳梅在《中國戲曲概論》中對元散曲家別集的著錄

元人以“樂府”稱散曲,從藝術形式看,蓋在“曲,樂之支也”(王驥德《曲律》)、“元曲源流古樂府之體”(凌濛初《譚曲雜札》)。歷史上,樂府原本是音樂官署名,秦漢以來即有之,掌管朝會廟堂所用的音樂,制定樂譜,訓練樂工,採集民間詩歌及樂曲。後來人們把樂府官署採集和創作的樂歌統稱為“樂府”,由此,“樂府”便從官署名演變為詩體名。從魏晉至唐代,大凡可以入樂的詩歌或者後人仿效樂府古題的作品,亦稱“樂府”。宋詞和元曲,由於能夠配合音樂演唱,故而也以“樂府”相稱,比如蘇軾的詞集《東坡樂府》,馬致遠的散曲集《東籬樂府》以“樂府”作為散曲的代稱,在元代以後依然普遍。如朱權《太和正音譜》中“樂府”和“雜劇”並列,這“樂府”即指散曲。又如明代無名氏輯《樂府群珠》4卷收錄的是元明散曲;清代無名氏輯《樂府小令》12卷,亦收入張可久等8家散曲。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朱權《太和正音譜》

不過,後人使用“樂府”也有將散曲、劇曲並指的,如明嘉靖年間郭勳選輯《雍熙樂府》20卷,乃是在《詞林摘豔》(明代張祿所編散曲、戲曲選集)基礎上,廣泛收羅已刊和未刊的元明散曲、劇曲、諸宮調以及民間時調小曲增補而成的。清人徐大椿撰寫的戲曲、音樂論著,也叫《樂府傳聲》。從積極意義上看,元人將時興之曲稱為“樂府”,使之和唐詩、宋詞並列是用心良苦的,正如今人所言,“含有抬高它的文學地位的用意”。周德清《中原音韻·詞起例》有云:“凡作樂府,古人云:‘有文章者謂之樂府,如無文飾者謂之俚歌。‘不可與樂府共也。”也就是說,在當時人看來,興起於元代的散曲之所以堪稱“樂府”,又在於“有文章”、有“文飾”,所以能與前朝文學媲美。就這樣,藉助“樂府”這張古已有之的金字標籤,元人為自己時代興起的“詞之餘”爭取到了文學史上的合法席位。

"

本文系作者海外科技風雲的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樂府”一體,自古有之。南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乃歷史上收羅樂府詩最系統和最完備的一部總集,但那裡面收入的全是從漢代到唐代的詩歌,跟元代毫不相關。儘管如此,元人還是常常把“樂府”一詞掛在口邊,用來稱呼自己時代的文學。且看,元人稱散曲為“樂府”麼?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樂府詩集》

今人說“唐詩、宋詞、元曲”,而元人自己則稱元曲為“大元樂府”,曰:“世之共稱唐詩、宋詞、大元樂府,誠哉。”(羅宗信《中原音韻序》)。元曲興起於北方,是用北曲演唱的,於是元人又以“北樂府”相稱,雲:“樂府作而聲律盛,自漢以來然矣。我朝混一以來,朔南暨聲教,士大夫歌詠,必求正聲,凡所製作,皆足以鳴國家氣化之盛,自是北樂府出,一洗東南習俗之陋。”(虞集《中原音韻序)不過,元人說的“樂府”,主要是指散曲。散曲興盛於元,“元曲”之稱是明代才出現的。王世貞《藝苑卮言》:“曲者詞之變。自金、元入中國,所用胡樂嘈雜悽緊,緩急之間,詞不能按,乃更為新聲以媚之。而諸君如貫酸齋、馬東籬、王實甫、關漢卿、白仁甫輩,鹹富有才情,兼喜音律,以故擅一代之長。所謂宋詞、元曲,殆不虛也。”王國維所言,元曲作為“一代之文學”,包括散曲和雜劇。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故居

散曲是詩歌,雜劇是戲曲(劇曲),二者屬不同的文學體裁,它們的共同之處在於都是使用當時流行的北方曲調來創作和演唱的。當然,雜劇除了曲文,還夾雜賓白(人物對話)和科介(人物動作),要有故事,是專供舞臺上演出的;散曲則沒有賓白,只是用於清唱的。但是,作為雜劇主體部分的唱詞,和散曲一樣,都按照曲調或曲牌來撰寫,又都是配合音樂歌唱的。從曲的角度看,劇曲不過是散曲在戲劇中的運用罷了,二者的關係,實有如詩歌和詩劇。後人把只用於清唱的曲稱為散曲,而把有科白、有故事情節的曲稱為劇曲,以示區別。散曲是繼唐詩、宋詞後興起於元代的一種新詩體,一種新的韻文形式。“散曲”之名,始見於明朱有燉的《誠齋樂府》該書前卷總標題為“散曲”,專收小令,與後卷總標題“套數”相對。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元代散曲-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可見,“散曲”本來僅僅是小令的別稱,因曲中小令和詞中小令一樣,是每首各自獨立、不聯成套的,所以稱“散”;至於套數或套曲,則是由多種曲調前後聯綴而成,故而名“套”。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說“元曲分三種,雜劇之外,尚有小令、套數”,仍然是將小令、套數分別看待的。後來,“散曲”的概念有了發展,便將小令、套數皆納入其中,今人任訥撰《散曲概論》,即雲“套數、小令總名曰散曲”。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繪圖

