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未爆發,也未沉寂:EOS仍在穩步前行當中

作為整體加密貨幣市場自身價值的支持基礎,區塊鏈項目毫無疑問有著自己的發展方針——即交付一種具有獨創性的眾包區塊鏈融資載體。


既未爆發,也未沉寂:EOS仍在穩步前行當中


但隨著整個行業在過去幾年中的持續發展,成熟項目與非成熟項目之間的差距變得更加明顯。具體來講,資金更充足或者開發專家團隊更強大的項目,往往能夠避免一系列可能影響項目命運的問題。最新的例子就體現在EOS身上——作為號稱將與以太坊對抗的競爭者,有用戶想出一種方法,能夠在該網絡之上廣播一起涉及1萬億EOS幣的虛假交易(單筆轉賬額達3.6萬億美元)。

雖然並沒有付諸實施,但這次事件的發生卻讓人們對該平臺的可靠性產生了懷疑。EOS平臺一直主張應該將以太坊的強大設計同大量去中心化計算機體系中脫離出來。而在上述方法中,利用EOS設計中的所謂“延期交易”漏洞,用戶能夠通過設置實現付款結算延期,並將結果發佈到網絡之上——即使相關金額達到EOS總體市值的1000倍之多。

EOS區塊貢獻方EOS紐約指出,這種延期交易只能用於確定請求是否已經提交或者是否提交失敗,因此實際危害並沒有傳得那麼玄乎。一旦真的發生這種情況,“交易將受到正常的有效性檢查”。雖然這類事件會對這位新興的“以太坊殺手”產生一些不利影響,但也讓我們有機會從新的角度更深入地審視這套大有希望的平臺。

EOS項目演變時間表

EOS可以算是個相當幸運的區塊鏈項目,其不僅一直是目前市場上前景最光明的後起之秀,而且始終在市值排行榜中穩佔第五名。建立於2017年的EOS項目從起步階段就將以太坊視為自己的競爭對手,並強調稱以太坊在業務規模擴大之後面臨著一系列交易速度與規模擴展侷限。在設計層面,EOS也遵循一些類似的思路,包括去中心化存儲、帶寬與激勵等。但不同之處在於,EOS打算採用有別於以太坊的共識、採礦與其它基礎概念,旨在解決以太坊遭遇的交易性能瓶頸。


既未爆發,也未沉寂:EOS仍在穩步前行當中


憑藉著雄心勃勃的發展時間表、前景與環境性趨勢,EOS的首輪代幣銷售(簡稱ICO)取得了驚人的成功。其獲得了超過40億美元的以太幣——這一方面創下了ICO紀錄,但在另一方面也證明大多數加密貨幣存在嚴重的通貨膨脹,而且人們普遍認為這一行業恐怕難以長久持續。

通過發幣,EOS的創始團隊Block.one掌握了最為龐大的一份以太幣儲備。他們利用這筆資產推動EOS項目的後續發佈與升級,資助國際合作夥伴關係的建立,建立bug賞金計劃,並打造出一套能夠實際運作的主網。EOS的最新1.6版本於2019年1月發佈,其中的升級包括提供用於智能合約開發的增強工具,以及更快的遠程數據處理速度。

EOS擁有著大量DApp,而且目前大家最常用的多數DApp也確實來自EOS,而非Tron以及以太坊這類競爭對手。雖然BetHash與PokerEOS等項目也擁有自己的支持者,但LiquidApps等區塊鏈開發企業還是願意選擇EOS作為自己的永久業務平臺——EOS不僅擁有更出色的業務對接效率,同時也發佈了vRAM等一大批新型平臺。以vRAM為例,這套去中心化視頻內存存儲解決方案擁有著無可匹敵的性能表現。

然而,EOS平臺的各種成功並不足以掩蓋其缺陷。LiquidApps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 Beni Hakak指出,EOS“目前的區塊鏈體系尚未得到有效擴展。EOS雖然在交易速度方面解決了很多問題,但仍存在著資源限制。這個問題受到DApp開發人員的高度重視,也將直接影響到用戶的實際採用率。”

