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教案'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有關《論語》的常識,瞭解孔子的教學思想和風格。

2、掌握有關的文言詞語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3、瞭解孔子的教育觀和人格魅力以及古人的政治思想和行為規範。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和掌握如、夫、則、爾、以、而等詞語的用法以及文言句式。

2、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的性格和志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3、孔子評判學生的標準,要聯繫孔子的政治思想。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備註補充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激情導入)

1.1998年全體諾貝爾獎獲得者共同作了一個宣言:如果人類在21世紀還想 繼續生存下去的話,必須回頭到兩千五百多年前,從中國的孔子那裡吸取智慧。孔子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為人類留下一筆豐富的精神財富。他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實用。同學們,你們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鼓勵幾個學生自由發言)。明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循循善誘、溫故知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

今天我們就通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這篇課文來感受這位教育家的形象。

[板書標題]

孔子,春秋末期魯國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 ,字仲尼,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尊稱為聖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張禮治,鼓勵人們入仕,即“出來做事”。曾周遊列國,晚年整理了“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到漢代以後,孔子的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論語》是語錄體散文,是孔子門人及再傳弟子記錄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2.瞭解《論語》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門人和再傳弟子所輯錄的孔子的言行錄,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學、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關於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論語》《大學》《中庸》和《孟子》全稱為“四書”。《論語》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連屬;言簡意豐,含蓄凝練,包含了孔子淵博的學識和豐富的生活經驗;在記言的同時,傳達了人物的神情態度;在某些章節的記述中,還生動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點;其中有不少精闢的言論成為人們習用的格言和成語,對後來的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五經》是指《詩》《書》《禮》《易》《春秋》。

二、 教師提出學習目標,提出自主學習思考題(學)

(一)教學目標

1.領會本文通過對話表現人物性格的特點。

2.體會孔子的思想

3.掌握“如、方、作、撰、傷、與、讓、乎、爾”在文中的含義。

(二)自主學習思考題

1. 誦讀全文,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懂大意。

2. 思考:

1.這是一篇什麼體裁的文章?

2.根據內容,課文可劃分為幾個段落?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段意。

3.(1)從子路、冉有、公西華的言談中可以看出他們各自的什麼性格特點?

(2)簡析孔子對三人述志的態度。

(3)結合課文中的言、行、神態描寫,具體分析孔子的形象。

三、學生圍繞學習目標和老師提出的幾個問題自主學習

四、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形成初步結論(議)

(一)重點字拼音

俟,音sì 莫,音mù 甫,音fǔ 哂,音 shěn 相,音 xiàng 鏗,音kēng 沂,音 yí 喟,音 kuì 雩,音yú 冠,音guàn

全文結構謹嚴,以“志”為焦點,以孔子為核心,由侍坐而問,由問而述,由述而評。 實詞注意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等,虛詞注意它的用法。注意特殊句式的句子。

重難點解決過程。

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字詞句,通過研討解決困惑。學生結合註釋閱讀課文,教師答疑,幫助學生疏通課文。教師可補充以下內容:

侍坐:陪從尊長而坐,課文中指陪從孔子坐著。

:課文註釋說“夾、迫近”,二者意義差別較大,不宜並選,選前一個義項即可。

因之:之,指代師旅。亦:副詞,這裡有“只是”、“不過是”的意思。

毋吾以也 否定句中的賓語前置句,即,毋以吾也,不要。毋,不要。以,認為 。這一句省略了成份,還原為“毋吾以於此而不言也。”,不要認為這樣就不說了。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賓語前置句,即“不知吾也”,不瞭解我們。

如或知爾——如果有人瞭解你們 。 如,如果。或,有人。爾,你們

則何以哉——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介詞賓語要前置,你們打算做點什麼呢?

加之以師旅——狀語後置句,即以師旅加之,有別國軍隊來侵略它。“以”,介詞, 用。

五、指名學生口頭翻譯課文,教師點評,掌握重點知識:(評)

(一)著重理解和掌握如、夫、則、爾、以、而等詞語的用法:

(二)特殊句式:

1、不吾知也——賓語前置:即“不知吾也”,不瞭解我們。(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

2、則何以哉——賓語前置:即“則以何哉”,你們打算做點什麼呢?(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

3、浴乎沂——介詞結構後置:即“於沂浴”,在沂水中洗澡。

4、為國以禮——介詞結構後置:即“以禮為國”。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的志向和性格。聯繫孔子的政治思想,分析孔子評判學生的標準。

一、學生討論:

1.這是一篇什麼體裁的文章?