從形式上看,元代散曲的小令和套數各有特點小令即獨立的只曲,因其短小,又名“葉兒”,後來也稱“元人小詞”,主要是由民間的詞調和小曲演化而來的,句調長短不齊,通常由一支曲牌構成,如[一半兒]、[天淨沙]、[寄生草]、[得勝令]、[沉醉東風]等;有時候根據某些曲調可協音連唱的關係,構成兩、三支曲調連用的“帶過曲”(最多不超過三支),如[雁兒落帶過得勝令]、[雁兒落兼清江引]、[快活三過朝天子][那吒令過鵲踏枝寄生草]等。小令都是一韻到底。套數又稱“散套”或“大令”,是由若干同一宮調的曲牌聯合組成。中國古代音樂,樂音分“宮、商、角、變徴、羽、變官”七聲,以“”為主的調式稱“宮”,以其他各聲為主的調式稱“調”,合稱“宮調”。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中國散曲史

元代北曲只用六宮十一調,其中最常用的又不過五宮(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四調(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合稱“九宮”。一曲套數中的曲牌,少者只有兩個(如楊果的[仙呂·賞花時]),多者可達二十(如劉時中的[正宮·端正好]《上高監司》)。每一套數中,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名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各曲牌聯綴也有一定的順序,最後都有尾聲,以示完整。“樂府”:為散曲抬高聲譽。“曲也者,為宋金詞調之別體。”(吳梅《顧曲塵談》)文學史上向有“詞乃詩之餘,曲乃詞之餘”的說法,既然曲被視為詞之餘緒,人們從詞學中沿襲某些說法也就很自然。事實上,元人很少直接用“曲”這個稱呼,他們順其自然地沿襲前朝習慣稱散曲為“詞”,如周德清在《中原音韻》中談的“作詞十法”實際上是作曲十法,而喬吉的《文湖州集詞》不過是他的散曲集。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吳梅《顧曲塵談》

元人用“樂府”指稱散曲,蓋在前人曾以“樂府”作為合樂歌唱之詞的別稱。有元一代,“散曲當時也稱為樂府或北樂府、小樂府、新樂府。”(隋樹森)將散曲稱為“樂府”的例子在元代很常見,如出自元人之手的《樂府新編陽春白雪》《朝野新聲太平樂府》和《梨園試按樂府新聲》等書,都是當時散曲作品的選集。而元代散曲家的個人集子,亦大多以“樂府”命名,如貫雲石號酸齋,徐再思號甜齋,他們二人的散曲合集叫《酸甜樂府》。請看吳梅在《中國戲曲概論》中對元散曲家別集的著錄: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吳梅在《中國戲曲概論》中對元散曲家別集的著錄

元人以“樂府”稱散曲,從藝術形式看,蓋在“曲,樂之支也”(王驥德《曲律》)、“元曲源流古樂府之體”(凌濛初《譚曲雜札》)。歷史上,樂府原本是音樂官署名,秦漢以來即有之,掌管朝會廟堂所用的音樂,制定樂譜,訓練樂工,採集民間詩歌及樂曲。後來人們把樂府官署採集和創作的樂歌統稱為“樂府”,由此,“樂府”便從官署名演變為詩體名。從魏晉至唐代,大凡可以入樂的詩歌或者後人仿效樂府古題的作品,亦稱“樂府”。宋詞和元曲,由於能夠配合音樂演唱,故而也以“樂府”相稱,比如蘇軾的詞集《東坡樂府》,馬致遠的散曲集《東籬樂府》以“樂府”作為散曲的代稱,在元代以後依然普遍。如朱權《太和正音譜》中“樂府”和“雜劇”並列,這“樂府”即指散曲。又如明代無名氏輯《樂府群珠》4卷收錄的是元明散曲;清代無名氏輯《樂府小令》12卷,亦收入張可久等8家散曲。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朱權《太和正音譜》

不過,後人使用“樂府”也有將散曲、劇曲並指的,如明嘉靖年間郭勳選輯《雍熙樂府》20卷,乃是在《詞林摘豔》(明代張祿所編散曲、戲曲選集)基礎上,廣泛收羅已刊和未刊的元明散曲、劇曲、諸宮調以及民間時調小曲增補而成的。清人徐大椿撰寫的戲曲、音樂論著,也叫《樂府傳聲》。從積極意義上看,元人將時興之曲稱為“樂府”,使之和唐詩、宋詞並列是用心良苦的,正如今人所言,“含有抬高它的文學地位的用意”。周德清《中原音韻·詞起例》有云:“凡作樂府,古人云:‘有文章者謂之樂府,如無文飾者謂之俚歌。‘不可與樂府共也。”也就是說,在當時人看來,興起於元代的散曲之所以堪稱“樂府”,又在於“有文章”、有“文飾”,所以能與前朝文學媲美。就這樣,藉助“樂府”這張古已有之的金字標籤,元人為自己時代興起的“詞之餘”爭取到了文學史上的合法席位。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中原音韻

然而,問題還有另一面。元代人以“樂府”稱美時興之曲,往往指散曲而不包括雜劇。元人陶宗儀在《輟耕錄》中就說得很明白:“金季國初,樂府猶宋詞之流,傳奇猶宋戲曲之流,世傳謂之雜劇。”元人又稱雜劇為傳奇,《錄鬼簿》將董解元、杜善夫等“前輩已死名公有樂府行於世者”與關漢卿、高文秀等“前輩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編傳奇行於世者”分而列之,即透露出這種觀念。此外,賈仲明輓詞稱楊顯之“有傳奇樂府新聲”,也是把“傳奇”和“樂府”對舉的。“倡夫詞不入群賢樂府。”(《太和正音譜》)從作家身份看,散曲作者與雜劇作者多有不同,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指出:“元初名臣中有作小令套數者,唯雜劇之作者,大抵布衣,否則為省掾令史之屬。蒙古、色目人中,亦有作小令套數者,而作雜劇者,則唯漢人(其中唯李直夫為女真人)。

