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淚控插管像背叛 網友嘆:母親也曾求別再救她

瓊瑤 平鑫濤 臺灣 Facebook 星光雲 2017-05-06

瓊瑤淚控插管像背叛 網友嘆:母親也曾求別再救她

▲瓊瑤認為讓丈夫插鼻胃管就像「背叛」了他,讓她一度難過到想跳樓。(圖/翻攝自微博)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知名作家瓊瑤的丈夫平鑫濤住院至今已1年多,如今為了是否插鼻胃管的問題與繼子女意見不同,讓她覺得自己「背叛」了另一半。而這起事件也意外引起網友對年老親人是否插管一事的討論,許多人紛紛在瓊瑤的PO文底下分享自己的經驗,「年輕時我不懂生死的意義,只知道能救的話為什麼不救,就算母親說『麥擱救瓦』(臺語,別再救我了),做子女的仍會覺得,就算她躺在那裡不能說話都會覺得安心。」

瓊瑤堅稱丈夫有意識時曾說出心願,因此不願插管讓他變成靠「加工活著」的老人,但3位繼子女認為插鼻胃管能讓父親更容易吃藥,而曾是麻醉科醫生的侯文詠也曾提到,「鼻胃管是很普通的東西,病好了1分鐘就能拿掉。」於是她決定聽繼子女及侯文詠的意見,然而,在親眼目睹丈夫插管後不適的呻吟,她這才覺得自己彷彿「背叛」了另一半,心情低落得一度想從榮總頂樓一躍而下。

瓊瑤淚控插管像背叛 網友嘆:母親也曾求別再救她

▲▼瓊瑤曾在平鑫濤住院400天的時候PO文淚喊撐不下去。(圖/東森新聞)

瓊瑤淚控插管像背叛 網友嘆:母親也曾求別再救她

不過,平鑫濤的兒子平雲強調,父親在遺囑中提到,「當我病危的時候,請你們不要把我送進加護病房。我不要任何管子和醫療器具來維持我的生命。」希望能「清清爽爽離開」的前提是「病危」,而父親目前只是失智,並沒有醫生判斷他已經病危或重度昏迷,雙方之間的矛盾在於「父親值不值得活下去的認知」,而非「是否要插鼻胃管」。

而這起事件也引發網友正反意見討論,也有不少網友在瓊瑤的臉書PO文底下分享自身的經驗。其中一名網友提到,23年前她最親愛的母親過世,前1年幾乎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是在醫院度過,不論是插管、氣切或是電擊她都親眼目睹過,老人家也曾說過「麥擱救瓦」,而當時才36歲的她不懂生死的意義,只覺得既然能夠救為什麼不救,就算母親不能說話只是躺在那裡都讓她覺得安心,「這是隻有愛卻不懂得病人的『孩子』會做的事。」

瓊瑤淚控插管像背叛 網友嘆:母親也曾求別再救她

▲瓊瑤丈夫插管的消息也讓臺灣的安寧議題再次浮上臺面。圖為瓊瑤。(圖/CFP)

PTT上則有另一派網友認為,插管有很多種,平鑫濤先生的情況真的沒有病危,畢竟鼻胃管並非氣切,「又不是一定好不起來,氣切比較辛苦。」也有抱持中立態度的網友表示,「臺灣的安養院其實到處都是插鼻胃管的病人,現今歐美則是普遍接受『自然退化』,立場不同何必如此?真相也只有平老先生自己知道了。」

對此,平雲的女兒在替父親發表於臉書的「一封沉重的公開信」PO文底下回覆網友說,「其實牽扯到感情層面的事原本就沒有絕對的黑白對錯,很容易就變成各執一詞的論戰,希望大家能聽見其他不一樣的聲音,不要只聽一面之詞就輕易下定論。我們只是想說出那些委屈、控訴背後另一個家庭的沉重,什麼事都是一體兩面,謝謝大家願意看完我們用心說的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