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原創: 詹文靜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數月前,二次造訪位於廣州的佛像堂。在這座古造像雕塑館,當重新面對那些漆木造像,一切都似曾相識,彷彿血液中就流淌著前世記憶,這些記憶被這些造像的姿態與神情重新喚醒,並加以確認。

兩年多以前,正是通過佛像堂詹氏姐弟方才接觸、瞭解漆木造像,一下子便被那種磅礴的生命力所感染。那些造像超脫了宗教可能施與人的束縛,而將人帶領至一個更廣袤的藝術世界。這藝術經過詹氏姐弟的詮釋,不僅變得可感,亦變得可知。

此次與大家分享的,便是詹文靜最新的一篇文章《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讓我們先從理論篇開始。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

(理論篇)

文 | 詹文靜


"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這個話題有些大,說實話不太好下筆,因為涉及的地方太多,往往一開話匣子就越扯越遠,於是只能把話題縮小在一個範圍內,雖有很多侷限性,但都是個人的經驗之談。

漆木造像並不只是展現一個靜態的畫面,有時通過一個群體不同個體之間的位置、動作關係,或者單個造像的衣帶紋褶、體態,表現一個動態的感覺和故事。

古代漆木造像的身材比例、相貌神態、衣褶紋路都會給予觀者一個直接的觀感,這種觀感或喜或驚、或嘆或奇。通過這些直觀的感覺,我們在欣賞漆木造像時,即可超脫年代、材質、宗教主題可能的束縛,領會到千百年前創作者的精神內涵,與距今久遠的藝術家產生超越時空的共鳴。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古代雕刻師創作這些作品,不同年代、不同水平的工匠所呈現出來的作品面貌千姿百態,我們又該如何從中尋找到一定規律,更加深入地解讀呢?

"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在中國雕塑史上,線條始終是造型的重要手段,包括漆木造像,運用抽象的線條概括形態神情,有表現力和形式美的線條加之體積本身,獲得圓滿立體的效果,具有鮮明的東方民族風格。中國古代繪畫中以線見長的“吳帶當風,曹衣出水”,對雕塑影響深遠。由於歷代雕刻師都在造型中探索線條的表現力,盡力發揮線條的造型作用,形成各自的時代風格,所以線條的特徵往往成為判定作品年代的重要依據之一。

戰漢時期的木造像藝術成就已屬非凡,應用在各種明器雕塑及實用裝飾雕塑上,以動物形狀為主。因厚葬成風,這一時期以俑陪葬的數量也很大,漢代官府甚至設有專門製作木俑的機構。雕刻技法以突出外輪廓為主,細部多用彩繪表達,因此雕制時線條簡潔、平直有力、刀法明快,塊面稜線分明,作風拙樸渾厚,各種動物禽獸的形象和神態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戰國木俑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馬俑;戰國;原在地:中國湖南長沙

收藏地:波特蘭博物館(Portland Museum美國)

佛教造像較成熟的出現則自南北朝時期始,線條奔放簡勁、平直舒展;隋唐時線條圓潤宛轉、凸凹有致,層次感增強,且此時漆木佛造像開始流行,日本因受隋唐影響,這一時期的大型漆木造像傳世至今的,並不少見;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唐代線條

宋代和遼金時期線條細膩流暢、圓轉自然,富有裝飾意味,衣褶相比唐代密集,漆木佛造像尤為盛行;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遼代線條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金代線條

元代因蒙藏、尼泊爾元素的融入,造型多變,線條表達形式變化多端;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元代線條

明代想回歸到宋代,嚮往唐代的盛況,同時也受元代風格的影響,造像線條更加圓潤宛轉且不失簡練,技法成熟;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明代線條

清代衣紋層次感更強,普遍華麗,線條和花紋圖案繁複而細膩。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清代線條


西方雕塑突出團塊、光影效果的造型方法,與之相比,突出線條作用則是一種概括性極強的造型方法。團塊給人客觀的三維空間,而線條則給人空靈的立體感,是需要藉助主觀精神聯想補充的三維空間。線條在中國造像中起著重要的造型輔助作用,其據於形體產生的這種空靈感,有著一種與西方團塊雕塑大相異趣的美。

