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

文/葉徐行

“懂得適度依賴的人,過得最快樂、對生活滿意度最高、適應性也最好。”——《關係:適度依賴讓我們走得更近》

一直以來,我都很不願意麻煩別人。

包括結婚之後,能自己提的水,就自己提;

能自己安裝的傢俱,就自己安。

我覺得很正常。老公有心做最好,沒時間或者不想做,我自己做,從未覺得不妥。

感覺自己獨立完成,特別乾脆利落。

一是省的費口舌,二是一直以來的習慣。

"

文/葉徐行

“懂得適度依賴的人,過得最快樂、對生活滿意度最高、適應性也最好。”——《關係:適度依賴讓我們走得更近》

一直以來,我都很不願意麻煩別人。

包括結婚之後,能自己提的水,就自己提;

能自己安裝的傢俱,就自己安。

我覺得很正常。老公有心做最好,沒時間或者不想做,我自己做,從未覺得不妥。

感覺自己獨立完成,特別乾脆利落。

一是省的費口舌,二是一直以來的習慣。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最近,有個小區媽媽從婆婆家搬出去了,她現在得自己做飯。

第一天晚上,她給我發了三條語音信息,每條都出現了“忍受”這個詞。

“做飯好累啊,真不知道你怎麼能忍受得了。”

“天哪,我實在受不了了”

“你太厲害了,下次見你老公,我得告訴他,你忍受了多少”

我告訴她,我喜歡下廚,自己最明白自己的口味,多好。

今天早上,因為換季,我的過敏性鼻炎又犯了,弄的眼睛也超級難受。我給老公說,不然,今早你做早飯吧。

他欣然同意,“好啊”。

我喝著粥,吃著煎蛋時,我心裡感覺莫名的舒服。

我看著盤子裡其餘的煎蛋,最外面一圈,煎出了金色的邊,中間很嫩。

"

文/葉徐行

“懂得適度依賴的人,過得最快樂、對生活滿意度最高、適應性也最好。”——《關係:適度依賴讓我們走得更近》

一直以來,我都很不願意麻煩別人。

包括結婚之後,能自己提的水,就自己提;

能自己安裝的傢俱,就自己安。

我覺得很正常。老公有心做最好,沒時間或者不想做,我自己做,從未覺得不妥。

感覺自己獨立完成,特別乾脆利落。

一是省的費口舌,二是一直以來的習慣。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最近,有個小區媽媽從婆婆家搬出去了,她現在得自己做飯。

第一天晚上,她給我發了三條語音信息,每條都出現了“忍受”這個詞。

“做飯好累啊,真不知道你怎麼能忍受得了。”

“天哪,我實在受不了了”

“你太厲害了,下次見你老公,我得告訴他,你忍受了多少”

我告訴她,我喜歡下廚,自己最明白自己的口味,多好。

今天早上,因為換季,我的過敏性鼻炎又犯了,弄的眼睛也超級難受。我給老公說,不然,今早你做早飯吧。

他欣然同意,“好啊”。

我喝著粥,吃著煎蛋時,我心裡感覺莫名的舒服。

我看著盤子裡其餘的煎蛋,最外面一圈,煎出了金色的邊,中間很嫩。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當時,我心裡就兩個感受:

  • 煎蛋煎的真不錯。
  • 飯來張口的感覺,原來這麼爽。

我不禁回想,上次老公出差,我突然發著高燒,還得帶著二寶,婆婆家開車也就五分鐘的路程,可是我寧願自己死撐著,也不願意打電話尋求幫助。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難道我就不希望被照顧嗎?

難道遇到問題時,自己解決真的別求助別人更容易嗎?

01 過分獨立,是孤獨

大學時有個室友,寫論文那會,經常一個人對著電腦折騰。

有次自己重裝系統,結果失敗了,新寫的一大段論文也不見了蹤影。

她就網上到處搜索解決方案,一個不行換另一個,耗費大量時間精力,人也變得異常焦躁。

其實,她只要張張口,同屋的女孩有個學計算機的男友。

交給她,一個午飯時間都不到,就搞定了。

這個室友,就是非常獨立的人。女生嘛,經常不想出去買飯,就互相帶飯,她幾乎從來不要求我們幫帶,所以我們也不好意思讓她幫忙。

雖然同住一個宿舍,可是感覺上,還是很疏遠。

"

