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瓊花是我國特有的名花,四五月間開花,花大如盤,潔白如玉。八十年代,瓊花被定為揚州市花,2007年,又被定為崑山市花。

揚州瓊花是千年來文人多有詠賞的題材,在宋朝尤為士林所鍾。韓琦作詩讚:"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劉敞詩云:"東方萬木競紛華,天下無雙獨此花。"民間亦廣為流傳隋煬帝沿大運河到揚州看瓊花的傳說。

"

瓊花是我國特有的名花,四五月間開花,花大如盤,潔白如玉。八十年代,瓊花被定為揚州市花,2007年,又被定為崑山市花。

揚州瓊花是千年來文人多有詠賞的題材,在宋朝尤為士林所鍾。韓琦作詩讚:"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劉敞詩云:"東方萬木競紛華,天下無雙獨此花。"民間亦廣為流傳隋煬帝沿大運河到揚州看瓊花的傳說。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瓊花是什麼花?在宋代,很多人認為瓊花即是玉蕊。北宋宋祁在《摘碎》中說:“維揚后土廟有花,色正白,曰玉蕊。王禹偁愛賞之,更稱曰瓊花。”劉敞的《移瓊花詩並序》道:“自淮南適東平,移后土廟,瓊花植於濯纓亭。此花天下止一株耳。永叔為揚州作無雙亭以賞之。彼土人別號八仙花,或雲李衛公玉蕊花即此種。”蘇軾詠瑞香的《西江月》中說“后土廟中玉蕊,蓬萊殿裡鞓紅”。不過曹璿也說“東坡……非謂即玉蕊花,謂瓊如玉蕊之白爾”。

"

瓊花是我國特有的名花,四五月間開花,花大如盤,潔白如玉。八十年代,瓊花被定為揚州市花,2007年,又被定為崑山市花。

揚州瓊花是千年來文人多有詠賞的題材,在宋朝尤為士林所鍾。韓琦作詩讚:"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劉敞詩云:"東方萬木競紛華,天下無雙獨此花。"民間亦廣為流傳隋煬帝沿大運河到揚州看瓊花的傳說。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瓊花是什麼花?在宋代,很多人認為瓊花即是玉蕊。北宋宋祁在《摘碎》中說:“維揚后土廟有花,色正白,曰玉蕊。王禹偁愛賞之,更稱曰瓊花。”劉敞的《移瓊花詩並序》道:“自淮南適東平,移后土廟,瓊花植於濯纓亭。此花天下止一株耳。永叔為揚州作無雙亭以賞之。彼土人別號八仙花,或雲李衛公玉蕊花即此種。”蘇軾詠瑞香的《西江月》中說“后土廟中玉蕊,蓬萊殿裡鞓紅”。不過曹璿也說“東坡……非謂即玉蕊花,謂瓊如玉蕊之白爾”。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玉蕊為唐代傳統名花,後失傳,植物學家吳徵鎰確認為白檀

按照周武忠博士的觀點,“古瓊花就是現在的聚八仙,而揚州后土廟中的那株古瓊花僅是聚八仙中的單株差異而已。”從植物學上來說,揚州瓊花只是一棵比較特殊的聚八仙罷了。這樣看來,文學中的瓊花和現實中的瓊花,過去的瓊花和今日的瓊花,似乎是連續而一致的,都指的是一株聚八仙。但實際上,古代各種文學作品中所指的瓊花,不能以某種特定的植物言之,它更是一種浸潤了中國傳統精神的、被文人所創造出的“藝術之花”。

(一)從“瓊”到“瓊花”——“瓊”的意義流變

瓊花並不是一個一開始就特指某種植物的名詞,它更像是突然間被命名的。為什麼對這種植物命名瓊花,就涉及到“瓊”了。

根據現在的資料,在漢之前,作為花、樹意義上的“瓊花”沒有出現,只有作為美玉的“瓊華”。從瓊華到瓊花,這是一個由玉石到玉樹之瓊華(花)再到樹之美花的一個轉變過程

“瓊花”亦寫作“瓊華”,古文中“華”即是“花”。最早的“瓊華”確實是指美玉。《詩經·齊風》中說:“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中說:“瓊華,美石,士之服也……瓊華,石色似瓊也”,又說:“瓊是玉之美名,華謂色有光華。此石似瓊玉之色,故云美石”。朱熹注:“瓊華,美石似玉者。”可見,這時候的“瓊華”指的就是有光華的美玉。

"

瓊花是我國特有的名花,四五月間開花,花大如盤,潔白如玉。八十年代,瓊花被定為揚州市花,2007年,又被定為崑山市花。

揚州瓊花是千年來文人多有詠賞的題材,在宋朝尤為士林所鍾。韓琦作詩讚:"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劉敞詩云:"東方萬木競紛華,天下無雙獨此花。"民間亦廣為流傳隋煬帝沿大運河到揚州看瓊花的傳說。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瓊花是什麼花?在宋代,很多人認為瓊花即是玉蕊。北宋宋祁在《摘碎》中說:“維揚后土廟有花,色正白,曰玉蕊。王禹偁愛賞之,更稱曰瓊花。”劉敞的《移瓊花詩並序》道:“自淮南適東平,移后土廟,瓊花植於濯纓亭。此花天下止一株耳。永叔為揚州作無雙亭以賞之。彼土人別號八仙花,或雲李衛公玉蕊花即此種。”蘇軾詠瑞香的《西江月》中說“后土廟中玉蕊,蓬萊殿裡鞓紅”。不過曹璿也說“東坡……非謂即玉蕊花,謂瓊如玉蕊之白爾”。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玉蕊為唐代傳統名花,後失傳,植物學家吳徵鎰確認為白檀

按照周武忠博士的觀點,“古瓊花就是現在的聚八仙,而揚州后土廟中的那株古瓊花僅是聚八仙中的單株差異而已。”從植物學上來說,揚州瓊花只是一棵比較特殊的聚八仙罷了。這樣看來,文學中的瓊花和現實中的瓊花,過去的瓊花和今日的瓊花,似乎是連續而一致的,都指的是一株聚八仙。但實際上,古代各種文學作品中所指的瓊花,不能以某種特定的植物言之,它更是一種浸潤了中國傳統精神的、被文人所創造出的“藝術之花”。

(一)從“瓊”到“瓊花”——“瓊”的意義流變

瓊花並不是一個一開始就特指某種植物的名詞,它更像是突然間被命名的。為什麼對這種植物命名瓊花,就涉及到“瓊”了。

根據現在的資料,在漢之前,作為花、樹意義上的“瓊花”沒有出現,只有作為美玉的“瓊華”。從瓊華到瓊花,這是一個由玉石到玉樹之瓊華(花)再到樹之美花的一個轉變過程

“瓊花”亦寫作“瓊華”,古文中“華”即是“花”。最早的“瓊華”確實是指美玉。《詩經·齊風》中說:“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中說:“瓊華,美石,士之服也……瓊華,石色似瓊也”,又說:“瓊是玉之美名,華謂色有光華。此石似瓊玉之色,故云美石”。朱熹注:“瓊華,美石似玉者。”可見,這時候的“瓊華”指的就是有光華的美玉。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詩經》所記錄的作為“美石”的“瓊華”,在戰國時期屈原的《離騷》中,延伸成為“瓊枝”。屈原說:“溘吾遊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又說“折瓊枝以為羞兮,精瓊爢以為粻”。此時的“瓊”已經從玉石而變成具有某種植物的意義。何況,在屈原眼裡,瓊枝也是有花的。他在“折瓊枝以繼佩”之後立刻說“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趁著這瓊枝上的瑤花還未飄零,我要到下方去送給可愛的女子。

"

瓊花是我國特有的名花,四五月間開花,花大如盤,潔白如玉。八十年代,瓊花被定為揚州市花,2007年,又被定為崑山市花。

揚州瓊花是千年來文人多有詠賞的題材,在宋朝尤為士林所鍾。韓琦作詩讚:"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劉敞詩云:"東方萬木競紛華,天下無雙獨此花。"民間亦廣為流傳隋煬帝沿大運河到揚州看瓊花的傳說。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瓊花是什麼花?在宋代,很多人認為瓊花即是玉蕊。北宋宋祁在《摘碎》中說:“維揚后土廟有花,色正白,曰玉蕊。王禹偁愛賞之,更稱曰瓊花。”劉敞的《移瓊花詩並序》道:“自淮南適東平,移后土廟,瓊花植於濯纓亭。此花天下止一株耳。永叔為揚州作無雙亭以賞之。彼土人別號八仙花,或雲李衛公玉蕊花即此種。”蘇軾詠瑞香的《西江月》中說“后土廟中玉蕊,蓬萊殿裡鞓紅”。不過曹璿也說“東坡……非謂即玉蕊花,謂瓊如玉蕊之白爾”。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玉蕊為唐代傳統名花,後失傳,植物學家吳徵鎰確認為白檀

按照周武忠博士的觀點,“古瓊花就是現在的聚八仙,而揚州后土廟中的那株古瓊花僅是聚八仙中的單株差異而已。”從植物學上來說,揚州瓊花只是一棵比較特殊的聚八仙罷了。這樣看來,文學中的瓊花和現實中的瓊花,過去的瓊花和今日的瓊花,似乎是連續而一致的,都指的是一株聚八仙。但實際上,古代各種文學作品中所指的瓊花,不能以某種特定的植物言之,它更是一種浸潤了中國傳統精神的、被文人所創造出的“藝術之花”。

(一)從“瓊”到“瓊花”——“瓊”的意義流變

瓊花並不是一個一開始就特指某種植物的名詞,它更像是突然間被命名的。為什麼對這種植物命名瓊花,就涉及到“瓊”了。

根據現在的資料,在漢之前,作為花、樹意義上的“瓊花”沒有出現,只有作為美玉的“瓊華”。從瓊華到瓊花,這是一個由玉石到玉樹之瓊華(花)再到樹之美花的一個轉變過程

“瓊花”亦寫作“瓊華”,古文中“華”即是“花”。最早的“瓊華”確實是指美玉。《詩經·齊風》中說:“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中說:“瓊華,美石,士之服也……瓊華,石色似瓊也”,又說:“瓊是玉之美名,華謂色有光華。此石似瓊玉之色,故云美石”。朱熹注:“瓊華,美石似玉者。”可見,這時候的“瓊華”指的就是有光華的美玉。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詩經》所記錄的作為“美石”的“瓊華”,在戰國時期屈原的《離騷》中,延伸成為“瓊枝”。屈原說:“溘吾遊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又說“折瓊枝以為羞兮,精瓊爢以為粻”。此時的“瓊”已經從玉石而變成具有某種植物的意義。何況,在屈原眼裡,瓊枝也是有花的。他在“折瓊枝以繼佩”之後立刻說“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趁著這瓊枝上的瑤花還未飄零,我要到下方去送給可愛的女子。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魏晉南北朝時期,“瓊樹”、“瓊枝”的稱謂已經很普遍。嵇康《琴賦》說:“越幽壑,援瓊枝,陟峻崿,以遊乎其下”;劉義慶《世說新語》中說:“王戎曰:‘太尉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自然是風塵外物’”;江淹《古離別》中說:“願一見顏色,不異瓊樹枝。”《陳書》記載:“(陳後主)其曲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大指所歸,皆美張貴妃、孔貴嬪之容色也。其略曰:‘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

既然有瓊樹,有瓊枝,屈原也說枝上有花,那麼,“瓊花”這個詞語的出現似也理所當然。只是瓊樹、瓊枝本是想象中虛構的產物,瓊花大小形狀究竟如何難得知,所以,瓊花最早之出現,也只是表達瓊樹之花,或者“色澤明豔”之花,並未和現實中的植物相聯繫。《漢書·司馬相如傳》記載的《大人賦》中說:“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咀噍芝英兮嘰瓊華。”顏師古注引張揖曰:“瓊樹生崑崙西流沙濱,大三百圍,高萬仞。華,蘂也,食之長生。”這裡的“瓊華”即瓊樹之花。這也是指稱某種花的“瓊花(華)”出現所能找到的最早的文獻資料。

在詩歌大興的唐代,詩中“瓊花”出現頻頻。李白《雜曲歌辭·秦女休行》說“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手揮白楊刀,清晝殺仇家”,盧綸《孤鬆吟酬渾贊善》:“陰郊一夜雪,榆柳皆枯折。回首望君家,翠蓋滿瓊花”, 葛氏女《和潘雍》“從此三山山上月,瓊花開處照春風”等句,瓊花都只是紅花(李白所說的秀色如瓊花,應作紅花解,喻意女子氣血旺盛)、白花等的別稱。

在這個從玉樹之花到樹之美花的演變過程中,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瓊”的顏色從紅色轉為紅白兼指或只指白色。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瓊,赤玉也。”到了唐代,赤色固然也是“瓊”所指顏色的一種,比如李白“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又比如柳宗元《新植海石榴詩》:“糞壤擢珠樹,莓苔插瓊英”。但是,唐代“瓊”的顏色主要指純白色。朱景玄《和崔使君臨發不得觀積雪》說“一樹瓊花空有待,曉風看落滿青苔”,樹上積雪,這裡的“瓊”應指白色。羅隱《白角篦》說:“白似瓊瑤滑似苔,隨梳伴鏡拂塵埃”,亦指白色無疑。

由紅轉白,看似並不重要,但是,後世作為特定植物的瓊花正是白色。“瓊”字為花名此時才有了顏色上的基礎,為宋代“瓊花”成為特指埋下了伏筆。可以說,從瓊花這個名字被賦予某種植物開始,它就已經是一株神話之花、文化之花了。

(二)揚州瓊花種植年代考

植物學意義上的揚州瓊花究竟是何時開始栽培,或者說何時為世人所注意,已經很難從文獻資料上考證出來。有的傳說早在漢代,揚州建后土祠之時就有此花,而《揚州府志》和《甘泉縣誌》記載瓊花開始種植於唐代。徐曉白教授則考證“瓊花栽於宋朝初年”。

漢代說認為,以瓊花聞名的揚州府城大東門外蕃釐觀(即后土祠)建於漢成帝元延二年。明代揚州府儒官馬駢所作《廣陵瓊花志》卷一中提及,漢成帝元延間(公元前12年-前9年),揚州后土祠因花而有封號為“瓊花觀”。又說,北宋政和(1111-1118年)中,因為人們把瓊花看作天仙蕃釐的化身,朝廷賜號其觀為蕃釐觀。天仙蕃釐之事可見於清代《隋唐演義》:“原來這株瓊花,乃一仙人道號蕃釐,因談仙家花木之美,世人不信,他取白玉一塊,種在地下,須臾之間,長起一樹,開花與瓊瑤相似,又因種玉而成,故取名叫做瓊花。後因仙人去了,鄉里為奇,造這所蕃釐觀,以紀其事。”這個傳說中,瓊花觀的“瓊華”並不是某種現實之花,而是神話幻想的結果。

"

瓊花是我國特有的名花,四五月間開花,花大如盤,潔白如玉。八十年代,瓊花被定為揚州市花,2007年,又被定為崑山市花。

揚州瓊花是千年來文人多有詠賞的題材,在宋朝尤為士林所鍾。韓琦作詩讚:"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劉敞詩云:"東方萬木競紛華,天下無雙獨此花。"民間亦廣為流傳隋煬帝沿大運河到揚州看瓊花的傳說。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瓊花是什麼花?在宋代,很多人認為瓊花即是玉蕊。北宋宋祁在《摘碎》中說:“維揚后土廟有花,色正白,曰玉蕊。王禹偁愛賞之,更稱曰瓊花。”劉敞的《移瓊花詩並序》道:“自淮南適東平,移后土廟,瓊花植於濯纓亭。此花天下止一株耳。永叔為揚州作無雙亭以賞之。彼土人別號八仙花,或雲李衛公玉蕊花即此種。”蘇軾詠瑞香的《西江月》中說“后土廟中玉蕊,蓬萊殿裡鞓紅”。不過曹璿也說“東坡……非謂即玉蕊花,謂瓊如玉蕊之白爾”。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玉蕊為唐代傳統名花,後失傳,植物學家吳徵鎰確認為白檀

按照周武忠博士的觀點,“古瓊花就是現在的聚八仙,而揚州后土廟中的那株古瓊花僅是聚八仙中的單株差異而已。”從植物學上來說,揚州瓊花只是一棵比較特殊的聚八仙罷了。這樣看來,文學中的瓊花和現實中的瓊花,過去的瓊花和今日的瓊花,似乎是連續而一致的,都指的是一株聚八仙。但實際上,古代各種文學作品中所指的瓊花,不能以某種特定的植物言之,它更是一種浸潤了中國傳統精神的、被文人所創造出的“藝術之花”。

(一)從“瓊”到“瓊花”——“瓊”的意義流變

瓊花並不是一個一開始就特指某種植物的名詞,它更像是突然間被命名的。為什麼對這種植物命名瓊花,就涉及到“瓊”了。

根據現在的資料,在漢之前,作為花、樹意義上的“瓊花”沒有出現,只有作為美玉的“瓊華”。從瓊華到瓊花,這是一個由玉石到玉樹之瓊華(花)再到樹之美花的一個轉變過程

“瓊花”亦寫作“瓊華”,古文中“華”即是“花”。最早的“瓊華”確實是指美玉。《詩經·齊風》中說:“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中說:“瓊華,美石,士之服也……瓊華,石色似瓊也”,又說:“瓊是玉之美名,華謂色有光華。此石似瓊玉之色,故云美石”。朱熹注:“瓊華,美石似玉者。”可見,這時候的“瓊華”指的就是有光華的美玉。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詩經》所記錄的作為“美石”的“瓊華”,在戰國時期屈原的《離騷》中,延伸成為“瓊枝”。屈原說:“溘吾遊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又說“折瓊枝以為羞兮,精瓊爢以為粻”。此時的“瓊”已經從玉石而變成具有某種植物的意義。何況,在屈原眼裡,瓊枝也是有花的。他在“折瓊枝以繼佩”之後立刻說“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趁著這瓊枝上的瑤花還未飄零,我要到下方去送給可愛的女子。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魏晉南北朝時期,“瓊樹”、“瓊枝”的稱謂已經很普遍。嵇康《琴賦》說:“越幽壑,援瓊枝,陟峻崿,以遊乎其下”;劉義慶《世說新語》中說:“王戎曰:‘太尉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自然是風塵外物’”;江淹《古離別》中說:“願一見顏色,不異瓊樹枝。”《陳書》記載:“(陳後主)其曲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大指所歸,皆美張貴妃、孔貴嬪之容色也。其略曰:‘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