雖然已經部署有多款DApp,但2019年該平臺在多個方面表現出資金匱乏的跡象,這種情況不禁讓人對區塊鏈融資模式以及相關企業在創新能力方面的可靠性產生了嚴重質疑。

曾經對EOS表達過唱衰觀點的Petr Todd指出,該平臺的問題絕不是bug,而應該算是缺陷。在談到EOS的可擴展性時,Todd表示“其有可能是故意採用了這種糟糕的設計”,旨在提高驗證器集的訪問難度。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競爭力降低,且可擴展性受到嚴重製約。

EOS安全問題顯示出區塊鏈的不穩定性

EOS建立的bug賞金計劃在今年派上了用場,但這同時也證明區塊鏈平臺本身仍然不夠穩定。一家來自中國的網絡安全公司發現了其中一項虛假充值漏洞,黑客可以將EOS代幣存入某些交易所及錢包,而非實際進行轉賬。此外,EOS庫中也曝出多項緩衝區溢出漏洞。該公司在2019年的前三個月中已經向白帽黑客支付超過5萬美元賞金。

此外,EOS也是區塊鏈融資領域當中最主要的反生產力與矛盾思想結合體之一。2017年年中牛市期間,其掌握的以太幣總值超過40億美元。事實上,當時不少小型區塊鏈項目的市值已經超過了眾多跨國企業,而諷刺的是他們根本沒有任何實際產品。

此外,那些通過加密貨幣為自身提供資金的公司也因ICO的天然性質而陷入資產負債表不穩定的陷阱。這意味著他們必須出售代幣以獲取更多可隨時兌換且可預測性更強的運營資金。這導致人們對於區塊鏈項目資金對其區塊鏈基礎貨幣價值的支持能力產生了質疑。而隨著一年之後整體市場的迅速蕭條,EOS也迫於壓力成為最大的以太幣出售方之一。

雖然根據以太坊區塊鏈支持者們的說法,EOS方面搶在2018年6月之前賣出了250萬以太幣,但目前其估值仍然不算高,也不能說它就比以太坊更為成功。實際上,以太坊的志願者開發社區表現更好,其提供更可靠的用戶體驗,且不存在任何集權機制。相反,EOS則由於集權思路而受到批評。不過該項目的部分倡導者認為實際問題與人們的理解並不一致。根據Galaxy Digital公司CEO、著名投資人Mike Novogratz的說法,“EOS批評者們認為這個項目去中心化程度不足,這樣的結論還算公正。”不過在他看來,“未來市場上應該出現多種不同的區塊鏈方案。”

總結一下,EOS項目的優勢在於擁有較為充足的資金儲備,而且能夠通過集權制度快速制定決策——而不必等待對等參與者們慢慢達成共識。但問題在於,該項目當中隨時可能曝出驚天大缺陷。

EOS的經歷代表著後起之秀可能遇到的種種障礙

在其短暫的生命週期當中,EOS已經成為中心化ICO融資陷阱的典型實例。其中的最大問題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如今開始對EOS這樣的項目做出更嚴格的定義,並將其ICO活動視為證券發行。根據其集權特徵,EOS與其它類似平臺不僅必須應對常規合規性監管提出的可追溯要求,同時還必須解決運營資本價值波動這個難題。在另一方面,不存在正式資金籌集行為的以太坊等完全去中心化項目則不會遇到這些障礙,因為其發展不受加密貨幣價格的影響,也不在證券交易委員會提出的監管分類之內。

可以看到,去中心化思路的最大收益並不在於其能夠籌集到的資金問題,也不在於其做出的承諾,而是它激發人們參與的能力。人們之所以願意支持區塊鏈項目,是因為認定這代表著一種新的範式性基礎。而一旦這種熱情的根基受到動搖,那麼熱情本身也勢必有所減弱。對於那些摒棄董事會制度而決定讓投資者與開發者平起平坐的項目,即使發生故障,這也只是一個有待解決的社區問題——而非不公正性問題。相反,如果項目選擇建立中心權威角色,並由志願者性質的開發人員負責修復bug,那麼社區本身則將長期處於雙方的對抗與制衡當中。再加上ICO利益的分配難題,EOS項目直到今天顯然還在消化自己種下的苦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