"

本文系作者海外科技風雲的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樂府”一體,自古有之。南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乃歷史上收羅樂府詩最系統和最完備的一部總集,但那裡面收入的全是從漢代到唐代的詩歌,跟元代毫不相關。儘管如此,元人還是常常把“樂府”一詞掛在口邊,用來稱呼自己時代的文學。且看,元人稱散曲為“樂府”麼?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樂府詩集》

今人說“唐詩、宋詞、元曲”,而元人自己則稱元曲為“大元樂府”,曰:“世之共稱唐詩、宋詞、大元樂府,誠哉。”(羅宗信《中原音韻序》)。元曲興起於北方,是用北曲演唱的,於是元人又以“北樂府”相稱,雲:“樂府作而聲律盛,自漢以來然矣。我朝混一以來,朔南暨聲教,士大夫歌詠,必求正聲,凡所製作,皆足以鳴國家氣化之盛,自是北樂府出,一洗東南習俗之陋。”(虞集《中原音韻序)不過,元人說的“樂府”,主要是指散曲。散曲興盛於元,“元曲”之稱是明代才出現的。王世貞《藝苑卮言》:“曲者詞之變。自金、元入中國,所用胡樂嘈雜悽緊,緩急之間,詞不能按,乃更為新聲以媚之。而諸君如貫酸齋、馬東籬、王實甫、關漢卿、白仁甫輩,鹹富有才情,兼喜音律,以故擅一代之長。所謂宋詞、元曲,殆不虛也。”王國維所言,元曲作為“一代之文學”,包括散曲和雜劇。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故居

散曲是詩歌,雜劇是戲曲(劇曲),二者屬不同的文學體裁,它們的共同之處在於都是使用當時流行的北方曲調來創作和演唱的。當然,雜劇除了曲文,還夾雜賓白(人物對話)和科介(人物動作),要有故事,是專供舞臺上演出的;散曲則沒有賓白,只是用於清唱的。但是,作為雜劇主體部分的唱詞,和散曲一樣,都按照曲調或曲牌來撰寫,又都是配合音樂歌唱的。從曲的角度看,劇曲不過是散曲在戲劇中的運用罷了,二者的關係,實有如詩歌和詩劇。後人把只用於清唱的曲稱為散曲,而把有科白、有故事情節的曲稱為劇曲,以示區別。散曲是繼唐詩、宋詞後興起於元代的一種新詩體,一種新的韻文形式。“散曲”之名,始見於明朱有燉的《誠齋樂府》該書前卷總標題為“散曲”,專收小令,與後卷總標題“套數”相對。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元代散曲-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可見,“散曲”本來僅僅是小令的別稱,因曲中小令和詞中小令一樣,是每首各自獨立、不聯成套的,所以稱“散”;至於套數或套曲,則是由多種曲調前後聯綴而成,故而名“套”。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說“元曲分三種,雜劇之外,尚有小令、套數”,仍然是將小令、套數分別看待的。後來,“散曲”的概念有了發展,便將小令、套數皆納入其中,今人任訥撰《散曲概論》,即雲“套數、小令總名曰散曲”。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繪圖

從形式上看,元代散曲的小令和套數各有特點小令即獨立的只曲,因其短小,又名“葉兒”,後來也稱“元人小詞”,主要是由民間的詞調和小曲演化而來的,句調長短不齊,通常由一支曲牌構成,如[一半兒]、[天淨沙]、[寄生草]、[得勝令]、[沉醉東風]等;有時候根據某些曲調可協音連唱的關係,構成兩、三支曲調連用的“帶過曲”(最多不超過三支),如[雁兒落帶過得勝令]、[雁兒落兼清江引]、[快活三過朝天子][那吒令過鵲踏枝寄生草]等。小令都是一韻到底。套數又稱“散套”或“大令”,是由若干同一宮調的曲牌聯合組成。中國古代音樂,樂音分“宮、商、角、變徴、羽、變官”七聲,以“”為主的調式稱“宮”,以其他各聲為主的調式稱“調”,合稱“宮調”。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中國散曲史

元代北曲只用六宮十一調,其中最常用的又不過五宮(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四調(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合稱“九宮”。一曲套數中的曲牌,少者只有兩個(如楊果的[仙呂·賞花時]),多者可達二十(如劉時中的[正宮·端正好]《上高監司》)。每一套數中,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名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各曲牌聯綴也有一定的順序,最後都有尾聲,以示完整。“樂府”:為散曲抬高聲譽。“曲也者,為宋金詞調之別體。”(吳梅《顧曲塵談》)文學史上向有“詞乃詩之餘,曲乃詞之餘”的說法,既然曲被視為詞之餘緒,人們從詞學中沿襲某些說法也就很自然。事實上,元人很少直接用“曲”這個稱呼,他們順其自然地沿襲前朝習慣稱散曲為“詞”,如周德清在《中原音韻》中談的“作詞十法”實際上是作曲十法,而喬吉的《文湖州集詞》不過是他的散曲集。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吳梅《顧曲塵談》

