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鋸3年,上海花園立體車庫建設又停了!2200輛車,車位只有530個

榮祥 民生 社會 生活日報 2017-06-15

如今濟南市老舊小區停車難題日益突出,在老舊小區建立體停車庫無疑是破解停車難的出路之一。可連日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儘管《濟南市鼓勵公共停車場建設暫行規定》已出臺5年,但目前包括立體停車庫在內的社會公共停車場建設仍處在一個尷尬的狀態。居民需要停車空間,企業也有著迫切的投資需求,但立體車庫的建設仍面臨重重困難,尤其在老城區和老舊小區更是如此。

拉鋸3年,上海花園立體車庫建設又停了!2200輛車,車位只有530個

論證3年 上海花園立體車庫又被否了

經過部分居民近一個月的“抗議”,從2014年開始申建並於近期計劃開建的上海花園立體車庫項目目前暫時擱淺。

根據上海花園業主委員會和上海虞新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提供的資料,上海花園小區機動車總量達到2200多輛,但現有停車泊位僅有530個,停車泊位缺口1670多個,停車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因此經過小區2/3業主同意後,申請建設上海花園機械式立體停車庫。

按照建設規劃,上海花園立體停車庫位於小區高層住宅樓的北側,佔地面積為2025平方米,為地上原有車位、地下兩層簡易升降式立體車庫,擬建設330個停車位。

據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介紹,立體停車庫項目從2014年開始申請建設,此後濟南市規劃局、濟南市國土局、濟南市發改委等部門相繼出臺文件,原則上同意該項目的建設,並在濟南市公共停車場建設聯席會上通過建設論證,但該項目近期在小區進行公示期間,遭到部分居民的強烈反對。

小區居民邱先生告訴記者,物業在6月1日公示了停車場建設規劃,擬建的停車場距離居民樓不足10米,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而且該項目也沒有經過業主同意。“我們是高層住戶,停車場就建在我們樓的北邊,距離太近不安全。”

物業工作人員對邱先生的說法進行了否認。“按照要求,建停車場要經過 2/3的業主同意 才行,如果沒有這個條件,我們就算交上了材料,政府部門也不會通過。”

居民想建 但都不想建自家樓前

在上海花園立體停車庫項目申建之初,就曾因沿街商戶的反對而暫緩進行。對於這次部分居民的反對,小區物業人員表示,“建在誰的樓前都不願意,所以現在不建了。”

一熟悉該項目的濟南市公共停車場建設聯席會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上海花園立體停車庫項目是經過2/3的業主同意後申建的,如今又因為居民的反對而暫停,實在是遺憾。“在停車位不足的老舊小區,是很難找一塊地方來建立體車庫的,居民都想建,可誰也不願意建在自家樓前。”

類似的還有開元山莊立體停車庫項目。擬建的開元山莊立體停車庫位於小區21號樓和23號樓之間,是此前擬建22號樓的位置,其產權屬於開發商。在項目公示之初,也曾遭到21號樓和23號樓部分居民的反對。“其餘的居民都沒有反對的,但現在反對的已經很少了,停車庫仍會繼續建設。”一知情人士說。

審批太慢 有的好幾年批不下來

業內人士孫先生在省外有著數個立體停車庫建設項目。“濟南不僅堵,停車也非常難,尤其是老舊小區,停車位配比嚴重不足。”看好濟南立體停車庫建設和運營市場的孫先生,從2016年開始在濟南考察選址,打算大幹一場。

經過考察,孫先生在土屋路上看好一地塊並打算在此建設一處5層立體停車庫。今年4月份,孫先生與該地塊產權方簽訂了30年的租賃協議,隨後向市中區建委遞交了立體停車庫的建設申請。“相關材料都交上去了,然後就一直在等著審批。”孫先生說,“這個立體停車庫建好以後,可以提供395個停車位。”

但就在等待審批的過程中,土地租賃方卻突然告知孫先生無法繼續租賃。

孫先生看好的另一個地塊位於郎茂山小區附近,目前在該地塊建設立體停車庫的申請也已遞交給市中區建委。“這個地方我考察過很多次,小區很多車都停在道路和消防通道上,停車庫建好以後,完全可以解決整個小區的停車難問題。”但孫先生也一直擔心該項目審批的時間問題,“本來說這週二開一個聯席會議,現在時間又延後了,具體時間還不知道,我知道在濟南很多立體停車庫的審批時間都很長,有的好幾年都審批不下來。”