2、根據內容,課文可劃分為幾個段落?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段意。

二、學生髮言,教師明確:(評)

1、這是一篇以記敘為主的記敘文。《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的著作,相對而言,本文是《論語》中篇幅較長的一篇,具有一定的文學性。這篇文章記敘了孔子師生談話的整個過程,不僅逼真地表現了人物的思想,而且生動地表現了人物的性格,所以還應該把它看成一篇記敘文。

2、全文可以根據內容劃分三個段落:

第一段(從開頭到“則何以哉”):寫孔子問志。

第二段(從“子路率爾對曰”到“吾與點也”):寫弟子述志。

第三段(從“三子者出”到結束):寫孔子評志。

三、品味四弟子的志向和性格。學生合作交流,師生明確。(評)

(1)從子路、冉有、公西華的言談中可以看出他們各自怎樣的志向和什麼性格特點?

1、四弟子志向:

子路——治理“千乘之國”——“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國——“可使足民”,不過“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公西華——在“宗廟之事,如會同”時——“願為小相”。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詠而歸。”

2、從原文分析四弟子性格:(學生自主提煉)

子路:直率、信心十足,失之於莽撞(或 有抱負,坦誠,性格也比較魯莽、輕率。)

(孔子問志,子路首先發言。在他看來,讓他去治理一箇中等國家,即使在有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談之中,語氣十分肯定。由此可見其抱負之大。在座的四個弟子中,子路年齡最大----只比孔子小九歲,平時與孔子也比較接近,所以說話較少拘謹;但孔子話音剛落,子路便在沒有深入思考的情況下搶先發言,確也反映出其魯莽、輕率的一面。

冉有:謙虛、實事求是(冉有:謙虛謹慎,說話很有分寸。)

(冉有在孔子指名發問後才開口。子路剛說自己可以治理一箇中等國家,冉有則說他只能治理一個小國。先說“方六七十”,又說“如五六十”,說明他對自己能力的估計十分謹慎。他還認為,三年之後,他所能取得的政績僅限於“足民”一點,至於禮樂教化,則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見,冉有既想有所作為,又不願對自己估計過高)

公西華:更謙虛、敏而好學,(失之於墨守成規)(公西華:謙恭有禮,嫻於辭令)

(公西華也是在孔子點名指問後才述志。他有志於禮樂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剛剛說到“如其禮樂,以俟君子”,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謙虛一番,說“非曰能之,願學焉”,然後委婉地說出自己的志向,“願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個“小”字,給人感覺是他只想做個贊禮和司儀的小官,實際上,最低一級的“相”的地位也不低。從他簡短的言辭中,尤其是兩個“願”字,一個“學”字,一個“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嫻於辭令的特點)

曾皙:灑脫、淡泊於功名、從容不迫

3、以現代觀點看待四弟子。(學生自主發言)

現代社會恐怕更需要子路對自己的自信,以及他敢創敢拼的勇氣。但是謙虛仍然是美德。

四、分析孔子的態度以及他評判學生的標準:(評)

(一)簡析孔子對三人述志的態度。

1、 孔子對四弟子的態度:子路——哂之;冉有——嘆之;公西華——惜之;曾皙——與之

2、對子路:贊成他的治國志向,但認為他談話的內容和態度不夠謙虛,這屬於“其言不禮”。

對冉有:沒有正面加以評論,但可以看出是滿意的。

對公西華:認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擔任更重要的工作。

二) 孔子為什麼要“與點”呢?

