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進膳時用的試毒銀牌絕對不簡單,它背後藏的祕密一般人想不到

清朝 慈禧 孫思邈 白銀 歷史小店 2017-05-12

慈禧太后是清末最大的掌權者,她可以任性地幹任何一件事,甚至還蠻橫地說過這樣一句話:“誰要讓我一時不痛快,我就讓他一輩子不痛快!”

慈禧權力膨脹,自我感覺可以遇佛殺佛,逢魔除魔,可是她也有一怕,那就是怕死。不僅怕生老病死,更怕有人刺殺他,或者是下毒暗害她。

慈禧進膳時用的試毒銀牌絕對不簡單,它背後藏的祕密一般人想不到

她在進膳之前,還特設了嘗膳官,嘗膳官說白了就是一個試毒的,他會在慈禧太后進膳之前,先行嘗試,也就是說,一旦飯菜有毒,首先“翹辮子”的就是他這個倒黴蛋。

有了這道保險,慈禧太后還覺得不放心,她還有一道更厲害的防毒措施,那就是——試毒銀牌。

慈禧進膳時用的試毒銀牌絕對不簡單,它背後藏的祕密一般人想不到

有讀者會說,慈禧太后的餐具很多都是銀製的,她進膳的筷子也是銀製的,舀湯的調羹也是銀製的,這些銀製的餐具,盡皆能驗毒,她何苦又弄什麼試毒銀牌?——這不就是脫褲子放屁,純屬多此一舉嗎?

試毒銀牌和銀餐具還真不是一回事,雖然它們全都是銀製的,但試毒銀牌的銀子是“活”的,而製作餐具的銀子卻是“死”的。

慈禧進膳時用的試毒銀牌絕對不簡單,它背後藏的祕密一般人想不到

慈禧進膳時用的試毒銀牌絕對不簡單,它背後藏的祕密一般人想不到

慈禧進膳時用的試毒銀牌絕對不簡單,它背後藏的祕密一般人想不到

死銀活銀一說,出自清末趙褒所著的《宮闈拾遺》:

“活”銀和“死”銀究竟有什麼區別,讓小編按照那本書的記載,簡單地羅列一下:

1:試毒銀牌用的銀子必須是浙江仙居的銀礦石(中國三大銀都分別是:湖南郴州(永興的白銀多是從廢液廢渣中提取,故此銀質不純)、浙江仙居和河南豫北地區)將此地的銀礦石運到京城,交給銀作局,由銀作局提煉出銀質最純的白銀。

慈禧進膳時用的試毒銀牌絕對不簡單,它背後藏的祕密一般人想不到

2、將白銀打製成半尺長,手指寬,薄如蟬翼,帶有編號的300枚試毒銀牌。

3、試毒銀牌必須供奉在曾經嘗吃百草的藥仙孫思邈的神像前三日,讓其沾到藥王的靈氣。這樣的試毒銀牌,才可以被送到慈禧的餐桌上去試毒。

慈禧進膳時用的試毒銀牌絕對不簡單,它背後藏的祕密一般人想不到

試毒銀牌造好,可是驗毒太監的訓練也很重要。我們都知道,如果將驗毒銀牌插到菜盤和湯碗中,試毒銀牌變黑,說明這道菜就有毒,反之則是安全的,這事兒別說是活人,估計死人都會幹,故此,一個合格的驗毒太監必須要經過大量的驗毒試驗。

每隔兩年,內務府總管就會在宮中選出一批機靈的小太監,然後將他們集中在一個隱蔽之處,將砒霜、鶴頂紅、蛇毒等二十多種可要人老命的毒藥,輪番下到菜裡,讓這幫小太監們實際操作尋毒。

舉個例子說,如果甲太監用試毒銀牌檢驗了紅燒櫻桃肉,說這道菜安全,就讓他吃下這道菜,甲太監很有可能會中毒而死,而甲太監說所有的菜都有毒也不成,因為沒有吃的,他也會在幾天之內餓死,故此,只有眼力最好,尋毒最準的太監,才有可能活到最後,成為慈禧太后的試毒太監。

慈禧進膳時用的試毒銀牌絕對不簡單,它背後藏的祕密一般人想不到

我們都知道,劇毒的砒霜(三氧化二砷)因為含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遇到銀子會發生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銀”Ag2S,可是很多毒藥遇到銀子不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這就需要驗毒太監,在銀色的微妙變化中,分辨檢驗的菜餚中是否含毒了。

有道是熟能生巧,有毒的菜餚畢竟和無毒的菜餚不一樣。

到了實際的檢驗階段,一道菜餚中,只能用一個試毒銀牌,試毒銀牌上沾上湯汁和油水之後,再試驗第二道菜就不那麼靈敏了。

慈禧進膳時用的試毒銀牌絕對不簡單,它背後藏的祕密一般人想不到

為慈禧太后準備的菜餚全被試過毒,這些試毒銀牌撤下後,試毒太監必需要用皁角水將“牌牌”全部清洗乾淨,然後繼續供奉到藥王孫思邈的神像面前,等待下一次驗毒。

為了保持銀子的活力,每一批試毒銀牌被打造成功,試毒太監都會留下一個不用,用紅絨繩將其系在供奉藥王的屋樑之上,一般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這個懸掛起來的試毒銀牌就會因為氧化和煙熏火燎(供奉藥王的香火)而稍稍變暗——變暗後,說明銀子以死,這批使用試毒銀牌就必須換新的。

慈禧進膳時用的試毒銀牌絕對不簡單,它背後藏的祕密一般人想不到

銀子以“死”是不是指銀牌表面氧化後參與反應的活性減弱?這個小編找不到科學的解釋,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只有勤換試毒銀牌,銀作局才有活幹,往京城送銀礦石的礦主才有錢賺,而300枚試毒銀牌報廢后,歸試毒太監所有,那可是十多兩雪花白銀啊!

在清末一兩銀子能買來兩個丫鬟的時代,十兩銀子就是試毒太監最大的外撈。

慈禧進膳時用的試毒銀牌絕對不簡單,它背後藏的祕密一般人想不到

不管怎麼說,慈禧這個大蠹蟲,領著一幫小蠹蟲們,啃得就是大清的江山。大清不亡,簡直就沒有天理,聰明睿智的讀者,您說是這個理兒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