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江下游一江心小島似巨龜,傳說是李冰治水地'

"

“龜都府”

一座江心小島,其狀宛如巨龜而得名,見證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青衣江的雄偉神奇。

一座古老的寺廟,矗立於巨龜之背,永久紀念著昔日李冰治理水患、開鑿離堆的功績。

在青衣江下游的雨城區草壩鎮水口村,有一個叫作“龜都府”的江心小島。

"

“龜都府”

一座江心小島,其狀宛如巨龜而得名,見證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青衣江的雄偉神奇。

一座古老的寺廟,矗立於巨龜之背,永久紀念著昔日李冰治理水患、開鑿離堆的功績。

在青衣江下游的雨城區草壩鎮水口村,有一個叫作“龜都府”的江心小島。

青衣江下游一江心小島似巨龜,傳說是李冰治水地

//////////

這是一座天然隆起的長300米、寬200米、高50米的江心小島,千百年來在滔滔江水的不斷沖刷和打磨之下,猶如首尾俱全的巨龜,蜷伏於奔騰咆哮的青衣江中。那微翹的龜首,半伸半縮的龜頸和作下水狀的龜身,在縹緲浮動的霧靄中栩栩如生,彷彿正緩緩爬入江中……

關於龜都府的形成,當地有許多動人的傳說。相傳大禹治水,始於青衣江流域。大禹得天助,天降洛書,獲得洛書才排除萬難取得最終的勝利,而傳說中洛書出現地的大龜就是龜都府。

龜都府之奇妙不僅在於其地理風貌的獨特,更在於其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裡不僅有著離堆的奇景,更有著關於李冰治理青衣江水患的故事。

"

“龜都府”

一座江心小島,其狀宛如巨龜而得名,見證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青衣江的雄偉神奇。

一座古老的寺廟,矗立於巨龜之背,永久紀念著昔日李冰治理水患、開鑿離堆的功績。

在青衣江下游的雨城區草壩鎮水口村,有一個叫作“龜都府”的江心小島。

青衣江下游一江心小島似巨龜,傳說是李冰治水地

//////////

這是一座天然隆起的長300米、寬200米、高50米的江心小島,千百年來在滔滔江水的不斷沖刷和打磨之下,猶如首尾俱全的巨龜,蜷伏於奔騰咆哮的青衣江中。那微翹的龜首,半伸半縮的龜頸和作下水狀的龜身,在縹緲浮動的霧靄中栩栩如生,彷彿正緩緩爬入江中……

關於龜都府的形成,當地有許多動人的傳說。相傳大禹治水,始於青衣江流域。大禹得天助,天降洛書,獲得洛書才排除萬難取得最終的勝利,而傳說中洛書出現地的大龜就是龜都府。

龜都府之奇妙不僅在於其地理風貌的獨特,更在於其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裡不僅有著離堆的奇景,更有著關於李冰治理青衣江水患的故事。

青衣江下游一江心小島似巨龜,傳說是李冰治水地

鑄有“雅安龜都府”字樣的香爐

01

“岷江離堆”

龜都府,又稱“龜渚府”或“龜都寺”。它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名字“岷江離堆”。

離堆——離山之堆,是相連的山脊因自然或人為原因,中間被江水隔斷,離開其母山而得名。根據史料記載,四川各地被稱為離堆的地方不少,樂山烏尤離堆、洪雅青衣江離堆、儀隴新政嘉陵江離堆與都江堰離堆一度並稱“四大離堆”。其中,“唯灌縣、雅州多功峽、嘉雅界上龜都三處當為李冰所鑿”。

《史記·河渠書》提到,戰國時秦蜀守李冰“鑿離碓(堆),闢沫水(今青衣江)之害”。而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更為詳細:昔沫水自蒙山至南安西溷崖,水脈漂疾,破害舟船,歷代為害,秦蜀郡太守李冰發卒鑿平溷崖,河神贔怒,冰乃操刀入水與神鬥,遂平溷崖,通正水路,“開處即冰所穿也”

"

“龜都府”

一座江心小島,其狀宛如巨龜而得名,見證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青衣江的雄偉神奇。

一座古老的寺廟,矗立於巨龜之背,永久紀念著昔日李冰治理水患、開鑿離堆的功績。

在青衣江下游的雨城區草壩鎮水口村,有一個叫作“龜都府”的江心小島。

青衣江下游一江心小島似巨龜,傳說是李冰治水地

//////////

這是一座天然隆起的長300米、寬200米、高50米的江心小島,千百年來在滔滔江水的不斷沖刷和打磨之下,猶如首尾俱全的巨龜,蜷伏於奔騰咆哮的青衣江中。那微翹的龜首,半伸半縮的龜頸和作下水狀的龜身,在縹緲浮動的霧靄中栩栩如生,彷彿正緩緩爬入江中……

