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這本書讀透,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

儒家 論語 國學 中國歷史 讀書課代表 2017-04-25

《論語》是中國人的《聖經》,兩千年中國政治倫理與社會倫理的基石。

不把這本書讀懂、讀通、讀透,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構建中華文明階梯的重要典籍,影響人類文化的100本書之一,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哲學書,著名史學家錢穆所開列的中國人必讀書。

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輯錄,被稱為中國人的《聖經》。這一本被中國人讀了幾千年的教科書,包含了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與治國之道,是我們瞭解中國古代社會的一把鑰匙。

由於《論語》和幾千年的中國文化有著血肉聯繫,歷代思想家對《論語》進行了無數的闡釋和發揮,所以《論語》所包含的文化價值已大大超出了這本書原初的內涵。

直到近代新文化運動之前,約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論語》一直是中國人的國學必讀之書。該書以語錄體的形式,匯聚了孔子關於政治、文化、歷史、人生、哲學、宗教等問題的觀點,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為起到過重大影響,它的思想內容早已融入了我們民族的血液,沉潛在我們的生命中,熔鑄成我們民族的個性。讀《論語》,你會感到在你心中流過的是一條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文化長河。不把這本書讀透,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

北宋理學家程頤說:“讀《論語》,有讀了後全然無事者;有讀了後其中得一兩句喜者;有讀了後知好之者;有讀了後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頤自十七八讀《論語》,當時已曉文義。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

國學大師南懷瑾也曾說到,孔子學說與《論語》本書的價值,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對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終具有不可毀的不朽價值,後起之秀,如篤學之、慎思之、明辨之,融會有得而見之於行事之間,必可得到自證。

《論語》雖然是代表中國封建文化的經典,但作為一箇中國人要了解中國文化、中國倫理道德的根源,必須閱讀這一本書。它的“仁”學以及對教育的理論,都是全人類的瑰寶。《論語》字句精當,也可當做文學書籍來讀。

我們在現代化的建設中必須重鑄我們的民族精神,而鑄造民族精神,不能離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上,沒有哪一位思想家、文學家不受《論語》這本書的影響。

生活在這個浮躁紛雜的社會裡,整日為生計而奔波,真正能偷點閒空讀點書,也不愧為人生之一大幸事。細細算來,十幾年來,林林總總也讀過十幾本“大部頭”,但也許是偏愛讀史、詩和散文的緣故,自己最放不下手的就算是《論語》了。不把這本書讀透,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

大概是佛家所說的“前世有緣”吧,自上高中至今十幾年,我竟讀過四種版本的《論語》。

最初見到的《論語》是上高中時同窗好友送我的半部《論語》。這半部《論語》是文化大革命的產物,確切地說是一部批林批孔的教材。同學說,這部《論語》之所以只剩後半部,是他奶奶撕掉前半部用來點了爐子。

這半部《論語》的特殊之處,是在每一章節後面都附有一段批判性的文字。這些批判性的文字把這部儒家的經典之作批得一無是處。

這半部《論語》,雖然只有後半部,但我覺得它於我的分量比送我一本精裝的《中華大詞典》還要重得多。記得當時我還用厚紙板專門為這半部《論語》設計了封面。

在古銅色略顯灰暗的底色上,是仿漢代的“孔子行教圖”;在新加的扉頁上,我還寫下了這樣的戲語:“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今得半部論語,可得天下矣!”就是從這半部《論語》起,我最初認識了兩千年前周遊列國推行他的治國安邦之道的孔子,認識了他的被後人稱之為“儒家”的學說,也略見了他生活的那個被史家稱之為“春秋”的時代。可惜後來那半部《論語》丟失了,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十分遺憾。不把這本書讀透,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

第二部《論語》是中國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宋代理學大家朱熹的《論語集註》。集註中朱氏廣徵博引,得歷代儒家《論語》註解之精要,然又獨闢新徑,另有所論,獨成一家,洋洋灑灑幾萬言,可謂宋代以前儒家關於《論語》註解的集大成者。

但注中,朱氏那種言必稱“聖人”和視《論語》句句神聖、字字神聖的“聖人氣”,讓千年以後的我們透不過氣來。不過他為這部注的確做到了他自己所說的“畢力鑽研,死而後已”。

第三部《論語》是三年前在萊蕪地攤上買的一本盜版書。說它盜版是因為書中有些生僻字沒有印出,而是代之以方格。此外,其註釋也是陰差陽錯,漏洞百出。我是最討厭看盜版書的,這本書從買後就沒怎麼看,以至後來不知去向了。

每天閱讀五分鐘,人生從此大不同。關注有趣的讀物自媒體~讀書課代表,品讀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