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旅遊購浴具查出核輻射超標 福州機場口岸處理多起此類事件

日本 癌症 保健品 社會 海峽網 2017-06-22

[海峽都市報-海峽網]

赴日旅遊購浴具查出核輻射超標 福州機場口岸處理多起此類事件

核輻射超標浴具

海峽網6月21日訊(海都記者 陳超 通訊員 林愷) 從日本買來的洗澡器具,核輻射竟然超標數十倍。近日,福州機場檢驗檢疫部門在一名從日本旅遊歸來的旅客行李中,發現一個可疑金屬器皿,經檢測輻射計量嚴重超標。目前,該金屬器皿已經被檢驗檢疫執法人員做退運處理。

金屬器皿核輻射超標33倍

福州機場檢驗檢疫執法人員告訴記者,近日一名去日本旅遊歸來的旅客,在入境檢驗檢疫時,被執法人員發現異常,“當時我們發現這名旅客的行李中,有一個金屬器皿比較可疑。”

執法人員隨後用X光機和便攜式輻射探測儀進行復核檢測,發現該金屬器皿內裝有大量含天然核素釷-232的放射性顆粒,容器外表的輻射劑量率就已高達每小時4.36微西弗,是本底值的33倍,超出規定的每小時1微西弗的豁免限值。

發現異常後,執法人員對該旅客進行詢問。旅客稱,該物品購自日本,用於貼身及沐浴保健,未見說明書等相關資料。根據有關規定,檢驗檢疫機構對該放射性超標容器予以封存,並做退運處理。

專家:接觸放射性物質可能誘發癌症

海都記者瞭解到,今年以來,福建檢驗檢疫局已經在福州機場口岸處理多起此類事件。這些放射性物質超標的“養生物件”雖然形制不一,或掛飾或手鍊或沐浴用品,但有一些共同特點:一是購自日本;二是商家宣稱含有鈦、鍺等貴重或稀有金屬,能夠釋放負離子或發射遠紅外線,有加速血液循環、補充人體能量等功效;三是均含有放射性核素釷-232。

檢驗檢疫部門專家介紹,放射性核素衰變產生的射線可以使空氣發生電離,有產生負離子的功能。但是長時間近距離接觸放射性物質所產生的γ射線,易造成生物體細胞內的DNA斷裂進而引起細胞突變、造血功能缺失,並有誘發癌症的可能。

目前,我國對含放射性物質消費品的管理有相關的標準及要求,任何人均不得向公眾出售能夠引起輻射照射的消費品,除非該消費品已被審管部門豁免,或者消費品本身是審管部門批准銷售的。

福建檢驗檢疫局提醒廣大赴日旅客,在購買此類保健品時一定要慎重,所購物品需經過相關審管單位審核、鑑定和認可,條件允許還可到相關部門進行放射性監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