關於龜都府的形成,當地有許多動人的傳說。相傳大禹治水,始於青衣江流域。大禹得天助,天降洛書,獲得洛書才排除萬難取得最終的勝利,而傳說中洛書出現地的大龜就是龜都府。

龜都府之奇妙不僅在於其地理風貌的獨特,更在於其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裡不僅有著離堆的奇景,更有著關於李冰治理青衣江水患的故事。

青衣江下游一江心小島似巨龜,傳說是李冰治水地

鑄有“雅安龜都府”字樣的香爐

01

“岷江離堆”

龜都府,又稱“龜渚府”或“龜都寺”。它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名字“岷江離堆”。

離堆——離山之堆,是相連的山脊因自然或人為原因,中間被江水隔斷,離開其母山而得名。根據史料記載,四川各地被稱為離堆的地方不少,樂山烏尤離堆、洪雅青衣江離堆、儀隴新政嘉陵江離堆與都江堰離堆一度並稱“四大離堆”。其中,“唯灌縣、雅州多功峽、嘉雅界上龜都三處當為李冰所鑿”。

《史記·河渠書》提到,戰國時秦蜀守李冰“鑿離碓(堆),闢沫水(今青衣江)之害”。而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更為詳細:昔沫水自蒙山至南安西溷崖,水脈漂疾,破害舟船,歷代為害,秦蜀郡太守李冰發卒鑿平溷崖,河神贔怒,冰乃操刀入水與神鬥,遂平溷崖,通正水路,“開處即冰所穿也”

青衣江下游一江心小島似巨龜,傳說是李冰治水地

石碑上記載著李冰治水的事蹟

02

古廟

在青衣江離堆之上,曾有一座修築於康熙年間的古廟,也叫“龜都府”,因山腳下的岩石凹凸、形如巨龜殼而得名。廟中原有為紀念李冰而塑的神像,以及明清碑刻數處,但都湮滅於歷史,現存佛殿二處為近代人所為,只能從附近遺址中殘存的古碑上尋找古廟一次次重修毀壞的痕跡。

這裡也是古時雅州到嘉州的重要交通要道——渡口。

千餘年來,龜都府佇立於離堆之上,一直是過往船工、商家及善男信女頂膜叩拜之聖地,也是沫水流域歷代文、史學者經常駐足之地。在古時,龜都府附近常出現“白晝千人拱手,黑夜萬盞明燈”的鼎盛景象。

不少往來的客商從此經過都愛在石壁上留下詞句。歲月如梭,驚濤沖刷,巖壁之上,依然能夠看見清代以來的各種題刻。然而大部分都已模糊不清了。嘉慶八年雅州府生員熊坦題的“馬自逍遙舟自行”是這些題刻中僅存的幾首尚能辨認的詩之一。 在絕壁上還刻著不少寺廟修繕的人名記載,劉永倫、吳遠勝……篇幅巨大,可見當年龜都府寺廟之興盛。

"

“龜都府”

一座江心小島,其狀宛如巨龜而得名,見證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青衣江的雄偉神奇。

一座古老的寺廟,矗立於巨龜之背,永久紀念著昔日李冰治理水患、開鑿離堆的功績。

在青衣江下游的雨城區草壩鎮水口村,有一個叫作“龜都府”的江心小島。

青衣江下游一江心小島似巨龜,傳說是李冰治水地

//////////

這是一座天然隆起的長300米、寬200米、高50米的江心小島,千百年來在滔滔江水的不斷沖刷和打磨之下,猶如首尾俱全的巨龜,蜷伏於奔騰咆哮的青衣江中。那微翹的龜首,半伸半縮的龜頸和作下水狀的龜身,在縹緲浮動的霧靄中栩栩如生,彷彿正緩緩爬入江中……

關於龜都府的形成,當地有許多動人的傳說。相傳大禹治水,始於青衣江流域。大禹得天助,天降洛書,獲得洛書才排除萬難取得最終的勝利,而傳說中洛書出現地的大龜就是龜都府。

龜都府之奇妙不僅在於其地理風貌的獨特,更在於其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裡不僅有著離堆的奇景,更有著關於李冰治理青衣江水患的故事。