既然有瓊樹,有瓊枝,屈原也說枝上有花,那麼,“瓊花”這個詞語的出現似也理所當然。只是瓊樹、瓊枝本是想象中虛構的產物,瓊花大小形狀究竟如何難得知,所以,瓊花最早之出現,也只是表達瓊樹之花,或者“色澤明豔”之花,並未和現實中的植物相聯繫。《漢書·司馬相如傳》記載的《大人賦》中說:“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咀噍芝英兮嘰瓊華。”顏師古注引張揖曰:“瓊樹生崑崙西流沙濱,大三百圍,高萬仞。華,蘂也,食之長生。”這裡的“瓊華”即瓊樹之花。這也是指稱某種花的“瓊花(華)”出現所能找到的最早的文獻資料。

在詩歌大興的唐代,詩中“瓊花”出現頻頻。李白《雜曲歌辭·秦女休行》說“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手揮白楊刀,清晝殺仇家”,盧綸《孤鬆吟酬渾贊善》:“陰郊一夜雪,榆柳皆枯折。回首望君家,翠蓋滿瓊花”, 葛氏女《和潘雍》“從此三山山上月,瓊花開處照春風”等句,瓊花都只是紅花(李白所說的秀色如瓊花,應作紅花解,喻意女子氣血旺盛)、白花等的別稱。

在這個從玉樹之花到樹之美花的演變過程中,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瓊”的顏色從紅色轉為紅白兼指或只指白色。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瓊,赤玉也。”到了唐代,赤色固然也是“瓊”所指顏色的一種,比如李白“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又比如柳宗元《新植海石榴詩》:“糞壤擢珠樹,莓苔插瓊英”。但是,唐代“瓊”的顏色主要指純白色。朱景玄《和崔使君臨發不得觀積雪》說“一樹瓊花空有待,曉風看落滿青苔”,樹上積雪,這裡的“瓊”應指白色。羅隱《白角篦》說:“白似瓊瑤滑似苔,隨梳伴鏡拂塵埃”,亦指白色無疑。

由紅轉白,看似並不重要,但是,後世作為特定植物的瓊花正是白色。“瓊”字為花名此時才有了顏色上的基礎,為宋代“瓊花”成為特指埋下了伏筆。可以說,從瓊花這個名字被賦予某種植物開始,它就已經是一株神話之花、文化之花了。

(二)揚州瓊花種植年代考

植物學意義上的揚州瓊花究竟是何時開始栽培,或者說何時為世人所注意,已經很難從文獻資料上考證出來。有的傳說早在漢代,揚州建后土祠之時就有此花,而《揚州府志》和《甘泉縣誌》記載瓊花開始種植於唐代。徐曉白教授則考證“瓊花栽於宋朝初年”。

漢代說認為,以瓊花聞名的揚州府城大東門外蕃釐觀(即后土祠)建於漢成帝元延二年。明代揚州府儒官馬駢所作《廣陵瓊花志》卷一中提及,漢成帝元延間(公元前12年-前9年),揚州后土祠因花而有封號為“瓊花觀”。又說,北宋政和(1111-1118年)中,因為人們把瓊花看作天仙蕃釐的化身,朝廷賜號其觀為蕃釐觀。天仙蕃釐之事可見於清代《隋唐演義》:“原來這株瓊花,乃一仙人道號蕃釐,因談仙家花木之美,世人不信,他取白玉一塊,種在地下,須臾之間,長起一樹,開花與瓊瑤相似,又因種玉而成,故取名叫做瓊花。後因仙人去了,鄉里為奇,造這所蕃釐觀,以紀其事。”這個傳說中,瓊花觀的“瓊華”並不是某種現實之花,而是神話幻想的結果。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現在揚州仍可見蕃釐觀牌樓

"

瓊花是我國特有的名花,四五月間開花,花大如盤,潔白如玉。八十年代,瓊花被定為揚州市花,2007年,又被定為崑山市花。

揚州瓊花是千年來文人多有詠賞的題材,在宋朝尤為士林所鍾。韓琦作詩讚:"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劉敞詩云:"東方萬木競紛華,天下無雙獨此花。"民間亦廣為流傳隋煬帝沿大運河到揚州看瓊花的傳說。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瓊花是什麼花?在宋代,很多人認為瓊花即是玉蕊。北宋宋祁在《摘碎》中說:“維揚后土廟有花,色正白,曰玉蕊。王禹偁愛賞之,更稱曰瓊花。”劉敞的《移瓊花詩並序》道:“自淮南適東平,移后土廟,瓊花植於濯纓亭。此花天下止一株耳。永叔為揚州作無雙亭以賞之。彼土人別號八仙花,或雲李衛公玉蕊花即此種。”蘇軾詠瑞香的《西江月》中說“后土廟中玉蕊,蓬萊殿裡鞓紅”。不過曹璿也說“東坡……非謂即玉蕊花,謂瓊如玉蕊之白爾”。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玉蕊為唐代傳統名花,後失傳,植物學家吳徵鎰確認為白檀

按照周武忠博士的觀點,“古瓊花就是現在的聚八仙,而揚州后土廟中的那株古瓊花僅是聚八仙中的單株差異而已。”從植物學上來說,揚州瓊花只是一棵比較特殊的聚八仙罷了。這樣看來,文學中的瓊花和現實中的瓊花,過去的瓊花和今日的瓊花,似乎是連續而一致的,都指的是一株聚八仙。但實際上,古代各種文學作品中所指的瓊花,不能以某種特定的植物言之,它更是一種浸潤了中國傳統精神的、被文人所創造出的“藝術之花”。

(一)從“瓊”到“瓊花”——“瓊”的意義流變

瓊花並不是一個一開始就特指某種植物的名詞,它更像是突然間被命名的。為什麼對這種植物命名瓊花,就涉及到“瓊”了。

根據現在的資料,在漢之前,作為花、樹意義上的“瓊花”沒有出現,只有作為美玉的“瓊華”。從瓊華到瓊花,這是一個由玉石到玉樹之瓊華(花)再到樹之美花的一個轉變過程

“瓊花”亦寫作“瓊華”,古文中“華”即是“花”。最早的“瓊華”確實是指美玉。《詩經·齊風》中說:“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中說:“瓊華,美石,士之服也……瓊華,石色似瓊也”,又說:“瓊是玉之美名,華謂色有光華。此石似瓊玉之色,故云美石”。朱熹注:“瓊華,美石似玉者。”可見,這時候的“瓊華”指的就是有光華的美玉。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詩經》所記錄的作為“美石”的“瓊華”,在戰國時期屈原的《離騷》中,延伸成為“瓊枝”。屈原說:“溘吾遊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又說“折瓊枝以為羞兮,精瓊爢以為粻”。此時的“瓊”已經從玉石而變成具有某種植物的意義。何況,在屈原眼裡,瓊枝也是有花的。他在“折瓊枝以繼佩”之後立刻說“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趁著這瓊枝上的瑤花還未飄零,我要到下方去送給可愛的女子。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魏晉南北朝時期,“瓊樹”、“瓊枝”的稱謂已經很普遍。嵇康《琴賦》說:“越幽壑,援瓊枝,陟峻崿,以遊乎其下”;劉義慶《世說新語》中說:“王戎曰:‘太尉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自然是風塵外物’”;江淹《古離別》中說:“願一見顏色,不異瓊樹枝。”《陳書》記載:“(陳後主)其曲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大指所歸,皆美張貴妃、孔貴嬪之容色也。其略曰:‘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

既然有瓊樹,有瓊枝,屈原也說枝上有花,那麼,“瓊花”這個詞語的出現似也理所當然。只是瓊樹、瓊枝本是想象中虛構的產物,瓊花大小形狀究竟如何難得知,所以,瓊花最早之出現,也只是表達瓊樹之花,或者“色澤明豔”之花,並未和現實中的植物相聯繫。《漢書·司馬相如傳》記載的《大人賦》中說:“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咀噍芝英兮嘰瓊華。”顏師古注引張揖曰:“瓊樹生崑崙西流沙濱,大三百圍,高萬仞。華,蘂也,食之長生。”這裡的“瓊華”即瓊樹之花。這也是指稱某種花的“瓊花(華)”出現所能找到的最早的文獻資料。

在詩歌大興的唐代,詩中“瓊花”出現頻頻。李白《雜曲歌辭·秦女休行》說“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手揮白楊刀,清晝殺仇家”,盧綸《孤鬆吟酬渾贊善》:“陰郊一夜雪,榆柳皆枯折。回首望君家,翠蓋滿瓊花”, 葛氏女《和潘雍》“從此三山山上月,瓊花開處照春風”等句,瓊花都只是紅花(李白所說的秀色如瓊花,應作紅花解,喻意女子氣血旺盛)、白花等的別稱。

在這個從玉樹之花到樹之美花的演變過程中,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瓊”的顏色從紅色轉為紅白兼指或只指白色。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瓊,赤玉也。”到了唐代,赤色固然也是“瓊”所指顏色的一種,比如李白“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又比如柳宗元《新植海石榴詩》:“糞壤擢珠樹,莓苔插瓊英”。但是,唐代“瓊”的顏色主要指純白色。朱景玄《和崔使君臨發不得觀積雪》說“一樹瓊花空有待,曉風看落滿青苔”,樹上積雪,這裡的“瓊”應指白色。羅隱《白角篦》說:“白似瓊瑤滑似苔,隨梳伴鏡拂塵埃”,亦指白色無疑。

由紅轉白,看似並不重要,但是,後世作為特定植物的瓊花正是白色。“瓊”字為花名此時才有了顏色上的基礎,為宋代“瓊花”成為特指埋下了伏筆。可以說,從瓊花這個名字被賦予某種植物開始,它就已經是一株神話之花、文化之花了。

(二)揚州瓊花種植年代考

植物學意義上的揚州瓊花究竟是何時開始栽培,或者說何時為世人所注意,已經很難從文獻資料上考證出來。有的傳說早在漢代,揚州建后土祠之時就有此花,而《揚州府志》和《甘泉縣誌》記載瓊花開始種植於唐代。徐曉白教授則考證“瓊花栽於宋朝初年”。

漢代說認為,以瓊花聞名的揚州府城大東門外蕃釐觀(即后土祠)建於漢成帝元延二年。明代揚州府儒官馬駢所作《廣陵瓊花志》卷一中提及,漢成帝元延間(公元前12年-前9年),揚州后土祠因花而有封號為“瓊花觀”。又說,北宋政和(1111-1118年)中,因為人們把瓊花看作天仙蕃釐的化身,朝廷賜號其觀為蕃釐觀。天仙蕃釐之事可見於清代《隋唐演義》:“原來這株瓊花,乃一仙人道號蕃釐,因談仙家花木之美,世人不信,他取白玉一塊,種在地下,須臾之間,長起一樹,開花與瓊瑤相似,又因種玉而成,故取名叫做瓊花。後因仙人去了,鄉里為奇,造這所蕃釐觀,以紀其事。”這個傳說中,瓊花觀的“瓊華”並不是某種現實之花,而是神話幻想的結果。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現在揚州仍可見蕃釐觀牌樓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廣陵瓊花志》說漢代瓊花觀因花得名,卻無法從漢唐時期的其他記載中找到印證。《全唐詩》中,收錄有兩首涉及“瓊華觀”的詩歌,一為羅隱《經故友所居(一題上有瓊華觀三字)》,一為唐彥謙的《亂後經表兄瓊華觀舊居》,兩首詩並沒有提到瓊花。

南北朝說,以陳後主詞《玉樹後庭花》為證。《南史》雲:“陳後主每行賓客,對張貴妃等遊宴,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相贈答,採其尤麗者為曲調,其曲有《玉樹後庭花》”。明代楊慎《丹鉛錄》認為,玉樹後庭花就是瓊花。吳融《隋堤》:“曾笑陳家歌玉樹,卻隨後主看瓊花”,孫光憲《後庭花》:“輕飆吹起瓊花綻,玉葉如剪”,這兩首詩中的“瓊花”可作“美花”解釋,倒不一定說明吳融和孫光憲與楊慎的觀點相同。

隋代說在民間流傳很廣,這與清代的小說《說唐》及《隋唐演義》有關。從史料上看,主要依據有明代嘉靖年間馬駢《廣陵瓊花志》引《大業遺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春二月,將作監監丞大卿裴矩奏稱,揚州垕土祠前有玉蕊花一株,天下無雙,每至三月一開,花惟一朵,香聞數裡之外,雖逝蜂戲蝶,莫敢過楯,前十日始卸落,則瓣墜於地,尋復無有,疑必有鬼神以訶護之,至八月再開,開後則彌月香氣不散,氤氳停蓄,信天下之奇種也。”裴矩又說,揚州有二十四橋,為江北都會,珠簾十里,夜市千燈,古稱“揚一益二”(益指益州),不可不遊。於是隋煬帝巡遊至揚州。“一至祠下,以觀瓊花,果符表奏。但花時則群蜂舞蝶,匝沓數千萬,飛繞欄檻為少異耳,因起無雙殿,以寵花魁。”

馬駢認為《大業遺事》為“唐中書侍郎顏師古所著,唐去隋未遠,事核必真”。顏師古固然曾經和魏徵、孔穎達等人一起編修《隋書》,是當時大家。如果《大業遺事》確實是他所著,那隋煬帝因瓊花而至揚州應為事實。但為何顏師古不將這一大事記入《隋書》呢?顏師古的《隋遺錄》、《南部煙花記》都是記實文字,也沒有隋煬帝看瓊花的說法。這篇《大業遺事》,可以認定是假託顏師古之名的偽書,其中記錄的隋煬帝看花故事,也就可以定為偽事了。

"

瓊花是我國特有的名花,四五月間開花,花大如盤,潔白如玉。八十年代,瓊花被定為揚州市花,2007年,又被定為崑山市花。

揚州瓊花是千年來文人多有詠賞的題材,在宋朝尤為士林所鍾。韓琦作詩讚:"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劉敞詩云:"東方萬木競紛華,天下無雙獨此花。"民間亦廣為流傳隋煬帝沿大運河到揚州看瓊花的傳說。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瓊花是什麼花?在宋代,很多人認為瓊花即是玉蕊。北宋宋祁在《摘碎》中說:“維揚后土廟有花,色正白,曰玉蕊。王禹偁愛賞之,更稱曰瓊花。”劉敞的《移瓊花詩並序》道:“自淮南適東平,移后土廟,瓊花植於濯纓亭。此花天下止一株耳。永叔為揚州作無雙亭以賞之。彼土人別號八仙花,或雲李衛公玉蕊花即此種。”蘇軾詠瑞香的《西江月》中說“后土廟中玉蕊,蓬萊殿裡鞓紅”。不過曹璿也說“東坡……非謂即玉蕊花,謂瓊如玉蕊之白爾”。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玉蕊為唐代傳統名花,後失傳,植物學家吳徵鎰確認為白檀

按照周武忠博士的觀點,“古瓊花就是現在的聚八仙,而揚州后土廟中的那株古瓊花僅是聚八仙中的單株差異而已。”從植物學上來說,揚州瓊花只是一棵比較特殊的聚八仙罷了。這樣看來,文學中的瓊花和現實中的瓊花,過去的瓊花和今日的瓊花,似乎是連續而一致的,都指的是一株聚八仙。但實際上,古代各種文學作品中所指的瓊花,不能以某種特定的植物言之,它更是一種浸潤了中國傳統精神的、被文人所創造出的“藝術之花”。

(一)從“瓊”到“瓊花”——“瓊”的意義流變

瓊花並不是一個一開始就特指某種植物的名詞,它更像是突然間被命名的。為什麼對這種植物命名瓊花,就涉及到“瓊”了。

根據現在的資料,在漢之前,作為花、樹意義上的“瓊花”沒有出現,只有作為美玉的“瓊華”。從瓊華到瓊花,這是一個由玉石到玉樹之瓊華(花)再到樹之美花的一個轉變過程

“瓊花”亦寫作“瓊華”,古文中“華”即是“花”。最早的“瓊華”確實是指美玉。《詩經·齊風》中說:“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中說:“瓊華,美石,士之服也……瓊華,石色似瓊也”,又說:“瓊是玉之美名,華謂色有光華。此石似瓊玉之色,故云美石”。朱熹注:“瓊華,美石似玉者。”可見,這時候的“瓊華”指的就是有光華的美玉。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詩經》所記錄的作為“美石”的“瓊華”,在戰國時期屈原的《離騷》中,延伸成為“瓊枝”。屈原說:“溘吾遊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又說“折瓊枝以為羞兮,精瓊爢以為粻”。此時的“瓊”已經從玉石而變成具有某種植物的意義。何況,在屈原眼裡,瓊枝也是有花的。他在“折瓊枝以繼佩”之後立刻說“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趁著這瓊枝上的瑤花還未飄零,我要到下方去送給可愛的女子。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魏晉南北朝時期,“瓊樹”、“瓊枝”的稱謂已經很普遍。嵇康《琴賦》說:“越幽壑,援瓊枝,陟峻崿,以遊乎其下”;劉義慶《世說新語》中說:“王戎曰:‘太尉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自然是風塵外物’”;江淹《古離別》中說:“願一見顏色,不異瓊樹枝。”《陳書》記載:“(陳後主)其曲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大指所歸,皆美張貴妃、孔貴嬪之容色也。其略曰:‘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

既然有瓊樹,有瓊枝,屈原也說枝上有花,那麼,“瓊花”這個詞語的出現似也理所當然。只是瓊樹、瓊枝本是想象中虛構的產物,瓊花大小形狀究竟如何難得知,所以,瓊花最早之出現,也只是表達瓊樹之花,或者“色澤明豔”之花,並未和現實中的植物相聯繫。《漢書·司馬相如傳》記載的《大人賦》中說:“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咀噍芝英兮嘰瓊華。”顏師古注引張揖曰:“瓊樹生崑崙西流沙濱,大三百圍,高萬仞。華,蘂也,食之長生。”這裡的“瓊華”即瓊樹之花。這也是指稱某種花的“瓊花(華)”出現所能找到的最早的文獻資料。

