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喜迎黨的十九大 醉美梨鄉入畫來

三農 農村 農業 種植業 梨鄉寧陵 2017-06-13
「砥礪奮進的五年」|喜迎黨的十九大 醉美梨鄉入畫來「砥礪奮進的五年」|喜迎黨的十九大 醉美梨鄉入畫來

6月的寧陵,是綠色的海洋。

22萬畝梨園像一片綠色的海洋,那滿目的蒼翠,是大自然的饋贈。一陣清風吹過,就算是在炎熱的夏季,也能讓人靜下心來,頓感神清氣爽。

其實,一年四季的寧陵因梨而興、因梨而盛。春天梨花白如雪,夏天綠蔭似綠海,秋天梨果像金果,冬天梨園賽水墨。

一年四季,梨園風景不斷更替,如70萬純樸的梨鄉人民,也在不斷傳承創新、延續發展。

「砥礪奮進的五年」|喜迎黨的十九大 醉美梨鄉入畫來

梨園風光

「砥礪奮進的五年」|喜迎黨的十九大 醉美梨鄉入畫來

豐收 張富英 攝

寧陵的種梨傳統有700多年的歷史,如今更被授予中國酥梨之鄉、全國優質酥梨生產基地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等稱號。

「砥礪奮進的五年」|喜迎黨的十九大 醉美梨鄉入畫來

白蠟杆傢俱產品

眾所周知,寧陵有聞名遐邇的“三寶”:酥梨、花生、白蠟條,都被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寧陵種植白蠟條的歷史已有300年以上,在全縣有20萬畝的種植面積,是全國最大的白蠟條杆生產基地。如今,白蠟杆不僅帶來了環境保護的生態效益,更為當地群眾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據統計,全縣以白臘條杆為原料製作的工藝傢俱品有100多種,暢銷國內外。

垛子羊肉、哨子湯、槓子饃;葛天文化、梨文化、酒文化;農資化工、家居用品製造、農副產品加工。

「砥礪奮進的五年」|喜迎黨的十九大 醉美梨鄉入畫來

梨鄉新貌

歷史總是在被不斷傳承、不斷創新,正是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成就了寧陵的多個美稱——花天酒地、梨鄉樂都、醉美寧陵、長壽福地。

「砥礪奮進的五年」|喜迎黨的十九大 醉美梨鄉入畫來

位於黃河故道的柳河鎮成樓新村 魏文慧 攝

「砥礪奮進的五年」|喜迎黨的十九大 醉美梨鄉入畫來

集體婚禮

寧陵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積極探索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將民俗鄉情文化、農耕田園文化、生態庭院文化與新村產業有機融合,圍繞農業供給側改革,大力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快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把糧食穩產增產與農民增收致富同步推進,出新意,展實招。

「砥礪奮進的五年」|喜迎黨的十九大 醉美梨鄉入畫來

紡紗車間

傳統產業集聚提升,美麗經濟勢頭喜人,社會生態風清氣正,文化資源大放異彩。梨鄉寧陵實現了“養一方山水”與“富一方百姓”的實證統一,推進了當地農業與鄉村旅遊的轉型升級和產業融合。

「砥礪奮進的五年」|喜迎黨的十九大 醉美梨鄉入畫來

葛天溼地 王 偉 攝

盛夏時節,醉美寧陵處處充滿“綠色誘惑”,綠色發展理念催生了多個新型產業,不但實現了農業轉型的華麗轉身,也收穫了綠色轉型釋放的巨大“生態紅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