文/葉徐行

“懂得適度依賴的人,過得最快樂、對生活滿意度最高、適應性也最好。”——《關係:適度依賴讓我們走得更近》

一直以來,我都很不願意麻煩別人。

包括結婚之後,能自己提的水,就自己提;

能自己安裝的傢俱,就自己安。

我覺得很正常。老公有心做最好,沒時間或者不想做,我自己做,從未覺得不妥。

感覺自己獨立完成,特別乾脆利落。

一是省的費口舌,二是一直以來的習慣。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最近,有個小區媽媽從婆婆家搬出去了,她現在得自己做飯。

第一天晚上,她給我發了三條語音信息,每條都出現了“忍受”這個詞。

“做飯好累啊,真不知道你怎麼能忍受得了。”

“天哪,我實在受不了了”

“你太厲害了,下次見你老公,我得告訴他,你忍受了多少”

我告訴她,我喜歡下廚,自己最明白自己的口味,多好。

今天早上,因為換季,我的過敏性鼻炎又犯了,弄的眼睛也超級難受。我給老公說,不然,今早你做早飯吧。

他欣然同意,“好啊”。

我喝著粥,吃著煎蛋時,我心裡感覺莫名的舒服。

我看著盤子裡其餘的煎蛋,最外面一圈,煎出了金色的邊,中間很嫩。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當時,我心裡就兩個感受:

  • 煎蛋煎的真不錯。
  • 飯來張口的感覺,原來這麼爽。

我不禁回想,上次老公出差,我突然發著高燒,還得帶著二寶,婆婆家開車也就五分鐘的路程,可是我寧願自己死撐著,也不願意打電話尋求幫助。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難道我就不希望被照顧嗎?

難道遇到問題時,自己解決真的別求助別人更容易嗎?

01 過分獨立,是孤獨

大學時有個室友,寫論文那會,經常一個人對著電腦折騰。

有次自己重裝系統,結果失敗了,新寫的一大段論文也不見了蹤影。

她就網上到處搜索解決方案,一個不行換另一個,耗費大量時間精力,人也變得異常焦躁。

其實,她只要張張口,同屋的女孩有個學計算機的男友。

交給她,一個午飯時間都不到,就搞定了。

這個室友,就是非常獨立的人。女生嘛,經常不想出去買飯,就互相帶飯,她幾乎從來不要求我們幫帶,所以我們也不好意思讓她幫忙。

雖然同住一個宿舍,可是感覺上,還是很疏遠。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巨嬰國》一書裡說過,“很多人怕麻煩別人,但是,不麻煩彼此,關係也就無從建立。有這種麻煩哲學的人,難以發出對關係的渴望,所以勢必會退回到孤獨中。”

一段親密關係中,需要“互相麻煩”。

忘了在哪看過一個帖子,一個姑娘和她男朋友大吵了一架。

因為這個姑娘,特別愛說“不用了”“你別管”“我自己可以”

男朋友要去機場接她,她說不用了。

要幫她提著購物袋,她說不用了。

有次家裡飲水機換水,她也擺手不用了,直接自己換上了。

多好的姑娘,可是男友出軌了。

男友說,和那個女孩一起,感覺到自己被需要,被依賴,感覺自己像個男人。

"

文/葉徐行

“懂得適度依賴的人,過得最快樂、對生活滿意度最高、適應性也最好。”——《關係:適度依賴讓我們走得更近》

一直以來,我都很不願意麻煩別人。

包括結婚之後,能自己提的水,就自己提;

能自己安裝的傢俱,就自己安。

我覺得很正常。老公有心做最好,沒時間或者不想做,我自己做,從未覺得不妥。

感覺自己獨立完成,特別乾脆利落。

一是省的費口舌,二是一直以來的習慣。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最近,有個小區媽媽從婆婆家搬出去了,她現在得自己做飯。

第一天晚上,她給我發了三條語音信息,每條都出現了“忍受”這個詞。

“做飯好累啊,真不知道你怎麼能忍受得了。”

“天哪,我實在受不了了”

“你太厲害了,下次見你老公,我得告訴他,你忍受了多少”