青衣江下游一江心小島似巨龜,傳說是李冰治水地

鑄有“雅安龜都府”字樣的香爐

01

“岷江離堆”

龜都府,又稱“龜渚府”或“龜都寺”。它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名字“岷江離堆”。

離堆——離山之堆,是相連的山脊因自然或人為原因,中間被江水隔斷,離開其母山而得名。根據史料記載,四川各地被稱為離堆的地方不少,樂山烏尤離堆、洪雅青衣江離堆、儀隴新政嘉陵江離堆與都江堰離堆一度並稱“四大離堆”。其中,“唯灌縣、雅州多功峽、嘉雅界上龜都三處當為李冰所鑿”。

《史記·河渠書》提到,戰國時秦蜀守李冰“鑿離碓(堆),闢沫水(今青衣江)之害”。而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更為詳細:昔沫水自蒙山至南安西溷崖,水脈漂疾,破害舟船,歷代為害,秦蜀郡太守李冰發卒鑿平溷崖,河神贔怒,冰乃操刀入水與神鬥,遂平溷崖,通正水路,“開處即冰所穿也”

青衣江下游一江心小島似巨龜,傳說是李冰治水地

石碑上記載著李冰治水的事蹟

02

古廟

在青衣江離堆之上,曾有一座修築於康熙年間的古廟,也叫“龜都府”,因山腳下的岩石凹凸、形如巨龜殼而得名。廟中原有為紀念李冰而塑的神像,以及明清碑刻數處,但都湮滅於歷史,現存佛殿二處為近代人所為,只能從附近遺址中殘存的古碑上尋找古廟一次次重修毀壞的痕跡。

這裡也是古時雅州到嘉州的重要交通要道——渡口。

千餘年來,龜都府佇立於離堆之上,一直是過往船工、商家及善男信女頂膜叩拜之聖地,也是沫水流域歷代文、史學者經常駐足之地。在古時,龜都府附近常出現“白晝千人拱手,黑夜萬盞明燈”的鼎盛景象。

不少往來的客商從此經過都愛在石壁上留下詞句。歲月如梭,驚濤沖刷,巖壁之上,依然能夠看見清代以來的各種題刻。然而大部分都已模糊不清了。嘉慶八年雅州府生員熊坦題的“馬自逍遙舟自行”是這些題刻中僅存的幾首尚能辨認的詩之一。 在絕壁上還刻著不少寺廟修繕的人名記載,劉永倫、吳遠勝……篇幅巨大,可見當年龜都府寺廟之興盛。

青衣江下游一江心小島似巨龜,傳說是李冰治水地

古寺內的碑

而今,隨著龜都府水電站的修建,以往的繁華景象早已不在,小島和寺廟等靜靜地訴說著龜都府曾有的繁華過往。

"

“龜都府”

一座江心小島,其狀宛如巨龜而得名,見證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青衣江的雄偉神奇。

一座古老的寺廟,矗立於巨龜之背,永久紀念著昔日李冰治理水患、開鑿離堆的功績。

在青衣江下游的雨城區草壩鎮水口村,有一個叫作“龜都府”的江心小島。

青衣江下游一江心小島似巨龜,傳說是李冰治水地

//////////

這是一座天然隆起的長300米、寬200米、高50米的江心小島,千百年來在滔滔江水的不斷沖刷和打磨之下,猶如首尾俱全的巨龜,蜷伏於奔騰咆哮的青衣江中。那微翹的龜首,半伸半縮的龜頸和作下水狀的龜身,在縹緲浮動的霧靄中栩栩如生,彷彿正緩緩爬入江中……

關於龜都府的形成,當地有許多動人的傳說。相傳大禹治水,始於青衣江流域。大禹得天助,天降洛書,獲得洛書才排除萬難取得最終的勝利,而傳說中洛書出現地的大龜就是龜都府。

龜都府之奇妙不僅在於其地理風貌的獨特,更在於其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裡不僅有著離堆的奇景,更有著關於李冰治理青衣江水患的故事。

青衣江下游一江心小島似巨龜,傳說是李冰治水地

鑄有“雅安龜都府”字樣的香爐

01

“岷江離堆”

龜都府,又稱“龜渚府”或“龜都寺”。它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名字“岷江離堆”。

離堆——離山之堆,是相連的山脊因自然或人為原因,中間被江水隔斷,離開其母山而得名。根據史料記載,四川各地被稱為離堆的地方不少,樂山烏尤離堆、洪雅青衣江離堆、儀隴新政嘉陵江離堆與都江堰離堆一度並稱“四大離堆”。其中,“唯灌縣、雅州多功峽、嘉雅界上龜都三處當為李冰所鑿”。

