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員十二人 卻讓清末權貴聞風喪膽的暗殺團

政治暗殺是末至民國的一大社會景觀,革命黨人也將政治暗殺作為反清鬥爭的一種特別方式。這種英雄式的行為,其行為本身的意義似乎比目的更為重要。發生在清末的主要暗殺就有好幾個:

成員十二人 卻讓清末權貴聞風喪膽的暗殺團

1904年萬福華刺殺前廣西巡撫王之春;

1905年吳樾刺殺五大臣;

1907年徐錫麟刺殺安徽巡撫恩銘;

1910年汪精衛刺殺攝政王;

1911年溫生才刺殺廣州將軍孚琦。

成員十二人 卻讓清末權貴聞風喪膽的暗殺團

就在溫生才刺殺孚琦成功後,繼任的廣州將軍也被刺殺身亡。實施者就是讓清朝權貴聞風喪膽的支那暗殺團。

支那暗殺團的創始人叫劉思復。早些年也有日本留學的經歷,那會兒在東京加入了同盟會。除了接受新式教育,開闊眼界,期間劉思復向一個外國人學會了炸彈製作技術。這一學不打緊,日後卻出現了清朝官員談之色變的暗殺團。

劉思復是廣東人,日本留學回來後,本人勢單力薄,又沒有軍隊從戎的經歷,想要推翻清朝革命不大行得通。剛好自己學過炸彈製作,劉思復就學以致用,準備行刺廣東水師提督李準。

成員十二人 卻讓清末權貴聞風喪膽的暗殺團

估計首次出師單幹,技術不熟練,一次操作失誤被抓,監禁三年。事兒沒辦成,可是大家都知道有這麼個人,劉思復的名聲自然就起來了。

一有了名聲,以後招兵買馬就好辦多了。出獄後,劉思復就在香港組建了支那暗殺團,暗殺對象就是清政府在廣東的地方官員。正式成員十二人,沒有正式加入實際參與活動的也有十幾人。

上文說過,劉思復是刺殺李準失敗被捕的,這次捲土重來還是衝著李準。李準也是躲得過初一,沒躲過十五,被炸傷了。

原本劉思復打算繼續行刺李準和兩廣總督張鳴岐,可是趕巧兒上任廣州將軍孚琦被溫生才炸死,清政府又派了一個廣州將軍鳳山。

成員十二人 卻讓清末權貴聞風喪膽的暗殺團

這邊三個成員剛來到廣州佈置,卻得知黃興也在計劃安排,一拍即合。10月25日鳳山八人大轎經過設伏點,3枚各重10磅的炸彈就飛了過去,現場一片狼藉。

辛亥革命成功後,清帝退位,民國成立,支那暗殺團的初衷已經算是完成,也就自行解散。雖然短暫手段暴力,但是在那個清廷腐朽列強環伺的危亡時刻,他們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著救亡圖存,留下了視死如歸為家國的身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