在中國古代造像中,先人們除了嫻熟地運用線條外,還把色彩與造像天衣無縫地結合在一塊,比如敦煌塑像的妝鑾彩畫,就是造像與繪畫的綜合表現。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敦煌莫高窟彩塑

中國古代漆木造像中線和色彩的運用也體現了繪畫性,這自有一種東方審美趣味,符合中國畫的意境與意象,人們從繪畫藝術的角度去看待造像藝術,而非單純從造型藝術的角度去賞。欣賞古代漆木造像,擺脫不了中國畫傳統的審美情趣角度。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及兩個維度


宗教的生命崇拜促成了造像追求美的形象原則的產生。古代宗教有一個突出的觀念,即認為神是最完美的,其生命是永恆的。“真善美”是古代造像獨特的審美原則,務求其美麗且具神性,最大程度上滿足視覺審美愉悅的要求。

不像西方古典雕塑那樣以求達到真人的完美比例,寫實和技巧高度展現,中國雕塑重“以形寫神”、“形神兼備”,含不盡之意於形象之外,形式雖寫意卻直達內心。這是中國古代造像的意象性特徵。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欣賞一尊漆木造像除體會意象性特徵外,還要懂得分辨其藝術水準的高低。如何辨認呢?不妨從兩個維度入手:

首先是年份,即時間的維度,大概瞭解每個年代的基本特徵,有了基本的認識,再具體到某個年代某種題材的特徵總結,從大方向再到具體的個例。

漆木造像自唐宋開始流行——唐之前罕有能保存下來的,且作品尚未成熟——唐代豐腴肥美;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唐代木胎立像菩薩,吉美博物館(法國巴黎)

宋代逐漸走向世俗,清新寫實;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北宋加彩木胎自在觀音,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美國紐約)

遼代在漢地特徵中融入契丹民族的審美特色,不如唐代渾圓,卻剛健偉岸;金代對遼代有傳承的地方,卻更加豐肥,氣勢雄健;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金代加彩木胎自在觀音,克利夫蘭博物館(美國)

元代開創漢藏風格,由上至下,影響到民間造像;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元代漆木坐像菩薩,私人藏品

明代造像將漢藏風格相互交融發展到巔峰,漆木造像風格多元化,清新樸實是其主流;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元明 晉作木胎自在水月觀音,私人藏品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明代京作木胎釋迦牟尼,私人藏品

清代漆木造像承襲明代,風格漸趨華麗繁複,技法越發嫻熟。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清康熙 御製髹漆金文殊菩薩,私人藏品


(有關漆木造像的各個時代風格,可參考筆者之前寫的一篇文章《從服飾衣紋來看木造像每個時期的特點》

其次是從造像產地區域去看,即空間的維度。漆木造像產地分佈廣泛,且各個地區風格各異,極具個性。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從左至右:晉作、京作、江浙作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從左至右:閩作、湘作、川作

(筆者此前的一篇文章《60張圖教你看懂中國傳統木雕佛像》亦有提及,可查閱幫助理解)

對以上兩個維度有了大致瞭解後,相信您在腦海裡就會產生您個人的數據庫。那麼當一尊漆木造像擺在眼前又如何去欣賞體會其中的藝術美呢?李澤厚先生曾表示,雕塑的本領在於它能突出地表現高度概括了的、理想性強的、單純的性格、品質、氣概。遠看時,首先會被大概的輪廓和氣韻吸引,氣韻雖是比較抽象的概念,但看過足夠多和好的造像藝術品後自然會有一定的數據庫積累,也一定會產生第一印象的感知,第一時間就會注意到其開臉和整體的造型、比例和衣飾的線條,而這些也是判斷一尊造像藝術水準高低的基本要素。

(圖片來源:佛像堂、攝影師氓卡)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踴躍交流

關於漆木造像的鑑賞與收藏

獲贊數最多的前十位

均可獲贈佛像堂出品

精美小畫冊一本

活動截至

3月16日20:00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


如何欣賞一尊漆木造像的藝術性(理論篇)| 新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