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引入第三方督查 黨員大走訪走出實效

三農 環境汙染 時政 人民網 2017-05-25
南京高淳引入第三方督查 黨員大走訪走出實效

南京高淳九龍村大壩路的修建正式啟動,解決當地一大難題。

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到了汛期還有滑坡風險。今年63歲的南京市高淳區固城鎮九龍村村民賀德春對出村必經之路——大壩路一直耿耿於懷。 5月17日,幾臺挖掘機正熱火朝天地作業,大壩路的修建正式啟動,這讓老賀心裡舒坦不少。

“鎮司法所的同志4月份到我家來走訪,問我們有啥困難,我把這條路的情況和他說了。”老賀沒想到,這個困擾全村多年的‘老大難’問題,竟因為自己和黨員幹部的一通“牢騷”就解決了。

這是江蘇黨員幹部大走訪活動中的一個鏡頭。在2月28日由江蘇省委以大走訪為主題舉辦的第四期縣委書記工作講壇上,江蘇省委書記李強提出,大走訪是服務群眾、改進作風、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抓手,是推動全局工作的重要方法和載體,要突出問題導向,聚焦群眾、企業最關注、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打通工作落實的“最後一公里”,讓老百姓有收穫、有奔頭。

2017年農曆新年剛過,江蘇各地掀起黨員幹部大走訪的熱潮。那麼,這次大走訪與過去相比有何不一樣呢?如何避免讓大走訪不淪為走過場的形式主義,真正解決群眾和企業的困難? 各級黨政部門動了不少腦筋。

百姓困難馬上辦

和南京市高淳區固城鎮九龍村村民賀德春一樣感受到大走訪“效率”的,還有該區東壩鎮青山村村民。

“青山村地理位置偏遠,我們往村裡走了5公里發現,道路大多是坑坑窪窪的。去走訪的時候,村民提出要給村裡道路裝上路燈,因為晚上騎車走路太不安全了。”高淳法院政治處主任吳玉霜感同身受,在接受採訪的前一天晚上,她接連在青山村走訪了好幾戶村民,沒路燈的“罪”她有親身體會。

在4月份首次走訪青山村瞭解到村民裝路燈的強烈呼聲後,高淳法院黨員將問題帶至村委,與村委積極對接協調,並將問題報東壩鎮走訪團。東壩鎮將青山村安裝路燈的事項列入年度解決民生計劃,預計首批路燈將在6月底前安裝到位。

“昨晚我去青山村走訪,把裝路燈的好消息帶給村民,他們都很感動。”吳玉霜笑著說。

用腳板丈量服務短板、用行動贏得群眾口碑。為了讓走訪中老百姓反應的問題都能有所呼應,高淳區要求黨員幹部按照“誰走訪、誰記錄、誰跟蹤、誰反饋”的要求,對走訪徵求到的問題全面梳理,形成問題清單、建議清單、辦理清單報送走訪服務團。建立大走訪問題會辦機制,區、鎮(街)兩級專門成立大走訪問題會辦組,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實行分類處理、分級辦理。

對於現場能解決的問題,高淳區要求黨員幹部現場解決;鎮(街)村能解決的及時落實責任、限時解決;鎮街一時難以解決的由走訪服務團會辦解決;需區委、區政府協調解決的提交區委常委會或區政府常務會研究解決,最終問題解決情況由走訪的黨員、幹部負責反饋給走訪對象,並由此形成了問題記錄、梳理、彙總、會辦、反饋等“閉環”機制。

“黨員幹部要帶著感情下去,帶著問題回來。”高淳區委書記霍慧萍說,大家要放下架子、撲下身子,真正瞭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所怨,像我們的一些年輕幹部,工作之後就宅在機關,與基層交流溝通少,不熟悉農村工作情況,更要認真思考如何與群眾溝通交流、拜群眾為師、與群眾交友,努力成為群眾的貼心人。此外,要堅決去官氣、接地氣,不搞浮光掠影、走馬觀花式走訪,要直接面向基層“上門問診”,把長期積累的老問題、新形勢下的新問題摸準找準。