拉鋸3年,上海花園立體車庫建設又停了!2200輛車,車位只有530個

圖片來自網絡

記者探訪

現有立體車庫虧本運營

濟南市公共停車場建設聯席會一成員單位人員告訴記者,雖然濟南市早有鼓勵建設社會停車場的政策,但如今立體停車庫存在著一定的“叫好不叫座”問題。

實力榮祥花園小區是濟南市較早擁有立體式停車庫的小區之一。6月11日,記者在實力榮祥花園小區看到,位於最南側的一處2層地上立體停車庫有200多個車位,但停車率不到一半,其中二層停車率明顯少於一層,而另一處位於地下的立體停車庫情況類似。

在小區物業辦公室前,掛著一份物業服務收費公示欄。其中立體車位租賃費每個每月230元,另外每個月還有50元的服務費以及車位場地使用費150元。該小區物業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掛著這些收費項目,但實際上收費並沒有這麼多。“一層的是230元每月,二層的是260元每月。”

實際上,這樣的收費是難以支撐立體停車庫正常運營的。“我們每個車位的建設成本在1.5萬左右,每個車位我們還要交維護費,還有年檢費用,整體算下來,收取的車位費還不夠我們的運營費用,現在只是在虧損運營。”上述物業負責人表示。

江蘇瑞科停車系統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立體停車系統在質保期內為免費維護,一般質保期為1年到3年,質保期外需要收取一定的維護費用,一般每個車位每月數十元不等。“主要容易損壞的是軸承,一般來說,立體停車庫的車位越多,收回成本的時間越快。”

管理方

缺乏實施細則導致審批過慢

為解決停車難問題,濟南市在2012年就出臺了《濟南市鼓勵公共停車場建設暫行規定》,提出建立由多部門組成的市公共停車場建設聯席會議,其中市城鄉建設行政管理部門為聯席會議召集人,負責公共停車場建設的綜合協調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公共停車場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

“這個鼓勵政策只是從宏觀上對停車場的建設進行了指導,但沒有具體實施細則,所以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濟南市公共停車場建設聯席會議一成員單位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只能是各個部門一起來論證審批,所以時間上會有一定的侷限性。”

記者瞭解到,《濟南市鼓勵公共停車場建設暫行規定》出臺後,濟南華聯商廈等一批社會企業單位就提出了建設公共停車場的申請,但審批過程太過漫長,導致部分企業放棄了建設。其中華聯商廈公共停車樓項目直到2015年才完成整個審批,並在2016年建成投用。

實際上,為減少審批過程中的繁瑣,濟南市城鄉建設委辦公室在2016年5月31日對外公佈過《關於加強機械式停車庫項目建設管理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利用居住區和單位自有用地建設機械式停車庫的,經濟南市公共停車場建設聯席會議論證同意,可按照機械設備安裝管理,免於辦理建設工程立項、規劃、用地、環評、施工等許可手續。其中機械式停車庫項目不單獨辦理項目立項手續,實行年度項目彙總備案制。

“這個政策極大地簡化了審批手續,縮短了審批時間,從提出申請到審批完成,最多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完成。”濟南市公共停車場建設聯席會議相關負責人稱,但到目前為止,該政策尚在完善之中,“尤其是在老城區和老舊小區建設立體停車庫,不止是審批的問題,困難還有很多。”

業內人士

應有專項規劃由政府推動

一政府部門內部人士指出,目前濟南社會停車場的建設處於一個無序的狀態,“現在是自下而上的,由社會企業來提出申請建設,誰都能提申請,但究竟這個地方需不需要停車場,這是個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該人士認為,濟南市應該出臺一個總體交通規劃體系,在此基礎上再出臺一個停車設施專項規劃,根據專項規劃來制定年度建設計劃。“在真正需要的地方建設停車場,每年指定一個年度計劃,企業可以參與建設,如果企業不願參與建設,那可以由政府來投資,自上而下地推,或許更好推一些。”

(記者 高玉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