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塊電影票飆到3800元,上影節黃牛是從哪裡拿的票

錢江晚報記者 裘晟佳 文並攝

每年的這個時候,上海無疑是全國影迷的“天堂”。

今年6月17日開幕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將一直持續到6月26日。在此期間,有500多部影片,在45家專業影院展映,場次多達1500場左右。

而經過幾年的培育,日本電影周已然成為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重頭單元,每年日本電影的票都是被粉絲最快“秒殺”的。

經過網上的搶票大戰後,如何順利看到想看的電影,見到想見的愛豆(粉絲對偶像的暱稱),成為粉絲和線上線下“黃牛”之間的一場博弈。

在網上某二手交易平臺,6月17日《晝顏》電影票(帶觀眾見面會),原價60塊一張,最低價喊到800元,最高的飈到3800元。

60塊電影票飆到3800元,上影節黃牛是從哪裡拿的票

見面會現場圖(圖片來自網絡)

將於6月21日、25日放映的《忍之國》,雖然沒有見面會,但因為主演是人氣偶像大野智(該片早於日本上映),目前票價仍保持在300元以上(原價60元)。

這三天來,記者在上海跑了五家電影院,遇到不少黃牛和影迷。

小小一張電影票背後,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甚至無法想象的事情在發生。

線下:開車巡場,門口“遊擊”

6月17日,記者來到上海靜安區江寧路上的美琪大戲院,當晚9時10分,這裡將放映電影《晝顏》。

而在正式開映前,20時45分左右,還將舉行觀眾見面會,導演西谷弘,主演上戶彩、齋藤工都會出來。

2014年7月播出的日劇《晝顏》,是當年紅極一時的話題劇,為主創積累了不少人氣。電影版又是全新的故事,這次在四家不同的影院排了四個場次。

搶到票的影迷,都被網友們感嘆是“人生贏家”,而這場帶見面會的放映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20時,戲院門口站滿了觀眾、記者以及安保,隊伍一直排到下一個路口。記者在門口沒走幾步,就有一名中年男子上來詢問:“你票要不要?見面會的。”

60塊電影票飆到3800元,上影節黃牛是從哪裡拿的票

開場前十分鐘門口排著長隊

錢報記者表示可以考慮,他就帶著我往戲院馬路對面的一個小巷子裡走去。

“多少錢一張?”記者問。對方沒有回答,只是一個勁地讓我跟著他走,“走遠點,再遠點,這裡警察多,票收掉算你的還是算我的。”

往前走了幾百米,出現了另一名中年男子,兩人一打招呼,之前招呼記者的男子說了句“她要買票”,就轉身走了。而和他“交接”的男子,一臉警惕地讓我繼續往人少的地方走。

“到底多少錢一張?你們不說價格,我就走了。”眼看要走進更黑的小巷子,錢報記者轉身表示要離開。

對方一看,趕緊說:“一千一張!”

“太高了,我接受不了,真假也不知道。”錢報記者表示不能接受。對方跟在身後連問幾遍,見的確不可能成交,才離開。

在戲院外,記者遇到了從杭州趕來的姑娘小楊,她同時在網上秒到了《晝顏》以及齋藤工導演的《空白的13年》兩場帶見面會的電影票,興奮得不得了:“我人品真是太好了。”

60塊電影票飆到3800元,上影節黃牛是從哪裡拿的票

和小楊一樣去接了機,來看電影的小劉則是11日當天在戲院排隊買到的票。

小劉告訴記者,開票當天早上7點,還有黃牛開著車在戲院外“巡場”,“黃牛跟排在我前面的妹子說‘不用排了,肯定沒的’,搞得我們都很沮喪,但還好沒放棄。”

60塊電影票飆到3800元,上影節黃牛是從哪裡拿的票

粉絲拿著主演的應援傘來參加見面會

線上:微信議價,現場交易

像這樣在戲院周圍打“遊擊”的黃牛,是一種。另一種,警惕性更高。他們通過線上聯繫,確認之後,再進行線下交易。

20點28分,錢報記者收到前幾天問過的一個黃牛發來的微信,問“要不要票”。

記者立即打電話過去,對方表示去地鐵口就可以找他拿票。錢報記者稱“太遠,走不動了。”他又“退一步”稱到戲院隔壁的大廈二樓找他。

在記者幾次堅持“先談價格再見面”,他報出“650元一張,不能更低”

20點45分,觀眾開始進場。正對戲院的馬路,依然有黃牛遇到年輕的姑娘就問:“是不是要票?這個電影有見面會的。”

60塊電影票飆到3800元,上影節黃牛是從哪裡拿的票

8點53分開場後,門口還有很多沒買到票的在圍觀,警察安保都在。

而電影開場後,現場還有二三十個影迷圍著不肯走。有一對來買黃牛票的小情侶發現見面會快結束後,和錢報記者聊了起來,姑娘說:“我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看看能不能買到便宜的黃牛票,我之前在網上買了兩張沒有見面會的,300塊一張。我錢都打過去了,他又反悔了,說800元一張都不賣!他還真沒騙我,後來我看到他把價格標到了850元!”

“黃牛”也分地盤,不越線不離崗

在美琪門口,記者問“黃牛”:有沒有《忍之國》的票?幾位都面露難色,連連搖頭。

“我們只做這一家(指美琪)的,別的地方不去,票再貴我們也不做。”一個黃牛答道。

這還分地盤?隨後,記者在上海大光明電影院又證實了這一說法。

6月18日、19日,記者連續兩天來到上海大光明電影院,影院裡隨處可見海報和醒目的影片介紹。

60塊電影票飆到3800元,上影節黃牛是從哪裡拿的票

上海大光明電影院,很多電影顯示“滿場”,黃牛手裡卻還有票

門口有一位中年女黃牛“守”著,拿著厚厚的一疊票,時不時朝著來往的人吆喝幾句:“退票換票,要看的電影都有!”

跟“打游擊”的黃牛比,她顯得淡定很多。

錢報記者上前打聽最搶手的《忍之國》,她爽快地答:“有,但就幾張,賣完就沒了。”

說著,她把手上的票像扇面一樣攤開,記者看到《忍之國》的票大多是樓上八九排正中間的位置,需要在影院購買的櫃檯票。

60塊電影票飆到3800元,上影節黃牛是從哪裡拿的票

大光明電影院內的電影《忍之國》展示板

這時,邊上有個男生路過,見她手裡握著這麼多票,忍不住問哪裡來的?她答道:“我有獨家的拿票渠道,不好跟你說的。”

而當錢報記者表示,自己有另一家電影院的票多出來,想賣掉時,她連片名都沒問,直接擺手:“我只做這一家,其他哪家,多俏的票,我都不要。”

之後,錢報記者又詢問了3家影院門口的黃牛,得到的回覆都是”自己的地盤守牢,其他影院的,不碰”。

作為中國第一個獲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可的A類電影節,上海國家電影節今年已經進入第20屆,我們很高興看到經過這麼多年的經營,這個品牌已經徹底打響,給中國影迷增加了更多接觸好片的機會,也繁榮了中國的電影市場。

但展映片的場次畢竟有限,這邊是通宵排隊、守在電腦前秒不到票的影迷,那邊廂卻有黃牛通過各種渠道拿到資源,5倍、10倍地翻上去,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