在詩歌大興的唐代,詩中“瓊花”出現頻頻。李白《雜曲歌辭·秦女休行》說“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手揮白楊刀,清晝殺仇家”,盧綸《孤鬆吟酬渾贊善》:“陰郊一夜雪,榆柳皆枯折。回首望君家,翠蓋滿瓊花”, 葛氏女《和潘雍》“從此三山山上月,瓊花開處照春風”等句,瓊花都只是紅花(李白所說的秀色如瓊花,應作紅花解,喻意女子氣血旺盛)、白花等的別稱。

在這個從玉樹之花到樹之美花的演變過程中,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瓊”的顏色從紅色轉為紅白兼指或只指白色。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瓊,赤玉也。”到了唐代,赤色固然也是“瓊”所指顏色的一種,比如李白“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又比如柳宗元《新植海石榴詩》:“糞壤擢珠樹,莓苔插瓊英”。但是,唐代“瓊”的顏色主要指純白色。朱景玄《和崔使君臨發不得觀積雪》說“一樹瓊花空有待,曉風看落滿青苔”,樹上積雪,這裡的“瓊”應指白色。羅隱《白角篦》說:“白似瓊瑤滑似苔,隨梳伴鏡拂塵埃”,亦指白色無疑。

由紅轉白,看似並不重要,但是,後世作為特定植物的瓊花正是白色。“瓊”字為花名此時才有了顏色上的基礎,為宋代“瓊花”成為特指埋下了伏筆。可以說,從瓊花這個名字被賦予某種植物開始,它就已經是一株神話之花、文化之花了。

(二)揚州瓊花種植年代考

植物學意義上的揚州瓊花究竟是何時開始栽培,或者說何時為世人所注意,已經很難從文獻資料上考證出來。有的傳說早在漢代,揚州建后土祠之時就有此花,而《揚州府志》和《甘泉縣誌》記載瓊花開始種植於唐代。徐曉白教授則考證“瓊花栽於宋朝初年”。

漢代說認為,以瓊花聞名的揚州府城大東門外蕃釐觀(即后土祠)建於漢成帝元延二年。明代揚州府儒官馬駢所作《廣陵瓊花志》卷一中提及,漢成帝元延間(公元前12年-前9年),揚州后土祠因花而有封號為“瓊花觀”。又說,北宋政和(1111-1118年)中,因為人們把瓊花看作天仙蕃釐的化身,朝廷賜號其觀為蕃釐觀。天仙蕃釐之事可見於清代《隋唐演義》:“原來這株瓊花,乃一仙人道號蕃釐,因談仙家花木之美,世人不信,他取白玉一塊,種在地下,須臾之間,長起一樹,開花與瓊瑤相似,又因種玉而成,故取名叫做瓊花。後因仙人去了,鄉里為奇,造這所蕃釐觀,以紀其事。”這個傳說中,瓊花觀的“瓊華”並不是某種現實之花,而是神話幻想的結果。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現在揚州仍可見蕃釐觀牌樓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廣陵瓊花志》說漢代瓊花觀因花得名,卻無法從漢唐時期的其他記載中找到印證。《全唐詩》中,收錄有兩首涉及“瓊華觀”的詩歌,一為羅隱《經故友所居(一題上有瓊華觀三字)》,一為唐彥謙的《亂後經表兄瓊華觀舊居》,兩首詩並沒有提到瓊花。

南北朝說,以陳後主詞《玉樹後庭花》為證。《南史》雲:“陳後主每行賓客,對張貴妃等遊宴,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相贈答,採其尤麗者為曲調,其曲有《玉樹後庭花》”。明代楊慎《丹鉛錄》認為,玉樹後庭花就是瓊花。吳融《隋堤》:“曾笑陳家歌玉樹,卻隨後主看瓊花”,孫光憲《後庭花》:“輕飆吹起瓊花綻,玉葉如剪”,這兩首詩中的“瓊花”可作“美花”解釋,倒不一定說明吳融和孫光憲與楊慎的觀點相同。

隋代說在民間流傳很廣,這與清代的小說《說唐》及《隋唐演義》有關。從史料上看,主要依據有明代嘉靖年間馬駢《廣陵瓊花志》引《大業遺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春二月,將作監監丞大卿裴矩奏稱,揚州垕土祠前有玉蕊花一株,天下無雙,每至三月一開,花惟一朵,香聞數裡之外,雖逝蜂戲蝶,莫敢過楯,前十日始卸落,則瓣墜於地,尋復無有,疑必有鬼神以訶護之,至八月再開,開後則彌月香氣不散,氤氳停蓄,信天下之奇種也。”裴矩又說,揚州有二十四橋,為江北都會,珠簾十里,夜市千燈,古稱“揚一益二”(益指益州),不可不遊。於是隋煬帝巡遊至揚州。“一至祠下,以觀瓊花,果符表奏。但花時則群蜂舞蝶,匝沓數千萬,飛繞欄檻為少異耳,因起無雙殿,以寵花魁。”

馬駢認為《大業遺事》為“唐中書侍郎顏師古所著,唐去隋未遠,事核必真”。顏師古固然曾經和魏徵、孔穎達等人一起編修《隋書》,是當時大家。如果《大業遺事》確實是他所著,那隋煬帝因瓊花而至揚州應為事實。但為何顏師古不將這一大事記入《隋書》呢?顏師古的《隋遺錄》、《南部煙花記》都是記實文字,也沒有隋煬帝看瓊花的說法。這篇《大業遺事》,可以認定是假託顏師古之名的偽書,其中記錄的隋煬帝看花故事,也就可以定為偽事了。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以隋煬帝下揚州為題材的水彩畫

持唐代說的史料不少,除《揚州府志》和《甘泉縣誌》外,宋初的宋敏求在《春明退朝錄》中指出:“揚州后土廟有瓊花一株,或雲自唐所植,即李衛公所謂玉蕊花也。”《辭源》也註明:“瓊花相傳為唐人所植。”《揚州日報》2010年11月2日錢傳倉《瓊花“始”於唐代的記載》一文還列舉出:明代郎瑛的《瓊花辨》:“考‘揚志’(即揚州府志),謂瓊花或雲唐植”。明代人著的《南畿志》中的“瓊花臺”注:其花為“唐所植,天下獨此一株”。清代沈自南的《藝林匯考植物篇·瓊花》:“世傳瓊花乃唐人所植……唐賢多題詠之”。清代黃之雋《瓊花曲》開頭就寫道:“相傳瓊花天下無,自唐至宋唯一株。”

這些史料,往往都說“相傳”。相傳一般不可作為明確的證據。考慮到第一位明確記錄后土廟瓊花的宋代詩人王禹偁於《后土廟瓊花詩·序》中說:“揚州后土廟,有花一株,潔白可愛,且其樹大而花繁,不知何木也。俗謂之瓊花。”可見在北宋初年,瓊花就已經“樹大而花繁”,可以推測出它最晚也在唐末宋初種植。說古瓊花在唐代開始栽培,應當可以接受。因為缺乏實證材料,徐曉白教授考證為宋朝初年,也還可信。

(三)瓊花烈女與瓊花太守:被不斷神化的歷史

一般認為,是宋朝時的王禹偁最先在《后土廟瓊花詩·序》中為瓊花命名。晏殊在《晏元獻集》中有《翰林盛諫議借示揚州后土祠玉蕊花詩序》雲:“此花因王禹偁更名瓊花”。宋祁在《摘碎》中說“維揚州后土廟,有花正白曰玉蕊,王禹伊愛賞之,更稱曰瓊花”。王禹偁所謂“俗謂之”其實也可以理解為“王禹偁”謂之,某種意義上看,王禹偁實為揚州瓊花之父

"

瓊花是我國特有的名花,四五月間開花,花大如盤,潔白如玉。八十年代,瓊花被定為揚州市花,2007年,又被定為崑山市花。

揚州瓊花是千年來文人多有詠賞的題材,在宋朝尤為士林所鍾。韓琦作詩讚:"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劉敞詩云:"東方萬木競紛華,天下無雙獨此花。"民間亦廣為流傳隋煬帝沿大運河到揚州看瓊花的傳說。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瓊花是什麼花?在宋代,很多人認為瓊花即是玉蕊。北宋宋祁在《摘碎》中說:“維揚后土廟有花,色正白,曰玉蕊。王禹偁愛賞之,更稱曰瓊花。”劉敞的《移瓊花詩並序》道:“自淮南適東平,移后土廟,瓊花植於濯纓亭。此花天下止一株耳。永叔為揚州作無雙亭以賞之。彼土人別號八仙花,或雲李衛公玉蕊花即此種。”蘇軾詠瑞香的《西江月》中說“后土廟中玉蕊,蓬萊殿裡鞓紅”。不過曹璿也說“東坡……非謂即玉蕊花,謂瓊如玉蕊之白爾”。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玉蕊為唐代傳統名花,後失傳,植物學家吳徵鎰確認為白檀

按照周武忠博士的觀點,“古瓊花就是現在的聚八仙,而揚州后土廟中的那株古瓊花僅是聚八仙中的單株差異而已。”從植物學上來說,揚州瓊花只是一棵比較特殊的聚八仙罷了。這樣看來,文學中的瓊花和現實中的瓊花,過去的瓊花和今日的瓊花,似乎是連續而一致的,都指的是一株聚八仙。但實際上,古代各種文學作品中所指的瓊花,不能以某種特定的植物言之,它更是一種浸潤了中國傳統精神的、被文人所創造出的“藝術之花”。

(一)從“瓊”到“瓊花”——“瓊”的意義流變

瓊花並不是一個一開始就特指某種植物的名詞,它更像是突然間被命名的。為什麼對這種植物命名瓊花,就涉及到“瓊”了。

根據現在的資料,在漢之前,作為花、樹意義上的“瓊花”沒有出現,只有作為美玉的“瓊華”。從瓊華到瓊花,這是一個由玉石到玉樹之瓊華(花)再到樹之美花的一個轉變過程

“瓊花”亦寫作“瓊華”,古文中“華”即是“花”。最早的“瓊華”確實是指美玉。《詩經·齊風》中說:“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中說:“瓊華,美石,士之服也……瓊華,石色似瓊也”,又說:“瓊是玉之美名,華謂色有光華。此石似瓊玉之色,故云美石”。朱熹注:“瓊華,美石似玉者。”可見,這時候的“瓊華”指的就是有光華的美玉。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詩經》所記錄的作為“美石”的“瓊華”,在戰國時期屈原的《離騷》中,延伸成為“瓊枝”。屈原說:“溘吾遊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又說“折瓊枝以為羞兮,精瓊爢以為粻”。此時的“瓊”已經從玉石而變成具有某種植物的意義。何況,在屈原眼裡,瓊枝也是有花的。他在“折瓊枝以繼佩”之後立刻說“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趁著這瓊枝上的瑤花還未飄零,我要到下方去送給可愛的女子。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魏晉南北朝時期,“瓊樹”、“瓊枝”的稱謂已經很普遍。嵇康《琴賦》說:“越幽壑,援瓊枝,陟峻崿,以遊乎其下”;劉義慶《世說新語》中說:“王戎曰:‘太尉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自然是風塵外物’”;江淹《古離別》中說:“願一見顏色,不異瓊樹枝。”《陳書》記載:“(陳後主)其曲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大指所歸,皆美張貴妃、孔貴嬪之容色也。其略曰:‘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

既然有瓊樹,有瓊枝,屈原也說枝上有花,那麼,“瓊花”這個詞語的出現似也理所當然。只是瓊樹、瓊枝本是想象中虛構的產物,瓊花大小形狀究竟如何難得知,所以,瓊花最早之出現,也只是表達瓊樹之花,或者“色澤明豔”之花,並未和現實中的植物相聯繫。《漢書·司馬相如傳》記載的《大人賦》中說:“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咀噍芝英兮嘰瓊華。”顏師古注引張揖曰:“瓊樹生崑崙西流沙濱,大三百圍,高萬仞。華,蘂也,食之長生。”這裡的“瓊華”即瓊樹之花。這也是指稱某種花的“瓊花(華)”出現所能找到的最早的文獻資料。

在詩歌大興的唐代,詩中“瓊花”出現頻頻。李白《雜曲歌辭·秦女休行》說“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手揮白楊刀,清晝殺仇家”,盧綸《孤鬆吟酬渾贊善》:“陰郊一夜雪,榆柳皆枯折。回首望君家,翠蓋滿瓊花”, 葛氏女《和潘雍》“從此三山山上月,瓊花開處照春風”等句,瓊花都只是紅花(李白所說的秀色如瓊花,應作紅花解,喻意女子氣血旺盛)、白花等的別稱。

在這個從玉樹之花到樹之美花的演變過程中,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瓊”的顏色從紅色轉為紅白兼指或只指白色。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瓊,赤玉也。”到了唐代,赤色固然也是“瓊”所指顏色的一種,比如李白“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又比如柳宗元《新植海石榴詩》:“糞壤擢珠樹,莓苔插瓊英”。但是,唐代“瓊”的顏色主要指純白色。朱景玄《和崔使君臨發不得觀積雪》說“一樹瓊花空有待,曉風看落滿青苔”,樹上積雪,這裡的“瓊”應指白色。羅隱《白角篦》說:“白似瓊瑤滑似苔,隨梳伴鏡拂塵埃”,亦指白色無疑。

由紅轉白,看似並不重要,但是,後世作為特定植物的瓊花正是白色。“瓊”字為花名此時才有了顏色上的基礎,為宋代“瓊花”成為特指埋下了伏筆。可以說,從瓊花這個名字被賦予某種植物開始,它就已經是一株神話之花、文化之花了。

(二)揚州瓊花種植年代考

植物學意義上的揚州瓊花究竟是何時開始栽培,或者說何時為世人所注意,已經很難從文獻資料上考證出來。有的傳說早在漢代,揚州建后土祠之時就有此花,而《揚州府志》和《甘泉縣誌》記載瓊花開始種植於唐代。徐曉白教授則考證“瓊花栽於宋朝初年”。

漢代說認為,以瓊花聞名的揚州府城大東門外蕃釐觀(即后土祠)建於漢成帝元延二年。明代揚州府儒官馬駢所作《廣陵瓊花志》卷一中提及,漢成帝元延間(公元前12年-前9年),揚州后土祠因花而有封號為“瓊花觀”。又說,北宋政和(1111-1118年)中,因為人們把瓊花看作天仙蕃釐的化身,朝廷賜號其觀為蕃釐觀。天仙蕃釐之事可見於清代《隋唐演義》:“原來這株瓊花,乃一仙人道號蕃釐,因談仙家花木之美,世人不信,他取白玉一塊,種在地下,須臾之間,長起一樹,開花與瓊瑤相似,又因種玉而成,故取名叫做瓊花。後因仙人去了,鄉里為奇,造這所蕃釐觀,以紀其事。”這個傳說中,瓊花觀的“瓊華”並不是某種現實之花,而是神話幻想的結果。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現在揚州仍可見蕃釐觀牌樓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廣陵瓊花志》說漢代瓊花觀因花得名,卻無法從漢唐時期的其他記載中找到印證。《全唐詩》中,收錄有兩首涉及“瓊華觀”的詩歌,一為羅隱《經故友所居(一題上有瓊華觀三字)》,一為唐彥謙的《亂後經表兄瓊華觀舊居》,兩首詩並沒有提到瓊花。

南北朝說,以陳後主詞《玉樹後庭花》為證。《南史》雲:“陳後主每行賓客,對張貴妃等遊宴,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相贈答,採其尤麗者為曲調,其曲有《玉樹後庭花》”。明代楊慎《丹鉛錄》認為,玉樹後庭花就是瓊花。吳融《隋堤》:“曾笑陳家歌玉樹,卻隨後主看瓊花”,孫光憲《後庭花》:“輕飆吹起瓊花綻,玉葉如剪”,這兩首詩中的“瓊花”可作“美花”解釋,倒不一定說明吳融和孫光憲與楊慎的觀點相同。

隋代說在民間流傳很廣,這與清代的小說《說唐》及《隋唐演義》有關。從史料上看,主要依據有明代嘉靖年間馬駢《廣陵瓊花志》引《大業遺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春二月,將作監監丞大卿裴矩奏稱,揚州垕土祠前有玉蕊花一株,天下無雙,每至三月一開,花惟一朵,香聞數裡之外,雖逝蜂戲蝶,莫敢過楯,前十日始卸落,則瓣墜於地,尋復無有,疑必有鬼神以訶護之,至八月再開,開後則彌月香氣不散,氤氳停蓄,信天下之奇種也。”裴矩又說,揚州有二十四橋,為江北都會,珠簾十里,夜市千燈,古稱“揚一益二”(益指益州),不可不遊。於是隋煬帝巡遊至揚州。“一至祠下,以觀瓊花,果符表奏。但花時則群蜂舞蝶,匝沓數千萬,飛繞欄檻為少異耳,因起無雙殿,以寵花魁。”

馬駢認為《大業遺事》為“唐中書侍郎顏師古所著,唐去隋未遠,事核必真”。顏師古固然曾經和魏徵、孔穎達等人一起編修《隋書》,是當時大家。如果《大業遺事》確實是他所著,那隋煬帝因瓊花而至揚州應為事實。但為何顏師古不將這一大事記入《隋書》呢?顏師古的《隋遺錄》、《南部煙花記》都是記實文字,也沒有隋煬帝看瓊花的說法。這篇《大業遺事》,可以認定是假託顏師古之名的偽書,其中記錄的隋煬帝看花故事,也就可以定為偽事了。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以隋煬帝下揚州為題材的水彩畫

持唐代說的史料不少,除《揚州府志》和《甘泉縣誌》外,宋初的宋敏求在《春明退朝錄》中指出:“揚州后土廟有瓊花一株,或雲自唐所植,即李衛公所謂玉蕊花也。”《辭源》也註明:“瓊花相傳為唐人所植。”《揚州日報》2010年11月2日錢傳倉《瓊花“始”於唐代的記載》一文還列舉出:明代郎瑛的《瓊花辨》:“考‘揚志’(即揚州府志),謂瓊花或雲唐植”。明代人著的《南畿志》中的“瓊花臺”注:其花為“唐所植,天下獨此一株”。清代沈自南的《藝林匯考植物篇·瓊花》:“世傳瓊花乃唐人所植……唐賢多題詠之”。清代黃之雋《瓊花曲》開頭就寫道:“相傳瓊花天下無,自唐至宋唯一株。”

