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末路:收復臺灣的一代名將鄭成功,為何在眾叛親離中死去?

清朝 鄭成功 鄭經 臺灣 中國歷史 歷史TIME 2018-12-01

一直以來,鄭成功作為收復臺灣的英雄而留名青史。史書很少提及,光復臺灣後僅僅幾個月,鄭成功便溘然長逝。而這位大英雄離世的直接原因,竟然是被兒子氣死。這到底怎麼回事?


英雄末路:收復臺灣的一代名將鄭成功,為何在眾叛親離中死去?


荷蘭統治下的幾個臺灣市鎮和堡壘

英雄末路:收復臺灣的一代名將鄭成功,為何在眾叛親離中死去?

喪父得孫,悲喜交加

英雄末路:收復臺灣的一代名將鄭成功,為何在眾叛親離中死去?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原先是海盜,受明朝招撫後,逐步控制了福建軍政大權。明清易代之際,鄭芝龍降清,鄭成功則聚集了一支勁旅,長期以廈門、金門為根據地,領導東南沿海抗清事業。

鄭成功曾率十多萬大軍反攻南京,但因輕敵失利。鑑於鄭軍控制的少數沿海島嶼,無法支撐龐大軍隊,鄭成功將注意力轉向荷蘭殖民者控制下的臺灣。

1661年初,他命十八歲的世子鄭經留守廈門,親率大軍攻臺。荷蘭人很快被壓縮在少數要塞裡負隅頑抗。一年後,鄭成功驅逐荷蘭守軍,為維護祖國領土做出光輝貢獻。

收復臺灣是鄭氏集團的一大勝利,鄭成功準備將臺灣建設為抗清基地。登陸臺灣島後,他親自巡視各地,撫慰當地高山族同胞,安排將士屯田墾荒,形勢一片大好。


英雄末路:收復臺灣的一代名將鄭成功,為何在眾叛親離中死去?


鄭成功收復臺灣

不料就在此時,壞消息如晴天霹靂一般接連傳來。

首先是來自北京的噩耗。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此前誤信清朝招安,拒絕兒子的忠告,投降清朝,後被拘禁帶往北京。

1661年10月,清廷見鄭成功沒有投降的意思,便把鄭芝龍和鄭成功弟弟、侄兒全家十一口滿門抄斬。鄭成功聽聞至親慘死,感情上受到很大沖擊。

緊接著,從雲南傳來了南明永曆皇帝被俘的消息。這意味著西南抗清武裝瓦解,清朝可以集中力量打擊鄭軍。鄭成功眼看反清復明事業前途艱險,備感焦慮苦悶。在這樣的背景下,內心的憂悶只需一點小事便可激發。


英雄末路:收復臺灣的一代名將鄭成功,為何在眾叛親離中死去?


鄭成功的勢力範圍

就在這時,留守廈門的世子鄭經向父親報告,自己和侍妾生了個兒子。鄭成功最初聽到這個消息時,也許以為是上天賜給的禮物吧。身在廈門的妻子董夫人、兒子鄭經、新生的孫兒及其生母陳氏,在臺將士,還有金門、廈門守將,都獲得了鄭成功的賞賜。全軍上下喜氣洋洋。

不久,鄭成功收到了文武百官的賀信。帶著抱孫的喜悅,鄭成功一封封閱覽部下賀詞。然而,讀到原南明高官唐顯悅的信時,他的臉色完全變了。

英雄末路:收復臺灣的一代名將鄭成功,為何在眾叛親離中死去?

殺妻除子,眾將拒命

英雄末路:收復臺灣的一代名將鄭成功,為何在眾叛親離中死去?

唐顯悅在信裡揭露了真相。原來,新生兒的母親陳氏,真實身份乃鄭經幼弟的乳母。她當時年紀二十六七歲,容貌秀麗,身材窈窕。

有一天,鄭經去內宅向母親問安,經過陳氏的臥房。陳氏剛剛起床,神態嬌媚,鄭經於是和她隔窗傳情,定期幽會。結果陳氏懷孕生子,只瞞著鄭成功一人。

唐顯悅揭露這風流韻事,自有緣由——他的孫女唐氏乃鄭經正妻。他們夫妻感情似乎不太和諧,鄭經的詩集裡有一首《妒婦歌》,他寫這首詩出於什麼心理,不得而知。

唐顯悅要為孫女出氣,信裡火上澆油地說,鄭經和“乳母”生子,有悖人倫,而鄭成功居然還大加賞賜,“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國乎”?