我告訴她,我喜歡下廚,自己最明白自己的口味,多好。

今天早上,因為換季,我的過敏性鼻炎又犯了,弄的眼睛也超級難受。我給老公說,不然,今早你做早飯吧。

他欣然同意,“好啊”。

我喝著粥,吃著煎蛋時,我心裡感覺莫名的舒服。

我看著盤子裡其餘的煎蛋,最外面一圈,煎出了金色的邊,中間很嫩。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當時,我心裡就兩個感受:

  • 煎蛋煎的真不錯。
  • 飯來張口的感覺,原來這麼爽。

我不禁回想,上次老公出差,我突然發著高燒,還得帶著二寶,婆婆家開車也就五分鐘的路程,可是我寧願自己死撐著,也不願意打電話尋求幫助。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難道我就不希望被照顧嗎?

難道遇到問題時,自己解決真的別求助別人更容易嗎?

01 過分獨立,是孤獨

大學時有個室友,寫論文那會,經常一個人對著電腦折騰。

有次自己重裝系統,結果失敗了,新寫的一大段論文也不見了蹤影。

她就網上到處搜索解決方案,一個不行換另一個,耗費大量時間精力,人也變得異常焦躁。

其實,她只要張張口,同屋的女孩有個學計算機的男友。

交給她,一個午飯時間都不到,就搞定了。

這個室友,就是非常獨立的人。女生嘛,經常不想出去買飯,就互相帶飯,她幾乎從來不要求我們幫帶,所以我們也不好意思讓她幫忙。

雖然同住一個宿舍,可是感覺上,還是很疏遠。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巨嬰國》一書裡說過,“很多人怕麻煩別人,但是,不麻煩彼此,關係也就無從建立。有這種麻煩哲學的人,難以發出對關係的渴望,所以勢必會退回到孤獨中。”

一段親密關係中,需要“互相麻煩”。

忘了在哪看過一個帖子,一個姑娘和她男朋友大吵了一架。

因為這個姑娘,特別愛說“不用了”“你別管”“我自己可以”

男朋友要去機場接她,她說不用了。

要幫她提著購物袋,她說不用了。

有次家裡飲水機換水,她也擺手不用了,直接自己換上了。

多好的姑娘,可是男友出軌了。

男友說,和那個女孩一起,感覺到自己被需要,被依賴,感覺自己像個男人。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依賴無能。”

過於獨立的人,即便內心很渴望依賴他人,可是卻會用冷漠來回避與他人建立聯結的機會。

他們想用獨立證明自己,因為他們內心深處藏著深深的自卑,認為“自己不配得到更好的。”

武志紅老師曾說過:“怕麻煩別人的人,內心實際上是處於絕望當中,他們對情感絕望,對交往的樂趣絕望,對愛絕望。”

換言之,就是不相信別人願意幫助自己,不相信有人會愛著自己。

他們怕被拒絕,並且自我評價較低。

他們總是喜歡預設最壞的結果,喜歡把對方想象成不耐煩、不近人情的樣子。

TED《請求的藝術》中提到,“我們之所以不願意向別人求助,最本質的原因,是沒有與他人建立起信任。”

他們不信任別人,也不信任自己。

02 獨立,不需要證明;依賴,並不可恥

之前,袁詠儀“經濟獨立”的話題引發熱議。

採訪中,主持人問她,“財政方面是她做主還是丈夫做主”,她說,他們兩人經濟互相獨立,隨後又補了一句,

“但我就是非常獨立,獨立到很少用自己的錢”。

這話乍聽,又矛盾又好笑。

獨立了,怎麼還用別人的錢?用別人的錢,怎麼好意思說自己獨立?

"

文/葉徐行

“懂得適度依賴的人,過得最快樂、對生活滿意度最高、適應性也最好。”——《關係:適度依賴讓我們走得更近》

一直以來,我都很不願意麻煩別人。

包括結婚之後,能自己提的水,就自己提;

能自己安裝的傢俱,就自己安。

我覺得很正常。老公有心做最好,沒時間或者不想做,我自己做,從未覺得不妥。

感覺自己獨立完成,特別乾脆利落。

一是省的費口舌,二是一直以來的習慣。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最近,有個小區媽媽從婆婆家搬出去了,她現在得自己做飯。

第一天晚上,她給我發了三條語音信息,每條都出現了“忍受”這個詞。

“做飯好累啊,真不知道你怎麼能忍受得了。”

“天哪,我實在受不了了”