這些史料,往往都說“相傳”。相傳一般不可作為明確的證據。考慮到第一位明確記錄后土廟瓊花的宋代詩人王禹偁於《后土廟瓊花詩·序》中說:“揚州后土廟,有花一株,潔白可愛,且其樹大而花繁,不知何木也。俗謂之瓊花。”可見在北宋初年,瓊花就已經“樹大而花繁”,可以推測出它最晚也在唐末宋初種植。說古瓊花在唐代開始栽培,應當可以接受。因為缺乏實證材料,徐曉白教授考證為宋朝初年,也還可信。

(三)瓊花烈女與瓊花太守:被不斷神化的歷史

一般認為,是宋朝時的王禹偁最先在《后土廟瓊花詩·序》中為瓊花命名。晏殊在《晏元獻集》中有《翰林盛諫議借示揚州后土祠玉蕊花詩序》雲:“此花因王禹偁更名瓊花”。宋祁在《摘碎》中說“維揚州后土廟,有花正白曰玉蕊,王禹伊愛賞之,更稱曰瓊花”。王禹偁所謂“俗謂之”其實也可以理解為“王禹偁”謂之,某種意義上看,王禹偁實為揚州瓊花之父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這樣一株花木,在最初的時候只是因為顏色潔白、花朵可愛而被詩人王禹偁所鍾愛。但很快,它就被附著上一層非常特別的意義——由於其“天下唯此一本”的特殊性,瓊花很快成為了揚州的名片。

揚州和瓊花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揚州酒中出現了瓊花露(《宋人軼事彙編》轉引《隱居通議》:賈以瓊花露百瓶饋之,蓋揚州酒也。《瓊花集》說:宋揚州有酒名瓊花露),宋仁宗慶曆(公元1041-1048年)年中,歐陽修任揚州知府時,為瓊花修起了無雙亭。宋朝以後詩詞中詠瓊花的必提揚州,詠揚州的必提瓊花。從韓琦的“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年年後土祠,獨比瓊瑤貴。”到俞清老的“因此瓊花發,維揚勝洛陽。若無三月雨,占斷一春香。”從賀鑄的“揚州夢斷燈明滅,想見瓊花開似雪”到歐陽修的“瓊花芍藥世無倫,偶不題詩便怨人。曾向無雙亭下醉,自知不負廣陵春”,文人們反覆強調著,揚州有瓊花,僅有揚州有瓊花,“自是花中第一流,無雙從古擅揚州”(王鞏《瓊花》)、“淮海無雙樹,春風花欲齊”(任伯雨《瓊花》),“古祠惟一株,他種不欲接”(孔武仲《瓊花畫軸》),“只瓊花一種,傳來仙苑。獨許揚州作珍產。便勝了、千千萬萬”(馬子嚴《賀新郎》)。

"

瓊花是我國特有的名花,四五月間開花,花大如盤,潔白如玉。八十年代,瓊花被定為揚州市花,2007年,又被定為崑山市花。

揚州瓊花是千年來文人多有詠賞的題材,在宋朝尤為士林所鍾。韓琦作詩讚:"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劉敞詩云:"東方萬木競紛華,天下無雙獨此花。"民間亦廣為流傳隋煬帝沿大運河到揚州看瓊花的傳說。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瓊花是什麼花?在宋代,很多人認為瓊花即是玉蕊。北宋宋祁在《摘碎》中說:“維揚后土廟有花,色正白,曰玉蕊。王禹偁愛賞之,更稱曰瓊花。”劉敞的《移瓊花詩並序》道:“自淮南適東平,移后土廟,瓊花植於濯纓亭。此花天下止一株耳。永叔為揚州作無雙亭以賞之。彼土人別號八仙花,或雲李衛公玉蕊花即此種。”蘇軾詠瑞香的《西江月》中說“后土廟中玉蕊,蓬萊殿裡鞓紅”。不過曹璿也說“東坡……非謂即玉蕊花,謂瓊如玉蕊之白爾”。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玉蕊為唐代傳統名花,後失傳,植物學家吳徵鎰確認為白檀

按照周武忠博士的觀點,“古瓊花就是現在的聚八仙,而揚州后土廟中的那株古瓊花僅是聚八仙中的單株差異而已。”從植物學上來說,揚州瓊花只是一棵比較特殊的聚八仙罷了。這樣看來,文學中的瓊花和現實中的瓊花,過去的瓊花和今日的瓊花,似乎是連續而一致的,都指的是一株聚八仙。但實際上,古代各種文學作品中所指的瓊花,不能以某種特定的植物言之,它更是一種浸潤了中國傳統精神的、被文人所創造出的“藝術之花”。

(一)從“瓊”到“瓊花”——“瓊”的意義流變

瓊花並不是一個一開始就特指某種植物的名詞,它更像是突然間被命名的。為什麼對這種植物命名瓊花,就涉及到“瓊”了。

根據現在的資料,在漢之前,作為花、樹意義上的“瓊花”沒有出現,只有作為美玉的“瓊華”。從瓊華到瓊花,這是一個由玉石到玉樹之瓊華(花)再到樹之美花的一個轉變過程

“瓊花”亦寫作“瓊華”,古文中“華”即是“花”。最早的“瓊華”確實是指美玉。《詩經·齊風》中說:“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中說:“瓊華,美石,士之服也……瓊華,石色似瓊也”,又說:“瓊是玉之美名,華謂色有光華。此石似瓊玉之色,故云美石”。朱熹注:“瓊華,美石似玉者。”可見,這時候的“瓊華”指的就是有光華的美玉。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詩經》所記錄的作為“美石”的“瓊華”,在戰國時期屈原的《離騷》中,延伸成為“瓊枝”。屈原說:“溘吾遊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又說“折瓊枝以為羞兮,精瓊爢以為粻”。此時的“瓊”已經從玉石而變成具有某種植物的意義。何況,在屈原眼裡,瓊枝也是有花的。他在“折瓊枝以繼佩”之後立刻說“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趁著這瓊枝上的瑤花還未飄零,我要到下方去送給可愛的女子。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魏晉南北朝時期,“瓊樹”、“瓊枝”的稱謂已經很普遍。嵇康《琴賦》說:“越幽壑,援瓊枝,陟峻崿,以遊乎其下”;劉義慶《世說新語》中說:“王戎曰:‘太尉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自然是風塵外物’”;江淹《古離別》中說:“願一見顏色,不異瓊樹枝。”《陳書》記載:“(陳後主)其曲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大指所歸,皆美張貴妃、孔貴嬪之容色也。其略曰:‘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

既然有瓊樹,有瓊枝,屈原也說枝上有花,那麼,“瓊花”這個詞語的出現似也理所當然。只是瓊樹、瓊枝本是想象中虛構的產物,瓊花大小形狀究竟如何難得知,所以,瓊花最早之出現,也只是表達瓊樹之花,或者“色澤明豔”之花,並未和現實中的植物相聯繫。《漢書·司馬相如傳》記載的《大人賦》中說:“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咀噍芝英兮嘰瓊華。”顏師古注引張揖曰:“瓊樹生崑崙西流沙濱,大三百圍,高萬仞。華,蘂也,食之長生。”這裡的“瓊華”即瓊樹之花。這也是指稱某種花的“瓊花(華)”出現所能找到的最早的文獻資料。

在詩歌大興的唐代,詩中“瓊花”出現頻頻。李白《雜曲歌辭·秦女休行》說“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手揮白楊刀,清晝殺仇家”,盧綸《孤鬆吟酬渾贊善》:“陰郊一夜雪,榆柳皆枯折。回首望君家,翠蓋滿瓊花”, 葛氏女《和潘雍》“從此三山山上月,瓊花開處照春風”等句,瓊花都只是紅花(李白所說的秀色如瓊花,應作紅花解,喻意女子氣血旺盛)、白花等的別稱。

在這個從玉樹之花到樹之美花的演變過程中,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瓊”的顏色從紅色轉為紅白兼指或只指白色。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瓊,赤玉也。”到了唐代,赤色固然也是“瓊”所指顏色的一種,比如李白“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又比如柳宗元《新植海石榴詩》:“糞壤擢珠樹,莓苔插瓊英”。但是,唐代“瓊”的顏色主要指純白色。朱景玄《和崔使君臨發不得觀積雪》說“一樹瓊花空有待,曉風看落滿青苔”,樹上積雪,這裡的“瓊”應指白色。羅隱《白角篦》說:“白似瓊瑤滑似苔,隨梳伴鏡拂塵埃”,亦指白色無疑。

由紅轉白,看似並不重要,但是,後世作為特定植物的瓊花正是白色。“瓊”字為花名此時才有了顏色上的基礎,為宋代“瓊花”成為特指埋下了伏筆。可以說,從瓊花這個名字被賦予某種植物開始,它就已經是一株神話之花、文化之花了。

(二)揚州瓊花種植年代考

植物學意義上的揚州瓊花究竟是何時開始栽培,或者說何時為世人所注意,已經很難從文獻資料上考證出來。有的傳說早在漢代,揚州建后土祠之時就有此花,而《揚州府志》和《甘泉縣誌》記載瓊花開始種植於唐代。徐曉白教授則考證“瓊花栽於宋朝初年”。

漢代說認為,以瓊花聞名的揚州府城大東門外蕃釐觀(即后土祠)建於漢成帝元延二年。明代揚州府儒官馬駢所作《廣陵瓊花志》卷一中提及,漢成帝元延間(公元前12年-前9年),揚州后土祠因花而有封號為“瓊花觀”。又說,北宋政和(1111-1118年)中,因為人們把瓊花看作天仙蕃釐的化身,朝廷賜號其觀為蕃釐觀。天仙蕃釐之事可見於清代《隋唐演義》:“原來這株瓊花,乃一仙人道號蕃釐,因談仙家花木之美,世人不信,他取白玉一塊,種在地下,須臾之間,長起一樹,開花與瓊瑤相似,又因種玉而成,故取名叫做瓊花。後因仙人去了,鄉里為奇,造這所蕃釐觀,以紀其事。”這個傳說中,瓊花觀的“瓊華”並不是某種現實之花,而是神話幻想的結果。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現在揚州仍可見蕃釐觀牌樓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廣陵瓊花志》說漢代瓊花觀因花得名,卻無法從漢唐時期的其他記載中找到印證。《全唐詩》中,收錄有兩首涉及“瓊華觀”的詩歌,一為羅隱《經故友所居(一題上有瓊華觀三字)》,一為唐彥謙的《亂後經表兄瓊華觀舊居》,兩首詩並沒有提到瓊花。

南北朝說,以陳後主詞《玉樹後庭花》為證。《南史》雲:“陳後主每行賓客,對張貴妃等遊宴,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相贈答,採其尤麗者為曲調,其曲有《玉樹後庭花》”。明代楊慎《丹鉛錄》認為,玉樹後庭花就是瓊花。吳融《隋堤》:“曾笑陳家歌玉樹,卻隨後主看瓊花”,孫光憲《後庭花》:“輕飆吹起瓊花綻,玉葉如剪”,這兩首詩中的“瓊花”可作“美花”解釋,倒不一定說明吳融和孫光憲與楊慎的觀點相同。

隋代說在民間流傳很廣,這與清代的小說《說唐》及《隋唐演義》有關。從史料上看,主要依據有明代嘉靖年間馬駢《廣陵瓊花志》引《大業遺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春二月,將作監監丞大卿裴矩奏稱,揚州垕土祠前有玉蕊花一株,天下無雙,每至三月一開,花惟一朵,香聞數裡之外,雖逝蜂戲蝶,莫敢過楯,前十日始卸落,則瓣墜於地,尋復無有,疑必有鬼神以訶護之,至八月再開,開後則彌月香氣不散,氤氳停蓄,信天下之奇種也。”裴矩又說,揚州有二十四橋,為江北都會,珠簾十里,夜市千燈,古稱“揚一益二”(益指益州),不可不遊。於是隋煬帝巡遊至揚州。“一至祠下,以觀瓊花,果符表奏。但花時則群蜂舞蝶,匝沓數千萬,飛繞欄檻為少異耳,因起無雙殿,以寵花魁。”

馬駢認為《大業遺事》為“唐中書侍郎顏師古所著,唐去隋未遠,事核必真”。顏師古固然曾經和魏徵、孔穎達等人一起編修《隋書》,是當時大家。如果《大業遺事》確實是他所著,那隋煬帝因瓊花而至揚州應為事實。但為何顏師古不將這一大事記入《隋書》呢?顏師古的《隋遺錄》、《南部煙花記》都是記實文字,也沒有隋煬帝看瓊花的說法。這篇《大業遺事》,可以認定是假託顏師古之名的偽書,其中記錄的隋煬帝看花故事,也就可以定為偽事了。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以隋煬帝下揚州為題材的水彩畫

持唐代說的史料不少,除《揚州府志》和《甘泉縣誌》外,宋初的宋敏求在《春明退朝錄》中指出:“揚州后土廟有瓊花一株,或雲自唐所植,即李衛公所謂玉蕊花也。”《辭源》也註明:“瓊花相傳為唐人所植。”《揚州日報》2010年11月2日錢傳倉《瓊花“始”於唐代的記載》一文還列舉出:明代郎瑛的《瓊花辨》:“考‘揚志’(即揚州府志),謂瓊花或雲唐植”。明代人著的《南畿志》中的“瓊花臺”注:其花為“唐所植,天下獨此一株”。清代沈自南的《藝林匯考植物篇·瓊花》:“世傳瓊花乃唐人所植……唐賢多題詠之”。清代黃之雋《瓊花曲》開頭就寫道:“相傳瓊花天下無,自唐至宋唯一株。”

這些史料,往往都說“相傳”。相傳一般不可作為明確的證據。考慮到第一位明確記錄后土廟瓊花的宋代詩人王禹偁於《后土廟瓊花詩·序》中說:“揚州后土廟,有花一株,潔白可愛,且其樹大而花繁,不知何木也。俗謂之瓊花。”可見在北宋初年,瓊花就已經“樹大而花繁”,可以推測出它最晚也在唐末宋初種植。說古瓊花在唐代開始栽培,應當可以接受。因為缺乏實證材料,徐曉白教授考證為宋朝初年,也還可信。

(三)瓊花烈女與瓊花太守:被不斷神化的歷史

一般認為,是宋朝時的王禹偁最先在《后土廟瓊花詩·序》中為瓊花命名。晏殊在《晏元獻集》中有《翰林盛諫議借示揚州后土祠玉蕊花詩序》雲:“此花因王禹偁更名瓊花”。宋祁在《摘碎》中說“維揚州后土廟,有花正白曰玉蕊,王禹伊愛賞之,更稱曰瓊花”。王禹偁所謂“俗謂之”其實也可以理解為“王禹偁”謂之,某種意義上看,王禹偁實為揚州瓊花之父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這樣一株花木,在最初的時候只是因為顏色潔白、花朵可愛而被詩人王禹偁所鍾愛。但很快,它就被附著上一層非常特別的意義——由於其“天下唯此一本”的特殊性,瓊花很快成為了揚州的名片。

揚州和瓊花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揚州酒中出現了瓊花露(《宋人軼事彙編》轉引《隱居通議》:賈以瓊花露百瓶饋之,蓋揚州酒也。《瓊花集》說:宋揚州有酒名瓊花露),宋仁宗慶曆(公元1041-1048年)年中,歐陽修任揚州知府時,為瓊花修起了無雙亭。宋朝以後詩詞中詠瓊花的必提揚州,詠揚州的必提瓊花。從韓琦的“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年年後土祠,獨比瓊瑤貴。”到俞清老的“因此瓊花發,維揚勝洛陽。若無三月雨,占斷一春香。”從賀鑄的“揚州夢斷燈明滅,想見瓊花開似雪”到歐陽修的“瓊花芍藥世無倫,偶不題詩便怨人。曾向無雙亭下醉,自知不負廣陵春”,文人們反覆強調著,揚州有瓊花,僅有揚州有瓊花,“自是花中第一流,無雙從古擅揚州”(王鞏《瓊花》)、“淮海無雙樹,春風花欲齊”(任伯雨《瓊花》),“古祠惟一株,他種不欲接”(孔武仲《瓊花畫軸》),“只瓊花一種,傳來仙苑。獨許揚州作珍產。便勝了、千千萬萬”(馬子嚴《賀新郎》)。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揚州瓊花臺

"

瓊花是我國特有的名花,四五月間開花,花大如盤,潔白如玉。八十年代,瓊花被定為揚州市花,2007年,又被定為崑山市花。

揚州瓊花是千年來文人多有詠賞的題材,在宋朝尤為士林所鍾。韓琦作詩讚:"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劉敞詩云:"東方萬木競紛華,天下無雙獨此花。"民間亦廣為流傳隋煬帝沿大運河到揚州看瓊花的傳說。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瓊花是什麼花?在宋代,很多人認為瓊花即是玉蕊。北宋宋祁在《摘碎》中說:“維揚后土廟有花,色正白,曰玉蕊。王禹偁愛賞之,更稱曰瓊花。”劉敞的《移瓊花詩並序》道:“自淮南適東平,移后土廟,瓊花植於濯纓亭。此花天下止一株耳。永叔為揚州作無雙亭以賞之。彼土人別號八仙花,或雲李衛公玉蕊花即此種。”蘇軾詠瑞香的《西江月》中說“后土廟中玉蕊,蓬萊殿裡鞓紅”。不過曹璿也說“東坡……非謂即玉蕊花,謂瓊如玉蕊之白爾”。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玉蕊為唐代傳統名花,後失傳,植物學家吳徵鎰確認為白檀

按照周武忠博士的觀點,“古瓊花就是現在的聚八仙,而揚州后土廟中的那株古瓊花僅是聚八仙中的單株差異而已。”從植物學上來說,揚州瓊花只是一棵比較特殊的聚八仙罷了。這樣看來,文學中的瓊花和現實中的瓊花,過去的瓊花和今日的瓊花,似乎是連續而一致的,都指的是一株聚八仙。但實際上,古代各種文學作品中所指的瓊花,不能以某種特定的植物言之,它更是一種浸潤了中國傳統精神的、被文人所創造出的“藝術之花”。