鄭成功看到這裡,勃然大怒,氣塞胸膛。長期積壓的怒火終於被點燃了。他立刻命部下拿令箭去廈門,要將治家不嚴的董夫人,還有兒子鄭經、乳母陳氏和新生的孫兒,一股腦兒全部斬殺。事態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很快,金、廈留守官員接到命令,得知竟要他們誅殺主母、小主,大為震驚。他們一致認為,這是鄭成功暴怒下不理智的決定。


英雄末路:收復臺灣的一代名將鄭成功,為何在眾叛親離中死去?


鄭成功雕像

鄭成功族兄、金門守將鄭泰提議,將陳氏和新生兒殺死,眾官聯名為董夫人與鄭經求情,大事化小。或許鄭成功怒氣消解,也將收回成命。

不料,折衷方案再次激怒了鄭成功。鄭成功一向性格剛硬,執法嚴厲。在他治下,男女通姦依法都要處死。金、廈諸將消極抗命,進一步激怒了他。鄭成功解下佩劍交給使者,嚴令必須行刑。

金、廈眾將聽說鄭成功這樣決絕,不由驚呆了,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正在這時,臺灣又傳來謠言,說鄭成功發誓要殺掉妻兒,如果留守諸將再次拒命,就全部處斬。

眾將驚駭之下,把鄭成功的使者拘禁起來,推舉鄭泰以族兄名義另樹旗幟。他們致信鄭成功,今後仍願提供糧餉,但不再接受調遣。

鄭成功接到這一回復,憤懣至極。1662年五月初一,他帶病登上將臺,眺望澎湖方向是否有船隻東來,結果沒等到什麼好消息。部屬勸他寬恕鄭經,他卻氣得到處狂奔。

五月初八,鄭成功在極度忿恚中離開人世,終年三十八歲。距離他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寶島臺灣,才不過三個月。

這場風波並未因鄭成功病逝而平息。鄭經接到凶訊,在廈門發喪繼位,與此同時,一些在臺將領指責他“亂倫”“不孝”,擁戴鄭成功的弟弟。經過一番內戰,鄭經才重新平定臺灣。


英雄末路:收復臺灣的一代名將鄭成功,為何在眾叛親離中死去?


明步兵

而對於保自己一命的鄭泰,鄭經也產生懷疑。他詭稱自己前往臺灣,請鄭泰到廈門留守。結果鄭泰一來就被軟禁。鄭泰部下數百文武、八千精兵跑到泉州降清。鄭氏集團經此內亂,人心一度渙散,實力削弱。

英雄末路:收復臺灣的一代名將鄭成功,為何在眾叛親離中死去?

其身不修,無以齊家

英雄末路:收復臺灣的一代名將鄭成功,為何在眾叛親離中死去?

鄭成功這樣一位縱橫四海的大英雄,怎麼會落到如此悲劇的結局?

表面上看,是繼承人的教育問題。

鄭經作為鄭成功嫡長子和鄭氏集團的第三代領導人,工於詩賦,擅長弓馬,後來割據臺灣同清廷抗衡近二十年,個人能力還算合格。但他的家庭關係和情感生活,實在令人不敢恭維。

鄭經正室唐妃不苟言笑,兩人感情不睦。鄭經偏愛比自己年長的女性,和幾個弟弟的乳母發生了關係。除陳氏外,鄭成功去世後,鄭經還將另一位弟弟的乳母林昭娘納為妾室,生下長子鄭克臧。


英雄末路:收復臺灣的一代名將鄭成功,為何在眾叛親離中死去?


