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紫陽:互聯網+富硒資源引就業領脫貧攻堅“兩個2000”=2個億

三農 農民 電子商務 創業 陝西法制網 2017-05-21

本網訊(通訊員:楊志貴)近兩年來,紫陽充分發揮富硒資源優勢,以茶葉加工龍頭企業、蒿坪硒谷工業園、紫陽開源實業等為依託,加大對以茶葉為主的系列富硒產品開發,通過互聯網+富硒資源,引領農民精準脫貧快速致富。紫陽縣委、縣政府曾經以“兩個一號文件”引領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將“電子商務”列入全縣20項重點民生工程。2015年以來,累計投入2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扶持大學生髮展電商產業,先後組織各類電商培訓2000多人,線上交易額突破2億元大關。

紫陽縣蒿坪鎮90後大學生李申軍,從學校畢業後返鄉創業,在家買了一臺電腦,通過在網上賣本地的茶葉、酸菜、鮍豇豆、黴豆腐、五穀雜糧等富硒農產品。隨後又將臨潼石榴、富平柿餅等陝西林果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最火爆時,一天賣過1000多瓶紫陽黴豆腐、銷售1000多斤富平柿餅創下“兩個1000”的銷售紀錄。尤為可喜的是,李申軍創下互聯網“兩個第一”有幸得到淘寶官方邀請,他帶上5公斤裝的2000多箱臨潼石榴,作為互聯網第一個“石榴銷售大王”參加淘寶年度“雙十二萬”盛典,並在與淘寶官方和互聯網合作的基礎上,得到對方最高一次60多萬元的資金扶持。成為網上“弄潮兒”的“電商王子”。今年2月,他帶著自己的團隊入駐蒿坪電商服務站。僅“紫陽富硒椿芽”一項就達2萬訂單80萬元銷售額,從而實現又一個春季開門紅

該縣升級改造了8000平方米縣級電商創業服務(孵化)中心,在9個鎮建成鎮級電商服務站、45個村級電商扶貧示範網,形成了縣鎮村三級電商服務網絡。先後培育物流快遞企業17家,發展直銷、連鎖、加盟店103家,新註冊電商企業24個、淘寶店鋪279家、個體工商戶70戶,培育微商社群28個,引導和培育本土電商企業56家、電商產品供應商16家,自建電商平臺5個。縣電商創業服務中心從2015年9月成立不到一年時間,先後獲得“陝西省電子商務示範縣和扶貧試點縣”以及“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紫陽80後鄉村女大學生電商創客林紅梅,她創辦的三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已成長為擁有3000萬元資產的紫陽電子商務龍頭企業並獲得“紫陽縣優秀電商創業企業”稱號;她還利用紫陽籍大學生、外出務工人群等家鄉情懷作為紐帶,通過微博、微信、QQ群建立38個微社團開創了一條符合紫陽縣情實際的全新電商模式--“微營銷模式”,創立“紫陽十萬微商大軍”, 在她的微商團隊裡刷屏玩手機每月輕輕鬆鬆最底有400元進腰包。2000餘“闖客”投入電商創業熱潮,駛向山鄉電商“高速路”。全縣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農民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人均月增收500餘元,因此帶動5000多人就地就近實現穩步就業並走上精準脫貧快速致富的發展道路,受益人群超過10000人,從而使紫陽農民搭乘互聯網時代列車步入增收脫貧致富和紫陽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