元人用“樂府”指稱散曲,蓋在前人曾以“樂府”作為合樂歌唱之詞的別稱。有元一代,“散曲當時也稱為樂府或北樂府、小樂府、新樂府。”(隋樹森)將散曲稱為“樂府”的例子在元代很常見,如出自元人之手的《樂府新編陽春白雪》《朝野新聲太平樂府》和《梨園試按樂府新聲》等書,都是當時散曲作品的選集。而元代散曲家的個人集子,亦大多以“樂府”命名,如貫雲石號酸齋,徐再思號甜齋,他們二人的散曲合集叫《酸甜樂府》。請看吳梅在《中國戲曲概論》中對元散曲家別集的著錄: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吳梅在《中國戲曲概論》中對元散曲家別集的著錄

元人以“樂府”稱散曲,從藝術形式看,蓋在“曲,樂之支也”(王驥德《曲律》)、“元曲源流古樂府之體”(凌濛初《譚曲雜札》)。歷史上,樂府原本是音樂官署名,秦漢以來即有之,掌管朝會廟堂所用的音樂,制定樂譜,訓練樂工,採集民間詩歌及樂曲。後來人們把樂府官署採集和創作的樂歌統稱為“樂府”,由此,“樂府”便從官署名演變為詩體名。從魏晉至唐代,大凡可以入樂的詩歌或者後人仿效樂府古題的作品,亦稱“樂府”。宋詞和元曲,由於能夠配合音樂演唱,故而也以“樂府”相稱,比如蘇軾的詞集《東坡樂府》,馬致遠的散曲集《東籬樂府》以“樂府”作為散曲的代稱,在元代以後依然普遍。如朱權《太和正音譜》中“樂府”和“雜劇”並列,這“樂府”即指散曲。又如明代無名氏輯《樂府群珠》4卷收錄的是元明散曲;清代無名氏輯《樂府小令》12卷,亦收入張可久等8家散曲。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朱權《太和正音譜》

不過,後人使用“樂府”也有將散曲、劇曲並指的,如明嘉靖年間郭勳選輯《雍熙樂府》20卷,乃是在《詞林摘豔》(明代張祿所編散曲、戲曲選集)基礎上,廣泛收羅已刊和未刊的元明散曲、劇曲、諸宮調以及民間時調小曲增補而成的。清人徐大椿撰寫的戲曲、音樂論著,也叫《樂府傳聲》。從積極意義上看,元人將時興之曲稱為“樂府”,使之和唐詩、宋詞並列是用心良苦的,正如今人所言,“含有抬高它的文學地位的用意”。周德清《中原音韻·詞起例》有云:“凡作樂府,古人云:‘有文章者謂之樂府,如無文飾者謂之俚歌。‘不可與樂府共也。”也就是說,在當時人看來,興起於元代的散曲之所以堪稱“樂府”,又在於“有文章”、有“文飾”,所以能與前朝文學媲美。就這樣,藉助“樂府”這張古已有之的金字標籤,元人為自己時代興起的“詞之餘”爭取到了文學史上的合法席位。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中原音韻

然而,問題還有另一面。元代人以“樂府”稱美時興之曲,往往指散曲而不包括雜劇。元人陶宗儀在《輟耕錄》中就說得很明白:“金季國初,樂府猶宋詞之流,傳奇猶宋戲曲之流,世傳謂之雜劇。”元人又稱雜劇為傳奇,《錄鬼簿》將董解元、杜善夫等“前輩已死名公有樂府行於世者”與關漢卿、高文秀等“前輩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編傳奇行於世者”分而列之,即透露出這種觀念。此外,賈仲明輓詞稱楊顯之“有傳奇樂府新聲”,也是把“傳奇”和“樂府”對舉的。“倡夫詞不入群賢樂府。”(《太和正音譜》)從作家身份看,散曲作者與雜劇作者多有不同,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指出:“元初名臣中有作小令套數者,唯雜劇之作者,大抵布衣,否則為省掾令史之屬。蒙古、色目人中,亦有作小令套數者,而作雜劇者,則唯漢人(其中唯李直夫為女真人)。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宋元戲曲考》

(女真人在元代被視為“漢人”)作家身份高低的分野,當然會影響到對散曲和雜劇之雅俗的評價有異。王國維就打抱不平地說:“元雜劇為一代之絕作,元人未之知也。”他講這話,當然是有針對性的1919年1月,傅斯年在《新潮》第一卷第一期上為《宋元戲曲考》撰寫的評論文章中也指出:“宋金元之新文學,一為白話小說,一為戲曲。當時不以為文章正宗,後人不以為文學宏業…”他們指出了古代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事實:戲曲、小說屬於鄙俗的下里巴人藝術,從來是不入正統文學觀念之眼的。港臺學者羅忼烈對文學史上這種正統觀念的作怪就很是不滿,他在《元散曲家張可久》一文裡指出:“大元樂府專指散曲,可沒有雜劇的份兒,和後來一般人對所謂元曲的概念不同。為什麼雜劇不能算是‘大元樂府‘?這自然由於封建文人士大夫的正統文學觀在作怪,他們認為戲劇文字素俗,內容又非‘言志’,是‘倡夫之詞’,是‘小道’,不配加入正統文學的行列。”

"

本文系作者海外科技風雲的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樂府”一體,自古有之。南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乃歷史上收羅樂府詩最系統和最完備的一部總集,但那裡面收入的全是從漢代到唐代的詩歌,跟元代毫不相關。儘管如此,元人還是常常把“樂府”一詞掛在口邊,用來稱呼自己時代的文學。且看,元人稱散曲為“樂府”麼?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樂府詩集》