①從原文可以得出結論,曾點展示的是一幅老師帶領學生在春天水旱時行祈雨禮,以求得豐年的場景,進一步可知他想要通過師生共同努力,實現孔子以“禮”治國的理想。

②從另一個角度,結合孔子的思想來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張“禮治”,即以禮治理國家。

針對子路“率爾”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理由就是“為國以禮,其言不讓”;

針對冉有“如其禮樂,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當時不語,在回答曾皙的詢問時,反問“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國家,禮樂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

針對公西華的觀點,孔子的惋惜之情溢於言表——“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國大事,你卻只是“願為小相”,“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因為孔子認為他通曉禮樂,可以大用。

看來,只有曾皙真正瞭解老師的意圖,結合“國情”,既陳述了自己的具體治國措施,又靈活地將老師的“禮治”思想體現出來,這樣的弟子,又怎能不博得老師的讚賞呢?

(三)結合課文中的言、行、神態描寫,具體分析孔子的形象。 A.課文中的孔子是一個既熱情而又嚴格的老師。開始便用“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的勸導打消弟子們的思想顧慮,態度謙和、親切,接著引用學生平時發牢騷的話,既激發他們發言,又作了一點含蓄的批評(因為孔子主張“人不知而己不慍”),可見他了解學生,注意引導;再如,他雖對子路的“不讓”有所不滿,但為使弟子能暢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沒有加以評論;曾皙因與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沒有立刻說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沒有加以責備,仍耐心地誘導、熱情地鼓勵。述志後,對曾皙的問題,孔子不厭其煩地答問析疑。 B. 課文中的孔子既是一個有抱負,也是一個苦悶的活生生的形象。孔子本來是問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樣施展自己的抱負,曾皙卻答非所問,講了一通投身自然懷抱、恬然自適的樂趣,離開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嘆,對曾皙所說的深表讚許。這表現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導方面是積極用世的,他周遊列國,希望按其“仁”的觀點對當時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卻四處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時候,他的內心有過苦悶,他的“喟然”之嘆,便形象地表現出這種苦悶。所以,課文中的孔子,較之那個掛著“大成至聖文宣王”招牌的孔聖人,更為可信動人。

三、總結孔子治國思想——以禮治天下。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卻只能通過為人之師,傳播自己的思想,師生共同努力,把這個思想付諸實踐。

六、練習鞏固、延伸拓展(練)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有關《論語》的常識,瞭解孔子的教學思想和風格。

2、掌握有關的文言詞語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3、瞭解孔子的教育觀和人格魅力以及古人的政治思想和行為規範。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和掌握如、夫、則、爾、以、而等詞語的用法以及文言句式。

2、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的性格和志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3、孔子評判學生的標準,要聯繫孔子的政治思想。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備註補充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激情導入)

1.1998年全體諾貝爾獎獲得者共同作了一個宣言:如果人類在21世紀還想 繼續生存下去的話,必須回頭到兩千五百多年前,從中國的孔子那裡吸取智慧。孔子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為人類留下一筆豐富的精神財富。他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實用。同學們,你們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鼓勵幾個學生自由發言)。明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循循善誘、溫故知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

今天我們就通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這篇課文來感受這位教育家的形象。

[板書標題]

孔子,春秋末期魯國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 ,字仲尼,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尊稱為聖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張禮治,鼓勵人們入仕,即“出來做事”。曾周遊列國,晚年整理了“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到漢代以後,孔子的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論語》是語錄體散文,是孔子門人及再傳弟子記錄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2.瞭解《論語》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門人和再傳弟子所輯錄的孔子的言行錄,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學、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關於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論語》《大學》《中庸》和《孟子》全稱為“四書”。《論語》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連屬;言簡意豐,含蓄凝練,包含了孔子淵博的學識和豐富的生活經驗;在記言的同時,傳達了人物的神情態度;在某些章節的記述中,還生動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點;其中有不少精闢的言論成為人們習用的格言和成語,對後來的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五經》是指《詩》《書》《禮》《易》《春秋》。

二、 教師提出學習目標,提出自主學習思考題(學)

(一)教學目標

1.領會本文通過對話表現人物性格的特點。

2.體會孔子的思想

3.掌握“如、方、作、撰、傷、與、讓、乎、爾”在文中的含義。

(二)自主學習思考題

1. 誦讀全文,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懂大意。

2. 思考:

1.這是一篇什麼體裁的文章?

