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一鍋燴」大同市打造新型養老產業示範基地|雙休日短途周邊遊火熱賞花、溫泉最受寵

三農 農業 種植業 農村 大同新聞網 2017-04-25

大同市春耕備耕加快推進

四月春光暖,春耕備耕忙。隨著氣溫的逐漸回暖,我市春耕備耕工作全面鋪開,加快推進。連日來,各級各部門抓住有利時機,及時行動,積極開展春耕物資儲備供應、農資市場監管、科技培訓、農作物播種等工作,確保春耕備耕工作順利開展。

今年入春以來,全市土壤墒情較好,農資市場供應充足,農資價格穩中有降,為春耕備耕工作創造了良好條件。據統計,截至4月18日,全市已備各類肥料19.2萬噸、籽種4525萬公斤、地膜3669噸,分別佔計劃用量的80%、89%和72%;積造農肥2.2億擔,備農藥139.2噸。4月中旬以來,春播工作陸續展開,截至目前,已播農作物19.4萬畝,佔計劃的4%,其中糧食作物13.8萬畝,包括玉米12.4萬畝。

今年,我市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穩糧優經擴飼,積極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提升種植效益。從3月中旬開始,全市農業系統深入開展為期4個月的“調結構抓落實服務‘三農’春季行動”,圍繞春耕備耕抓服務、圍繞結構調整抓引導,全面提升“三農”服務水平,促進春耕春播工作順利推進。

據市農委農情調查顯示,今年預計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為525萬畝,與上年持平,糧食作物面積398萬畝,同比減少17.8萬畝,其中玉米麵積190萬畝左右,調減30萬畝;馬鈴薯、豆類、雜糧等比較效益高的糧食作物和黃花、蔬菜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均穩中有增。特別是大同縣今年已新發展黃花1萬畝,預計全年可新增3萬畝。全市還大力推進以苜蓿為主的飼草基地建設,落實苜蓿種植面積10萬畝,其中水澆地連片種植4.9萬畝、旱地種植5.1萬畝。

全市繼續加大農民科技培訓力度,今年以來共舉辦各類農業科技培訓班511期,培訓農民5.1萬人次,發放資料5.9萬份(冊);加大農資打假力度,深入開展春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累計出動執法車輛260臺次、執法人員826人次,整頓市場168個次,立案1起,結案1起,有力淨化了農資市場,維護了農民權益。(記者 苑捷)

大同市打造新型養老產業示範基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建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發展老年服務產業。”按照這一要求,中合三農集團旗下的三農養老產業有限公司決定與市御府山莊生態農業開發公司在我市共同投資興建三農養老產業基地(大同御府山莊),合力打造新型養老產業區域示範基地。

據瞭解,中合三農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新型城鎮化、農村養生養老、三農有機配送、中新農業產業園建設和國際貿易於一體的國有控股集團公司,是國家發改委新型城鎮化建設課題組成員單位、中國農村養老試點建設單位、中新農業產業園項目全權實施單位。為了順應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走出一條養老產業與金融、旅遊等相關產業協同發展,有新意、有活力的新型養老產業發展之路,去年,中合三農集團決定由旗下的三農養老產業有限公司與市御府山莊生態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投資興建三農養老產業基地。該項目位於大同縣周士莊鎮,計劃投資20億元,規劃用地1100畝,建築面積達250000平方米,擬建設高中低檔養老公寓樓、聯排別墅式精品養老公寓、四合院式豪華養老公寓38棟;康復中心及醫療保障中心、老年大學、聯誼活動中心、公共服務中心各一座;以及棋牌室、閱覽室、特色餐廳、超市等配套設施。基地綠化覆蓋面積將達600畝,包括農業設施苑、玫瑰種植園區、塞外植物園、綠化工程及綠化帶等。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基地建成後,將以“區域示範項目、國內優秀項目”為目標,進一步強化內部管理,完善配套服務,為區域養老服務業發展起到帶頭作用;充分發揮項目的拉動作用,增加就業崗位,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創收、增收;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轉型升級戰略要求,緊盯首都大市場,不斷擴大產業外延,主動承接溢出產業,努力成為我市對接京津冀經濟區的先行項目和重點項目;進一步提升項目的軟硬件實力,不斷提升品牌美譽度,擴大影響力,為建設美麗富裕幸福大同作出積極貢獻。(記者 郝軍)

4月1日起全面停徵出入境檢驗檢疫費

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為貫徹落實《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清理規範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政策的通知》的要求,從今年4月1日起,我市全面停徵出入境檢驗檢疫費。這是日前記者從大同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的。

近年來,出入境檢驗檢疫費用逐年減低,2012年免收第四季度出入境檢驗檢疫費;2013年1月1日起降低出入境檢驗檢疫收費標準;2014年7月1日起通關單無紙化業務免收通關單簽證費;2015年1月1日起暫停徵收出口商品檢驗檢疫費。

大同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接到停徵通知後,於4月1日立即按國家停徵政策要求,全面落實停徵政策,並通過門戶網站、申報大廳、檢企微信群和公共媒體對外宣傳停徵收費的有關事項,加強政策宣傳解讀,接受社會監督。此次停徵出入境檢驗檢疫費涵蓋全部出入境檢驗檢疫費,包括出入境商品檢驗檢疫費、出國勞務、留學、探親及在國際交通工具上工作的中國籍員工傳染病監測體檢等檢驗檢疫費用,惠及眾多的企業與個人。按2016年大同地區進出口法檢商品檢驗檢疫費用概算,就可為我市進出口企業減免出入境商品檢驗檢疫費用95萬餘元。(記者 高雅敏)

