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南村:黨員中心戶攬下村民事

三農 經濟 社會 湖州在線新聞網站 2017-06-15

湖州在線訊 “黨員中心戶代替村民小組長職能,讓黨組織真正服務於民。”在探索“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的路上,南潯經濟開發區洋南村更進一步,建立黨員服務群眾的紅色網格,實現了黨組織建設在“網”中強化,黨員作用在“網”中發揮,社會治理在“網”中提效的多贏局面。

鍾會江C區9幢-17幢,鍾金虎D區2幢-7幢……日前在該村,記者看到了一份全村農戶對應的黨員負責人名單,上面有每個網格組長的服務電話,還標註了各自區域內的黨員和群眾數。“哪裡有村民,哪裡就有網格;哪裡有網格,哪裡就有黨員負責。”該村建立的“1個黨支部、 5個黨小組、 11個黨員中心戶”的三級網格體系,實現了黨組織服務覆蓋A、B、 C、 D、 E五個區域392戶農戶。“11個黨員中心戶,相當於11名村民小組長,服務於網格片區村民。 ”村支書沈國平介紹,在網格服務中,黨支部要求黨員主動上門服務,幫助群眾排憂解難,收集社情民意,當好黨組織的靈敏觸角和群眾的貼心人。

此前,新村B區一位村民因車禍導致左腿高位截肢、內臟嚴重受損,給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網格長沈根榮知道後,第一時間上報情況,村黨支部隨即發動村幹部和黨員開展募捐救助活動,募得款項10餘萬元,幫助他家渡過難關。

該村在探索農民新村管理模式中,不僅打通了聯繫和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還開創了基層黨建助推中心工作的新格局。新村中心綠化大道、文化禮堂、老年照料中心、村民健身廣場、內河等公共區域被確定為責任區域,同樣有黨員責任人。村支書帶頭組建了一支村黨支部志願服務總隊,下設黨員治水隊、矛盾糾紛隊、治安巡邏隊、義務宣傳隊、文娛表演隊、扶貧幫困隊六支小支隊。

截至目前,該村已開展了志願服務50餘次,並以此為載體,發揮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如今,新村南面,村民日常休閒的河道旁,又建起了600米黨建文化長廊。景觀河、遊步道、河岸公園、文化展板……這些彙集了洋南村的治水剿劣、美麗家園、基層黨建等成果,也是黨組織服務新村發展一個集中體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