2.根據內容,課文可劃分為幾個段落?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段意。

3.(1)從子路、冉有、公西華的言談中可以看出他們各自的什麼性格特點?

(2)簡析孔子對三人述志的態度。

(3)結合課文中的言、行、神態描寫,具體分析孔子的形象。

三、學生圍繞學習目標和老師提出的幾個問題自主學習

四、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形成初步結論(議)

(一)重點字拼音

俟,音sì 莫,音mù 甫,音fǔ 哂,音 shěn 相,音 xiàng 鏗,音kēng 沂,音 yí 喟,音 kuì 雩,音yú 冠,音guàn

全文結構謹嚴,以“志”為焦點,以孔子為核心,由侍坐而問,由問而述,由述而評。 實詞注意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等,虛詞注意它的用法。注意特殊句式的句子。

重難點解決過程。

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字詞句,通過研討解決困惑。學生結合註釋閱讀課文,教師答疑,幫助學生疏通課文。教師可補充以下內容:

侍坐:陪從尊長而坐,課文中指陪從孔子坐著。

:課文註釋說“夾、迫近”,二者意義差別較大,不宜並選,選前一個義項即可。

因之:之,指代師旅。亦:副詞,這裡有“只是”、“不過是”的意思。

毋吾以也 否定句中的賓語前置句,即,毋以吾也,不要。毋,不要。以,認為 。這一句省略了成份,還原為“毋吾以於此而不言也。”,不要認為這樣就不說了。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賓語前置句,即“不知吾也”,不瞭解我們。

如或知爾——如果有人瞭解你們 。 如,如果。或,有人。爾,你們

則何以哉——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介詞賓語要前置,你們打算做點什麼呢?

加之以師旅——狀語後置句,即以師旅加之,有別國軍隊來侵略它。“以”,介詞, 用。

五、指名學生口頭翻譯課文,教師點評,掌握重點知識:(評)

(一)著重理解和掌握如、夫、則、爾、以、而等詞語的用法:

(二)特殊句式:

1、不吾知也——賓語前置:即“不知吾也”,不瞭解我們。(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

2、則何以哉——賓語前置:即“則以何哉”,你們打算做點什麼呢?(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

3、浴乎沂——介詞結構後置:即“於沂浴”,在沂水中洗澡。

4、為國以禮——介詞結構後置:即“以禮為國”。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的志向和性格。聯繫孔子的政治思想,分析孔子評判學生的標準。

一、學生討論:

1.這是一篇什麼體裁的文章?

2、根據內容,課文可劃分為幾個段落?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段意。

二、學生髮言,教師明確:(評)

1、這是一篇以記敘為主的記敘文。《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的著作,相對而言,本文是《論語》中篇幅較長的一篇,具有一定的文學性。這篇文章記敘了孔子師生談話的整個過程,不僅逼真地表現了人物的思想,而且生動地表現了人物的性格,所以還應該把它看成一篇記敘文。

2、全文可以根據內容劃分三個段落:

第一段(從開頭到“則何以哉”):寫孔子問志。

第二段(從“子路率爾對曰”到“吾與點也”):寫弟子述志。

第三段(從“三子者出”到結束):寫孔子評志。

三、品味四弟子的志向和性格。學生合作交流,師生明確。(評)

(1)從子路、冉有、公西華的言談中可以看出他們各自怎樣的志向和什麼性格特點?

1、四弟子志向:

子路——治理“千乘之國”——“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國——“可使足民”,不過“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公西華——在“宗廟之事,如會同”時——“願為小相”。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詠而歸。”

2、從原文分析四弟子性格:(學生自主提煉)

子路:直率、信心十足,失之於莽撞(或 有抱負,坦誠,性格也比較魯莽、輕率。)

(孔子問志,子路首先發言。在他看來,讓他去治理一箇中等國家,即使在有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談之中,語氣十分肯定。由此可見其抱負之大。在座的四個弟子中,子路年齡最大----只比孔子小九歲,平時與孔子也比較接近,所以說話較少拘謹;但孔子話音剛落,子路便在沒有深入思考的情況下搶先發言,確也反映出其魯莽、輕率的一面。