第五屆“夏青杯”朗誦大賽大同賽區初賽全面啟動

第五屆“夏青杯”朗誦大賽大同賽區初賽海選22日全面啟動,初賽分為青少年組和成人組,青少年組有近300人蔘賽,成人組有百餘名選手參與,初賽分為3個組別,將一直延續到5月上旬,另外還有大同大學等大專院校的分賽區單獨組織的初賽。

昨日,來自全市的60多位青少年選手進行了朗誦才藝展示,其中最小的6歲,最大的16歲。9歲女孩陳雨其的媽媽告訴記者說,這些大賽不僅讓孩子從小喜歡聲音藝術,同時也加深了孩子對於詩歌、散文等傳統文化的喜愛。昨日,成人組的海選在大同教育電視臺會議室舉行,每一位選手都是包含深情地朗誦著一首首經典作品,通過賽事施展個人朗誦才華。

本次大賽大同賽區由中共大同市委宣傳部、大同市總工會、大同市文化局、共青團大同市委、大同市婦女聯合會、大同市新聞工作者協會聯合主辦,大同市播音主持協會承辦,這是我市首次贏得該賽事分賽區承辦資格。

據“夏青杯”朗誦大賽大同賽區組委會負責人介紹,複賽時間為6月初,決賽時間為6月底。決賽優勝者將獲得參加全省複賽,爭奪晉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總決賽的機會。“夏青杯”朗誦大賽創辦於2010年,是中國朗誦界最權威、頂級的朗誦賽事,每兩年舉辦一次,今年是第五屆。另據瞭解,我市不少專業的播音主持人也很珍視這個大賽機會,他們可以直接進入複賽環節。

在第五屆“夏青杯”朗誦大賽全國總決賽中,獲得成人組朗誦一等獎的選手將被邀請參加頒獎晚會,與名家同臺表演,並將擇優進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音員、主持人崗位試崗。參賽選手將進入中國廣播聯盟後備人才庫,利用中國廣播聯盟的強大平臺,向全國各地電臺、電視臺推薦。(記者 崔莉英)

雙休日短途周邊遊火熱賞花、溫泉最受寵

「新聞一鍋燴」大同市打造新型養老產業示範基地|雙休日短途周邊遊火熱賞花、溫泉最受寵

繽紛4月,春暖花開,不少上班族便利用雙休日和家人一起到城市周邊出遊踏青。昨日記者走訪旅遊市場瞭解到,春季是旅遊市場進入旺季的開端,雙休日短途周邊遊領跑市場,以賞花、溫泉最受寵。

“今天還有去陽高的直通車嗎?”22日一早,大同火車站售票口,帶著女兒的劉秀女士正急切地詢問去往陽高的車次。“有的,你要幾張?”聽說還可以買到票,劉女士二話不說從包裡拿出身份證購票。買好票的劉女士帶著女兒邊往候車室走邊對記者說:“平常沒時間,趁週末想帶孩子去看看杏花、泡泡溫泉!”

家住御河西路的王傑這個週末帶著一家人去了靈丘縣花塔村。他告訴記者,雙休日兩天在家也是閒著,去遠的地方時間不夠,周邊遊無疑是最佳選擇,趁著雙休日,帶著孩子到周邊出遊踏青散心,也有助於孩子更好地複習備考。

天氣日漸回暖,各類早春花卉盛開在街頭、公園。經營一家旅行社的王輝介紹,目前,靈丘、陽高、天鎮等縣區的賞花、溫泉短途遊是不少上班族的選擇,特別是親子游成了短途遊中最火熱的項目。此外,來大同市旅遊的周邊縣區的人也逐漸增多,趁著週末,三五成群出來遊玩。(記者 李興華)

“書香中國·悅讀大同”活動舉行特殊兒童專場

在“4·23”世界讀書日到來前夕,21日下午,“書香中國·悅讀大同”誦讀經典特殊兒童專場,在大同市聾兒康復中心專場在市聾兒康復中心會議室舉行,63位少年兒童朗誦愛好者參加活動,其中43位是智力障礙與聽力障礙的特殊兒童。

舞臺上,朗誦者毫不怯場,盡情展現自我,朗誦的都是經典名篇。在優美音樂伴奏下,由智力障礙與聽力障礙的特殊兒童朗誦的《三句半》,氣氛熱鬧、表現到位。來自城區第八小學的學生們的《古詩大串聯》,展現了孩子們對中國詩歌的喜愛與熟練運用的能力。隨後《遊子吟》、《中華少年》、《少年中國說》等朗誦,或鏗鏘有力,或輕輕吟誦,少年兒童用自己發自內心的熱忱與激情感染著現場聽眾,聲情並茂的朗誦也將聽眾帶入到了孩子們純澈乾淨的內心世界中。朗誦結束後,為鼓勵特殊兒童早日康復,愛心人士還向他們捐贈了書包、筆記本、文件夾等學習用品。

此次活動是我市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之一,由市圖書館、市聾兒康復中心主辦,旨在大力推廣全民閱讀,提高市民閱讀熱情,特別是提高青少年及特殊兒童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水平,帶動特殊兒童參與到社會各項活動中來。(記者 崔莉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