“你太厲害了,下次見你老公,我得告訴他,你忍受了多少”

我告訴她,我喜歡下廚,自己最明白自己的口味,多好。

今天早上,因為換季,我的過敏性鼻炎又犯了,弄的眼睛也超級難受。我給老公說,不然,今早你做早飯吧。

他欣然同意,“好啊”。

我喝著粥,吃著煎蛋時,我心裡感覺莫名的舒服。

我看著盤子裡其餘的煎蛋,最外面一圈,煎出了金色的邊,中間很嫩。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當時,我心裡就兩個感受:

  • 煎蛋煎的真不錯。
  • 飯來張口的感覺,原來這麼爽。

我不禁回想,上次老公出差,我突然發著高燒,還得帶著二寶,婆婆家開車也就五分鐘的路程,可是我寧願自己死撐著,也不願意打電話尋求幫助。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難道我就不希望被照顧嗎?

難道遇到問題時,自己解決真的別求助別人更容易嗎?

01 過分獨立,是孤獨

大學時有個室友,寫論文那會,經常一個人對著電腦折騰。

有次自己重裝系統,結果失敗了,新寫的一大段論文也不見了蹤影。

她就網上到處搜索解決方案,一個不行換另一個,耗費大量時間精力,人也變得異常焦躁。

其實,她只要張張口,同屋的女孩有個學計算機的男友。

交給她,一個午飯時間都不到,就搞定了。

這個室友,就是非常獨立的人。女生嘛,經常不想出去買飯,就互相帶飯,她幾乎從來不要求我們幫帶,所以我們也不好意思讓她幫忙。

雖然同住一個宿舍,可是感覺上,還是很疏遠。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巨嬰國》一書裡說過,“很多人怕麻煩別人,但是,不麻煩彼此,關係也就無從建立。有這種麻煩哲學的人,難以發出對關係的渴望,所以勢必會退回到孤獨中。”

一段親密關係中,需要“互相麻煩”。

忘了在哪看過一個帖子,一個姑娘和她男朋友大吵了一架。

因為這個姑娘,特別愛說“不用了”“你別管”“我自己可以”

男朋友要去機場接她,她說不用了。

要幫她提著購物袋,她說不用了。

有次家裡飲水機換水,她也擺手不用了,直接自己換上了。

多好的姑娘,可是男友出軌了。

男友說,和那個女孩一起,感覺到自己被需要,被依賴,感覺自己像個男人。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依賴無能。”

過於獨立的人,即便內心很渴望依賴他人,可是卻會用冷漠來回避與他人建立聯結的機會。

他們想用獨立證明自己,因為他們內心深處藏著深深的自卑,認為“自己不配得到更好的。”

武志紅老師曾說過:“怕麻煩別人的人,內心實際上是處於絕望當中,他們對情感絕望,對交往的樂趣絕望,對愛絕望。”

換言之,就是不相信別人願意幫助自己,不相信有人會愛著自己。

他們怕被拒絕,並且自我評價較低。

他們總是喜歡預設最壞的結果,喜歡把對方想象成不耐煩、不近人情的樣子。

TED《請求的藝術》中提到,“我們之所以不願意向別人求助,最本質的原因,是沒有與他人建立起信任。”

他們不信任別人,也不信任自己。

02 獨立,不需要證明;依賴,並不可恥

之前,袁詠儀“經濟獨立”的話題引發熱議。

採訪中,主持人問她,“財政方面是她做主還是丈夫做主”,她說,他們兩人經濟互相獨立,隨後又補了一句,

“但我就是非常獨立,獨立到很少用自己的錢”。

這話乍聽,又矛盾又好笑。

獨立了,怎麼還用別人的錢?用別人的錢,怎麼好意思說自己獨立?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其實很簡單,袁詠儀的獨立,不需要刻意去證明,錢自己能掙,掙的也不少,她不需要刻意與丈夫張智霖劃清界限,證明自己的獨立。

是的,獨立,從來不需要證明給別人看。

用老公錢,依賴老公,就一定不獨立嗎?

不依賴老公,凡事親力親為,就一定獨立嗎?