(一)從“瓊”到“瓊花”——“瓊”的意義流變

瓊花並不是一個一開始就特指某種植物的名詞,它更像是突然間被命名的。為什麼對這種植物命名瓊花,就涉及到“瓊”了。

根據現在的資料,在漢之前,作為花、樹意義上的“瓊花”沒有出現,只有作為美玉的“瓊華”。從瓊華到瓊花,這是一個由玉石到玉樹之瓊華(花)再到樹之美花的一個轉變過程

“瓊花”亦寫作“瓊華”,古文中“華”即是“花”。最早的“瓊華”確實是指美玉。《詩經·齊風》中說:“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中說:“瓊華,美石,士之服也……瓊華,石色似瓊也”,又說:“瓊是玉之美名,華謂色有光華。此石似瓊玉之色,故云美石”。朱熹注:“瓊華,美石似玉者。”可見,這時候的“瓊華”指的就是有光華的美玉。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詩經》所記錄的作為“美石”的“瓊華”,在戰國時期屈原的《離騷》中,延伸成為“瓊枝”。屈原說:“溘吾遊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又說“折瓊枝以為羞兮,精瓊爢以為粻”。此時的“瓊”已經從玉石而變成具有某種植物的意義。何況,在屈原眼裡,瓊枝也是有花的。他在“折瓊枝以繼佩”之後立刻說“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趁著這瓊枝上的瑤花還未飄零,我要到下方去送給可愛的女子。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魏晉南北朝時期,“瓊樹”、“瓊枝”的稱謂已經很普遍。嵇康《琴賦》說:“越幽壑,援瓊枝,陟峻崿,以遊乎其下”;劉義慶《世說新語》中說:“王戎曰:‘太尉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自然是風塵外物’”;江淹《古離別》中說:“願一見顏色,不異瓊樹枝。”《陳書》記載:“(陳後主)其曲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大指所歸,皆美張貴妃、孔貴嬪之容色也。其略曰:‘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

既然有瓊樹,有瓊枝,屈原也說枝上有花,那麼,“瓊花”這個詞語的出現似也理所當然。只是瓊樹、瓊枝本是想象中虛構的產物,瓊花大小形狀究竟如何難得知,所以,瓊花最早之出現,也只是表達瓊樹之花,或者“色澤明豔”之花,並未和現實中的植物相聯繫。《漢書·司馬相如傳》記載的《大人賦》中說:“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咀噍芝英兮嘰瓊華。”顏師古注引張揖曰:“瓊樹生崑崙西流沙濱,大三百圍,高萬仞。華,蘂也,食之長生。”這裡的“瓊華”即瓊樹之花。這也是指稱某種花的“瓊花(華)”出現所能找到的最早的文獻資料。

在詩歌大興的唐代,詩中“瓊花”出現頻頻。李白《雜曲歌辭·秦女休行》說“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手揮白楊刀,清晝殺仇家”,盧綸《孤鬆吟酬渾贊善》:“陰郊一夜雪,榆柳皆枯折。回首望君家,翠蓋滿瓊花”, 葛氏女《和潘雍》“從此三山山上月,瓊花開處照春風”等句,瓊花都只是紅花(李白所說的秀色如瓊花,應作紅花解,喻意女子氣血旺盛)、白花等的別稱。

在這個從玉樹之花到樹之美花的演變過程中,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瓊”的顏色從紅色轉為紅白兼指或只指白色。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瓊,赤玉也。”到了唐代,赤色固然也是“瓊”所指顏色的一種,比如李白“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又比如柳宗元《新植海石榴詩》:“糞壤擢珠樹,莓苔插瓊英”。但是,唐代“瓊”的顏色主要指純白色。朱景玄《和崔使君臨發不得觀積雪》說“一樹瓊花空有待,曉風看落滿青苔”,樹上積雪,這裡的“瓊”應指白色。羅隱《白角篦》說:“白似瓊瑤滑似苔,隨梳伴鏡拂塵埃”,亦指白色無疑。

由紅轉白,看似並不重要,但是,後世作為特定植物的瓊花正是白色。“瓊”字為花名此時才有了顏色上的基礎,為宋代“瓊花”成為特指埋下了伏筆。可以說,從瓊花這個名字被賦予某種植物開始,它就已經是一株神話之花、文化之花了。

(二)揚州瓊花種植年代考

植物學意義上的揚州瓊花究竟是何時開始栽培,或者說何時為世人所注意,已經很難從文獻資料上考證出來。有的傳說早在漢代,揚州建后土祠之時就有此花,而《揚州府志》和《甘泉縣誌》記載瓊花開始種植於唐代。徐曉白教授則考證“瓊花栽於宋朝初年”。

漢代說認為,以瓊花聞名的揚州府城大東門外蕃釐觀(即后土祠)建於漢成帝元延二年。明代揚州府儒官馬駢所作《廣陵瓊花志》卷一中提及,漢成帝元延間(公元前12年-前9年),揚州后土祠因花而有封號為“瓊花觀”。又說,北宋政和(1111-1118年)中,因為人們把瓊花看作天仙蕃釐的化身,朝廷賜號其觀為蕃釐觀。天仙蕃釐之事可見於清代《隋唐演義》:“原來這株瓊花,乃一仙人道號蕃釐,因談仙家花木之美,世人不信,他取白玉一塊,種在地下,須臾之間,長起一樹,開花與瓊瑤相似,又因種玉而成,故取名叫做瓊花。後因仙人去了,鄉里為奇,造這所蕃釐觀,以紀其事。”這個傳說中,瓊花觀的“瓊華”並不是某種現實之花,而是神話幻想的結果。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現在揚州仍可見蕃釐觀牌樓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廣陵瓊花志》說漢代瓊花觀因花得名,卻無法從漢唐時期的其他記載中找到印證。《全唐詩》中,收錄有兩首涉及“瓊華觀”的詩歌,一為羅隱《經故友所居(一題上有瓊華觀三字)》,一為唐彥謙的《亂後經表兄瓊華觀舊居》,兩首詩並沒有提到瓊花。

南北朝說,以陳後主詞《玉樹後庭花》為證。《南史》雲:“陳後主每行賓客,對張貴妃等遊宴,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相贈答,採其尤麗者為曲調,其曲有《玉樹後庭花》”。明代楊慎《丹鉛錄》認為,玉樹後庭花就是瓊花。吳融《隋堤》:“曾笑陳家歌玉樹,卻隨後主看瓊花”,孫光憲《後庭花》:“輕飆吹起瓊花綻,玉葉如剪”,這兩首詩中的“瓊花”可作“美花”解釋,倒不一定說明吳融和孫光憲與楊慎的觀點相同。

隋代說在民間流傳很廣,這與清代的小說《說唐》及《隋唐演義》有關。從史料上看,主要依據有明代嘉靖年間馬駢《廣陵瓊花志》引《大業遺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春二月,將作監監丞大卿裴矩奏稱,揚州垕土祠前有玉蕊花一株,天下無雙,每至三月一開,花惟一朵,香聞數裡之外,雖逝蜂戲蝶,莫敢過楯,前十日始卸落,則瓣墜於地,尋復無有,疑必有鬼神以訶護之,至八月再開,開後則彌月香氣不散,氤氳停蓄,信天下之奇種也。”裴矩又說,揚州有二十四橋,為江北都會,珠簾十里,夜市千燈,古稱“揚一益二”(益指益州),不可不遊。於是隋煬帝巡遊至揚州。“一至祠下,以觀瓊花,果符表奏。但花時則群蜂舞蝶,匝沓數千萬,飛繞欄檻為少異耳,因起無雙殿,以寵花魁。”

馬駢認為《大業遺事》為“唐中書侍郎顏師古所著,唐去隋未遠,事核必真”。顏師古固然曾經和魏徵、孔穎達等人一起編修《隋書》,是當時大家。如果《大業遺事》確實是他所著,那隋煬帝因瓊花而至揚州應為事實。但為何顏師古不將這一大事記入《隋書》呢?顏師古的《隋遺錄》、《南部煙花記》都是記實文字,也沒有隋煬帝看瓊花的說法。這篇《大業遺事》,可以認定是假託顏師古之名的偽書,其中記錄的隋煬帝看花故事,也就可以定為偽事了。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以隋煬帝下揚州為題材的水彩畫

持唐代說的史料不少,除《揚州府志》和《甘泉縣誌》外,宋初的宋敏求在《春明退朝錄》中指出:“揚州后土廟有瓊花一株,或雲自唐所植,即李衛公所謂玉蕊花也。”《辭源》也註明:“瓊花相傳為唐人所植。”《揚州日報》2010年11月2日錢傳倉《瓊花“始”於唐代的記載》一文還列舉出:明代郎瑛的《瓊花辨》:“考‘揚志’(即揚州府志),謂瓊花或雲唐植”。明代人著的《南畿志》中的“瓊花臺”注:其花為“唐所植,天下獨此一株”。清代沈自南的《藝林匯考植物篇·瓊花》:“世傳瓊花乃唐人所植……唐賢多題詠之”。清代黃之雋《瓊花曲》開頭就寫道:“相傳瓊花天下無,自唐至宋唯一株。”

這些史料,往往都說“相傳”。相傳一般不可作為明確的證據。考慮到第一位明確記錄后土廟瓊花的宋代詩人王禹偁於《后土廟瓊花詩·序》中說:“揚州后土廟,有花一株,潔白可愛,且其樹大而花繁,不知何木也。俗謂之瓊花。”可見在北宋初年,瓊花就已經“樹大而花繁”,可以推測出它最晚也在唐末宋初種植。說古瓊花在唐代開始栽培,應當可以接受。因為缺乏實證材料,徐曉白教授考證為宋朝初年,也還可信。

(三)瓊花烈女與瓊花太守:被不斷神化的歷史

一般認為,是宋朝時的王禹偁最先在《后土廟瓊花詩·序》中為瓊花命名。晏殊在《晏元獻集》中有《翰林盛諫議借示揚州后土祠玉蕊花詩序》雲:“此花因王禹偁更名瓊花”。宋祁在《摘碎》中說“維揚州后土廟,有花正白曰玉蕊,王禹伊愛賞之,更稱曰瓊花”。王禹偁所謂“俗謂之”其實也可以理解為“王禹偁”謂之,某種意義上看,王禹偁實為揚州瓊花之父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這樣一株花木,在最初的時候只是因為顏色潔白、花朵可愛而被詩人王禹偁所鍾愛。但很快,它就被附著上一層非常特別的意義——由於其“天下唯此一本”的特殊性,瓊花很快成為了揚州的名片。

揚州和瓊花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揚州酒中出現了瓊花露(《宋人軼事彙編》轉引《隱居通議》:賈以瓊花露百瓶饋之,蓋揚州酒也。《瓊花集》說:宋揚州有酒名瓊花露),宋仁宗慶曆(公元1041-1048年)年中,歐陽修任揚州知府時,為瓊花修起了無雙亭。宋朝以後詩詞中詠瓊花的必提揚州,詠揚州的必提瓊花。從韓琦的“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年年後土祠,獨比瓊瑤貴。”到俞清老的“因此瓊花發,維揚勝洛陽。若無三月雨,占斷一春香。”從賀鑄的“揚州夢斷燈明滅,想見瓊花開似雪”到歐陽修的“瓊花芍藥世無倫,偶不題詩便怨人。曾向無雙亭下醉,自知不負廣陵春”,文人們反覆強調著,揚州有瓊花,僅有揚州有瓊花,“自是花中第一流,無雙從古擅揚州”(王鞏《瓊花》)、“淮海無雙樹,春風花欲齊”(任伯雨《瓊花》),“古祠惟一株,他種不欲接”(孔武仲《瓊花畫軸》),“只瓊花一種,傳來仙苑。獨許揚州作珍產。便勝了、千千萬萬”(馬子嚴《賀新郎》)。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揚州瓊花臺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據說為歐陽修所修的無雙亭

如果單單只是和揚州相聯繫,瓊花也許也不過和其他各種名花一樣成為某種園林觀賞植物。但偏偏瓊花又與歷史上的國家興亡相聯繫,瓊花的盛開與枯敗從而具有了特殊的意味。

隨著宋代的衰亡,見證了宋代繁華的瓊花也遭逢大難,首先是被金人所毀。《瓊花集》卷五轉引杜斿《瓊花記》說:“餘自京口至揚州,尋訪舊事。知世所傳后土瓊花,在今城之蕃釐觀。亟往謁之,故瓊花猶在。然餘聞紹興辛巳(公元1161年)之變,敵入揚州,已揭其本而去。”明朝史忠《看瓊花》詩:“人為亡隋戒遊幸,天因逆毫剪根芽。” 明朝劉原翰詩:“隋帝看花千里來,金人揭本剩荒臺。”即說金人之事。

《瓊花記》又說,觀主唐大寧迎見,自稱八十六歲,生於崇寧年間(公元1102-1106年)。辛巳之變中,金海陵王完顏亮闖入瓊花觀,揭花本去,小苗剪而棄之。殘根幸於次年二月中旬雨後,“勃然三櫱從根出矣”,從老根上發出了苟延殘喘的新枝,“自是遂條達不巳”。

好景不長,接著到了元代,瓊花因此又發生變故。新芽生長113年後,改成元兵南下了。《瓊花集》引《山房隨筆》說:“德佑乙亥北師至,花遂不榮。趙國炎以絕句吊之曰:‘名擅無雙氣色雄,忍將一死報東風。他年我若修花史,合傳瓊姬烈女中。’”《宋人軼事彙編》引《香祖筆記》,亦記錄此事。他們沒有提德祐乙亥(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兵對瓊花做了什麼,或許什麼都沒做,但是瓊花卻“不榮”,按《洪武郡志》,瓊花“至元十三年花朽”,枯死了,從此瓊花成為絕唱。元代舒頔曾有《蕃釐觀》詩:“天上奇花玉色浮,只留一種在揚州。如今後土無根蒂,蜂蝶紛紛各自愁。”文人們認為,瓊花這是為宋殉葬,視之為保貞守節的“瓊花烈女”。

"

瓊花是我國特有的名花,四五月間開花,花大如盤,潔白如玉。八十年代,瓊花被定為揚州市花,2007年,又被定為崑山市花。

揚州瓊花是千年來文人多有詠賞的題材,在宋朝尤為士林所鍾。韓琦作詩讚:"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劉敞詩云:"東方萬木競紛華,天下無雙獨此花。"民間亦廣為流傳隋煬帝沿大運河到揚州看瓊花的傳說。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瓊花是什麼花?在宋代,很多人認為瓊花即是玉蕊。北宋宋祁在《摘碎》中說:“維揚后土廟有花,色正白,曰玉蕊。王禹偁愛賞之,更稱曰瓊花。”劉敞的《移瓊花詩並序》道:“自淮南適東平,移后土廟,瓊花植於濯纓亭。此花天下止一株耳。永叔為揚州作無雙亭以賞之。彼土人別號八仙花,或雲李衛公玉蕊花即此種。”蘇軾詠瑞香的《西江月》中說“后土廟中玉蕊,蓬萊殿裡鞓紅”。不過曹璿也說“東坡……非謂即玉蕊花,謂瓊如玉蕊之白爾”。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玉蕊為唐代傳統名花,後失傳,植物學家吳徵鎰確認為白檀

按照周武忠博士的觀點,“古瓊花就是現在的聚八仙,而揚州后土廟中的那株古瓊花僅是聚八仙中的單株差異而已。”從植物學上來說,揚州瓊花只是一棵比較特殊的聚八仙罷了。這樣看來,文學中的瓊花和現實中的瓊花,過去的瓊花和今日的瓊花,似乎是連續而一致的,都指的是一株聚八仙。但實際上,古代各種文學作品中所指的瓊花,不能以某種特定的植物言之,它更是一種浸潤了中國傳統精神的、被文人所創造出的“藝術之花”。

(一)從“瓊”到“瓊花”——“瓊”的意義流變

瓊花並不是一個一開始就特指某種植物的名詞,它更像是突然間被命名的。為什麼對這種植物命名瓊花,就涉及到“瓊”了。

根據現在的資料,在漢之前,作為花、樹意義上的“瓊花”沒有出現,只有作為美玉的“瓊華”。從瓊華到瓊花,這是一個由玉石到玉樹之瓊華(花)再到樹之美花的一個轉變過程

“瓊花”亦寫作“瓊華”,古文中“華”即是“花”。最早的“瓊華”確實是指美玉。《詩經·齊風》中說:“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中說:“瓊華,美石,士之服也……瓊華,石色似瓊也”,又說:“瓊是玉之美名,華謂色有光華。此石似瓊玉之色,故云美石”。朱熹注:“瓊華,美石似玉者。”可見,這時候的“瓊華”指的就是有光華的美玉。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詩經》所記錄的作為“美石”的“瓊華”,在戰國時期屈原的《離騷》中,延伸成為“瓊枝”。屈原說:“溘吾遊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又說“折瓊枝以為羞兮,精瓊爢以為粻”。此時的“瓊”已經從玉石而變成具有某種植物的意義。何況,在屈原眼裡,瓊枝也是有花的。他在“折瓊枝以繼佩”之後立刻說“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趁著這瓊枝上的瑤花還未飄零,我要到下方去送給可愛的女子。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魏晉南北朝時期,“瓊樹”、“瓊枝”的稱謂已經很普遍。嵇康《琴賦》說:“越幽壑,援瓊枝,陟峻崿,以遊乎其下”;劉義慶《世說新語》中說:“王戎曰:‘太尉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自然是風塵外物’”;江淹《古離別》中說:“願一見顏色,不異瓊樹枝。”《陳書》記載:“(陳後主)其曲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大指所歸,皆美張貴妃、孔貴嬪之容色也。其略曰:‘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

既然有瓊樹,有瓊枝,屈原也說枝上有花,那麼,“瓊花”這個詞語的出現似也理所當然。只是瓊樹、瓊枝本是想象中虛構的產物,瓊花大小形狀究竟如何難得知,所以,瓊花最早之出現,也只是表達瓊樹之花,或者“色澤明豔”之花,並未和現實中的植物相聯繫。《漢書·司馬相如傳》記載的《大人賦》中說:“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咀噍芝英兮嘰瓊華。”顏師古注引張揖曰:“瓊樹生崑崙西流沙濱,大三百圍,高萬仞。華,蘂也,食之長生。”這裡的“瓊華”即瓊樹之花。這也是指稱某種花的“瓊花(華)”出現所能找到的最早的文獻資料。

