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華為合作、拿聯想投資、讓中國沸騰,寒武紀這頭AI“獨角獸”走向世界還要避免龍芯悲劇

前幾天的德國IFA大展上,華為發佈了全球首款AI移動平臺麒麟970,其搭載的NPU(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神經網絡處理器),以CPU 50倍的運算速度和25倍的能效,“煮沸”了全中國。華為BG業務CEO餘承東也稱麒麟970運行速度足以吊打三星Note8與iPhone 8。

正當人們競相報道華為在AI平臺領域取得突破、為國爭光時,另一家名為“寒武紀”的公司卻發來“賀電”,明確指出“技術是好的,但NPU是我們研發的寒武紀-1A!”

說到“寒武紀”,可以說與中科院有著不解淵源:

中科寒武紀CEO陳天石(左)和哥哥 陳雲霽(右)

l 創始人陳天石是中科院少年班的門生;

l 陳天石曾就職於被譽為“中國計算機事業搖籃”的中科院計算所;

l 在政策扶持下,項目啟動初期獲得了中科院千萬科研基金;

l 近日A輪融資中,領投之一便是同起源於中科院計算所的聯想。

而作為中科院項目,就很容易聯想到另外一個師出同門的“龍芯”,雖然我們偶爾能在電視中看到其身影,但就是不見身邊有人在用,成為了印象之中活在“新聞聯播”中的處理器。

那麼這顆“寒武紀”與“龍芯”有何不同,是否會重蹈後者的悲劇呢?

得指令集者,得天下

早在2001年,龍芯立項之初,正是英特爾憑藉基於x86指令集的Windows如日中天,無法衝破專利壁壘的龍芯項目組在ARM和MIPS兩種指令集之間,選擇了當時較為強大的後者,而從那一刻起,龍芯的命運就已註定悲劇。

那時Windows早已憑藉豐富的軟件生態和高度易用的圖形桌面,成為了國內從“娃娃抓起”的必修課,也造成了x86芯片一家獨大的局面,縱然其他指令集平臺一度在技術上領先,但因為軟件匱乏,只能被特種計算領域所用,無法形成產業化。

寒武紀作為一家專注於AI芯片的研發公司,去年因推出全球首款神經網絡處理器(NPU)“寒武紀”而名聲大噪,近日又拿下1億美元A輪融資,讓其成為了全球AI芯片首個獨角獸。

“龍芯之父” 胡偉武

直到後來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高通、聯發科這些耳熟能詳的ARM芯片異軍突起,與桌面平臺x86分庭抗禮,選擇MIPS的龍芯又一次與時代失之交臂。就連“龍芯之父”胡偉武,也只能感嘆“誰也無法預測十年以後ARM的崛起,MIPS的衰敗。”

總結龍芯的產業化失利,只因當初起步慢了半拍,在指令集上被人佔了先機。如今,移動互聯網又開始向智能互聯網進化,中國這次終於和世界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為寒武紀留出了“變道超車”的機遇。

雖然2014年芯片巨頭IBM曾推出過TrueNorth(真北)處理器,但在產業化上,卻在2016年被寒武紀芯片捷足先登,這也讓中國主導研發的面向深度學習指令集“DianNaoYu(電腦語)”指令集攻佔市場贏得了先機。

技術的成功轉化為商業上的成功

也許有人會問,寒武紀的NPU,為何能引起行業內的沸騰?

其實這顆NPU,是一款針對神經網絡計算特定的處理單元,不同於全能的CPU,NPU也許快出天際也不能讓你打《王者榮耀》時更加流暢,但是卻給未來的計算機感知技術提供了強大的運算力支持。

如果說龍芯那個年代是“硬件+軟件”的時代,那麼在即將到來的智能互聯網時代,這個定義發生了一些變化。

無論是華為的“On Device AI+Cloud AI”、還是聯想的“設備+雲”,兩大科技巨頭的不謀而合,已經勾勒出了未來AI的模式:設備端將作為信息收集的“眼睛”與“耳朵”,智能分析情景;而云端超級計算機則是AI的“大腦”,負責運算調度。

想讓我們手中的設備本具備人類的感知有多難?2014年《Nature》期刊中曾有分析稱小鼠大腦的13個神經元的結構,用了高達1TB的數據。而一般成人大腦的神經元總數高達1000億個!

對於現有的通用處理器來說,速度慢、能耗高。AlphaGo最初與樊麾對弈時,共動用了1202個CPU和176個GPU,每分鐘的電費就高達300美元;而到了2016年迎戰李世石時,谷歌部署了70個用於加速神經網絡推理的TPU以完成計算任務;今年與柯潔對弈時,TPU的能效再次升級,數量精簡為4個。

面對未來智能互聯網時代“爆炸”增長的運算需求,誰能夠率先實現AI處理單元推向市場,誰就能佔領AI智能時代的制高點。

所以再回過頭來看寒武紀芯片,能夠搶在IBM、英特爾之前實現產業化,並且借力華為品牌勢能,隨麒麟970一同殺入千萬級別的市場,佔了產業的“天時”。

成功失敗,最終還要看生態

雖然寒武紀憑藉1A芯片首次實現了AI加速硬件的大規模商業化,但英特爾、IBM、谷歌、高通在內的這些國際IT巨頭,雖然在商用上慢了一步,但憑藉多年與全球範圍內開發者的關係,產品成熟之時可以在短時間內建立一套初具規模的AI應用生態。

而作為芯片行業新兵,寒武紀能否在AI硬件芯片行業迎來爆發之前,充實自己的軟硬件生態,將成為其在業內站穩腳跟,或是重蹈“龍芯”覆轍的關鍵所在。

另一方面,寒武紀作為“中國芯”,有一定可能同樣遇到當年華為芯片出海時,所遇到的專利以及政策阻力。華為在發佈會上對“寒武紀”避而不提,或許也是為了規避這一風險。

幸運的是,寒武紀在麒麟芯片上的商用,已經基本註定了其千萬量級的出貨,而隨著其A輪融資的完成,未來其產品或解決方案還會為聯想、科大訊飛(002230,診股)等中國企業所用,形成中國AI創新的聯盟。

隨著中國互聯網科技的高速發展,世界的創新中心正在向中國轉移。而伴隨麒麟970的落地的寒武紀1A,可以說是中國科研史上在“技術-資本-市場”轉化成功的經典案例。中國AI創新“新勢力”開始逐步成型,可以期待,未來中國在世界技術創新中將充當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