今人說“唐詩、宋詞、元曲”,而元人自己則稱元曲為“大元樂府”,曰:“世之共稱唐詩、宋詞、大元樂府,誠哉。”(羅宗信《中原音韻序》)。元曲興起於北方,是用北曲演唱的,於是元人又以“北樂府”相稱,雲:“樂府作而聲律盛,自漢以來然矣。我朝混一以來,朔南暨聲教,士大夫歌詠,必求正聲,凡所製作,皆足以鳴國家氣化之盛,自是北樂府出,一洗東南習俗之陋。”(虞集《中原音韻序)不過,元人說的“樂府”,主要是指散曲。散曲興盛於元,“元曲”之稱是明代才出現的。王世貞《藝苑卮言》:“曲者詞之變。自金、元入中國,所用胡樂嘈雜悽緊,緩急之間,詞不能按,乃更為新聲以媚之。而諸君如貫酸齋、馬東籬、王實甫、關漢卿、白仁甫輩,鹹富有才情,兼喜音律,以故擅一代之長。所謂宋詞、元曲,殆不虛也。”王國維所言,元曲作為“一代之文學”,包括散曲和雜劇。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故居

散曲是詩歌,雜劇是戲曲(劇曲),二者屬不同的文學體裁,它們的共同之處在於都是使用當時流行的北方曲調來創作和演唱的。當然,雜劇除了曲文,還夾雜賓白(人物對話)和科介(人物動作),要有故事,是專供舞臺上演出的;散曲則沒有賓白,只是用於清唱的。但是,作為雜劇主體部分的唱詞,和散曲一樣,都按照曲調或曲牌來撰寫,又都是配合音樂歌唱的。從曲的角度看,劇曲不過是散曲在戲劇中的運用罷了,二者的關係,實有如詩歌和詩劇。後人把只用於清唱的曲稱為散曲,而把有科白、有故事情節的曲稱為劇曲,以示區別。散曲是繼唐詩、宋詞後興起於元代的一種新詩體,一種新的韻文形式。“散曲”之名,始見於明朱有燉的《誠齋樂府》該書前卷總標題為“散曲”,專收小令,與後卷總標題“套數”相對。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元代散曲-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可見,“散曲”本來僅僅是小令的別稱,因曲中小令和詞中小令一樣,是每首各自獨立、不聯成套的,所以稱“散”;至於套數或套曲,則是由多種曲調前後聯綴而成,故而名“套”。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說“元曲分三種,雜劇之外,尚有小令、套數”,仍然是將小令、套數分別看待的。後來,“散曲”的概念有了發展,便將小令、套數皆納入其中,今人任訥撰《散曲概論》,即雲“套數、小令總名曰散曲”。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繪圖

從形式上看,元代散曲的小令和套數各有特點小令即獨立的只曲,因其短小,又名“葉兒”,後來也稱“元人小詞”,主要是由民間的詞調和小曲演化而來的,句調長短不齊,通常由一支曲牌構成,如[一半兒]、[天淨沙]、[寄生草]、[得勝令]、[沉醉東風]等;有時候根據某些曲調可協音連唱的關係,構成兩、三支曲調連用的“帶過曲”(最多不超過三支),如[雁兒落帶過得勝令]、[雁兒落兼清江引]、[快活三過朝天子][那吒令過鵲踏枝寄生草]等。小令都是一韻到底。套數又稱“散套”或“大令”,是由若干同一宮調的曲牌聯合組成。中國古代音樂,樂音分“宮、商、角、變徴、羽、變官”七聲,以“”為主的調式稱“宮”,以其他各聲為主的調式稱“調”,合稱“宮調”。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中國散曲史

元代北曲只用六宮十一調,其中最常用的又不過五宮(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四調(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合稱“九宮”。一曲套數中的曲牌,少者只有兩個(如楊果的[仙呂·賞花時]),多者可達二十(如劉時中的[正宮·端正好]《上高監司》)。每一套數中,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名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各曲牌聯綴也有一定的順序,最後都有尾聲,以示完整。“樂府”:為散曲抬高聲譽。“曲也者,為宋金詞調之別體。”(吳梅《顧曲塵談》)文學史上向有“詞乃詩之餘,曲乃詞之餘”的說法,既然曲被視為詞之餘緒,人們從詞學中沿襲某些說法也就很自然。事實上,元人很少直接用“曲”這個稱呼,他們順其自然地沿襲前朝習慣稱散曲為“詞”,如周德清在《中原音韻》中談的“作詞十法”實際上是作曲十法,而喬吉的《文湖州集詞》不過是他的散曲集。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吳梅《顧曲塵談》

元人用“樂府”指稱散曲,蓋在前人曾以“樂府”作為合樂歌唱之詞的別稱。有元一代,“散曲當時也稱為樂府或北樂府、小樂府、新樂府。”(隋樹森)將散曲稱為“樂府”的例子在元代很常見,如出自元人之手的《樂府新編陽春白雪》《朝野新聲太平樂府》和《梨園試按樂府新聲》等書,都是當時散曲作品的選集。而元代散曲家的個人集子,亦大多以“樂府”命名,如貫雲石號酸齋,徐再思號甜齋,他們二人的散曲合集叫《酸甜樂府》。請看吳梅在《中國戲曲概論》中對元散曲家別集的著錄: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吳梅在《中國戲曲概論》中對元散曲家別集的著錄