在詩歌大興的唐代,詩中“瓊花”出現頻頻。李白《雜曲歌辭·秦女休行》說“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手揮白楊刀,清晝殺仇家”,盧綸《孤鬆吟酬渾贊善》:“陰郊一夜雪,榆柳皆枯折。回首望君家,翠蓋滿瓊花”, 葛氏女《和潘雍》“從此三山山上月,瓊花開處照春風”等句,瓊花都只是紅花(李白所說的秀色如瓊花,應作紅花解,喻意女子氣血旺盛)、白花等的別稱。

在這個從玉樹之花到樹之美花的演變過程中,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瓊”的顏色從紅色轉為紅白兼指或只指白色。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瓊,赤玉也。”到了唐代,赤色固然也是“瓊”所指顏色的一種,比如李白“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又比如柳宗元《新植海石榴詩》:“糞壤擢珠樹,莓苔插瓊英”。但是,唐代“瓊”的顏色主要指純白色。朱景玄《和崔使君臨發不得觀積雪》說“一樹瓊花空有待,曉風看落滿青苔”,樹上積雪,這裡的“瓊”應指白色。羅隱《白角篦》說:“白似瓊瑤滑似苔,隨梳伴鏡拂塵埃”,亦指白色無疑。

由紅轉白,看似並不重要,但是,後世作為特定植物的瓊花正是白色。“瓊”字為花名此時才有了顏色上的基礎,為宋代“瓊花”成為特指埋下了伏筆。可以說,從瓊花這個名字被賦予某種植物開始,它就已經是一株神話之花、文化之花了。

(二)揚州瓊花種植年代考

植物學意義上的揚州瓊花究竟是何時開始栽培,或者說何時為世人所注意,已經很難從文獻資料上考證出來。有的傳說早在漢代,揚州建后土祠之時就有此花,而《揚州府志》和《甘泉縣誌》記載瓊花開始種植於唐代。徐曉白教授則考證“瓊花栽於宋朝初年”。

漢代說認為,以瓊花聞名的揚州府城大東門外蕃釐觀(即后土祠)建於漢成帝元延二年。明代揚州府儒官馬駢所作《廣陵瓊花志》卷一中提及,漢成帝元延間(公元前12年-前9年),揚州后土祠因花而有封號為“瓊花觀”。又說,北宋政和(1111-1118年)中,因為人們把瓊花看作天仙蕃釐的化身,朝廷賜號其觀為蕃釐觀。天仙蕃釐之事可見於清代《隋唐演義》:“原來這株瓊花,乃一仙人道號蕃釐,因談仙家花木之美,世人不信,他取白玉一塊,種在地下,須臾之間,長起一樹,開花與瓊瑤相似,又因種玉而成,故取名叫做瓊花。後因仙人去了,鄉里為奇,造這所蕃釐觀,以紀其事。”這個傳說中,瓊花觀的“瓊華”並不是某種現實之花,而是神話幻想的結果。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現在揚州仍可見蕃釐觀牌樓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廣陵瓊花志》說漢代瓊花觀因花得名,卻無法從漢唐時期的其他記載中找到印證。《全唐詩》中,收錄有兩首涉及“瓊華觀”的詩歌,一為羅隱《經故友所居(一題上有瓊華觀三字)》,一為唐彥謙的《亂後經表兄瓊華觀舊居》,兩首詩並沒有提到瓊花。

南北朝說,以陳後主詞《玉樹後庭花》為證。《南史》雲:“陳後主每行賓客,對張貴妃等遊宴,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相贈答,採其尤麗者為曲調,其曲有《玉樹後庭花》”。明代楊慎《丹鉛錄》認為,玉樹後庭花就是瓊花。吳融《隋堤》:“曾笑陳家歌玉樹,卻隨後主看瓊花”,孫光憲《後庭花》:“輕飆吹起瓊花綻,玉葉如剪”,這兩首詩中的“瓊花”可作“美花”解釋,倒不一定說明吳融和孫光憲與楊慎的觀點相同。

隋代說在民間流傳很廣,這與清代的小說《說唐》及《隋唐演義》有關。從史料上看,主要依據有明代嘉靖年間馬駢《廣陵瓊花志》引《大業遺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春二月,將作監監丞大卿裴矩奏稱,揚州垕土祠前有玉蕊花一株,天下無雙,每至三月一開,花惟一朵,香聞數裡之外,雖逝蜂戲蝶,莫敢過楯,前十日始卸落,則瓣墜於地,尋復無有,疑必有鬼神以訶護之,至八月再開,開後則彌月香氣不散,氤氳停蓄,信天下之奇種也。”裴矩又說,揚州有二十四橋,為江北都會,珠簾十里,夜市千燈,古稱“揚一益二”(益指益州),不可不遊。於是隋煬帝巡遊至揚州。“一至祠下,以觀瓊花,果符表奏。但花時則群蜂舞蝶,匝沓數千萬,飛繞欄檻為少異耳,因起無雙殿,以寵花魁。”

馬駢認為《大業遺事》為“唐中書侍郎顏師古所著,唐去隋未遠,事核必真”。顏師古固然曾經和魏徵、孔穎達等人一起編修《隋書》,是當時大家。如果《大業遺事》確實是他所著,那隋煬帝因瓊花而至揚州應為事實。但為何顏師古不將這一大事記入《隋書》呢?顏師古的《隋遺錄》、《南部煙花記》都是記實文字,也沒有隋煬帝看瓊花的說法。這篇《大業遺事》,可以認定是假託顏師古之名的偽書,其中記錄的隋煬帝看花故事,也就可以定為偽事了。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以隋煬帝下揚州為題材的水彩畫

持唐代說的史料不少,除《揚州府志》和《甘泉縣誌》外,宋初的宋敏求在《春明退朝錄》中指出:“揚州后土廟有瓊花一株,或雲自唐所植,即李衛公所謂玉蕊花也。”《辭源》也註明:“瓊花相傳為唐人所植。”《揚州日報》2010年11月2日錢傳倉《瓊花“始”於唐代的記載》一文還列舉出:明代郎瑛的《瓊花辨》:“考‘揚志’(即揚州府志),謂瓊花或雲唐植”。明代人著的《南畿志》中的“瓊花臺”注:其花為“唐所植,天下獨此一株”。清代沈自南的《藝林匯考植物篇·瓊花》:“世傳瓊花乃唐人所植……唐賢多題詠之”。清代黃之雋《瓊花曲》開頭就寫道:“相傳瓊花天下無,自唐至宋唯一株。”

這些史料,往往都說“相傳”。相傳一般不可作為明確的證據。考慮到第一位明確記錄后土廟瓊花的宋代詩人王禹偁於《后土廟瓊花詩·序》中說:“揚州后土廟,有花一株,潔白可愛,且其樹大而花繁,不知何木也。俗謂之瓊花。”可見在北宋初年,瓊花就已經“樹大而花繁”,可以推測出它最晚也在唐末宋初種植。說古瓊花在唐代開始栽培,應當可以接受。因為缺乏實證材料,徐曉白教授考證為宋朝初年,也還可信。

(三)瓊花烈女與瓊花太守:被不斷神化的歷史

一般認為,是宋朝時的王禹偁最先在《后土廟瓊花詩·序》中為瓊花命名。晏殊在《晏元獻集》中有《翰林盛諫議借示揚州后土祠玉蕊花詩序》雲:“此花因王禹偁更名瓊花”。宋祁在《摘碎》中說“維揚州后土廟,有花正白曰玉蕊,王禹伊愛賞之,更稱曰瓊花”。王禹偁所謂“俗謂之”其實也可以理解為“王禹偁”謂之,某種意義上看,王禹偁實為揚州瓊花之父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這樣一株花木,在最初的時候只是因為顏色潔白、花朵可愛而被詩人王禹偁所鍾愛。但很快,它就被附著上一層非常特別的意義——由於其“天下唯此一本”的特殊性,瓊花很快成為了揚州的名片。

揚州和瓊花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揚州酒中出現了瓊花露(《宋人軼事彙編》轉引《隱居通議》:賈以瓊花露百瓶饋之,蓋揚州酒也。《瓊花集》說:宋揚州有酒名瓊花露),宋仁宗慶曆(公元1041-1048年)年中,歐陽修任揚州知府時,為瓊花修起了無雙亭。宋朝以後詩詞中詠瓊花的必提揚州,詠揚州的必提瓊花。從韓琦的“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年年後土祠,獨比瓊瑤貴。”到俞清老的“因此瓊花發,維揚勝洛陽。若無三月雨,占斷一春香。”從賀鑄的“揚州夢斷燈明滅,想見瓊花開似雪”到歐陽修的“瓊花芍藥世無倫,偶不題詩便怨人。曾向無雙亭下醉,自知不負廣陵春”,文人們反覆強調著,揚州有瓊花,僅有揚州有瓊花,“自是花中第一流,無雙從古擅揚州”(王鞏《瓊花》)、“淮海無雙樹,春風花欲齊”(任伯雨《瓊花》),“古祠惟一株,他種不欲接”(孔武仲《瓊花畫軸》),“只瓊花一種,傳來仙苑。獨許揚州作珍產。便勝了、千千萬萬”(馬子嚴《賀新郎》)。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揚州瓊花臺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據說為歐陽修所修的無雙亭

如果單單只是和揚州相聯繫,瓊花也許也不過和其他各種名花一樣成為某種園林觀賞植物。但偏偏瓊花又與歷史上的國家興亡相聯繫,瓊花的盛開與枯敗從而具有了特殊的意味。

隨著宋代的衰亡,見證了宋代繁華的瓊花也遭逢大難,首先是被金人所毀。《瓊花集》卷五轉引杜斿《瓊花記》說:“餘自京口至揚州,尋訪舊事。知世所傳后土瓊花,在今城之蕃釐觀。亟往謁之,故瓊花猶在。然餘聞紹興辛巳(公元1161年)之變,敵入揚州,已揭其本而去。”明朝史忠《看瓊花》詩:“人為亡隋戒遊幸,天因逆毫剪根芽。” 明朝劉原翰詩:“隋帝看花千里來,金人揭本剩荒臺。”即說金人之事。

《瓊花記》又說,觀主唐大寧迎見,自稱八十六歲,生於崇寧年間(公元1102-1106年)。辛巳之變中,金海陵王完顏亮闖入瓊花觀,揭花本去,小苗剪而棄之。殘根幸於次年二月中旬雨後,“勃然三櫱從根出矣”,從老根上發出了苟延殘喘的新枝,“自是遂條達不巳”。

好景不長,接著到了元代,瓊花因此又發生變故。新芽生長113年後,改成元兵南下了。《瓊花集》引《山房隨筆》說:“德佑乙亥北師至,花遂不榮。趙國炎以絕句吊之曰:‘名擅無雙氣色雄,忍將一死報東風。他年我若修花史,合傳瓊姬烈女中。’”《宋人軼事彙編》引《香祖筆記》,亦記錄此事。他們沒有提德祐乙亥(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兵對瓊花做了什麼,或許什麼都沒做,但是瓊花卻“不榮”,按《洪武郡志》,瓊花“至元十三年花朽”,枯死了,從此瓊花成為絕唱。元代舒頔曾有《蕃釐觀》詩:“天上奇花玉色浮,只留一種在揚州。如今後土無根蒂,蜂蝶紛紛各自愁。”文人們認為,瓊花這是為宋殉葬,視之為保貞守節的“瓊花烈女”。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與揚州、與國運相聯繫的瓊花,在明清小說之中,就逐漸演化為“瓊花太守”和“隋煬帝觀花”的傳說。由於宋代王禹偁時才成就了“瓊花”的名氣,所以隋煬帝時是沒有“揚州瓊花”一說的,更談不上專程去揚州看瓊花。《說唐》和《隋唐演義》中的故事,只是坊間好事者的牽強附會。

《說唐》在第三十二回“王世充避禍畫瓊花,麻叔謀開河擾百姓”中描寫瓊花:

“揚州城裡有一羊離觀,是個著名的道觀。一天晚上,道士們只見空中響亮,有火球滾下,落在觀中。隨即天井中開了一株異花,高有一丈,頂上一朵五色鮮花,如一隻小船樣大,上有十八片大葉,下有六十四片小葉,香聞數裡,鬨動遠近。”並敷衍出隋煬帝夢瓊花的情節:“那時煬帝在宮,夢見花園中現出一朵花來,高有一丈,頂上一朵五色鮮花,上有十八片大葉,下有六十四片小葉,異香無比。又見花頂上立著一個人,天庭開闊,地角方圓,面如傅粉,脣若塗朱,頭戴沖天翅,身穿杏黃袍。又見一十八片大葉,化為一十八路反王;六十四片小葉,化為六十四處煙塵,一齊殺來”。

王世充受夢中之人指點,圖畫異花獻給煬帝,受封為瓊花太守。隋煬帝到揚州後,剛看了一眼瓊花,去安歇了。“不料到晚,狂風大作,飛砂走石,落下冰片來,足足有碗口大,把一株瓊花打落乾淨,花葉無存。到了天明,竟成了一座冰山。”這就是第三十五回:“冰打瓊花昏君掃興”。

《隋唐演義》中沒有瓊花太守一說,但是第四十七回“看瓊花樂盡隋終,殉死節香銷烈見”也提到了隋煬帝觀花:

“時煬帝與蕭後才轉過後殿,早望見高臺上瓊堆玉砌,一片潔白,異香陣陣,撲面飄來。煬帝大喜道:‘果然名不虛傳,今日見所未見矣!’正要到花下去細玩,豈知事有不測,才到臺邊,忽然花叢中捲起一陣香風,甚是狂驟。宮人太監見大風起,忙用掌扇御蓋,團團將煬帝與蕭後圍在中間,直等風過,方才展開。煬帝抬頭看花,只見花飛蕊落,雪白的堆了一地,枝上要尋一瓣一片卻也沒有。煬帝與蕭後見了,驚得痴呆半晌,大怒道:‘朕也未曾看個明白,就落得這般模樣,殊可痛恨。’”

小說之中對隋煬帝觀花的描寫頗有趣,可以博人一笑。在這些民間文學的傳播之中,瓊花完成了它的“神化”,完全是天意、國運的具體化了。它從對玉樹之花的想象中產生,在“歷史的神話化”中不斷豐滿,它不僅僅是一種植物、一種花卉,還是寄託著人們精神嚮往和審美追求的文化折射之物。

"

瓊花是我國特有的名花,四五月間開花,花大如盤,潔白如玉。八十年代,瓊花被定為揚州市花,2007年,又被定為崑山市花。

揚州瓊花是千年來文人多有詠賞的題材,在宋朝尤為士林所鍾。韓琦作詩讚:"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劉敞詩云:"東方萬木競紛華,天下無雙獨此花。"民間亦廣為流傳隋煬帝沿大運河到揚州看瓊花的傳說。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瓊花是什麼花?在宋代,很多人認為瓊花即是玉蕊。北宋宋祁在《摘碎》中說:“維揚后土廟有花,色正白,曰玉蕊。王禹偁愛賞之,更稱曰瓊花。”劉敞的《移瓊花詩並序》道:“自淮南適東平,移后土廟,瓊花植於濯纓亭。此花天下止一株耳。永叔為揚州作無雙亭以賞之。彼土人別號八仙花,或雲李衛公玉蕊花即此種。”蘇軾詠瑞香的《西江月》中說“后土廟中玉蕊,蓬萊殿裡鞓紅”。不過曹璿也說“東坡……非謂即玉蕊花,謂瓊如玉蕊之白爾”。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玉蕊為唐代傳統名花,後失傳,植物學家吳徵鎰確認為白檀

按照周武忠博士的觀點,“古瓊花就是現在的聚八仙,而揚州后土廟中的那株古瓊花僅是聚八仙中的單株差異而已。”從植物學上來說,揚州瓊花只是一棵比較特殊的聚八仙罷了。這樣看來,文學中的瓊花和現實中的瓊花,過去的瓊花和今日的瓊花,似乎是連續而一致的,都指的是一株聚八仙。但實際上,古代各種文學作品中所指的瓊花,不能以某種特定的植物言之,它更是一種浸潤了中國傳統精神的、被文人所創造出的“藝術之花”。

(一)從“瓊”到“瓊花”——“瓊”的意義流變

瓊花並不是一個一開始就特指某種植物的名詞,它更像是突然間被命名的。為什麼對這種植物命名瓊花,就涉及到“瓊”了。

根據現在的資料,在漢之前,作為花、樹意義上的“瓊花”沒有出現,只有作為美玉的“瓊華”。從瓊華到瓊花,這是一個由玉石到玉樹之瓊華(花)再到樹之美花的一個轉變過程

“瓊花”亦寫作“瓊華”,古文中“華”即是“花”。最早的“瓊華”確實是指美玉。《詩經·齊風》中說:“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中說:“瓊華,美石,士之服也……瓊華,石色似瓊也”,又說:“瓊是玉之美名,華謂色有光華。此石似瓊玉之色,故云美石”。朱熹注:“瓊華,美石似玉者。”可見,這時候的“瓊華”指的就是有光華的美玉。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詩經》所記錄的作為“美石”的“瓊華”,在戰國時期屈原的《離騷》中,延伸成為“瓊枝”。屈原說:“溘吾遊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又說“折瓊枝以為羞兮,精瓊爢以為粻”。此時的“瓊”已經從玉石而變成具有某種植物的意義。何況,在屈原眼裡,瓊枝也是有花的。他在“折瓊枝以繼佩”之後立刻說“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趁著這瓊枝上的瑤花還未飄零,我要到下方去送給可愛的女子。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魏晉南北朝時期,“瓊樹”、“瓊枝”的稱謂已經很普遍。嵇康《琴賦》說:“越幽壑,援瓊枝,陟峻崿,以遊乎其下”;劉義慶《世說新語》中說:“王戎曰:‘太尉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自然是風塵外物’”;江淹《古離別》中說:“願一見顏色,不異瓊樹枝。”《陳書》記載:“(陳後主)其曲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大指所歸,皆美張貴妃、孔貴嬪之容色也。其略曰:‘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

