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來自殺都不稱職的日本“王八盒子”:南部十四式手槍

提起南部14式手槍,可能很多人對不上號,但如果說是“王八盒子”手槍,估計人人都認識。在各種抗戰影視作品中,日本軍官清一色裝備這一款手槍,它和三八大蓋、歪把子機槍一樣是日本陸軍的標誌性武器裝備。

用來自殺都不稱職的日本“王八盒子”:南部十四式手槍

從外形上看,南部十四式手槍像極了大名鼎鼎的德國盧格P08手槍,但從性能上看盧格手槍堪稱二戰期間最好的手槍,而南部十四式則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堪稱最差的手槍。

用來自殺都不稱職的日本“王八盒子”:南部十四式手槍

研發過程

1904年,被稱為日本勃朗寧的日本槍械大師南部騏次郎研製了日本歷史上第一款自動手槍-南部式手槍。這款手槍參考了德國盧格P08手槍的外形,但性能就差的遠了,且故障率奇高,早期款據說找不出一把能連續射完三四個彈夾的。1924年,即大正14年,經過改進後,終於定型,大量生產和裝備部隊,成為日軍的制式手槍。

用來自殺都不稱職的日本“王八盒子”:南部十四式手槍

性能參數

口徑:8 mm

尺寸:全槍長230mm,槍管長117mm

重量:0.91公斤

彈夾:6-8 發

彈頭初速:317米/秒

槍口動能:332焦耳

有效射程:50米

用來自殺都不稱職的日本“王八盒子”:南部十四式手槍

“王八盒子”諢名的由來

有兩種說法:1.該槍的槍套有一個大型的圓形翻蓋(清理保養槍械的工具、子彈、備用零件都放在裡邊),而且外形很光滑,有點像王八殼,所以被叫做王八盒子。

用來自殺都不稱職的日本“王八盒子”:南部十四式手槍

2.中國民間對手槍有三種分類:左輪、擼子、盒子,該槍有類似盒子炮(毛瑟手槍)的木質槍套,可以像盒子炮一樣變成抵肩射擊的微衝,所以歸類到盒子,民間稱之為王八盒子,王八是在罵日本鬼子。

用來自殺都不稱職的日本“王八盒子”:南部十四式手槍

優點不多

1.人機工程好:模仿了P08的槍管與把手大夾角設計,角度達到120度,槍口的指向性非常好,抬手就能自然瞄準,不像有些手槍需要手腕彎曲才能瞄準。

2.射擊準確:槍長23cm,槍管長12cm,瞄準基線長達20cm,這就使得該槍具有優秀的準確度,這也是日軍最看重的性能(打的準就能省子彈,符合日本精打細算的一貫作風)。

3.子彈殺傷力強。該槍採用8mm子彈,彈頭又大又重,擊中目標後容易翻轉和炸裂,形成類似達姆彈的殺傷效果,十分狠毒。

用來自殺都不稱職的日本“王八盒子”:南部十四式手槍

缺點一大堆

1.故障率高:主要是撞針問題,設計存在缺陷,硬度不夠又脆,經常出現擊發無力和撞針斷裂的問題。在中國東北等寒冷地區作戰時尤其嚴重,撞針會因為熱脹冷縮變短,天氣寒冷撞針變得更加脆弱,容易折斷。以至於不得不在槍套裡配一根備用撞針,成了其他設計師的笑柄。

2.頻繁卡殼:結構複雜,保養不到位容易出現第二發上膛不到位,造成擊發時卡殼。在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第一次南天門之戰中,日軍指揮官立花奇雄用手槍抵著死啦死啦的頭扣扳機,槍卡殼了,然後自己就被幹掉了。二戰後期,這款手槍經常被用來自殺,但是它連這個工作都無法勝任。有記載,大量日軍將佐在切腹自殺時,他們的介錯人因為南部手槍打不響,乾著急看著長官承受極大的痛苦而不能立即死去,相當尷尬。

用來自殺都不稱職的日本“王八盒子”:南部十四式手槍

3.彈夾容易脫落:因為覺得P08單手換彈夾很方便,就直接抄襲,但是盧格退彈夾的按鈕略向前傾斜,且低於握把平面,南部14式彈匣扣與握把護木是平的,容易被不小心按下,造成意外退彈夾。在電視劇《生死線》中,曹烈雲搶來一把南部14式,本來想爬牆繞到日軍後面,結果剛爬上牆,單價就掉了,在真實的戰鬥中,這種問題也經常發生。後來日本人加裝了防脫落的彈簧,但是,如此一來,單手換彈夾的優勢就沒有了。

4.容易走火:該槍採用空槍保險機構,當卸下彈匣之後,即使彈膛內仍頂著一發槍彈,並且沒有裝定手動保險的情況下,也不會發生"走火"事故。但恰恰是這個看似萬無一失的設計,造成使用者容易忘記槍裡還有一顆子彈,造成誤操作"走火"。

用來自殺都不稱職的日本“王八盒子”:南部十四式手槍

5.槍型過大過重:二戰期間大威力手槍的代表柯爾特M1911才216mm長,1kg重,而王八盒子就有230mm長,900g重,M1911可是用11.43mm子彈的槍,相比之下,王八盒子威力不大,個頭不小,對於矮小的日本人來說,太過笨重,而且日本當時只有這一種制式手槍,高級軍官出席各種活動時佩戴這麼個大傢伙實在丟臉。

6威力小:該槍子彈初速只有320m/s,動能只有338焦耳,所以子彈射程和穿透力都不足。抗戰老兵回憶,近距離射不穿5層棉被,有時稍硬一點的木板都打不穿,遠距離基本就是浪費子彈。

用來自殺都不稱職的日本“王八盒子”:南部十四式手槍

真正的價值

這款槍作為武器失敗至極,但是作為收藏品且及其搶手。首先,南部十四式手槍從1927年-1945年總共只生產了27萬把,對於M1911、託卡列夫TT系列等手槍來說就是個零頭,就連昂貴複雜的P08都有100萬產量,物以稀為貴,南部十四式在收藏市場相當緊俏。其次,它外形很像P08,蘇聯人、美國人喜歡叫他“東方盧格”,且日軍制式的南部手槍最起碼是少佐材裝備,能夠繳獲這樣一把槍,足以彰顯自己的英勇和戰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