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名臣因盲目“追星”,最終引發一場災難般的潰敗

日本 豐臣秀吉 石田三成 織田信長 歷史風雲錄 2017-04-27

日本戰國名臣因盲目“追星”,最終引發一場災難般的潰敗

更多歷史解密,請關注微信我們愛歷史(ID: his-tory)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朱大路

日本戰國時代有首“餓殺三木,渴殺鳥取,不用一兵,水淹高鬆”的民謠,說的是“戰國第一齣人頭地之人”豐臣秀吉(當時叫羽柴秀吉)進攻關西時發生的三場著名攻城戰,稱讚其將兵糧戰術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程度。這些優秀的戰例給其積攢了大量的政治資本,為今後奪取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日本戰國名臣因盲目“追星”,最終引發一場災難般的潰敗

具體來說,“餓殺三木”是秀吉派遣重兵將三木城團團圍住後,在城池四周挖起深溝高壑、築造土城,斷絕三木城與外界的聯繫,襲殺、阻擾援軍進入,城內因長期斷糧只能易子而食、析骨而炊,終於完全喪失戰鬥力,不得不以城主切腹為條件開城投降。而“渴殺鳥取”,顧名思義是通過決斷水源的方式攻破鳥取城。

三場戰役中最為人稱道的是“水淹高鬆”。高鬆城是中國大名毛利氏最前線的堅城,易守難攻,且有七座支城互為犄角,危急時刻可以相互救援,高鬆城的城主清水宗治有勇有謀,守軍士氣高昂,要想一舉攻破此城難度可想而知。

秀吉與宇喜多的聯軍於天正十年(1582年)三月正式攻打高鬆城,四月間秀吉先後攻破了冠山城、宮路山城等七座支城,剪其羽翼,使得高鬆城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雖然支城的陷落讓城內的士氣受到打擊,但依賴著堅固的城牆,城內軍民對堅守此城仍舊保持樂觀的態度。畢竟城的東面有足守川作為天險,攻擊部隊又無法在城前的小道上展開,在如此狹窄的地形貿然進軍,極容易被鐵炮屠殺,攻城陷入僵局。只有秀吉持著團扇悠然自得地站在山上觀望,一副成竹在胸的姿態。

日本戰國名臣因盲目“追星”,最終引發一場災難般的潰敗

轉眼到了五月,梅雨季節來臨,秀吉向諸將下達了作戰命令,將築造大堤,利用梅雨和足守川對高鬆城發動水攻。據說當時給予築造大堤的農民佣金極為豐厚,運一俵土嚢的泥土就發給米一升、錢一百文,高額的回報極大地刺激了農民的積極性,大堤全長三公里,有六米之高,共花費米六萬餘石、錢六十三萬餘貫。為防止守軍偷掘堤壩,秀吉在大堤上安插了鱗次櫛比的哨樓,組織巡邏隊嚴密監視,即使在夜間也被篝火照得如同白晝。大水在數日間便漫淹沒高鬆城,沖毀民房無算、人畜皆驚,城防工事坍塌,刀槍弓箭也被鏽蝕,城主清水宗治不得不依靠殺掉一些投降分子來立威,民心強定卻無法從根本上遏制恐慌情緒的蔓延。清水宗治多次組織敢死隊紮起木筏衝擊大堤,可面對強大的攻城大軍,這只是困獸猶鬥、垂死掙扎罷了。城內的物資也支持不了幾天了,城破成了遲早的事。

數日後,苦苦等待的毛利軍總大將毛利輝元帶領援軍約四萬人終於趕到高鬆城外,佈陣於猿掛山,諸軍看到高鬆城被水淹沒的場景時,不由得驚懼交加,感嘆大勢已去。事已至此,毛利輝元只能硬著頭皮組織軍隊全力衝擊堤防,希望可以挽狂瀾於既倒,反敗為勝。可秀吉早有準備,各路突襲都沒有奏效,奇蹟最終未能產生。徒勞地增加雙方的傷亡罷了。眼看高鬆城破是旦夕之間的事情,毛利輝元考慮到城中的士兵和百姓以及秀吉可能水攻來癱瘓毛利軍,加上在秀吉背後,傳出織田信長已率大軍出動的消息,因此請來與秀吉交情甚好的外交僧安國寺恵瓊請求和談。

日本戰國名臣因盲目“追星”,最終引發一場災難般的潰敗

此時織田信長遭到本能寺之變出人意料地身亡,秀吉急著回軍搶班奪權,一方面把山陰道、山陽道完全封鎖以防消息走漏,另一方面卻故意抬高和談條件以免毛利家懷疑而洞悉他即將撤軍的意圖,要求割讓備中、美作、伯耆三國和清水宗治切腹,強迫毛利家臣服於織田信長。六月四日,清水宗治在兩軍陣前坦然切腹,高鬆城之戰以秀吉的全勝告終,此城也因這場大戰成為日本一百名城之一。