既然有瓊樹,有瓊枝,屈原也說枝上有花,那麼,“瓊花”這個詞語的出現似也理所當然。只是瓊樹、瓊枝本是想象中虛構的產物,瓊花大小形狀究竟如何難得知,所以,瓊花最早之出現,也只是表達瓊樹之花,或者“色澤明豔”之花,並未和現實中的植物相聯繫。《漢書·司馬相如傳》記載的《大人賦》中說:“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咀噍芝英兮嘰瓊華。”顏師古注引張揖曰:“瓊樹生崑崙西流沙濱,大三百圍,高萬仞。華,蘂也,食之長生。”這裡的“瓊華”即瓊樹之花。這也是指稱某種花的“瓊花(華)”出現所能找到的最早的文獻資料。

在詩歌大興的唐代,詩中“瓊花”出現頻頻。李白《雜曲歌辭·秦女休行》說“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手揮白楊刀,清晝殺仇家”,盧綸《孤鬆吟酬渾贊善》:“陰郊一夜雪,榆柳皆枯折。回首望君家,翠蓋滿瓊花”, 葛氏女《和潘雍》“從此三山山上月,瓊花開處照春風”等句,瓊花都只是紅花(李白所說的秀色如瓊花,應作紅花解,喻意女子氣血旺盛)、白花等的別稱。

在這個從玉樹之花到樹之美花的演變過程中,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瓊”的顏色從紅色轉為紅白兼指或只指白色。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瓊,赤玉也。”到了唐代,赤色固然也是“瓊”所指顏色的一種,比如李白“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又比如柳宗元《新植海石榴詩》:“糞壤擢珠樹,莓苔插瓊英”。但是,唐代“瓊”的顏色主要指純白色。朱景玄《和崔使君臨發不得觀積雪》說“一樹瓊花空有待,曉風看落滿青苔”,樹上積雪,這裡的“瓊”應指白色。羅隱《白角篦》說:“白似瓊瑤滑似苔,隨梳伴鏡拂塵埃”,亦指白色無疑。

由紅轉白,看似並不重要,但是,後世作為特定植物的瓊花正是白色。“瓊”字為花名此時才有了顏色上的基礎,為宋代“瓊花”成為特指埋下了伏筆。可以說,從瓊花這個名字被賦予某種植物開始,它就已經是一株神話之花、文化之花了。

(二)揚州瓊花種植年代考

植物學意義上的揚州瓊花究竟是何時開始栽培,或者說何時為世人所注意,已經很難從文獻資料上考證出來。有的傳說早在漢代,揚州建后土祠之時就有此花,而《揚州府志》和《甘泉縣誌》記載瓊花開始種植於唐代。徐曉白教授則考證“瓊花栽於宋朝初年”。

漢代說認為,以瓊花聞名的揚州府城大東門外蕃釐觀(即后土祠)建於漢成帝元延二年。明代揚州府儒官馬駢所作《廣陵瓊花志》卷一中提及,漢成帝元延間(公元前12年-前9年),揚州后土祠因花而有封號為“瓊花觀”。又說,北宋政和(1111-1118年)中,因為人們把瓊花看作天仙蕃釐的化身,朝廷賜號其觀為蕃釐觀。天仙蕃釐之事可見於清代《隋唐演義》:“原來這株瓊花,乃一仙人道號蕃釐,因談仙家花木之美,世人不信,他取白玉一塊,種在地下,須臾之間,長起一樹,開花與瓊瑤相似,又因種玉而成,故取名叫做瓊花。後因仙人去了,鄉里為奇,造這所蕃釐觀,以紀其事。”這個傳說中,瓊花觀的“瓊華”並不是某種現實之花,而是神話幻想的結果。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現在揚州仍可見蕃釐觀牌樓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廣陵瓊花志》說漢代瓊花觀因花得名,卻無法從漢唐時期的其他記載中找到印證。《全唐詩》中,收錄有兩首涉及“瓊華觀”的詩歌,一為羅隱《經故友所居(一題上有瓊華觀三字)》,一為唐彥謙的《亂後經表兄瓊華觀舊居》,兩首詩並沒有提到瓊花。

南北朝說,以陳後主詞《玉樹後庭花》為證。《南史》雲:“陳後主每行賓客,對張貴妃等遊宴,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相贈答,採其尤麗者為曲調,其曲有《玉樹後庭花》”。明代楊慎《丹鉛錄》認為,玉樹後庭花就是瓊花。吳融《隋堤》:“曾笑陳家歌玉樹,卻隨後主看瓊花”,孫光憲《後庭花》:“輕飆吹起瓊花綻,玉葉如剪”,這兩首詩中的“瓊花”可作“美花”解釋,倒不一定說明吳融和孫光憲與楊慎的觀點相同。

隋代說在民間流傳很廣,這與清代的小說《說唐》及《隋唐演義》有關。從史料上看,主要依據有明代嘉靖年間馬駢《廣陵瓊花志》引《大業遺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春二月,將作監監丞大卿裴矩奏稱,揚州垕土祠前有玉蕊花一株,天下無雙,每至三月一開,花惟一朵,香聞數裡之外,雖逝蜂戲蝶,莫敢過楯,前十日始卸落,則瓣墜於地,尋復無有,疑必有鬼神以訶護之,至八月再開,開後則彌月香氣不散,氤氳停蓄,信天下之奇種也。”裴矩又說,揚州有二十四橋,為江北都會,珠簾十里,夜市千燈,古稱“揚一益二”(益指益州),不可不遊。於是隋煬帝巡遊至揚州。“一至祠下,以觀瓊花,果符表奏。但花時則群蜂舞蝶,匝沓數千萬,飛繞欄檻為少異耳,因起無雙殿,以寵花魁。”

馬駢認為《大業遺事》為“唐中書侍郎顏師古所著,唐去隋未遠,事核必真”。顏師古固然曾經和魏徵、孔穎達等人一起編修《隋書》,是當時大家。如果《大業遺事》確實是他所著,那隋煬帝因瓊花而至揚州應為事實。但為何顏師古不將這一大事記入《隋書》呢?顏師古的《隋遺錄》、《南部煙花記》都是記實文字,也沒有隋煬帝看瓊花的說法。這篇《大業遺事》,可以認定是假託顏師古之名的偽書,其中記錄的隋煬帝看花故事,也就可以定為偽事了。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以隋煬帝下揚州為題材的水彩畫

持唐代說的史料不少,除《揚州府志》和《甘泉縣誌》外,宋初的宋敏求在《春明退朝錄》中指出:“揚州后土廟有瓊花一株,或雲自唐所植,即李衛公所謂玉蕊花也。”《辭源》也註明:“瓊花相傳為唐人所植。”《揚州日報》2010年11月2日錢傳倉《瓊花“始”於唐代的記載》一文還列舉出:明代郎瑛的《瓊花辨》:“考‘揚志’(即揚州府志),謂瓊花或雲唐植”。明代人著的《南畿志》中的“瓊花臺”注:其花為“唐所植,天下獨此一株”。清代沈自南的《藝林匯考植物篇·瓊花》:“世傳瓊花乃唐人所植……唐賢多題詠之”。清代黃之雋《瓊花曲》開頭就寫道:“相傳瓊花天下無,自唐至宋唯一株。”

這些史料,往往都說“相傳”。相傳一般不可作為明確的證據。考慮到第一位明確記錄后土廟瓊花的宋代詩人王禹偁於《后土廟瓊花詩·序》中說:“揚州后土廟,有花一株,潔白可愛,且其樹大而花繁,不知何木也。俗謂之瓊花。”可見在北宋初年,瓊花就已經“樹大而花繁”,可以推測出它最晚也在唐末宋初種植。說古瓊花在唐代開始栽培,應當可以接受。因為缺乏實證材料,徐曉白教授考證為宋朝初年,也還可信。

(三)瓊花烈女與瓊花太守:被不斷神化的歷史

一般認為,是宋朝時的王禹偁最先在《后土廟瓊花詩·序》中為瓊花命名。晏殊在《晏元獻集》中有《翰林盛諫議借示揚州后土祠玉蕊花詩序》雲:“此花因王禹偁更名瓊花”。宋祁在《摘碎》中說“維揚州后土廟,有花正白曰玉蕊,王禹伊愛賞之,更稱曰瓊花”。王禹偁所謂“俗謂之”其實也可以理解為“王禹偁”謂之,某種意義上看,王禹偁實為揚州瓊花之父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這樣一株花木,在最初的時候只是因為顏色潔白、花朵可愛而被詩人王禹偁所鍾愛。但很快,它就被附著上一層非常特別的意義——由於其“天下唯此一本”的特殊性,瓊花很快成為了揚州的名片。

揚州和瓊花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揚州酒中出現了瓊花露(《宋人軼事彙編》轉引《隱居通議》:賈以瓊花露百瓶饋之,蓋揚州酒也。《瓊花集》說:宋揚州有酒名瓊花露),宋仁宗慶曆(公元1041-1048年)年中,歐陽修任揚州知府時,為瓊花修起了無雙亭。宋朝以後詩詞中詠瓊花的必提揚州,詠揚州的必提瓊花。從韓琦的“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年年後土祠,獨比瓊瑤貴。”到俞清老的“因此瓊花發,維揚勝洛陽。若無三月雨,占斷一春香。”從賀鑄的“揚州夢斷燈明滅,想見瓊花開似雪”到歐陽修的“瓊花芍藥世無倫,偶不題詩便怨人。曾向無雙亭下醉,自知不負廣陵春”,文人們反覆強調著,揚州有瓊花,僅有揚州有瓊花,“自是花中第一流,無雙從古擅揚州”(王鞏《瓊花》)、“淮海無雙樹,春風花欲齊”(任伯雨《瓊花》),“古祠惟一株,他種不欲接”(孔武仲《瓊花畫軸》),“只瓊花一種,傳來仙苑。獨許揚州作珍產。便勝了、千千萬萬”(馬子嚴《賀新郎》)。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揚州瓊花臺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據說為歐陽修所修的無雙亭

如果單單只是和揚州相聯繫,瓊花也許也不過和其他各種名花一樣成為某種園林觀賞植物。但偏偏瓊花又與歷史上的國家興亡相聯繫,瓊花的盛開與枯敗從而具有了特殊的意味。

隨著宋代的衰亡,見證了宋代繁華的瓊花也遭逢大難,首先是被金人所毀。《瓊花集》卷五轉引杜斿《瓊花記》說:“餘自京口至揚州,尋訪舊事。知世所傳后土瓊花,在今城之蕃釐觀。亟往謁之,故瓊花猶在。然餘聞紹興辛巳(公元1161年)之變,敵入揚州,已揭其本而去。”明朝史忠《看瓊花》詩:“人為亡隋戒遊幸,天因逆毫剪根芽。” 明朝劉原翰詩:“隋帝看花千里來,金人揭本剩荒臺。”即說金人之事。

《瓊花記》又說,觀主唐大寧迎見,自稱八十六歲,生於崇寧年間(公元1102-1106年)。辛巳之變中,金海陵王完顏亮闖入瓊花觀,揭花本去,小苗剪而棄之。殘根幸於次年二月中旬雨後,“勃然三櫱從根出矣”,從老根上發出了苟延殘喘的新枝,“自是遂條達不巳”。

好景不長,接著到了元代,瓊花因此又發生變故。新芽生長113年後,改成元兵南下了。《瓊花集》引《山房隨筆》說:“德佑乙亥北師至,花遂不榮。趙國炎以絕句吊之曰:‘名擅無雙氣色雄,忍將一死報東風。他年我若修花史,合傳瓊姬烈女中。’”《宋人軼事彙編》引《香祖筆記》,亦記錄此事。他們沒有提德祐乙亥(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兵對瓊花做了什麼,或許什麼都沒做,但是瓊花卻“不榮”,按《洪武郡志》,瓊花“至元十三年花朽”,枯死了,從此瓊花成為絕唱。元代舒頔曾有《蕃釐觀》詩:“天上奇花玉色浮,只留一種在揚州。如今後土無根蒂,蜂蝶紛紛各自愁。”文人們認為,瓊花這是為宋殉葬,視之為保貞守節的“瓊花烈女”。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與揚州、與國運相聯繫的瓊花,在明清小說之中,就逐漸演化為“瓊花太守”和“隋煬帝觀花”的傳說。由於宋代王禹偁時才成就了“瓊花”的名氣,所以隋煬帝時是沒有“揚州瓊花”一說的,更談不上專程去揚州看瓊花。《說唐》和《隋唐演義》中的故事,只是坊間好事者的牽強附會。

《說唐》在第三十二回“王世充避禍畫瓊花,麻叔謀開河擾百姓”中描寫瓊花:

“揚州城裡有一羊離觀,是個著名的道觀。一天晚上,道士們只見空中響亮,有火球滾下,落在觀中。隨即天井中開了一株異花,高有一丈,頂上一朵五色鮮花,如一隻小船樣大,上有十八片大葉,下有六十四片小葉,香聞數裡,鬨動遠近。”並敷衍出隋煬帝夢瓊花的情節:“那時煬帝在宮,夢見花園中現出一朵花來,高有一丈,頂上一朵五色鮮花,上有十八片大葉,下有六十四片小葉,異香無比。又見花頂上立著一個人,天庭開闊,地角方圓,面如傅粉,脣若塗朱,頭戴沖天翅,身穿杏黃袍。又見一十八片大葉,化為一十八路反王;六十四片小葉,化為六十四處煙塵,一齊殺來”。

王世充受夢中之人指點,圖畫異花獻給煬帝,受封為瓊花太守。隋煬帝到揚州後,剛看了一眼瓊花,去安歇了。“不料到晚,狂風大作,飛砂走石,落下冰片來,足足有碗口大,把一株瓊花打落乾淨,花葉無存。到了天明,竟成了一座冰山。”這就是第三十五回:“冰打瓊花昏君掃興”。

《隋唐演義》中沒有瓊花太守一說,但是第四十七回“看瓊花樂盡隋終,殉死節香銷烈見”也提到了隋煬帝觀花:

“時煬帝與蕭後才轉過後殿,早望見高臺上瓊堆玉砌,一片潔白,異香陣陣,撲面飄來。煬帝大喜道:‘果然名不虛傳,今日見所未見矣!’正要到花下去細玩,豈知事有不測,才到臺邊,忽然花叢中捲起一陣香風,甚是狂驟。宮人太監見大風起,忙用掌扇御蓋,團團將煬帝與蕭後圍在中間,直等風過,方才展開。煬帝抬頭看花,只見花飛蕊落,雪白的堆了一地,枝上要尋一瓣一片卻也沒有。煬帝與蕭後見了,驚得痴呆半晌,大怒道:‘朕也未曾看個明白,就落得這般模樣,殊可痛恨。’”

小說之中對隋煬帝觀花的描寫頗有趣,可以博人一笑。在這些民間文學的傳播之中,瓊花完成了它的“神化”,完全是天意、國運的具體化了。它從對玉樹之花的想象中產生,在“歷史的神話化”中不斷豐滿,它不僅僅是一種植物、一種花卉,還是寄託著人們精神嚮往和審美追求的文化折射之物。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揚州瓊花觀

正因為瓊花身上承載著這麼多歷史、這麼多想象,所以中國古代的文人們對瓊花青眼有加,不願意承認神奇的瓊花就是常見的聚八仙。宋朝張翊《花經》評瓊花為二品八命,聚八仙為六品四命,顯非一物。《齊東野語》說:“瓊花絕類聚八仙,花色微黃而香甚”,葛立方《韻語陽秋》說:“瓊花唯揚州后土廟有之,其他皆八仙近似而非。”曹璿《瓊花集》說:“八仙花雖類瓊花,而瓊花之香,如蓮花可愛,雖剪折之餘,韻亦不減,此八仙之所無也。”鄭興裔在淳熙十五年(1188年)知揚州期間撰《瓊花辨》一文中,列舉了瓊花和聚八仙的三種差異:“瓊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黃,聚八仙花小而瓣薄,其色漸青,不同者一也。瓊花葉柔而瑩澤,聚八仙葉粗而有芒,不同者二也。瓊花蕊與花平,不結子而香,聚八仙蕊低於花,結子而不香,不同者三也。”

然而,與周武忠博士的觀點類似,花卉研究專家舒迎瀾認為,瓊花與八仙花主要性狀極其相似且很穩定,后土廟的古瓊花是“經長期馴化的成年植株,其觀賞價值自然高於野生瓊花”。可見,就植物學角度,古瓊花與聚八仙可以認為是同一物種。這,也許是曹璿、鄭興裔等不願意接受的結果吧。

"

瓊花是我國特有的名花,四五月間開花,花大如盤,潔白如玉。八十年代,瓊花被定為揚州市花,2007年,又被定為崑山市花。

揚州瓊花是千年來文人多有詠賞的題材,在宋朝尤為士林所鍾。韓琦作詩讚:"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劉敞詩云:"東方萬木競紛華,天下無雙獨此花。"民間亦廣為流傳隋煬帝沿大運河到揚州看瓊花的傳說。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瓊花是什麼花?在宋代,很多人認為瓊花即是玉蕊。北宋宋祁在《摘碎》中說:“維揚后土廟有花,色正白,曰玉蕊。王禹偁愛賞之,更稱曰瓊花。”劉敞的《移瓊花詩並序》道:“自淮南適東平,移后土廟,瓊花植於濯纓亭。此花天下止一株耳。永叔為揚州作無雙亭以賞之。彼土人別號八仙花,或雲李衛公玉蕊花即此種。”蘇軾詠瑞香的《西江月》中說“后土廟中玉蕊,蓬萊殿裡鞓紅”。不過曹璿也說“東坡……非謂即玉蕊花,謂瓊如玉蕊之白爾”。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玉蕊為唐代傳統名花,後失傳,植物學家吳徵鎰確認為白檀

按照周武忠博士的觀點,“古瓊花就是現在的聚八仙,而揚州后土廟中的那株古瓊花僅是聚八仙中的單株差異而已。”從植物學上來說,揚州瓊花只是一棵比較特殊的聚八仙罷了。這樣看來,文學中的瓊花和現實中的瓊花,過去的瓊花和今日的瓊花,似乎是連續而一致的,都指的是一株聚八仙。但實際上,古代各種文學作品中所指的瓊花,不能以某種特定的植物言之,它更是一種浸潤了中國傳統精神的、被文人所創造出的“藝術之花”。

