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此地居住著撒拉族,每戶人家都珍藏著一段紅軍記憶,如歌如泣

馬步芳讓被俘紅軍受盡磨難,撒拉族母親為讓紅軍有口吃的上街討飯

提示: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查汗都斯鄉紅光村,是一支被俘的西路軍戰士在荒灘上開闢的村莊。作為戰俘,年輕的紅軍戰士曾在這裡飽嘗飢餓與屈辱,但卻把忠誠寫滿這片大地,詮釋著理想信念的崇高偉大……時隔80年,他們在荒蕪處開闢的莊園,變成一處1400多人的美麗新村。紅光村,每一個家庭都珍藏著一段紅軍記憶。

青海此地居住著撒拉族,每戶人家都珍藏著一段紅軍記憶,如歌如泣

紅軍身影留在了村裡頭

紅光村,是紅軍創建的村莊,也是一個以撒拉族同胞為主的聚居村。全村現有1400多人,街巷整潔,庭院美觀,人們用青磚葺成的院子安著紅色的大門,每家門楣上都嵌有紅五星。這裡每一個家庭都是紅色文化的宣傳點,每一戶主人都能講述紅軍故事。他們用一杯清茶,一碗麵片,樸素而熱烈地招待著到訪的人們。

當下,村裡一面鼓動年輕人外出發展“拉麵經濟”,一面在鄉發展特色養殖和特色種植。同時結合村裡的資源稟賦,打造紅色旅遊。這裡的一磚一瓦,都與紅軍有著絲絲縷縷的聯繫。紅軍沒來之前,當地是一片荒涼的沙灘。那時,它的名字叫贊布呼。“贊布呼”是藏語,意謂強硬或險要。紅軍開啟了村莊的歷史,也讓這片土地有了生命的氣息。

青海此地居住著撒拉族,每戶人家都珍藏著一段紅軍記憶,如歌如泣

1937年,河西戰役結束,馬步芳把400多名紅軍戰士編為工兵營,派兵把這支紅軍押解到青海循化縣充當苦役。1939年到1946年,這支被俘的紅軍戰士在沒有一棵樹、沒有一個居民的贊布呼,從事基礎設施建設。他們鑿渠引水,修路架橋,墾殖荒地1700畝,打製水車5架,修建住宅60多處,學校一所,清真寺一座。

被俘的紅軍戰士,把對革命的無限熱情與憧憬傾注在新村的角角落落。修建學校和清真寺時,他們就把鐮刀、鐵錘、工字、領章和紅五星,雕刻在屋頂的瓦片和磚頭上。他們墾荒的第二年,國民黨官吏在這裡陸續遷來貧苦的撒拉族人,充當佃農。1946年,新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起來了,國民黨部隊又把這支被俘紅軍押往他處,繼續從事苦役。紅軍開墾出來的土地,交給了老百姓耕種,老百姓又向官僚家族交租。

青海此地居住著撒拉族,每戶人家都珍藏著一段紅軍記憶,如歌如泣

飛鳥也逃不出去的工兵營

逃離工兵營,是每一個被俘紅軍的夢想。

長征過來的紅軍都很年輕,普通戰士平均年齡只有19歲。工兵營裡,受難的紅軍日夜渴想逃出高原。開發贊布呼荒灘時,他們受到嚴密的武裝看押,一邊忍飢挨餓,一邊幹著繁重的體力活。有3個年齡很小的紅軍,不堪忍受繁重的苦役,決心逃出工兵營。深夜,他們趁著看守鬆懈,悄悄潛出營地。朝著東北,摸索尋路,出了村子,橫在面前的竟是滔滔的黃河。身後追兵槍聲越來越近,他們不惜涉險強渡,不幸溺水身亡。

3個年輕紅軍的墳塋,就坐落在不遠處的黃河岸邊。罹難幾天之後,他們的屍體被撒拉族老百姓發現。人們偷偷掩埋時,在他們的墳塋上做好了標識。紅軍墳,那3個年輕的四川娃子,成為了當地幾代撒拉族人心中的掛念。

後來,人們逐漸知道了,窮人的軍隊,是為被壓迫者打仗。縣城的撒拉族和回族百姓,從25公里外,用馬車給荒灘工兵營的紅軍送來米麵和蔬菜。他們知道,保護紅軍的最佳方式,是把紅軍招為女婿,上門入贅。於是,循化當地出現了很多入贅的紅軍戰士。有個叫李必明的紅軍,成了撒拉族的上門女婿。類似情況,據不完全統計在循化縣至少有50多例。

多年來,紅光村黨支部書記馬乙四夫,用心用情,四處奔走,廣泛收集紅軍資料。他說紅軍建村時,就與陸續搬來的撒拉族百姓結下了深厚友誼。“撒拉族百姓一搬進村子裡,紅軍戰士就幫助他們改進生產技藝,製作勞動工具。軍閥的看守凌辱紅軍時,撒拉爾老百姓從來不為難紅軍,反而保護著紅軍。”

青海此地居住著撒拉族,每戶人家都珍藏著一段紅軍記憶,如歌如泣

一位撒拉爾母親對紅軍的愛

這是我們坐在撒拉爾人家的炕頭上採訪來的故事。

和3個年齡很小的戰士一樣,王文書也迫切地想逃出去。1940年的一天,在荒灘上搞基建時,他祕密串聯起8個戰友。趁敵人不備,他們想要逃離兵營,但剛剛出逃,就被工兵營的士兵發現。士兵騎著大馬,手裡捏著步槍,不緊不慢地跟著他們跑了120裡,最終在青海和甘肅交界的張沙村截住了他們。他們先被打了背花——打背花,是用沾過水的馬鞭在人的後背上抽打,直到被打者的背部佈滿橫七豎八的血印子。

王文書主動交代,說自己是領頭的,結果被打得最重。打完了,他們被送進循化縣城的監獄,負傷最重的王文書奄奄一息,不死不活,沒有吃的,沒有喝的。巧的是,監獄有個姓白的獄卒,是白莊的撒拉族青年。姓白的獄卒,認為被打成重傷的王文書是條漢子。雖然並不理解傷者的心中信念,仍然表示出了同情。

青海此地居住著撒拉族,每戶人家都珍藏著一段紅軍記憶,如歌如泣

白姓獄卒回到家,對母親說了紅軍的遭遇。白家母親,是個善人,很想救助這個落難的紅軍。可是,白家的家境並不樂觀,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白家母親思來想去,最終舍下了自己的面子。她每天中午吃飯時間,兩手捧著一隻海碗,跑到街上的富戶門前去乞討。只要一討來饃饃和飯菜,她就一刻也不耽誤地送到監獄門口,讓兒子帶給重傷的紅軍吃。十幾天之後,王文書逐漸恢復了起來,最終活著走出了監獄。

……

一杯清茶,一碗麵片,我們在撒拉爾人家的炕桌前聆聽往事。那時,黃河正從村外奔騰而過,大河的波濤彷彿在歡唱:一支衣衫襤褸的軍隊解放了全中國,一群撒拉爾人過上了幸福生活。歷史告訴我們,民心所向,民意所歸,民力所聚,人民軍隊就能無往而不勝。人民和軍隊心連心——土地記住了,河流記住了,我們更不應該忘記。

向勤勞的撒拉族同胞致敬!向偉大的中國工農紅軍致敬!(文/特約作者 樊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