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掠過捲起“千堆雪”百里海堤防住“風暴潮”

颱風掠過捲起“千堆雪”百里海堤防住“風暴潮”

東河水閘"天鴿"來襲當日,外閘水位暴漲。

8月23日午時,今年最強颱風“天鴿”正面襲擊中山,坦洲鎮錄得全市最大陣風16級,我市大部分水閘超警戒,創出水位記錄新高。水利專家說,“天鴿”正值天文大潮和處暑,威力和危害程度對中山來說百年一遇。

我市近百公里海堤外,巨浪翻滾,驚濤拍岸。但最終讓人鬆一口氣的是:颱風過後,我市海堤無一處決口。

自1988年升級地級市後,可查閱的受災害最嚴重的颱風暴潮發生於1993年9月17日,當時颱風級別為12級,坦洲鎮燈籠山站最高水位2.65米,造成中山堤外小圍崩決245處,出現597處決口,3鎮15村受浸。

2008 年臺風 “黑格比”系1996年以來登陸廣東省最強颱風,坦洲鎮燈籠山站最高水位達到2.74米,創新紀錄。

此次“天鴿”襲來時,燈籠山站最高水位達到2.83米,再次刷新紀錄。

此時此刻,中山的安全繫於94.6公里海堤,一旦失守,潮水將直接衝進受颱風暴潮直接襲擊的火炬、南朗、坦洲、神灣、民眾5個鎮區,導致生活在613平方公里的72萬名群眾頓失家園,並可能造成重大死傷,後果不堪設想。

8月27日,副省長、省防總總指揮鄧海光與中山市市長焦蘭生視頻連線時稱,中山的水利工程按50年一遇標準建設,“天鴿”襲擊中山時,面對屢創新高的水位,“我的心始終懸著,一直都放心不下。”

事實證明,中山市通過歷屆政府對水利的重視和大力度的投入,水利工程經受住颱風“天鴿”考驗,94.6公里的海堤巍然堅挺,抵禦了超百年一遇風暴潮的襲擊,保障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水利答卷。

事後,鄧海光稱,防汛工作中,工程性防禦是最為重要。他對此次中山按50年一遇標準設防的水利工程成功抵禦了百年一遇的颱風暴潮襲擊,多次表示充分肯定。

據介紹,目前中山共有防禦颱風暴潮的海堤94.6 公里、水閘53座;防禦洪水的江堤272.1公里,水閘142座。我市歷屆政府高度重視水利工程設施建設,未雨綢繆,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維護,通過科學調度發揮工程最大效益。當然,這也與水務等部門加強巡查指導、及時處置險情、科學調度等努力分不開。

(記者:本報記者李瑋瑋圖片由市水務局提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