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安“十三五”期間每年將投入八千萬元建設特色農業和富美鄉村——讓政策紅利百分百釋放

三農 十三五 農業 農村 漳州新聞網 2017-04-29

近日,詔安縣出臺扶持青梅、八仙茶、富硒蛋雞等三大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和富美鄉村建設實施方案,確定了“十三五”期間特色產業發展以及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補助對象、扶持項目以及資金保障等。

詔安“十三五”期間每年將投入八千萬元建設特色農業和富美鄉村——讓政策紅利百分百釋放

遊客採摘青梅

據悉,至2020年,詔安縣每年將分別為青梅、八仙茶、富硒蛋雞等產業安排1500萬元、1000萬元、500萬元專項資金,主要用於扶持與特色產業相關的企業、果農、基地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品牌建設、營銷體系建設等,實現成立一批養雞合作社和富硒雞蛋電商、富硒蛋雞推廣發展至50萬羽;青梅種植面積達20萬畝、總產值達36億元;茶園總面積達6.5萬畝以上、產值達8億元以上。同時,每年安排5000萬元投入富美鄉村創建工作,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縣行政村和墾區農場作業區全覆蓋。

“雄雞”一唱金蛋來

連日來,詔安縣太平鎮雄雞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農戶忙得不可開交,加班加點打包新鮮的富硒雞蛋。原來,臨近“五一”小長假,詔安本地及周邊地區老客戶紛紛增加訂單,準備當伴手禮送給親朋好友。

太平鎮利用當地“富硒”資源優勢,瞄準生態、健康等市場需求,大力發展林下“富硒雞”養殖業,探索“合作社+科研院校+貧困戶”“科技+品牌+互聯網”經營模式,平均日產300顆富硒雞蛋,售價達到每顆5.2元。

“雄雞”一唱金蛋來。在雄雞村輻射帶動下,太平鎮8個行政村相繼成立養雞專業合作社,鎮裡籌集230多萬元投建集中養殖基地,吸納帶動225戶貧困戶,增加貧困戶收入100多萬元,有9個村集體脫掉“空殼村”帽子。

今年,太平鎮將重點推進富硒蛋雞生態產業基地建設項目,計劃新建佔地500畝富硒雞蛋養殖基地,屆時存欄數可達2.5萬羽。目前,該項目已完成規劃設計及基地建設,累計投入701萬元。此外,西潭、深橋、紅星等鄉鎮也相繼加入實踐富硒蛋雞產業扶貧的陣營中。

“八仙”茶忙正當時

清明過後採茶忙。在詔安縣霞葛鎮硒來樂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工人穿梭於凋槽間,忙著翻轉剛從茶園裡採摘下的八仙茶。該公司是詔安率先開發富硒八仙茶企業之一,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自主創新,按有機茶標準進行生產加工,其八仙紅茶製作方法通過了國家發明專利,市場前景十分可觀。

八仙茶發源於詔安縣,因選種於白洋鄉八仙山而得名。近年來,純天然、無汙染的有機茶、富硒茶逐漸成為市場新寵。詔安應“運”而起,順“硒”而為,積極走科技興茶之路,破解茶葉生產製作中的技術難題,用心培育打造有機八仙茶、富硒八仙紅茶、富硒八仙白茶等新產品。

目前,詔安有富硒八仙茶3.7萬畝,年產量5.7千噸,年產值近4億元,八仙茶麵積和產量均佔全縣種植茶葉80%以上。今年,全縣各大茶企蓄勢待發,尤其是採茶旺季期間出臺扶持八仙茶的“利好消息”,進一步推動特色現代農業項目建設:秀篆鎮礤嶺茶葉觀光園休閒旅遊項目150畝標準化生態茶園場地整理基本完工;硒來樂富硒生態園已種植茶葉400餘畝,1號加工廠房裝修完成;官陂怪塘山現代農業示範區初具規模……

“青梅”煮酒鬥時新

詔安是中國青梅之鄉,青梅產業可謂“老樹新花別樣紅”。在今年初舉辦的中國·詔安海峽硒都青梅產業推介會暨賞梅周活動中,10家青梅加工企業與青梅收購商代表簽訂鮮果購銷協議,以每公斤4.5元的最低收購價預定青梅鮮果4.5萬噸。如今,正當青梅掛枝時,詔安青梅供不應求。

一邊是青梅鮮果“開市熱銷”,另一邊則是青梅加工企業準備“熱火朝天”大幹一場。能裕、榮華等企業針對消費者口味研發新型深加工產品。溜溜果園集團、瑞梅等企業則側重開發青梅的原果風味,保證果肉纖維素含量。今年來,一大批規模青梅企業加足馬力,增資擴產。其中,溜溜果園擬投資10億元打造集青梅生產、觀光休閒、旅遊養生為一體的福建青梅小鎮。

此外,為了打好詔安青梅“富硒健康牌”,發揮“中國海峽硒都”資源優勢,詔安縣與東山檢驗檢疫局簽訂合作協議,共建富硒農產品檢測中心,為富硒產業發展提供檢測認證、技術標準、專業培訓等服務,打造“家門口”的技術服務平臺,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今年首季,詔安縣共出口青梅製品3356噸,貨值1467.2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3.3%和40.3%。

“富美”人家笑語聲

走進詔安縣西潭鎮山河村大夫第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工匠刨子滑動、木花飛瀉。該村是詔安富美鄉村示範點,也是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國家級傳統古村落、國家級重點旅遊扶貧村。

“從今年開始,縣裡每年拿出5000萬元推動富美鄉村建設,這是我們加大建設力度的‘強心劑’。”詔安縣西潭鎮主要領導介紹,趁著政策東風,該鎮引進總投資2億元的山河全域景區投資項目,建設2.2平方公里重點旅遊項目,同時修繕震山大寨、大夫第等歷史建築,改造傳統民居,並置入新式業態旅遊產品,將山河打造成串聯古村、農業、書畫藝術於一體的全域旅遊景點。

西枕青山,東臨碧波,置身於綠色海洋裡的詔安人有說不盡的自豪感。人居環境的持續利好,使“中國長壽之鄉”的美名無遠弗屆。

今年來,詔安縣以我省建設全國首個生態文明試驗區為契機,圍繞產業支撐、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管理創新,科學編制富美鄉村建設規劃,堅持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一批產業發展型、旅遊休閒型、傳統村落型、自然生態型等富有特色的鄉村,形成“一村一韻”“一村一景”建設格局,逐步建成宜居宜遊、安居樂業的富美鄉村。從2017年至2020年,每個鄉鎮(區)每年選擇3至5個行政村開展示範村創建活動,推進富美鄉村建設,確保到2020年全縣實現217個行政村和墾區26個農場作業區全覆蓋。 ⊙吳楠 洪雅君 文/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