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饒平縣浮山鎮石壁村:從歷史走來的古老鄉村

饒平 歷史 潮州 福建 寧化 山東 廣東扶貧 2019-04-07

石壁村位於浮山鎮東部,由石壁林、石壁盧兩個自然村組成。全村耕地面積2692畝,林地2039.5畝,主要農產品有沙果、大樹菠蘿、美洲南瓜、洋芋。該村現存有古道寬約1.2米,長約200米,俗稱畢石路(現屬於石壁林地域),路面鋪石塊(臺階式)作為村道使用,是舊時石壁村與外界聯繫的唯一通道。這條古道從浮山圩東側進入,至石壁村處蜿蜒而行直通東山鎮,後通往福建省,是饒平通往福建的一條重要古道。

兩村同名不同姓

林是林姓居民居住地,盧是盧姓居民居住地。不同姓的居民為何都以石壁作為村名稱謂?說來還是十分巧合的。林姓始姐大縱,於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從饒邑石壁鄉(有稱為石八)竹宅(今新塘西石)移來開基。在該村的後頭山,樹木茂盛,怪石嶙峋,其中一處石洞,長約八丈,洞中有一天然古井,流水潺潺,沿石縫流出石洞,怡似“清泉石上流”之詩意。八丈石洞、石井、石縫的自然景緻與其祖籍石壁鄉地名相似,故而命名石壁。而盧氏的始祖七十二郎,於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從上善鄉嶺頭村鴨母坑移來開基,由於該村後頭山東面的石牙山周圍,都有巨大灰崗岩石,形似牆壁,與祖地名(祖居寧化石壁村)相同,故而也叫石壁。兩村都叫石壁,為了鄉民生活及方便與外部聯繫,兩個自然村均各自加上自己的姓氏“盧”和“林”以區分。

古橋印證原古村

其實,早在石壁兩姓村未來此開基前,這裡原有一村莊,在現村址以西地域,名為賴厝村,人口約二三百,穿越賴厝村順著與古道相同方向而行的是一條叫賴厝溪的溪流, 寬約8至10多米, 當時古道必須經過賴厝溪, 天旱時,尚可蹚水而過,但遇下雨特別是山洪暴發,行人便無法過溪了。當時沒有集體經濟,於是有鄉民提議眾人捐款修橋。鄉賢賴光、劉聰業等人,熱心公益積極響應,同時也號召眾人有錢出錢無錢出力。籌集募捐後,便開始建橋。橋是用長約四米, 寬約半米的石條拼接而成, 溪中間用大石塊建一橋墩, 石條經橋墩橫跨, 現存橋長8米, 寬1.8米。由於山移水改, 早先的溪流已不見,成了一條水渠,但橋仍存在,並且繼續發揮作用。在橋面上的一側寫有石刻碑字“明正德十一年勸緣施主賴光劉聰業造”,可知是真實的,這也說明當時賴厝村仍然存在,只是在石壁林與石壁盧兩個村來此開基以後,便逐漸衰落,最後,一些鄉民外出尋求更好的發展空間,也有鄉民改姓融入於林或盧氏之中。

石壁盧有個阿婆祠

石壁盧傳至五世祖時,世祖原配膝下無子女,便納婢女朱氏為妾。朱氏雖然為妾,卻與世祖公舉案齊眉,感情如膠,恩愛有加。朱氏雖是婢女出身,但聰明伶俐、好學好問、見多識廣,所以,五世祖公在決定家中乃至村中的重大事項時,都會與朱氏媽商量,聽取她的建議或意見。同時,朱氏媽善於處理與大娘(即五世祖公的原配)的關係,大娘也將朱氏媽當作小妹看待, 家庭和和睦睦, 經濟也不斷髮展。沒多久, 就生下兩個兒子。不幸的是,五世祖因操勞過度生病去世。朱氏媽悲憤之後,暗下決心,一定要撫育好孩子,支撐起這個家。說來容易做來難。朱氏媽一切從頭開始,白天田間勞作,夜晚紡紗織布,逢圩日時,挑著織好的布匹或其他物品翻山越嶺上市赴圩,賺錢銀養家餬口。朱氏媽辛勤持家,艱苦勞作,加上兒子長大成人,也能賺錢,家中的生活逐漸好起來。朱氏媽開始想為家鄉做一點貢獻,她想為村裡提供一處可供眾人聚集議事,也可為鄉民舉辦重大活動的場所,於是她想到了建一座祠堂。她召集了兩個兒子出力,並拿出自己的積蓄作為啟動資金,號召眾人踴躍捐款,祠堂轟轟烈烈修建好了,歷經300多年至今仍在使用。解放後,該祠堂作為石壁村的學校校址,兩個自然村小孩均集中在此讀書。可以說,是朱氏媽培養了一代又一代有知識的新石壁人。直至20世紀80年代末,才易地建起了新的校舍,祠堂重新歸還盧氏使用,現今是作為石壁盧村紅白事的辦事場所。雖然祠堂大門上寫著“盧氏宗祠”,但歷代村民卻親切地稱它為“阿婆祠”,以此紀念朱氏媽建設祠堂為鄉民子孫後代造福的精神。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推進,現在在祠堂大埕上鋪設了水泥板,建起健身廣場,祠堂前的池塘也砌起石籬,圍起欄杆,沿池塘設有步行道,種花植草,供村民休閒健身之用,石壁村正在美麗蝶變。 (潮州市扶貧辦供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