元人以“樂府”稱散曲,從藝術形式看,蓋在“曲,樂之支也”(王驥德《曲律》)、“元曲源流古樂府之體”(凌濛初《譚曲雜札》)。歷史上,樂府原本是音樂官署名,秦漢以來即有之,掌管朝會廟堂所用的音樂,制定樂譜,訓練樂工,採集民間詩歌及樂曲。後來人們把樂府官署採集和創作的樂歌統稱為“樂府”,由此,“樂府”便從官署名演變為詩體名。從魏晉至唐代,大凡可以入樂的詩歌或者後人仿效樂府古題的作品,亦稱“樂府”。宋詞和元曲,由於能夠配合音樂演唱,故而也以“樂府”相稱,比如蘇軾的詞集《東坡樂府》,馬致遠的散曲集《東籬樂府》以“樂府”作為散曲的代稱,在元代以後依然普遍。如朱權《太和正音譜》中“樂府”和“雜劇”並列,這“樂府”即指散曲。又如明代無名氏輯《樂府群珠》4卷收錄的是元明散曲;清代無名氏輯《樂府小令》12卷,亦收入張可久等8家散曲。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朱權《太和正音譜》

不過,後人使用“樂府”也有將散曲、劇曲並指的,如明嘉靖年間郭勳選輯《雍熙樂府》20卷,乃是在《詞林摘豔》(明代張祿所編散曲、戲曲選集)基礎上,廣泛收羅已刊和未刊的元明散曲、劇曲、諸宮調以及民間時調小曲增補而成的。清人徐大椿撰寫的戲曲、音樂論著,也叫《樂府傳聲》。從積極意義上看,元人將時興之曲稱為“樂府”,使之和唐詩、宋詞並列是用心良苦的,正如今人所言,“含有抬高它的文學地位的用意”。周德清《中原音韻·詞起例》有云:“凡作樂府,古人云:‘有文章者謂之樂府,如無文飾者謂之俚歌。‘不可與樂府共也。”也就是說,在當時人看來,興起於元代的散曲之所以堪稱“樂府”,又在於“有文章”、有“文飾”,所以能與前朝文學媲美。就這樣,藉助“樂府”這張古已有之的金字標籤,元人為自己時代興起的“詞之餘”爭取到了文學史上的合法席位。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中原音韻

然而,問題還有另一面。元代人以“樂府”稱美時興之曲,往往指散曲而不包括雜劇。元人陶宗儀在《輟耕錄》中就說得很明白:“金季國初,樂府猶宋詞之流,傳奇猶宋戲曲之流,世傳謂之雜劇。”元人又稱雜劇為傳奇,《錄鬼簿》將董解元、杜善夫等“前輩已死名公有樂府行於世者”與關漢卿、高文秀等“前輩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編傳奇行於世者”分而列之,即透露出這種觀念。此外,賈仲明輓詞稱楊顯之“有傳奇樂府新聲”,也是把“傳奇”和“樂府”對舉的。“倡夫詞不入群賢樂府。”(《太和正音譜》)從作家身份看,散曲作者與雜劇作者多有不同,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指出:“元初名臣中有作小令套數者,唯雜劇之作者,大抵布衣,否則為省掾令史之屬。蒙古、色目人中,亦有作小令套數者,而作雜劇者,則唯漢人(其中唯李直夫為女真人)。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宋元戲曲考》

(女真人在元代被視為“漢人”)作家身份高低的分野,當然會影響到對散曲和雜劇之雅俗的評價有異。王國維就打抱不平地說:“元雜劇為一代之絕作,元人未之知也。”他講這話,當然是有針對性的1919年1月,傅斯年在《新潮》第一卷第一期上為《宋元戲曲考》撰寫的評論文章中也指出:“宋金元之新文學,一為白話小說,一為戲曲。當時不以為文章正宗,後人不以為文學宏業…”他們指出了古代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事實:戲曲、小說屬於鄙俗的下里巴人藝術,從來是不入正統文學觀念之眼的。港臺學者羅忼烈對文學史上這種正統觀念的作怪就很是不滿,他在《元散曲家張可久》一文裡指出:“大元樂府專指散曲,可沒有雜劇的份兒,和後來一般人對所謂元曲的概念不同。為什麼雜劇不能算是‘大元樂府‘?這自然由於封建文人士大夫的正統文學觀在作怪,他們認為戲劇文字素俗,內容又非‘言志’,是‘倡夫之詞’,是‘小道’,不配加入正統文學的行列。”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元代樂府繪圖

在《馬致遠〈漢宮秋〉與元淮詩》中,他又作了更詳細論述。既然“大元樂府”沒有雜劇的份兒,所以元人選元曲,“都只限於散曲,不收雜劇。以雜劇著名的莫過於關漢卿,而這些選本也只是選他的散曲;貫雲石在《陽春白雪序》裡提到關漢卿,評語也僅就散曲而言”(《雜劇在元代的文學地位》)。《太和正音譜》曾揚馬抑關,如此看來朱夫子的作法恐怕跟元代以來的這種觀念也不無瓜葛。因為,很明顯,在這種以雅為重的所謂正統文學觀念下,朱權是偏愛“有文章者”即後人所謂“文采派”的,而對“無文飾者”即後人所謂“本色派”不甚感興趣。非惟關漢卿,連其他“本色派”名家如石君寶、秦簡夫、紀君祥、李直夫、高文秀等,也都被他劃到“可上可下”之列去了。

"

本文系作者海外科技風雲的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樂府”一體,自古有之。南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乃歷史上收羅樂府詩最系統和最完備的一部總集,但那裡面收入的全是從漢代到唐代的詩歌,跟元代毫不相關。儘管如此,元人還是常常把“樂府”一詞掛在口邊,用來稱呼自己時代的文學。且看,元人稱散曲為“樂府”麼?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樂府詩集》

