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參加抗擊英國日本侵略者的山東濰坊青州滿洲旗兵營的悲壯戰績'

"

滿州旗兵營 於清雍正十年(1732)進駐青州旗城(今北城村),首領為將軍(從一品),率旗兵鎮守山東。至宣統二年(1910),清政府派來青州駐防旗城的官員共368人,其中將軍13人,副都統44人,協領35人,佐領59人。清亡後,旗兵營仍存,有旗兵3000餘人,後因經費困難,減員至1000餘人,但武器裝備精良。1925年,為山東軍務督辦張宗昌改編為青州旗兵團,原旗兵官長基本未變,由原副都統吳延年任團長。編制為1團3營,1營3連,團部另有直屬機槍連和迫擊炮連,共11個連,1276人。原4個協領為營長。糧餉、服裝、武器等均從張宗昌部隊待遇。1929年,經南北城之戰後,旗兵被徹底打垮。

和一般人認識的滿清旗兵不一樣,青州旗兵雖然是冷兵器部隊,但是戰鬥意志和品質都很強,多次參加抗擊外來侵略的戰鬥。

出兵鎮江 抗擊英軍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七月,500戰騎,在協領達善、穆克登、貴陛、伊琫額等帶領下,出兵鎮江,抗擊英帝國主義侵略。戰鬥中,青州旗兵,紀律嚴明,團結協作,英勇善戰,但終因寡不敵眾,傷100餘人,亡65人。恩格斯在《英人對華的新遠征》一文中指出:“駐防旗兵雖然不通兵法,可是絕不缺乏勇敢和銳氣……,如果這些侵略者到處遭到同樣的抵抗,他們絕對到不了南京”。為褒揚青州旗兵衛國獻身精神,鎮江人民建祠樹碑銘文紀念。

出兵南京 鎮壓太平軍 咸豐三年(1853)六月,青州旗兵由俄弟雲率領,奉命去南京鎮壓太平天國起義軍。後俄病重,由多亞替代,在丹陽縣中了太平軍陳玉成的伏兵計,200名旗兵亡199人,僅1人逃回。後又出兵800人,駐防鎮江,歷時10載。清兵攻破南京城後,青州旗兵入城充作幫凶,亡10人。

出兵淄河 阻擊捻軍 咸豐十一年(1861)八月,僧格林沁率兵追趕鎮壓捻軍。青州駐防滿洲旗兵協領恆祥:為討好僧,主動出兵截擊捻軍,大敗。旗兵佐領恆善喪命,500名青壯旗兵大部死亡。

出兵劉公島 抗擊日軍 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青州旗兵奉命出兵劉公島,500旗兵英勇奮戰,痛擊日軍。旗兵傷亡慘重。

出兵北京 抗擊八國聯軍 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清廷調青州駐防滿洲旗兵,抗擊聯軍。為慈禧和光緒護駕。500戰騎,在管帶恩雲清、邦帶恩伯臣帶領下,星夜馳奔北京。進京後,青州旗兵英勇奮戰,威震聯軍。 進駐閔家莊 鎮壓農民反抗鬥爭 1928年,閔家莊農民苦於地主閔廣居的殘酷剝削和壓迫,起義反抗。青州旗兵團長吳延年,受閔廣居重金僱請出兵鎮壓。後又留下兩個騎兵排,駐守閔廣居家,站崗放哨,看家護院,監視和鎮壓農民反抗鬥爭。

青州南北城之戰 民國初年,青州旗兵團團長吳延年,擁兵割據,變成了軍閥,並聯合縣民團團長薛德周、冀春田等人,欲消滅以劉振彪為隊長的縣警備隊,以壯大自己,獨佔益都。劉振彪為了對付吳、薛等人,與臨朐縣土匪頭子竇寶璋勾結。竇派人祕密集結在益都北關埋伏,1928年10月21日,民團團總薛德周、團副冀春田乘汽車經過北關鎮武廟時,被竇的伏兵打死。竇兵乘機衝進城裡,夥同劉振彪警備隊向民團和旗兵團發動進攻。由此展開了一場吳延年、竇寶璋、劉振彪之間的土匪、軍閥混戰。由於旗兵團和民團沒有準備,加之薛德周被打死,失去指揮,結果旗兵團、民團被打敗。民團竄到河東,逐漸解散。旗兵團逃至北城,守城不出。 1929年正月初,竇寶璋藉口兩個士兵被“維護北城秩序”的日兵打死,攻佔北城,將旗兵團殘餘部隊槍械全部繳獲;少數願意當兵的旗兵編入竇部,從此青州旗兵團徹底解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