日本戰國名臣因盲目“追星”,最終引發一場災難般的潰敗


這場戰役可以說是豐臣秀吉的一場戰爭藝術表演,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吸引了一大批崇拜他的粉絲,包括我們今天的主人公石田三成。

日本戰國名臣因盲目“追星”,最終引發一場災難般的潰敗

石田三成最初因“三獻茶”事件得到豐臣秀吉的賞識,以忠誠、仁義、足智多謀著稱,是秀吉的得力干將,後更成為日本最高權力機構“五奉行”的首席元老。豐臣秀吉死後擁立其子秀賴。在關原合戰中指揮西軍對抗德川家康,戰敗後被捕,被斬首於六條河原。

石田三成富有極強的經濟才華,是知名的能吏,一直跟隨秀吉東征西討,侵入朝鮮也是他負責的後勤補給。可與他天才般的經濟才華不匹配的是他的軍事才能,因為軍事能力的低下常遭到同僚取笑為“戰下手”(即不會打仗的人)。急於證明自己實力又異常崇拜秀吉的石田三成終於在天正十八年(1590年)的忍城之戰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彼時秀吉統一日本指日可待,唯一的障礙就是雄踞關東的老牌大名北條氏。北條氏在幾乎傾全日本之力前來征討的豐臣軍面前,已經勢如危卵。秀吉以主力進攻北條氏居城小田原城,而另派麾下諸將攻略後北條氏的關東各城。其中,秀吉以心腹石田三成為主將,大谷吉繼、長束正家及臣服的關東諸將為輔,合兵約二萬七千進擊忍城。忍城地勢低窪,沒有險要的山川作為屏障,四周只有一座小山,荒川從旁而過。城主成田氏長接到北條氏的命令,在戰前率軍進入小田原城,眼見事不可為,在暗中已經向豐臣軍請降,忍城裡只有500騎兵,算上戰前發動起來的農民,勉強只有三千左右的軍力而已。此戰石田軍佔據了絕對優勢,也許是秀吉刻意的安排,讓石田三成在天下一統之前秀一把威風。

日本戰國名臣因盲目“追星”,最終引發一場災難般的潰敗

本可依靠正面進攻一舉取得本戰的勝利,石田三成卻不願輕易放棄這證明自己實力的機會,當年攻略高鬆城的情景歷歷在目,主公站在堤壩上指揮若定,宛如軍神一般,滾滾的洪水猶如奔雷猛獸般將敵軍吞沒,這是何等的氣勢恢宏。忍城之戰必勝的結局已定,二三流的將領來擔任指揮都可達成目的,我石田三成豈能與庸才相提並論,不如效仿主公來個水淹忍城,轟轟烈烈地留下不朽傳奇,為後世傳頌。

當石田三成巡查過忍城的地形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不聽副將們的苦苦勸告,執意要效仿秀吉“水淹高鬆”的計謀,召集了大量的民夫,立下重金要求在短時間內完成工程,堤壩完成後引入荒川之水。畢竟是財可通神,二十八千米的大堤拔地而起,石田三成不禁暗自得意,自己的工程可遠遠超過了當年主公建造的啊。說來也巧,大堤建成後一連下了好幾天的暴雨,水淹忍城之勢已成,忍城已經是石田三成囊中之物!不料當天深夜,沉睡的豐臣軍被一陣霹靂般的轟鳴聲驚醒,睡眼惺忪的士兵揉著眼走出帳篷,想觀察發生了什麼事情,有的人意識尚未清醒,便被勢如狂飆的洪水捲走,有些見機快的士兵立馬發現是大堤崩塌,洪水倒灌到軍營了,恨不得爹孃多生兩條腿給他,奪路而逃。可人力在這洪水面前又是多麼的脆弱,溺死者甚眾,豐臣軍大潰。

原來忍城不同於高鬆城,高鬆城堤壩只有三千米寬,派遣兵力守護巡邏是綽綽有餘,忍城長堤有二十八千米之長,豐臣軍的兵力就顯得捉襟見肘,而多日的勝利也讓諸將產生了麻痺心態,沒料到守城方膽敢借天降暴雨之際偷掘大堤,用來毀滅忍城的洪水自噬了攻城方。

日本戰國名臣因盲目“追星”,最終引發一場災難般的潰敗

洪水奔騰而出,帶來的泥沙、木石填塞了道路,忍城周圍變成了泥濘不堪,再次進攻的難度一下子增加了數倍。豐臣軍經過一夜的奔逃已是疲憊不堪,忍城守軍士氣大振。雖然戰敗的結局不能改變,可畢竟此刻城池還是牢牢掌握在他們手中。

直到最後,忍城也沒有被石田三成攻陷。北條氏在小田原城被攻破後表示臣服,忍城由城主成田氏長勸告後開城投降,是極少數在投降後被允許保存武器和財產的城池。石田三成的戰敗也為今後西軍在關原合戰埋下了失敗的伏筆。倒是其建造的大堤殘部,“黑色幽默”般的成為了著名歷史遺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