冉有:謙虛、實事求是(冉有:謙虛謹慎,說話很有分寸。)

(冉有在孔子指名發問後才開口。子路剛說自己可以治理一箇中等國家,冉有則說他只能治理一個小國。先說“方六七十”,又說“如五六十”,說明他對自己能力的估計十分謹慎。他還認為,三年之後,他所能取得的政績僅限於“足民”一點,至於禮樂教化,則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見,冉有既想有所作為,又不願對自己估計過高)

公西華:更謙虛、敏而好學,(失之於墨守成規)(公西華:謙恭有禮,嫻於辭令)

(公西華也是在孔子點名指問後才述志。他有志於禮樂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剛剛說到“如其禮樂,以俟君子”,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謙虛一番,說“非曰能之,願學焉”,然後委婉地說出自己的志向,“願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個“小”字,給人感覺是他只想做個贊禮和司儀的小官,實際上,最低一級的“相”的地位也不低。從他簡短的言辭中,尤其是兩個“願”字,一個“學”字,一個“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嫻於辭令的特點)

曾皙:灑脫、淡泊於功名、從容不迫

3、以現代觀點看待四弟子。(學生自主發言)

現代社會恐怕更需要子路對自己的自信,以及他敢創敢拼的勇氣。但是謙虛仍然是美德。

四、分析孔子的態度以及他評判學生的標準:(評)

(一)簡析孔子對三人述志的態度。

1、 孔子對四弟子的態度:子路——哂之;冉有——嘆之;公西華——惜之;曾皙——與之

2、對子路:贊成他的治國志向,但認為他談話的內容和態度不夠謙虛,這屬於“其言不禮”。

對冉有:沒有正面加以評論,但可以看出是滿意的。

對公西華:認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擔任更重要的工作。

二) 孔子為什麼要“與點”呢?

①從原文可以得出結論,曾點展示的是一幅老師帶領學生在春天水旱時行祈雨禮,以求得豐年的場景,進一步可知他想要通過師生共同努力,實現孔子以“禮”治國的理想。

②從另一個角度,結合孔子的思想來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張“禮治”,即以禮治理國家。

針對子路“率爾”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理由就是“為國以禮,其言不讓”;

針對冉有“如其禮樂,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當時不語,在回答曾皙的詢問時,反問“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國家,禮樂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

針對公西華的觀點,孔子的惋惜之情溢於言表——“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國大事,你卻只是“願為小相”,“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因為孔子認為他通曉禮樂,可以大用。

看來,只有曾皙真正瞭解老師的意圖,結合“國情”,既陳述了自己的具體治國措施,又靈活地將老師的“禮治”思想體現出來,這樣的弟子,又怎能不博得老師的讚賞呢?

(三)結合課文中的言、行、神態描寫,具體分析孔子的形象。 A.課文中的孔子是一個既熱情而又嚴格的老師。開始便用“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的勸導打消弟子們的思想顧慮,態度謙和、親切,接著引用學生平時發牢騷的話,既激發他們發言,又作了一點含蓄的批評(因為孔子主張“人不知而己不慍”),可見他了解學生,注意引導;再如,他雖對子路的“不讓”有所不滿,但為使弟子能暢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沒有加以評論;曾皙因與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沒有立刻說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沒有加以責備,仍耐心地誘導、熱情地鼓勵。述志後,對曾皙的問題,孔子不厭其煩地答問析疑。 B. 課文中的孔子既是一個有抱負,也是一個苦悶的活生生的形象。孔子本來是問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樣施展自己的抱負,曾皙卻答非所問,講了一通投身自然懷抱、恬然自適的樂趣,離開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嘆,對曾皙所說的深表讚許。這表現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導方面是積極用世的,他周遊列國,希望按其“仁”的觀點對當時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卻四處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時候,他的內心有過苦悶,他的“喟然”之嘆,便形象地表現出這種苦悶。所以,課文中的孔子,較之那個掛著“大成至聖文宣王”招牌的孔聖人,更為可信動人。

三、總結孔子治國思想——以禮治天下。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卻只能通過為人之師,傳播自己的思想,師生共同努力,把這個思想付諸實踐。

六、練習鞏固、延伸拓展(練)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