精神獨立、經濟獨立與尋求幫助、適度依賴對方,並不衝突。

強調獨立,沒有錯。

獨立意味著,能讓我們在諸多方面掌握主動權。

可是,過度宣揚獨立,就讓依賴、求助變成了一件羞恥的事情。

"

文/葉徐行

“懂得適度依賴的人,過得最快樂、對生活滿意度最高、適應性也最好。”——《關係:適度依賴讓我們走得更近》

一直以來,我都很不願意麻煩別人。

包括結婚之後,能自己提的水,就自己提;

能自己安裝的傢俱,就自己安。

我覺得很正常。老公有心做最好,沒時間或者不想做,我自己做,從未覺得不妥。

感覺自己獨立完成,特別乾脆利落。

一是省的費口舌,二是一直以來的習慣。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最近,有個小區媽媽從婆婆家搬出去了,她現在得自己做飯。

第一天晚上,她給我發了三條語音信息,每條都出現了“忍受”這個詞。

“做飯好累啊,真不知道你怎麼能忍受得了。”

“天哪,我實在受不了了”

“你太厲害了,下次見你老公,我得告訴他,你忍受了多少”

我告訴她,我喜歡下廚,自己最明白自己的口味,多好。

今天早上,因為換季,我的過敏性鼻炎又犯了,弄的眼睛也超級難受。我給老公說,不然,今早你做早飯吧。

他欣然同意,“好啊”。

我喝著粥,吃著煎蛋時,我心裡感覺莫名的舒服。

我看著盤子裡其餘的煎蛋,最外面一圈,煎出了金色的邊,中間很嫩。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當時,我心裡就兩個感受:

  • 煎蛋煎的真不錯。
  • 飯來張口的感覺,原來這麼爽。

我不禁回想,上次老公出差,我突然發著高燒,還得帶著二寶,婆婆家開車也就五分鐘的路程,可是我寧願自己死撐著,也不願意打電話尋求幫助。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難道我就不希望被照顧嗎?

難道遇到問題時,自己解決真的別求助別人更容易嗎?

01 過分獨立,是孤獨

大學時有個室友,寫論文那會,經常一個人對著電腦折騰。

有次自己重裝系統,結果失敗了,新寫的一大段論文也不見了蹤影。

她就網上到處搜索解決方案,一個不行換另一個,耗費大量時間精力,人也變得異常焦躁。

其實,她只要張張口,同屋的女孩有個學計算機的男友。

交給她,一個午飯時間都不到,就搞定了。

這個室友,就是非常獨立的人。女生嘛,經常不想出去買飯,就互相帶飯,她幾乎從來不要求我們幫帶,所以我們也不好意思讓她幫忙。

雖然同住一個宿舍,可是感覺上,還是很疏遠。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巨嬰國》一書裡說過,“很多人怕麻煩別人,但是,不麻煩彼此,關係也就無從建立。有這種麻煩哲學的人,難以發出對關係的渴望,所以勢必會退回到孤獨中。”

一段親密關係中,需要“互相麻煩”。

忘了在哪看過一個帖子,一個姑娘和她男朋友大吵了一架。

因為這個姑娘,特別愛說“不用了”“你別管”“我自己可以”

男朋友要去機場接她,她說不用了。

要幫她提著購物袋,她說不用了。

有次家裡飲水機換水,她也擺手不用了,直接自己換上了。

多好的姑娘,可是男友出軌了。

男友說,和那個女孩一起,感覺到自己被需要,被依賴,感覺自己像個男人。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依賴無能。”

過於獨立的人,即便內心很渴望依賴他人,可是卻會用冷漠來回避與他人建立聯結的機會。

他們想用獨立證明自己,因為他們內心深處藏著深深的自卑,認為“自己不配得到更好的。”

武志紅老師曾說過:“怕麻煩別人的人,內心實際上是處於絕望當中,他們對情感絕望,對交往的樂趣絕望,對愛絕望。”

換言之,就是不相信別人願意幫助自己,不相信有人會愛著自己。

他們怕被拒絕,並且自我評價較低。

他們總是喜歡預設最壞的結果,喜歡把對方想象成不耐煩、不近人情的樣子。

TED《請求的藝術》中提到,“我們之所以不願意向別人求助,最本質的原因,是沒有與他人建立起信任。”

他們不信任別人,也不信任自己。

02 獨立,不需要證明;依賴,並不可恥

之前,袁詠儀“經濟獨立”的話題引發熱議。

採訪中,主持人問她,“財政方面是她做主還是丈夫做主”,她說,他們兩人經濟互相獨立,隨後又補了一句,

“但我就是非常獨立,獨立到很少用自己的錢”。

這話乍聽,又矛盾又好笑。

獨立了,怎麼還用別人的錢?用別人的錢,怎麼好意思說自己獨立?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其實很簡單,袁詠儀的獨立,不需要刻意去證明,錢自己能掙,掙的也不少,她不需要刻意與丈夫張智霖劃清界限,證明自己的獨立。

是的,獨立,從來不需要證明給別人看。

用老公錢,依賴老公,就一定不獨立嗎?