南京高淳引入第三方督查 黨員大走訪走出實效

姜老妹的公公向記者展示全家的戶口本。

走訪全覆蓋,不落下一個人

39歲的姜老妹是雲南人,16年前她嫁到南京市高淳區漆橋鎮雙聯社區。沒怎麼上過學的她平時就在附近的工廠打工,照顧年幼的孩子和生病的公公。沒坐過高鐵動車,沒出過遠門。因此,對戶口也一直沒有上心。

今年4月中旬,漆橋鎮雙牌石派出所民警杭曉華到雙聯社區走訪,他首先和村幹部把村裡的情況細細問了一遍,得知姜老妹的戶口一直沒有落到當地。“她家生活條件不好,沒有戶口,就辦不了新農合,辦不了身份證,看病和出遠門都成大問題。”回到派出所,杭曉華立即和所領導反映,所長要求立即辦理。

雖然心急,可擺在杭曉華面前的是一道棘手難題。根據姜老妹的姓名和出生年月在公安網搜索,系統裡一下子跳出了一百多條信息。遺憾的是,逐一比對後,他發現沒有一個人是姜老妹。再問姜老妹,她只記得一個模糊的地名。杭曉華抓住蛛絲馬跡,查地圖翻黃頁,終於找到符合條件的信息。

然而,事情進展比想象中曲折。“我用辦公電話打給姜老妹老家的派出所,對方以為我是騙子,啪的一聲把電話掛了。就這樣,我一天連打了幾十個電話,終於讓對方相信我的身份。”杭曉華說,確認身份後,他就開始按照雲南警方要求寄材料、輔助調查親戚、開遷移證、幫助姜老妹寄遷移證......因為掛號信的時間問題,雲南出具的材料在4月底到達高淳。

“5月2日,勞動節假期後上班第一天就幫我辦好了戶口。”姜老妹說,沒想到這麼快能把戶口辦好,很感激民警,下半年就把新農合辦起來。

“大走訪”中的“大”字,形象地展示了這次走訪與過往的不同,意在規模和覆蓋面之大。江蘇要求,各級黨委負總責,精心準備、紮實推進,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對所有城鄉居民和企業都要走訪一遍,做到全面覆蓋,一戶不漏、一企不落。

為了不遺漏一戶百姓,高淳區以鎮街為單元,劃定8個慢城先鋒走訪服務團,由區委常委擔任團長,統籌實施大走訪大落實活動。同時,以村(社區)為網格,精細劃分134個慢城先鋒走訪服務組,按照每名黨員、幹部走訪40戶左右家庭標準,建立黨員、幹部聯繫農戶走訪清單,將全區所有黨員、幹部與13.2萬戶農戶家庭、3萬戶城市居民家庭建立“走親關係”。

江蘇省委書記李強提出,全省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幹部都要行動起來,像種子一樣在基層群眾中間生根開花,每個人帶動一批、影響一片,讓黨的執政基礎更加穩固。同時,要切實負起踐行為民服務宗旨的責任,把我們的工作直通群眾的小院子,把各級黨委政府的眼睛和耳朵延伸到每一個家庭,一起來找短板、排問題,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確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一個不少、一戶不落。

企業問題不解決絕不“銷號”

南京潤京乳膠製品有限公司在國內醫用乳膠手套生產領域佔有一定市場份額。但是,令企業負責人苦惱的是,產品必須全部拉到北京進行檢驗包裝,再發給客戶。原來,醫用手套需要檢測備案,而企業去年投產,一些資質還在辦理中,按照原計劃,需要三年才能拿到檢測備案證。

今年4月,高淳區市場監管局局長杭幫聰帶隊走訪潤京乳膠,得知企業一年光拉貨到北京檢測的物流費用就高達200多萬元,立即著手梳理解決此事。經過走訪團同志的大力協調,今年7月底,該企業就能拿到檢測備案證。辦證時間從原先的3年壓縮至3個月。“我們公司所屬的集團原來主要做橡膠產業,但因為汙染大,目前正向醫用領域轉型。”該企業副總經理楊曉勝說,大走訪為我們公司省下了真金白銀,這是實實在在的大紅包。

