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學大同天下

儒家 鮮酒艾庭 2017-04-14

用心學大同天下

艾庭 王陽明心學研修院

+wolf0819,一起入群致良知

雖然,三令五申在微信群裡,不能涉及政治。但,敏感話題的討論,似乎總是避免不了。

比如於歡、比如樂天、比如某些政治事件。

這些討論,逐漸變成爭論,甚至惡言相加,變成謾罵。

這個時候,不得不出面制止,甚至歡送個別心友,以結束無法控制的“討論過程”。

我們學習陽明心學,除了幫助我們自己建立事功,修養內心,我個人還有一個想法。

我私下揣測,心學,能讓天下大同。

現在,我們人類的敵人,不是另外一個國家,不是另外一個民族。

我認為,我們當下的敵人是貧窮和偏見,是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

1,心學,如何改變貧窮。

貧,物質匱乏;窮,力量缺失。

所謂人窮志短。要改變窮,首先要立志。

陽明先生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立什麼志?一是為善去惡之志,二是建立事功之志。

為善去惡之志,讓內心坦蕩;建立事功之志,讓精神物質富足。

立志之後,萬事大吉了嗎?不是,更要堅持。

所以,先生又說,“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閒話、管閒事?”

立志,持志,一心一意,力量就會強,物質就能富足。

2,心學,如何去除偏見?

偏見,大多是因為過往的衝突,或者地位的高低,或者是經驗的多寡,或者是性別的差異,或者是地域的區別。

顯然,偏見是由主觀性造成的。

先生會如何說呢?

道無方體,不可執著。卻拘滯於文義上求道,遠矣。 如今人只說天,其實何嘗見天?謂日月風雷即天,不可;謂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道即是天,若識得時,何莫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見認定,以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裡尋求,見得自己心體,即無時無處不是此道。亙古亙今,無終無始,更有甚同異?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則知道、知天。

又曰:“諸君要實見此道,須從自己心上體認,不假外求始得。”

(道沒有一個固定的形式,不可以執著,拘泥於文義上尋求道,那就離道很遠了。比如現在的人談論天,其實什麼時候見過天呢?說日月風雷就是天,不對;說人物草木不是天,也不對。道就是天,如果明白的話,什麼東西不是道呢?人們只是各自以自己的一隅之見,認定道只是這樣的,所以不同。如果向內部尋求,看到自己內心的本來面目,那麼就無時無處不是這個道,從古到今,沒有結束,也沒有開始,更不會有什麼同異?心就是道,道就是天,知道了心,就知道了道,知道了天。

又說:各位要真的見到這個道,必須從自己的內心上體驗認識,不從外面去尋求才可以。

我摘抄一位心友對這段話的體悟:

每個人的思想和觀念都是自己的“偏見”,不能執著於自己的觀念。要確保自己的思想和觀念的正確,首先不妨聽取一下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其次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自己的內心上體認。要判斷一種思想的正確與否,除了自己的內心體認,難道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嗎?

3,心學如何對付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

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的核心,就是希望通過改變他人的信仰、改變他人的行為,來改變世界。而心學倡導的是,通過“致良知”,來改變自己的內心世界,為善去惡,繼而改變世界。這是截然相反的兩個方向。用心學的力量,能讓更多的人感悟到改造內心世界的重要性,以及成效。

一直認為,儒家的精神力量,甚於全世界所有宗教的力量。

而心學,是儒家精神的集大成者。

是時候,用文化的力量,大同天下了。

此為艾庭專欄“能飲一杯無”第16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