今人說“唐詩、宋詞、元曲”,而元人自己則稱元曲為“大元樂府”,曰:“世之共稱唐詩、宋詞、大元樂府,誠哉。”(羅宗信《中原音韻序》)。元曲興起於北方,是用北曲演唱的,於是元人又以“北樂府”相稱,雲:“樂府作而聲律盛,自漢以來然矣。我朝混一以來,朔南暨聲教,士大夫歌詠,必求正聲,凡所製作,皆足以鳴國家氣化之盛,自是北樂府出,一洗東南習俗之陋。”(虞集《中原音韻序)不過,元人說的“樂府”,主要是指散曲。散曲興盛於元,“元曲”之稱是明代才出現的。王世貞《藝苑卮言》:“曲者詞之變。自金、元入中國,所用胡樂嘈雜悽緊,緩急之間,詞不能按,乃更為新聲以媚之。而諸君如貫酸齋、馬東籬、王實甫、關漢卿、白仁甫輩,鹹富有才情,兼喜音律,以故擅一代之長。所謂宋詞、元曲,殆不虛也。”王國維所言,元曲作為“一代之文學”,包括散曲和雜劇。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故居

散曲是詩歌,雜劇是戲曲(劇曲),二者屬不同的文學體裁,它們的共同之處在於都是使用當時流行的北方曲調來創作和演唱的。當然,雜劇除了曲文,還夾雜賓白(人物對話)和科介(人物動作),要有故事,是專供舞臺上演出的;散曲則沒有賓白,只是用於清唱的。但是,作為雜劇主體部分的唱詞,和散曲一樣,都按照曲調或曲牌來撰寫,又都是配合音樂歌唱的。從曲的角度看,劇曲不過是散曲在戲劇中的運用罷了,二者的關係,實有如詩歌和詩劇。後人把只用於清唱的曲稱為散曲,而把有科白、有故事情節的曲稱為劇曲,以示區別。散曲是繼唐詩、宋詞後興起於元代的一種新詩體,一種新的韻文形式。“散曲”之名,始見於明朱有燉的《誠齋樂府》該書前卷總標題為“散曲”,專收小令,與後卷總標題“套數”相對。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元代散曲-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可見,“散曲”本來僅僅是小令的別稱,因曲中小令和詞中小令一樣,是每首各自獨立、不聯成套的,所以稱“散”;至於套數或套曲,則是由多種曲調前後聯綴而成,故而名“套”。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說“元曲分三種,雜劇之外,尚有小令、套數”,仍然是將小令、套數分別看待的。後來,“散曲”的概念有了發展,便將小令、套數皆納入其中,今人任訥撰《散曲概論》,即雲“套數、小令總名曰散曲”。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繪圖

從形式上看,元代散曲的小令和套數各有特點小令即獨立的只曲,因其短小,又名“葉兒”,後來也稱“元人小詞”,主要是由民間的詞調和小曲演化而來的,句調長短不齊,通常由一支曲牌構成,如[一半兒]、[天淨沙]、[寄生草]、[得勝令]、[沉醉東風]等;有時候根據某些曲調可協音連唱的關係,構成兩、三支曲調連用的“帶過曲”(最多不超過三支),如[雁兒落帶過得勝令]、[雁兒落兼清江引]、[快活三過朝天子][那吒令過鵲踏枝寄生草]等。小令都是一韻到底。套數又稱“散套”或“大令”,是由若干同一宮調的曲牌聯合組成。中國古代音樂,樂音分“宮、商、角、變徴、羽、變官”七聲,以“”為主的調式稱“宮”,以其他各聲為主的調式稱“調”,合稱“宮調”。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中國散曲史

元代北曲只用六宮十一調,其中最常用的又不過五宮(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四調(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合稱“九宮”。一曲套數中的曲牌,少者只有兩個(如楊果的[仙呂·賞花時]),多者可達二十(如劉時中的[正宮·端正好]《上高監司》)。每一套數中,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名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各曲牌聯綴也有一定的順序,最後都有尾聲,以示完整。“樂府”:為散曲抬高聲譽。“曲也者,為宋金詞調之別體。”(吳梅《顧曲塵談》)文學史上向有“詞乃詩之餘,曲乃詞之餘”的說法,既然曲被視為詞之餘緒,人們從詞學中沿襲某些說法也就很自然。事實上,元人很少直接用“曲”這個稱呼,他們順其自然地沿襲前朝習慣稱散曲為“詞”,如周德清在《中原音韻》中談的“作詞十法”實際上是作曲十法,而喬吉的《文湖州集詞》不過是他的散曲集。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吳梅《顧曲塵談》

元人用“樂府”指稱散曲,蓋在前人曾以“樂府”作為合樂歌唱之詞的別稱。有元一代,“散曲當時也稱為樂府或北樂府、小樂府、新樂府。”(隋樹森)將散曲稱為“樂府”的例子在元代很常見,如出自元人之手的《樂府新編陽春白雪》《朝野新聲太平樂府》和《梨園試按樂府新聲》等書,都是當時散曲作品的選集。而元代散曲家的個人集子,亦大多以“樂府”命名,如貫雲石號酸齋,徐再思號甜齋,他們二人的散曲合集叫《酸甜樂府》。請看吳梅在《中國戲曲概論》中對元散曲家別集的著錄: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吳梅在《中國戲曲概論》中對元散曲家別集的著錄