不依賴老公,凡事親力親為,就一定獨立嗎?

精神獨立、經濟獨立與尋求幫助、適度依賴對方,並不衝突。

強調獨立,沒有錯。

獨立意味著,能讓我們在諸多方面掌握主動權。

可是,過度宣揚獨立,就讓依賴、求助變成了一件羞恥的事情。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很多全職媽媽,除了家務帶孩子以外,還拼命擠壓自己的休息時間,去學習和發展事業。

她們這麼拼,一方面是整體社會對於全職媽媽的認可度過低,讓她們很沒有安全感,另一方面,是因為,她們渴望證明自己獨立。

甚至於在家裡,她們覺得沒有工資,就沒有資格要求老公幫忙做家事,一旦開口,就彷彿自己特別不懂事,特別不佔理。

過度追求獨立,壓抑了人類天性中柔軟脆弱的一面。

03 適度依賴,是一種能力

《關係:適度依賴讓我們走得更近》一書中提到:“適度依賴,是這樣一種能力,讓你融合親密和自主,在依靠他人的同時,仍保有強大的自我意識,並且在需要時樂於請求別人的幫助,而不會自責。”

簡單來說,就是信任。

  • 相信自己值得愛,
  • 相信別人會給予愛,
  • 相信自己的力量,不認為求助等於無能。
"

文/葉徐行

“懂得適度依賴的人,過得最快樂、對生活滿意度最高、適應性也最好。”——《關係:適度依賴讓我們走得更近》

一直以來,我都很不願意麻煩別人。

包括結婚之後,能自己提的水,就自己提;

能自己安裝的傢俱,就自己安。

我覺得很正常。老公有心做最好,沒時間或者不想做,我自己做,從未覺得不妥。

感覺自己獨立完成,特別乾脆利落。

一是省的費口舌,二是一直以來的習慣。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最近,有個小區媽媽從婆婆家搬出去了,她現在得自己做飯。

第一天晚上,她給我發了三條語音信息,每條都出現了“忍受”這個詞。

“做飯好累啊,真不知道你怎麼能忍受得了。”

“天哪,我實在受不了了”

“你太厲害了,下次見你老公,我得告訴他,你忍受了多少”

我告訴她,我喜歡下廚,自己最明白自己的口味,多好。

今天早上,因為換季,我的過敏性鼻炎又犯了,弄的眼睛也超級難受。我給老公說,不然,今早你做早飯吧。

他欣然同意,“好啊”。

我喝著粥,吃著煎蛋時,我心裡感覺莫名的舒服。

我看著盤子裡其餘的煎蛋,最外面一圈,煎出了金色的邊,中間很嫩。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當時,我心裡就兩個感受:

  • 煎蛋煎的真不錯。
  • 飯來張口的感覺,原來這麼爽。

我不禁回想,上次老公出差,我突然發著高燒,還得帶著二寶,婆婆家開車也就五分鐘的路程,可是我寧願自己死撐著,也不願意打電話尋求幫助。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難道我就不希望被照顧嗎?

難道遇到問題時,自己解決真的別求助別人更容易嗎?