鄭經

鄭經的感情問題成為悲劇導火索,鄭成功和妻子董夫人,無疑對此負有教育責任。不過,儘管鄭經私生活不檢點,卻不能構成這場風波的主要原因。

陳氏畢竟是鄭經弟弟的、而非他本人的乳母。古代權貴男女關係混亂,更荒唐的也為數不少。鄭成功的部將甚至懷疑,唐顯悅披露這件醜聞,是受到清朝收買,有意敗壞鄭家名聲。

鄭成功自身存在性格缺陷,才是導致他一怒而終的最直接因素。

他為人堅毅剛硬,主見極強。當年父親鄭芝龍降清後,鄭成功置之不顧,白手起家、重新舉兵。對於抗清事業,這無疑是一大優點。


英雄末路:收復臺灣的一代名將鄭成功,為何在眾叛親離中死去?


鄭成功

但他氣量偏狹,尤其不能容忍下屬的不尊重,甚至是合理意見。更有甚者,他遇事容易衝動,在激憤之下難以控制自己,常為一時好惡不計後果,造成許多惡劣影響。

例如,日後清軍攻打臺灣的主將施琅,本為鄭成功部下左先鋒。1651年鄭成功出征廣東,施琅以後方未穩,勸他慎重考量。鄭成功不僅不聽,還收了他的先鋒印和兵權。

清軍果然乘虛偷襲廈門,施琅不計前嫌,奮勇作戰。鄭成功回師後卻不讓他官復原職,僅賞白銀二百兩。施琅一氣之下剃光了頭髮,揚言要出家當和尚。

後來兩人矛盾又有加深,施琅投清。鄭成功大怒,將其父親、弟弟處斬。施琅從此一心與鄭氏為敵。

英雄末路:收復臺灣的一代名將鄭成功,為何在眾叛親離中死去?

清軍騎兵

不過,鄭成功本人的性格特點,足以說明他處置妻兒的偏激,卻不能解釋為何金、廈眾將有底氣同他分庭抗禮。“抗命”才是問題的實質。

英雄末路:收復臺灣的一代名將鄭成功,為何在眾叛親離中死去?

組織鬆散,終釀惡果

英雄末路:收復臺灣的一代名將鄭成功,為何在眾叛親離中死去?

從根本上看,鄭氏集團軍政組織結構鬆散,將鄭成功、鄭經等領導者的個人缺陷嚴重放大,釀成一場分裂危機。

鄭氏集團以海盜起家,逐漸成為東南沿海舉足輕重的勢力,在內部結構上,卻始終帶有強烈的海賊氣。不少鄭氏宗族成員掌握兵力和船隊,具有一定獨立性,鄭芝龍、鄭成功、鄭經則相當於各路船主、島主的“大當家”,而非具有絕對權威的領袖。

例如,1651年廈門之役中,鄭成功的叔叔鄭鴻逵帶兵把清軍困在島上,卻因母親求情,故意放跑了被圍清軍。然而事後處理,僅僅是他主動上繳兵權,還保留了一支貿易船隊。


英雄末路:收復臺灣的一代名將鄭成功,為何在眾叛親離中死去?


清軍步兵

結果,鄭氏集團三次權力交接,沒有一回貫徹老首領的意志。

1646年鄭芝龍降清,兒子鄭成功在親族支持下舉兵;1662年鄭成功要廢殺鄭經,眾將以鄭泰為首抗命,鄭成功自己反被氣死;1681年鄭經去世,諸公子縊殺他生前指定監國的鄭克臧,另立小兒子鄭克塽。鄭氏宗族成員出於自身利益,頻頻干涉首領繼承人問題。

1662年,鄭成功因為臺灣開發問題,已經同留守金、夏的將官產生了隔閡。當年正月,鄭成功命令留守將士把家屬送到臺灣。當時臺灣屬荒蠻之地,鄭泰等人都不願去。

恰在此時,鄭成功衝動下做出誅殺妻兒的不理智決策。金、廈眾將拒命,同時也是對搬遷眷屬去臺的抵制。

保護主母、小主,其實是表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關鍵在於鄭成功開拓臺灣島,同部分將領利益產生衝突,而鄭氏集團的組織特點,以及鄭成功本人遠在天邊,又為他們提供了抗命的客觀條件。

鄭成功之死,是他個人性格、家庭教育和鄭氏集團組織結構,三者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位民族英雄在修身、齊家、治國方面均有不足,才招致這一悲劇結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