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說:和他義固君臣,情同密友,無話不談,最高機密也不隱瞞

清朝 雍正 張廷玉 康熙 螞蟻農場 2017-06-08

雍正眼中的“密友”,是清朝三朝元老,曾輔佐過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代帝王,位居高位,從政50年,在歷朝歷代中實數罕見。他就是清朝漢臣第一的張廷玉。

雍正說:和他義固君臣,情同密友,無話不談,最高機密也不隱瞞

張廷玉畫像

如果要用簡單的兩個詞來評價張廷玉,第一個是“政壇不倒翁”,第二個是“漢臣翹楚”。

張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入南書房當值,厲任刑部左侍郎、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

雍正說:和他義固君臣,情同密友,無話不談,最高機密也不隱瞞

電視劇鏡頭:張廷玉

張廷玉出自名門之後,他父親是康熙重臣——內閣大學士張英(相當於宰相),張英為官清廉公正,治家嚴謹,受到康熙皇帝的信任和讚譽。

在安徽桐城,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六尺巷”的故事,是說張英家人因宅基地與鄰居起糾紛,遂傳書請張英做主,張英回信一首詩:“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見後自覺慚愧,主動退讓三尺,鄰居也無話可說,也讓了三尺,這就有了桐城的“六尺巷”。

雍正說:和他義固君臣,情同密友,無話不談,最高機密也不隱瞞

電視劇鏡頭:康熙與張廷玉

張廷玉從小就在這般“治家嚴謹”的環境中長大,耳聞目染,養成了“事必律己,遇事謹慎”的做事風格。康熙三十九年(1700),張廷玉參加會試得中進士,後改任庶吉士、檢討,入南書房。這裡有必要說一下,南書房位於在紫禁城乾清宮西南,本是康熙帝讀書處,俗稱南齋,翰林入值南書房,初為文學侍從,就是陪皇帝讀書講經講史的地方。由於跟皇帝天天在一起,一來磨練自己,二來皇帝會非常瞭解你,這對以後的仕途非常關鍵。

在張廷玉為官從政50年裡,他一直秉持“盡忠職守”的原則,無論輔佐哪一位皇帝,都殫精竭力,忠心事君,從不多加揣摩。特別是事關傳位等重大事務,都會保持客觀公正,不偏不倚。

雍正說:和他義固君臣,情同密友,無話不談,最高機密也不隱瞞

電視劇鏡頭:雍正與張廷玉

張廷玉的仕途,從康熙朝起步,在雍正時期達到高峰,乾隆後謝幕。在雍正期間,曾協助推行整治吏治、寬限賦稅,建立奏章制度、軍機制度,還在安定流民、奏改濫禁等方面成績突出,為“康乾盛世”的實現,起到了十分關鍵的承上啟下作用。

作為雍正皇帝的“股肱”之臣,幾乎與雍正天天相伴左右,雍正曾說:“自簡任機務,夙夜匪懈贊朕之不逮,正資倚任。”還有一次,雍正有一月未見張廷玉,就感慨道:“朕即位十一年來,朝廷之上近親大臣中,只和你一天也沒有分離過。我和你義固君臣,情同密友。如今相隔月餘,未免每每思念。”可以說 ,雍正與張廷玉既是義固君臣,又情同密友,堪稱清朝君臣典範!

雍正說:和他義固君臣,情同密友,無話不談,最高機密也不隱瞞

電視劇鏡頭:張廷玉

在雍正駕崩前,曾立有遺詔,讓後世在張廷玉百年後可以“配享太廟”。乾隆十年,幾經波折的晚年張廷玉,用他一心事主、鞠躬盡碎的胸懷和行動,走完一生。乾隆皇帝以“皇考之命朕何忍違”的諾言,讓張廷玉配享太廟,這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