01 過分獨立,是孤獨

大學時有個室友,寫論文那會,經常一個人對著電腦折騰。

有次自己重裝系統,結果失敗了,新寫的一大段論文也不見了蹤影。

她就網上到處搜索解決方案,一個不行換另一個,耗費大量時間精力,人也變得異常焦躁。

其實,她只要張張口,同屋的女孩有個學計算機的男友。

交給她,一個午飯時間都不到,就搞定了。

這個室友,就是非常獨立的人。女生嘛,經常不想出去買飯,就互相帶飯,她幾乎從來不要求我們幫帶,所以我們也不好意思讓她幫忙。

雖然同住一個宿舍,可是感覺上,還是很疏遠。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巨嬰國》一書裡說過,“很多人怕麻煩別人,但是,不麻煩彼此,關係也就無從建立。有這種麻煩哲學的人,難以發出對關係的渴望,所以勢必會退回到孤獨中。”

一段親密關係中,需要“互相麻煩”。

忘了在哪看過一個帖子,一個姑娘和她男朋友大吵了一架。

因為這個姑娘,特別愛說“不用了”“你別管”“我自己可以”

男朋友要去機場接她,她說不用了。

要幫她提著購物袋,她說不用了。

有次家裡飲水機換水,她也擺手不用了,直接自己換上了。

多好的姑娘,可是男友出軌了。

男友說,和那個女孩一起,感覺到自己被需要,被依賴,感覺自己像個男人。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依賴無能。”

過於獨立的人,即便內心很渴望依賴他人,可是卻會用冷漠來回避與他人建立聯結的機會。

他們想用獨立證明自己,因為他們內心深處藏著深深的自卑,認為“自己不配得到更好的。”

武志紅老師曾說過:“怕麻煩別人的人,內心實際上是處於絕望當中,他們對情感絕望,對交往的樂趣絕望,對愛絕望。”

換言之,就是不相信別人願意幫助自己,不相信有人會愛著自己。

他們怕被拒絕,並且自我評價較低。

他們總是喜歡預設最壞的結果,喜歡把對方想象成不耐煩、不近人情的樣子。

TED《請求的藝術》中提到,“我們之所以不願意向別人求助,最本質的原因,是沒有與他人建立起信任。”

他們不信任別人,也不信任自己。

02 獨立,不需要證明;依賴,並不可恥

之前,袁詠儀“經濟獨立”的話題引發熱議。

採訪中,主持人問她,“財政方面是她做主還是丈夫做主”,她說,他們兩人經濟互相獨立,隨後又補了一句,

“但我就是非常獨立,獨立到很少用自己的錢”。

這話乍聽,又矛盾又好笑。

獨立了,怎麼還用別人的錢?用別人的錢,怎麼好意思說自己獨立?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其實很簡單,袁詠儀的獨立,不需要刻意去證明,錢自己能掙,掙的也不少,她不需要刻意與丈夫張智霖劃清界限,證明自己的獨立。

是的,獨立,從來不需要證明給別人看。

用老公錢,依賴老公,就一定不獨立嗎?

不依賴老公,凡事親力親為,就一定獨立嗎?

精神獨立、經濟獨立與尋求幫助、適度依賴對方,並不衝突。

強調獨立,沒有錯。

獨立意味著,能讓我們在諸多方面掌握主動權。

可是,過度宣揚獨立,就讓依賴、求助變成了一件羞恥的事情。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很多全職媽媽,除了家務帶孩子以外,還拼命擠壓自己的休息時間,去學習和發展事業。

她們這麼拼,一方面是整體社會對於全職媽媽的認可度過低,讓她們很沒有安全感,另一方面,是因為,她們渴望證明自己獨立。

甚至於在家裡,她們覺得沒有工資,就沒有資格要求老公幫忙做家事,一旦開口,就彷彿自己特別不懂事,特別不佔理。

過度追求獨立,壓抑了人類天性中柔軟脆弱的一面。

03 適度依賴,是一種能力

《關係:適度依賴讓我們走得更近》一書中提到:“適度依賴,是這樣一種能力,讓你融合親密和自主,在依靠他人的同時,仍保有強大的自我意識,並且在需要時樂於請求別人的幫助,而不會自責。”

簡單來說,就是信任。

  • 相信自己值得愛,
  • 相信別人會給予愛,
  • 相信自己的力量,不認為求助等於無能。
獨立的女人,別活成一座孤島

工作時,尋求幫助,是在尋求合作,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擅長所有的事情。

和朋友在一起,彼此幫助,互相扶持。

婚姻裡,不必把所有擔子都一個人扛。養家的累,家務的煩,說出來,尋求愛人的幫助,也讓自己喘一口氣。

沒有彼此麻煩,關係就無從建立。

在幫助與被幫助中,產生交集,加深感情。

因為,沒有人真的是一座孤島。


歡迎關注@葉徐行,我們一起聊生活,聊情感,聊成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