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大扶小 達州今年要新培育超千萬“星火級”企業250戶

三農 投資 農業 中石化 華西都市報 2017-04-07
抓大扶小 達州今年要新培育超千萬“星火級”企業250戶

【達州中心商貿圈】

4月6日,春光明媚的達州大竹東柳工業園區,整齊劃一的廠房、網格化的道路、綠意婆娑的各種花草樹木,還有快步穿行其中身著工裝的工人們,都彰顯著無限的生機和活力。以川環科技、川東電纜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機電和製造企業,在這裡基本形成了集群化發展,使東柳園區不僅成為四川機電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而且是四川第一批特色產業基地、四川省小企業創業基地。

離大竹百餘公里的宣漢普光工業園區,產業發展的勢頭同樣喜人。與大竹不同的是,這裡更多依託當地的天然氣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以天然氣為主的新興能源化工產業集群,重點拓展天然氣作為燃料的民用、發電用、車用、工業用“四用領域”。目前,達州在企業轉型升級的道路上,不斷修煉“內功”,努力引導企業的轉型升級向集群化發展。

培育企業梯隊 加強領軍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

在宣漢普光工業園區,中石化普光氣田已在這裡紮根十多年,成長為達州的百億“巨象級”企業,並帶動一大批圍繞天然氣資源做文章的企業誕生。中石化普光氣田作為該行業的領軍企業和產業鏈條中的上游企業,很好地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

“到2020年,達州市打造百億企業5個,十億產業集群領軍企業10個,製造一億元示範企業100個,具有創新能力的千萬元中小企業1000個。”抓大不放小,這是達州在企業轉型升級發展中的戰略,不僅注重大企業的穩定增長,更要注重培育中小企業,構建合理企業梯隊。

2017年,達州細化目標任務,卯足幹勁,將加快磷酸鹽園區建設,促進甕福化工向50億邁進,打造百億磷酸鹽產業集群;加強對西部鞋服、川投燃氣、正源微玻纖、川環科技等企業培育,新增十億“黃牛級”企業2戶;做大做強鵬翔電子、立川食品、琦雲藥業等企業,新增億元“肥羊級”示範企業11戶;加快推進“科技型”“苗子型”“成長型”“小升規”等中小企業發展,新培育超千萬“星火級”企業250戶、升規入統企業64戶。

抓大扶小 達州今年要新培育超千萬“星火級”企業250戶

【普光全景】

落地重點項目 發揮招商引資項目的動力作用

3月31日,宣漢縣舉行2017年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第一次集中籤約,共9個項目,總投資金額達16.2億元,涉及旅遊、油氣化工、農副產品加工、物流等領域。這只是達州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的一個縮影,說明達州在企業轉型發展過程中不僅注重修煉內功,更注重引進優質企業和項目。

“招商引資不能僅停留在紙面上和嘴上,更重要的是一旦產生意向性企業,便要積極推動項目落地投產,才能真正發揮招商引資項目的動力作用。”達州市投促局有關負責人說,達州要緊緊圍繞“六大產業集群”,每年實現重點招商引資落地項目100個以上、開工建設重點工業投資項目100個以上、實施重點工業技術改造項目100個以上。

如何達成這些目標?達州將從哪些方面入手呢?據達州市發改委工作人員介紹,首先大力招商引資,做大新興產業增量;其次強化技術創新,提升產業科技含量;再次推進關停並轉,優化工業存量結構。

據瞭解,達州將以天然氣能源、天然氣精細化工、磷酸鹽、微玻纖、玄武岩纖維、汽車機械、健康家電、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重點農產品深加工等產業招商為重點,積極參加國家、省組織的重要招商平臺活動。並精心組織第二屆“達商大會”和“全球川商達州行”等特色投資促進活動,瞄準行業領軍、骨幹、前沿企業,全力引進集群產業項目,保持新興工業投資快速增長,在擴大增量中加快推動轉型升級。

同時,以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打造一批示範性企業。下一步,將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打造“達州製造”知名工業品牌,力爭中國馳名商標達到8件,四川著名商標達到36件,四川名牌產品達到50個。

創新產業園區 積極為企業轉型升級搭建平臺

“每個園區都必須有自己的特色和主業,不能千園一面,避免在達州市區域內形成同一產業過剩,甚至同產業間的不良競爭。”達州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說,達州將進一步完善“1+7”產業園區功能定位,突出主導產業方向,建設特色專業園區,促進園區之間協同發展。比如渠縣重點在電子信息方面,萬源、宣漢重點在農產品深加工、生物醫藥等方面,開江則側重於健康家電、五金工模具等方面。

同時,產業園區要做好企業的管家和保姆,強化園區對企業的要素支撐。如建立完善園區“煤電水油氣運”供應穩定、價格優勢明顯的要素保障機制;加大土地經常性收儲力度,確保項目簽約即能迅速落地建設等。並加快完善園區公交線路、通訊設施、商場超市、餐飲住宿、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等生活性服務設施,加強園區內外物流、汙水處理、服務外包、檢驗檢測等生產性服務業建設。

另外,要加強與友好城市合作,建設“達德磷酸鹽化工園區”;加強與中國航天科技合作,建設“玄武岩纖維產業園”;加強與國外合作,建設“中捷生態產業園”;加強園企合作,建設園區企業“園中園”;加快長田新區等建設,打造重點產業集群高地和就地城鎮化窪地。並強化園區規劃引領,著力產業補鏈延鏈,促進企業關聯集聚,成立產業聯盟,壯大產業集群,輻射帶動區域發展。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羅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