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要殺張廷璐,卻等著心在滴血的張廷玉奏摺,滿是深意……

清朝 雍正 張廷玉 中國古代史 中國歷史 南海派掌門嶽老三 2018-12-02

康熙六十一年冬,老皇帝終於嚥下了最後一口氣,沉重的閉上了眼睛,他不放心大清江山,不放心眾皇子的勾心鬥角。

長達二十年的“九子奪嫡”終於隨著雍正皇帝的登基而結束,可是留給雍正皇帝的不是國富民強,而是一個爛攤子:國庫空虛,吏治腐敗。

康熙之所以選擇胤禛,是因為胤禛敢作敢為,不懼權貴,有決心,有狠勁。

國家要想從這種泥沼中爬起來,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發動機,而不能依舊如此,繼續掙扎。唯有四阿哥胤禛才是符合條件的發動機,八阿哥胤禩只會凡事好商量,一旦他成了發動機,國家只會越陷越深。

在雍正接手這個爛攤子以後,他就決心將這個爛攤子好好收拾整理,於是他首先在全國範圍追討國庫欠款,接著通過科舉培養自己需要的人才。

於是,山西巡撫諾敏為了宣揚自己的能力,在短時間內補上兩百萬兩欠款。雍正皇帝龍顏振奮,立即給他賜匾“天下第一巡撫”,可惜接著就發現諾敏竟然是弄虛作假,這直接是讓雍正在天下人面前打自己的臉。

隨後,在雍正極為關注的科考上,又發生“科考舞弊大案”,考題被洩露,主考官竟然夾帶考生。主考官張廷璐立即成了眾矢之的,這簡直是在雍正皇帝的眼皮底下去作弊,膽大包天。

雍正要殺張廷璐,卻等著心在滴血的張廷玉奏摺,滿是深意……

兩件大案一經披露,朝堂譁然。

諾敏和張廷璐,二人都是極有來歷之人。

諾敏是當朝紅人隆科多隆中堂舉薦,張廷璐卻是上書房大臣張廷玉的親弟弟。但是,面對二人犯下的過錯,朝堂官員卻態度不一:對於諾敏,都選擇保舉,因為諾敏是清官,這件事情只是一時犯錯,應該給他一個改正的機會;對於張廷璐卻態度不一,都察院御史都主張要殺張廷璐,因為他破壞了讀書人公平,還有很多官員主張保張廷璐,無非就是賣給張廷玉一個面子。

但是,雍正看得出來,一旦二人不殺,那就是讓自己的新政扼殺在搖籃,他們就會千方百計阻撓自己;一旦殺了二人,那就是赤裸裸的打自己臉。

雍正心裡明白,無論怎麼選擇,自己都會背上罵名,但是他必須分清楚孰輕孰重。相比於江山社稷,自己的臉面被打又算得了什麼!

所以,雍正內心的態度很明確,就是一定要殺了二人。可是,面對滿朝文武,雍正卻感覺到後怕,感覺到孤獨,他隱隱約約感覺到有一股勢力在與自己作對,甚至“科考舞弊”大案背後還大有文章,但是越是如此自己就越是要堅定,不然難以做到殺一儆百,以儆效尤的作用。

雍正的孤獨讓他一直在等待,等待張廷玉的奏章,等待張廷玉的大義滅親,張廷玉的奏摺一日不來,雍正就一日不殺張廷璐。這一切,御史孫嘉誠都看在眼裡。

雍正要殺張廷璐,卻等著心在滴血的張廷玉奏摺,滿是深意……

可是,張廷玉此時太為難了,自己的親弟弟犯了錯,從感情方面來說,他自然要救,可是現在皇帝為難,又必須考慮到國家和朝廷。一邊是親情,一邊是國法,張廷玉難以抉擇。

隨後,孫嘉誠專門找到張廷玉,他知道張廷玉的為難,更知道皇帝的為難。但是,他知道張廷玉是一個識大體之人,知道哪頭輕哪頭重,孫嘉誠就直接明瞭的將所有的真相告知張廷玉,他要救大清國的國器。

此時,如果張廷玉不上奏摺大義滅親,這就是把難題交給了雍正,那麼雍正就面臨兩難:

雍正如果單方面堅決殺了張廷璐,那是維護國法,以儆效尤,但卻傷了君臣恩情,哪個官員還願意追隨雍正,為國效勞呢?雍正如果不殺張廷璐,倒是成全了君臣恩情,留下仁慈的好名聲,但是卻破壞了國法和公平,如果雍正在剛登基就這樣做,以後吏治腐敗從何治起,公平又如何談起?

可以說,性格耿直的孫嘉誠一席話一下子點醒了張廷玉,猶如醍醐灌頂,讓張廷玉明白了雍正的為難,也明白了國家的為難,於是,他上了奏摺,請殺張廷璐!

雍正皇帝此舉著實是狠招,他等張廷玉的奏摺就是因為張廷玉的態度就是對反對新政的人一個反擊,是自己立威的重要砝碼!

張廷玉的態度能讓雍正皇帝更堅定不移的推行新政,證明雍正皇帝絕不糊塗,而是知道輕重。張廷玉奏摺緩緩來遲,最終還是來了,這給了雍正一個強心劑,讓他感覺到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隨後,雍正理所當然的殺了諾敏與張廷璐,此舉不但震懾了大權在握的隆科多,讓其不敢太過造次,恃寵而驕,同時也讓以八阿哥胤禩為代表的“八爺黨”感到雍正帝推行新政的決心堅定不移。

可以說,張廷玉心在滴血,卻也贏得了雍正皇帝的完全信任;雍正皇帝舉步維艱之際,張廷玉給他更堅定的態度。

君臣一心,大事可成!

雍正要殺張廷璐,卻等著心在滴血的張廷玉奏摺,滿是深意……

*以上解讀無關正史,根據影視劇《雍正王朝》*

嶽老三解讀《雍正王朝》007期,歡迎關注,歡迎留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