(一)從“瓊”到“瓊花”——“瓊”的意義流變

瓊花並不是一個一開始就特指某種植物的名詞,它更像是突然間被命名的。為什麼對這種植物命名瓊花,就涉及到“瓊”了。

根據現在的資料,在漢之前,作為花、樹意義上的“瓊花”沒有出現,只有作為美玉的“瓊華”。從瓊華到瓊花,這是一個由玉石到玉樹之瓊華(花)再到樹之美花的一個轉變過程

“瓊花”亦寫作“瓊華”,古文中“華”即是“花”。最早的“瓊華”確實是指美玉。《詩經·齊風》中說:“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中說:“瓊華,美石,士之服也……瓊華,石色似瓊也”,又說:“瓊是玉之美名,華謂色有光華。此石似瓊玉之色,故云美石”。朱熹注:“瓊華,美石似玉者。”可見,這時候的“瓊華”指的就是有光華的美玉。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詩經》所記錄的作為“美石”的“瓊華”,在戰國時期屈原的《離騷》中,延伸成為“瓊枝”。屈原說:“溘吾遊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又說“折瓊枝以為羞兮,精瓊爢以為粻”。此時的“瓊”已經從玉石而變成具有某種植物的意義。何況,在屈原眼裡,瓊枝也是有花的。他在“折瓊枝以繼佩”之後立刻說“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趁著這瓊枝上的瑤花還未飄零,我要到下方去送給可愛的女子。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魏晉南北朝時期,“瓊樹”、“瓊枝”的稱謂已經很普遍。嵇康《琴賦》說:“越幽壑,援瓊枝,陟峻崿,以遊乎其下”;劉義慶《世說新語》中說:“王戎曰:‘太尉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自然是風塵外物’”;江淹《古離別》中說:“願一見顏色,不異瓊樹枝。”《陳書》記載:“(陳後主)其曲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大指所歸,皆美張貴妃、孔貴嬪之容色也。其略曰:‘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

既然有瓊樹,有瓊枝,屈原也說枝上有花,那麼,“瓊花”這個詞語的出現似也理所當然。只是瓊樹、瓊枝本是想象中虛構的產物,瓊花大小形狀究竟如何難得知,所以,瓊花最早之出現,也只是表達瓊樹之花,或者“色澤明豔”之花,並未和現實中的植物相聯繫。《漢書·司馬相如傳》記載的《大人賦》中說:“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咀噍芝英兮嘰瓊華。”顏師古注引張揖曰:“瓊樹生崑崙西流沙濱,大三百圍,高萬仞。華,蘂也,食之長生。”這裡的“瓊華”即瓊樹之花。這也是指稱某種花的“瓊花(華)”出現所能找到的最早的文獻資料。

在詩歌大興的唐代,詩中“瓊花”出現頻頻。李白《雜曲歌辭·秦女休行》說“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手揮白楊刀,清晝殺仇家”,盧綸《孤鬆吟酬渾贊善》:“陰郊一夜雪,榆柳皆枯折。回首望君家,翠蓋滿瓊花”, 葛氏女《和潘雍》“從此三山山上月,瓊花開處照春風”等句,瓊花都只是紅花(李白所說的秀色如瓊花,應作紅花解,喻意女子氣血旺盛)、白花等的別稱。

在這個從玉樹之花到樹之美花的演變過程中,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瓊”的顏色從紅色轉為紅白兼指或只指白色。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瓊,赤玉也。”到了唐代,赤色固然也是“瓊”所指顏色的一種,比如李白“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又比如柳宗元《新植海石榴詩》:“糞壤擢珠樹,莓苔插瓊英”。但是,唐代“瓊”的顏色主要指純白色。朱景玄《和崔使君臨發不得觀積雪》說“一樹瓊花空有待,曉風看落滿青苔”,樹上積雪,這裡的“瓊”應指白色。羅隱《白角篦》說:“白似瓊瑤滑似苔,隨梳伴鏡拂塵埃”,亦指白色無疑。

由紅轉白,看似並不重要,但是,後世作為特定植物的瓊花正是白色。“瓊”字為花名此時才有了顏色上的基礎,為宋代“瓊花”成為特指埋下了伏筆。可以說,從瓊花這個名字被賦予某種植物開始,它就已經是一株神話之花、文化之花了。

(二)揚州瓊花種植年代考

植物學意義上的揚州瓊花究竟是何時開始栽培,或者說何時為世人所注意,已經很難從文獻資料上考證出來。有的傳說早在漢代,揚州建后土祠之時就有此花,而《揚州府志》和《甘泉縣誌》記載瓊花開始種植於唐代。徐曉白教授則考證“瓊花栽於宋朝初年”。

漢代說認為,以瓊花聞名的揚州府城大東門外蕃釐觀(即后土祠)建於漢成帝元延二年。明代揚州府儒官馬駢所作《廣陵瓊花志》卷一中提及,漢成帝元延間(公元前12年-前9年),揚州后土祠因花而有封號為“瓊花觀”。又說,北宋政和(1111-1118年)中,因為人們把瓊花看作天仙蕃釐的化身,朝廷賜號其觀為蕃釐觀。天仙蕃釐之事可見於清代《隋唐演義》:“原來這株瓊花,乃一仙人道號蕃釐,因談仙家花木之美,世人不信,他取白玉一塊,種在地下,須臾之間,長起一樹,開花與瓊瑤相似,又因種玉而成,故取名叫做瓊花。後因仙人去了,鄉里為奇,造這所蕃釐觀,以紀其事。”這個傳說中,瓊花觀的“瓊華”並不是某種現實之花,而是神話幻想的結果。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現在揚州仍可見蕃釐觀牌樓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廣陵瓊花志》說漢代瓊花觀因花得名,卻無法從漢唐時期的其他記載中找到印證。《全唐詩》中,收錄有兩首涉及“瓊華觀”的詩歌,一為羅隱《經故友所居(一題上有瓊華觀三字)》,一為唐彥謙的《亂後經表兄瓊華觀舊居》,兩首詩並沒有提到瓊花。

南北朝說,以陳後主詞《玉樹後庭花》為證。《南史》雲:“陳後主每行賓客,對張貴妃等遊宴,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相贈答,採其尤麗者為曲調,其曲有《玉樹後庭花》”。明代楊慎《丹鉛錄》認為,玉樹後庭花就是瓊花。吳融《隋堤》:“曾笑陳家歌玉樹,卻隨後主看瓊花”,孫光憲《後庭花》:“輕飆吹起瓊花綻,玉葉如剪”,這兩首詩中的“瓊花”可作“美花”解釋,倒不一定說明吳融和孫光憲與楊慎的觀點相同。

隋代說在民間流傳很廣,這與清代的小說《說唐》及《隋唐演義》有關。從史料上看,主要依據有明代嘉靖年間馬駢《廣陵瓊花志》引《大業遺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春二月,將作監監丞大卿裴矩奏稱,揚州垕土祠前有玉蕊花一株,天下無雙,每至三月一開,花惟一朵,香聞數裡之外,雖逝蜂戲蝶,莫敢過楯,前十日始卸落,則瓣墜於地,尋復無有,疑必有鬼神以訶護之,至八月再開,開後則彌月香氣不散,氤氳停蓄,信天下之奇種也。”裴矩又說,揚州有二十四橋,為江北都會,珠簾十里,夜市千燈,古稱“揚一益二”(益指益州),不可不遊。於是隋煬帝巡遊至揚州。“一至祠下,以觀瓊花,果符表奏。但花時則群蜂舞蝶,匝沓數千萬,飛繞欄檻為少異耳,因起無雙殿,以寵花魁。”

馬駢認為《大業遺事》為“唐中書侍郎顏師古所著,唐去隋未遠,事核必真”。顏師古固然曾經和魏徵、孔穎達等人一起編修《隋書》,是當時大家。如果《大業遺事》確實是他所著,那隋煬帝因瓊花而至揚州應為事實。但為何顏師古不將這一大事記入《隋書》呢?顏師古的《隋遺錄》、《南部煙花記》都是記實文字,也沒有隋煬帝看瓊花的說法。這篇《大業遺事》,可以認定是假託顏師古之名的偽書,其中記錄的隋煬帝看花故事,也就可以定為偽事了。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以隋煬帝下揚州為題材的水彩畫

持唐代說的史料不少,除《揚州府志》和《甘泉縣誌》外,宋初的宋敏求在《春明退朝錄》中指出:“揚州后土廟有瓊花一株,或雲自唐所植,即李衛公所謂玉蕊花也。”《辭源》也註明:“瓊花相傳為唐人所植。”《揚州日報》2010年11月2日錢傳倉《瓊花“始”於唐代的記載》一文還列舉出:明代郎瑛的《瓊花辨》:“考‘揚志’(即揚州府志),謂瓊花或雲唐植”。明代人著的《南畿志》中的“瓊花臺”注:其花為“唐所植,天下獨此一株”。清代沈自南的《藝林匯考植物篇·瓊花》:“世傳瓊花乃唐人所植……唐賢多題詠之”。清代黃之雋《瓊花曲》開頭就寫道:“相傳瓊花天下無,自唐至宋唯一株。”

這些史料,往往都說“相傳”。相傳一般不可作為明確的證據。考慮到第一位明確記錄后土廟瓊花的宋代詩人王禹偁於《后土廟瓊花詩·序》中說:“揚州后土廟,有花一株,潔白可愛,且其樹大而花繁,不知何木也。俗謂之瓊花。”可見在北宋初年,瓊花就已經“樹大而花繁”,可以推測出它最晚也在唐末宋初種植。說古瓊花在唐代開始栽培,應當可以接受。因為缺乏實證材料,徐曉白教授考證為宋朝初年,也還可信。

(三)瓊花烈女與瓊花太守:被不斷神化的歷史

一般認為,是宋朝時的王禹偁最先在《后土廟瓊花詩·序》中為瓊花命名。晏殊在《晏元獻集》中有《翰林盛諫議借示揚州后土祠玉蕊花詩序》雲:“此花因王禹偁更名瓊花”。宋祁在《摘碎》中說“維揚州后土廟,有花正白曰玉蕊,王禹伊愛賞之,更稱曰瓊花”。王禹偁所謂“俗謂之”其實也可以理解為“王禹偁”謂之,某種意義上看,王禹偁實為揚州瓊花之父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這樣一株花木,在最初的時候只是因為顏色潔白、花朵可愛而被詩人王禹偁所鍾愛。但很快,它就被附著上一層非常特別的意義——由於其“天下唯此一本”的特殊性,瓊花很快成為了揚州的名片。

揚州和瓊花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揚州酒中出現了瓊花露(《宋人軼事彙編》轉引《隱居通議》:賈以瓊花露百瓶饋之,蓋揚州酒也。《瓊花集》說:宋揚州有酒名瓊花露),宋仁宗慶曆(公元1041-1048年)年中,歐陽修任揚州知府時,為瓊花修起了無雙亭。宋朝以後詩詞中詠瓊花的必提揚州,詠揚州的必提瓊花。從韓琦的“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年年後土祠,獨比瓊瑤貴。”到俞清老的“因此瓊花發,維揚勝洛陽。若無三月雨,占斷一春香。”從賀鑄的“揚州夢斷燈明滅,想見瓊花開似雪”到歐陽修的“瓊花芍藥世無倫,偶不題詩便怨人。曾向無雙亭下醉,自知不負廣陵春”,文人們反覆強調著,揚州有瓊花,僅有揚州有瓊花,“自是花中第一流,無雙從古擅揚州”(王鞏《瓊花》)、“淮海無雙樹,春風花欲齊”(任伯雨《瓊花》),“古祠惟一株,他種不欲接”(孔武仲《瓊花畫軸》),“只瓊花一種,傳來仙苑。獨許揚州作珍產。便勝了、千千萬萬”(馬子嚴《賀新郎》)。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揚州瓊花臺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據說為歐陽修所修的無雙亭

如果單單只是和揚州相聯繫,瓊花也許也不過和其他各種名花一樣成為某種園林觀賞植物。但偏偏瓊花又與歷史上的國家興亡相聯繫,瓊花的盛開與枯敗從而具有了特殊的意味。

隨著宋代的衰亡,見證了宋代繁華的瓊花也遭逢大難,首先是被金人所毀。《瓊花集》卷五轉引杜斿《瓊花記》說:“餘自京口至揚州,尋訪舊事。知世所傳后土瓊花,在今城之蕃釐觀。亟往謁之,故瓊花猶在。然餘聞紹興辛巳(公元1161年)之變,敵入揚州,已揭其本而去。”明朝史忠《看瓊花》詩:“人為亡隋戒遊幸,天因逆毫剪根芽。” 明朝劉原翰詩:“隋帝看花千里來,金人揭本剩荒臺。”即說金人之事。

《瓊花記》又說,觀主唐大寧迎見,自稱八十六歲,生於崇寧年間(公元1102-1106年)。辛巳之變中,金海陵王完顏亮闖入瓊花觀,揭花本去,小苗剪而棄之。殘根幸於次年二月中旬雨後,“勃然三櫱從根出矣”,從老根上發出了苟延殘喘的新枝,“自是遂條達不巳”。

好景不長,接著到了元代,瓊花因此又發生變故。新芽生長113年後,改成元兵南下了。《瓊花集》引《山房隨筆》說:“德佑乙亥北師至,花遂不榮。趙國炎以絕句吊之曰:‘名擅無雙氣色雄,忍將一死報東風。他年我若修花史,合傳瓊姬烈女中。’”《宋人軼事彙編》引《香祖筆記》,亦記錄此事。他們沒有提德祐乙亥(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兵對瓊花做了什麼,或許什麼都沒做,但是瓊花卻“不榮”,按《洪武郡志》,瓊花“至元十三年花朽”,枯死了,從此瓊花成為絕唱。元代舒頔曾有《蕃釐觀》詩:“天上奇花玉色浮,只留一種在揚州。如今後土無根蒂,蜂蝶紛紛各自愁。”文人們認為,瓊花這是為宋殉葬,視之為保貞守節的“瓊花烈女”。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與揚州、與國運相聯繫的瓊花,在明清小說之中,就逐漸演化為“瓊花太守”和“隋煬帝觀花”的傳說。由於宋代王禹偁時才成就了“瓊花”的名氣,所以隋煬帝時是沒有“揚州瓊花”一說的,更談不上專程去揚州看瓊花。《說唐》和《隋唐演義》中的故事,只是坊間好事者的牽強附會。

《說唐》在第三十二回“王世充避禍畫瓊花,麻叔謀開河擾百姓”中描寫瓊花:

“揚州城裡有一羊離觀,是個著名的道觀。一天晚上,道士們只見空中響亮,有火球滾下,落在觀中。隨即天井中開了一株異花,高有一丈,頂上一朵五色鮮花,如一隻小船樣大,上有十八片大葉,下有六十四片小葉,香聞數裡,鬨動遠近。”並敷衍出隋煬帝夢瓊花的情節:“那時煬帝在宮,夢見花園中現出一朵花來,高有一丈,頂上一朵五色鮮花,上有十八片大葉,下有六十四片小葉,異香無比。又見花頂上立著一個人,天庭開闊,地角方圓,面如傅粉,脣若塗朱,頭戴沖天翅,身穿杏黃袍。又見一十八片大葉,化為一十八路反王;六十四片小葉,化為六十四處煙塵,一齊殺來”。

王世充受夢中之人指點,圖畫異花獻給煬帝,受封為瓊花太守。隋煬帝到揚州後,剛看了一眼瓊花,去安歇了。“不料到晚,狂風大作,飛砂走石,落下冰片來,足足有碗口大,把一株瓊花打落乾淨,花葉無存。到了天明,竟成了一座冰山。”這就是第三十五回:“冰打瓊花昏君掃興”。

《隋唐演義》中沒有瓊花太守一說,但是第四十七回“看瓊花樂盡隋終,殉死節香銷烈見”也提到了隋煬帝觀花:

“時煬帝與蕭後才轉過後殿,早望見高臺上瓊堆玉砌,一片潔白,異香陣陣,撲面飄來。煬帝大喜道:‘果然名不虛傳,今日見所未見矣!’正要到花下去細玩,豈知事有不測,才到臺邊,忽然花叢中捲起一陣香風,甚是狂驟。宮人太監見大風起,忙用掌扇御蓋,團團將煬帝與蕭後圍在中間,直等風過,方才展開。煬帝抬頭看花,只見花飛蕊落,雪白的堆了一地,枝上要尋一瓣一片卻也沒有。煬帝與蕭後見了,驚得痴呆半晌,大怒道:‘朕也未曾看個明白,就落得這般模樣,殊可痛恨。’”

小說之中對隋煬帝觀花的描寫頗有趣,可以博人一笑。在這些民間文學的傳播之中,瓊花完成了它的“神化”,完全是天意、國運的具體化了。它從對玉樹之花的想象中產生,在“歷史的神話化”中不斷豐滿,它不僅僅是一種植物、一種花卉,還是寄託著人們精神嚮往和審美追求的文化折射之物。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揚州瓊花觀

正因為瓊花身上承載著這麼多歷史、這麼多想象,所以中國古代的文人們對瓊花青眼有加,不願意承認神奇的瓊花就是常見的聚八仙。宋朝張翊《花經》評瓊花為二品八命,聚八仙為六品四命,顯非一物。《齊東野語》說:“瓊花絕類聚八仙,花色微黃而香甚”,葛立方《韻語陽秋》說:“瓊花唯揚州后土廟有之,其他皆八仙近似而非。”曹璿《瓊花集》說:“八仙花雖類瓊花,而瓊花之香,如蓮花可愛,雖剪折之餘,韻亦不減,此八仙之所無也。”鄭興裔在淳熙十五年(1188年)知揚州期間撰《瓊花辨》一文中,列舉了瓊花和聚八仙的三種差異:“瓊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黃,聚八仙花小而瓣薄,其色漸青,不同者一也。瓊花葉柔而瑩澤,聚八仙葉粗而有芒,不同者二也。瓊花蕊與花平,不結子而香,聚八仙蕊低於花,結子而不香,不同者三也。”

然而,與周武忠博士的觀點類似,花卉研究專家舒迎瀾認為,瓊花與八仙花主要性狀極其相似且很穩定,后土廟的古瓊花是“經長期馴化的成年植株,其觀賞價值自然高於野生瓊花”。可見,就植物學角度,古瓊花與聚八仙可以認為是同一物種。這,也許是曹璿、鄭興裔等不願意接受的結果吧。

被不斷神化的名花:隋煬帝所觀的揚州瓊花,只是普通的聚八仙?

揚州瓊花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