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母艦真的來了!由石油鑽井平臺變身,6月將首次海上發射衛星

近年來,我國航天工業發展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宇宙飛船、空間站、嫦娥登月等等,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東西紛紛變成現實,大舉提升了我國的綜合國力。而接下來,我國航天工業又有一個大動作,預計6月份將首次在海上發射運載火箭,一次將多顆衛星送上太空。

航天母艦真的來了!由石油鑽井平臺變身,6月將首次海上發射衛星

6月份我國將首次在海上發射運載火箭

近日,網上曝光了我國正在打造的運載火箭海上發射平臺,它似乎是在石油鑽井平臺的基礎上改裝而成,平臺上有高高的封閉式發射塔和類似航空母艦一樣的艦橋,還有巨大的洩流槽和直升機平臺,看起來非常壯觀,濃濃的蒸汽朋克畫風躍然紙上。另外,圖片顯示,在碼頭上,這樣的航天發射平臺至少有三到四艘,如果全部服役,則意味著我國將擁有從海面成批發射火箭的能力。

航天母艦真的來了!由石油鑽井平臺變身,6月將首次海上發射衛星

這規模看起來太厲害了

實際上,從海上發射運載火箭並不是一件新鮮的事情,俄羅斯早就用戰略核潛艇做過類似的事情。而在1995年,俄羅斯和美國、挪威還成立了專門的海上發射公司,至今共進行了29次海上發射,其中僅3次半失敗,其配備的海上發射平臺和和指揮裝配船在網上就能搜到圖片。海上發射的好處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可以選擇在赤道地區進行,消除了地球靜止軌道零度傾角需要的軌道平面變化,使得火箭的運載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航天母艦真的來了!由石油鑽井平臺變身,6月將首次海上發射衛星

此前俄羅斯進行的海上商業發射

可是這次我國打造的海上發射平臺,與俄羅斯的有很大不同。首先,我國一批建造三到四個海上發射平臺,規模非常大,超過了之前的想象。其次,咱們的運載火箭一次可以將多顆衛星送上太空,比如即將在6月份進行的首次發射,就至少要搭載兩顆吉林一號大型衛星,還有許多其他的微小衛星。吉林一號能夠跟蹤運動的飛機、軍艦和火箭導彈,戰略意義十分重大。

航天母艦真的來了!由石油鑽井平臺變身,6月將首次海上發射衛星

吉林一號戰略意義十分重大

還有,相比海上發射公司簡陋的海上發射平臺,我們的裝備不但更大,而且硬件設施也要完善得多,比如平臺本身有高高的發射塔,似乎可以將待命的火箭包裹在內部,發射時再打開懸臂,以減少海上嚴酷環境對火箭的影響。不僅如此,此前我們還建造了遠望21和遠望22兩艘運輸船,專門負責火箭的運輸任務。

航天母艦真的來了!由石油鑽井平臺變身,6月將首次海上發射衛星

我國兩艘專用火箭運輸船


航天母艦真的來了!由石油鑽井平臺變身,6月將首次海上發射衛星

遠望11號正在裝載運載火箭

實際上,在2018年,我國就曾計劃從海上發射火箭。當時入選的運載火箭為固體燃料的長征11,使用平板駁船發射平臺,後來由於未知的原因取消了發射。而這一次,咱們同時建造三到四艘巨型發射平臺,估計相關的技術已經成熟。

航天母艦真的來了!由石油鑽井平臺變身,6月將首次海上發射衛星

進行海上發射的可能是長征11號固體火箭


航天母艦真的來了!由石油鑽井平臺變身,6月將首次海上發射衛星

咱們原先的構想類似這樣

從目前來看,6月份的首次海上發射可能會選擇在黃海這樣的近海,但是以後我們的海上發射平臺肯定將會主要在赤道附近活動。大家想象一下,三四艘航天母艦一樣的海上運載火箭發射平臺從我們的港口開出,和火箭運輸船、遠望測量船一期,浩浩蕩蕩奔赴大洋深處,該是一副多麼壯觀而科幻的畫面啊,也許真正的“星球大戰”時代,就要到來了吧。

航天母艦真的來了!由石油鑽井平臺變身,6月將首次海上發射衛星

三到四個這個平臺同時出航,場面何其壯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