在高淳區,受益於大走訪的不僅是南京潤京乳膠一家企業。春節後上班第一天,區委常委、黨員副區長帶頭開展“下基層、察實情、促富民”走訪調研活動,根據走訪調研情況,區委、區政府及時制定《高淳區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意見》,受到企業歡迎。

“針對企業反映的困難,實行個性問題個別解決、共性問題統一辦理,做到問題不解決、企業不滿意絕不‘銷號’。”高淳區委組織部有關人士介紹,比如針對走訪中發現的融資難問題,高淳及時舉辦“送服務、進百企、辦實事、促發展”政企銀對接座談簽約會,今年以來為企業貸款30億元左右。此外,對省級重大項目紅太陽寶馬發動機項目,區委主要領導在走訪中發現審批事項難以辦理問題,積極組織區發改等部門,多次與國家發改委、省發改委對接溝通,推動了發動機項目順利獲得核准。

引入第三方督查 倒逼走訪出實效

如何避免讓大走訪不淪為走過場的形式主義,真正解決群眾和企業的困難?南京市高淳區區委區級機關工委委託市民意調查中心,從第三方角度瞭解群眾對黨員幹部大走訪工作的滿意程度,為高淳區委督查考核大走訪大落實提供參考依據。

據南京市社科院社會發展所副所長、南京市民調中心副主任朱考金介紹,4月24日至28日,南京市民調中心根據高淳區提供的《大走訪活動有關信息彙總表》,從每個鎮街走訪對象名單中按照等距原則各隨機抽取300位調查對象,確保調查對象涵蓋8個鎮街的所有行政村,共計2400名調查對象。

此次調查主題為《“大走訪”群眾滿意度調查》,包含“大走訪知曉度”、“走訪工作滿意度”、“反映問題解決程度”和“希望與建議”四類調查項目,每類調查項目下設若干調查指標。調查結果為:“大走訪”群眾滿意度平均得分為93.93分,其中“知曉度”群眾滿意度得分為91.65分(是否知曉黨員幹部大走訪活動得分為88.75分,黨員幹部是否上門走訪得分94.55分),“走訪工作”群眾滿意度得分為95.51分(走訪人員態度滿意度得分96.44分,工作方式滿意度得分95.28分,談話內容滿意度得分94.80分),“解決問題”群眾滿意度得分為94.62分。

其實,對大走訪的體制內督查一直都有。但高淳意識到,黨委督察組、政府督察組的督查有其侷限性,比如面較窄、沒有按照科學統計方法等距離抽樣。“從第三方視角發現的問題更客觀。比如,通過市民調中心的調查,我們發現一個問題,即走訪的知曉率沒有想象高。”高淳區委組織部部長黃棟林頗為困惑,“其實我們做了大量工作,發放一封信,並通過宣傳欄、橫幅、電子屏等形式廣而告之,回頭發現還是有一些老百姓不知曉。”

“調查結果提醒我們,在走訪的時候要改進方式方法,不是為了走訪而走訪。”黃棟林說,引入第三方民調,就是在倒逼我們以問題為導向,來提高走訪的質和效。

“黨員幹部下鄉走訪,和群眾的情感交流無法完全量化。”在朱考金看來,通過科學的統計方法和問題設置,可以從側面反映,群眾對這項工作的認同感。比如知曉度就能反映很多問題,這是一道“是”或“否”的題目,不帶有主觀性,來過就是來過,沒有來過就是沒有來過,它能客觀反映黨員幹部工作實際情況。

記者在採訪中得知,由於高淳方言外地人很難懂,而鄉村裡的一些老人不會說普通話,為防止誤判,民調中心在設置問題時費了不少腦筋。一方面問題越簡單越好,同時又要能解決問題。因此,調查問題都是大白話,一般只需回答是或否。

不僅是高淳,如今,黨員幹部大走訪在江蘇大地掀起一股旋風。隨著時間的推移,正如李強書記所說,黨員將像種子一樣在基層群眾中間生根開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