元人以“樂府”稱散曲,從藝術形式看,蓋在“曲,樂之支也”(王驥德《曲律》)、“元曲源流古樂府之體”(凌濛初《譚曲雜札》)。歷史上,樂府原本是音樂官署名,秦漢以來即有之,掌管朝會廟堂所用的音樂,制定樂譜,訓練樂工,採集民間詩歌及樂曲。後來人們把樂府官署採集和創作的樂歌統稱為“樂府”,由此,“樂府”便從官署名演變為詩體名。從魏晉至唐代,大凡可以入樂的詩歌或者後人仿效樂府古題的作品,亦稱“樂府”。宋詞和元曲,由於能夠配合音樂演唱,故而也以“樂府”相稱,比如蘇軾的詞集《東坡樂府》,馬致遠的散曲集《東籬樂府》以“樂府”作為散曲的代稱,在元代以後依然普遍。如朱權《太和正音譜》中“樂府”和“雜劇”並列,這“樂府”即指散曲。又如明代無名氏輯《樂府群珠》4卷收錄的是元明散曲;清代無名氏輯《樂府小令》12卷,亦收入張可久等8家散曲。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朱權《太和正音譜》

不過,後人使用“樂府”也有將散曲、劇曲並指的,如明嘉靖年間郭勳選輯《雍熙樂府》20卷,乃是在《詞林摘豔》(明代張祿所編散曲、戲曲選集)基礎上,廣泛收羅已刊和未刊的元明散曲、劇曲、諸宮調以及民間時調小曲增補而成的。清人徐大椿撰寫的戲曲、音樂論著,也叫《樂府傳聲》。從積極意義上看,元人將時興之曲稱為“樂府”,使之和唐詩、宋詞並列是用心良苦的,正如今人所言,“含有抬高它的文學地位的用意”。周德清《中原音韻·詞起例》有云:“凡作樂府,古人云:‘有文章者謂之樂府,如無文飾者謂之俚歌。‘不可與樂府共也。”也就是說,在當時人看來,興起於元代的散曲之所以堪稱“樂府”,又在於“有文章”、有“文飾”,所以能與前朝文學媲美。就這樣,藉助“樂府”這張古已有之的金字標籤,元人為自己時代興起的“詞之餘”爭取到了文學史上的合法席位。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中原音韻

然而,問題還有另一面。元代人以“樂府”稱美時興之曲,往往指散曲而不包括雜劇。元人陶宗儀在《輟耕錄》中就說得很明白:“金季國初,樂府猶宋詞之流,傳奇猶宋戲曲之流,世傳謂之雜劇。”元人又稱雜劇為傳奇,《錄鬼簿》將董解元、杜善夫等“前輩已死名公有樂府行於世者”與關漢卿、高文秀等“前輩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編傳奇行於世者”分而列之,即透露出這種觀念。此外,賈仲明輓詞稱楊顯之“有傳奇樂府新聲”,也是把“傳奇”和“樂府”對舉的。“倡夫詞不入群賢樂府。”(《太和正音譜》)從作家身份看,散曲作者與雜劇作者多有不同,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指出:“元初名臣中有作小令套數者,唯雜劇之作者,大抵布衣,否則為省掾令史之屬。蒙古、色目人中,亦有作小令套數者,而作雜劇者,則唯漢人(其中唯李直夫為女真人)。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王國維《宋元戲曲考》

(女真人在元代被視為“漢人”)作家身份高低的分野,當然會影響到對散曲和雜劇之雅俗的評價有異。王國維就打抱不平地說:“元雜劇為一代之絕作,元人未之知也。”他講這話,當然是有針對性的1919年1月,傅斯年在《新潮》第一卷第一期上為《宋元戲曲考》撰寫的評論文章中也指出:“宋金元之新文學,一為白話小說,一為戲曲。當時不以為文章正宗,後人不以為文學宏業…”他們指出了古代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事實:戲曲、小說屬於鄙俗的下里巴人藝術,從來是不入正統文學觀念之眼的。港臺學者羅忼烈對文學史上這種正統觀念的作怪就很是不滿,他在《元散曲家張可久》一文裡指出:“大元樂府專指散曲,可沒有雜劇的份兒,和後來一般人對所謂元曲的概念不同。為什麼雜劇不能算是‘大元樂府‘?這自然由於封建文人士大夫的正統文學觀在作怪,他們認為戲劇文字素俗,內容又非‘言志’,是‘倡夫之詞’,是‘小道’,不配加入正統文學的行列。”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元代樂府繪圖

在《馬致遠〈漢宮秋〉與元淮詩》中,他又作了更詳細論述。既然“大元樂府”沒有雜劇的份兒,所以元人選元曲,“都只限於散曲,不收雜劇。以雜劇著名的莫過於關漢卿,而這些選本也只是選他的散曲;貫雲石在《陽春白雪序》裡提到關漢卿,評語也僅就散曲而言”(《雜劇在元代的文學地位》)。《太和正音譜》曾揚馬抑關,如此看來朱夫子的作法恐怕跟元代以來的這種觀念也不無瓜葛。因為,很明顯,在這種以雅為重的所謂正統文學觀念下,朱權是偏愛“有文章者”即後人所謂“文采派”的,而對“無文飾者”即後人所謂“本色派”不甚感興趣。非惟關漢卿,連其他“本色派”名家如石君寶、秦簡夫、紀君祥、李直夫、高文秀等,也都被他劃到“可上可下”之列去了。

元代人稱散曲為樂府麼?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

元雜劇真人劇照

後來王國維大反潮流,偏偏在《宋元戲曲考》中專門討論“元劇之文章”,從戲劇文學性上充分肯定元雜劇的價值,發出“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足以當一代之文學”的呼喊,其緣由亦蓋在此。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參考資料

  • 《詩詞曲論文集》
  • 《宋元戲曲考》
  • 《中國戲曲概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