《史記·河渠書》提到,戰國時秦蜀守李冰“鑿離碓(堆),闢沫水(今青衣江)之害”。而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更為詳細:昔沫水自蒙山至南安西溷崖,水脈漂疾,破害舟船,歷代為害,秦蜀郡太守李冰發卒鑿平溷崖,河神贔怒,冰乃操刀入水與神鬥,遂平溷崖,通正水路,“開處即冰所穿也”

青衣江下游一江心小島似巨龜,傳說是李冰治水地

石碑上記載著李冰治水的事蹟

02

古廟

在青衣江離堆之上,曾有一座修築於康熙年間的古廟,也叫“龜都府”,因山腳下的岩石凹凸、形如巨龜殼而得名。廟中原有為紀念李冰而塑的神像,以及明清碑刻數處,但都湮滅於歷史,現存佛殿二處為近代人所為,只能從附近遺址中殘存的古碑上尋找古廟一次次重修毀壞的痕跡。

這裡也是古時雅州到嘉州的重要交通要道——渡口。

千餘年來,龜都府佇立於離堆之上,一直是過往船工、商家及善男信女頂膜叩拜之聖地,也是沫水流域歷代文、史學者經常駐足之地。在古時,龜都府附近常出現“白晝千人拱手,黑夜萬盞明燈”的鼎盛景象。

不少往來的客商從此經過都愛在石壁上留下詞句。歲月如梭,驚濤沖刷,巖壁之上,依然能夠看見清代以來的各種題刻。然而大部分都已模糊不清了。嘉慶八年雅州府生員熊坦題的“馬自逍遙舟自行”是這些題刻中僅存的幾首尚能辨認的詩之一。 在絕壁上還刻著不少寺廟修繕的人名記載,劉永倫、吳遠勝……篇幅巨大,可見當年龜都府寺廟之興盛。

青衣江下游一江心小島似巨龜,傳說是李冰治水地

古寺內的碑

而今,隨著龜都府水電站的修建,以往的繁華景象早已不在,小島和寺廟等靜靜地訴說著龜都府曾有的繁華過往。

青衣江下游一江心小島似巨龜,傳說是李冰治水地

來源:雅安日報/北緯網

記者:黃偉

"

“龜都府”

一座江心小島,其狀宛如巨龜而得名,見證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青衣江的雄偉神奇。

一座古老的寺廟,矗立於巨龜之背,永久紀念著昔日李冰治理水患、開鑿離堆的功績。

在青衣江下游的雨城區草壩鎮水口村,有一個叫作“龜都府”的江心小島。

青衣江下游一江心小島似巨龜,傳說是李冰治水地

//////////

這是一座天然隆起的長300米、寬200米、高50米的江心小島,千百年來在滔滔江水的不斷沖刷和打磨之下,猶如首尾俱全的巨龜,蜷伏於奔騰咆哮的青衣江中。那微翹的龜首,半伸半縮的龜頸和作下水狀的龜身,在縹緲浮動的霧靄中栩栩如生,彷彿正緩緩爬入江中……

關於龜都府的形成,當地有許多動人的傳說。相傳大禹治水,始於青衣江流域。大禹得天助,天降洛書,獲得洛書才排除萬難取得最終的勝利,而傳說中洛書出現地的大龜就是龜都府。

龜都府之奇妙不僅在於其地理風貌的獨特,更在於其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裡不僅有著離堆的奇景,更有著關於李冰治理青衣江水患的故事。

青衣江下游一江心小島似巨龜,傳說是李冰治水地

鑄有“雅安龜都府”字樣的香爐

01

“岷江離堆”

龜都府,又稱“龜渚府”或“龜都寺”。它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名字“岷江離堆”。

離堆——離山之堆,是相連的山脊因自然或人為原因,中間被江水隔斷,離開其母山而得名。根據史料記載,四川各地被稱為離堆的地方不少,樂山烏尤離堆、洪雅青衣江離堆、儀隴新政嘉陵江離堆與都江堰離堆一度並稱“四大離堆”。其中,“唯灌縣、雅州多功峽、嘉雅界上龜都三處當為李冰所鑿”。

《史記·河渠書》提到,戰國時秦蜀守李冰“鑿離碓(堆),闢沫水(今青衣江)之害”。而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更為詳細:昔沫水自蒙山至南安西溷崖,水脈漂疾,破害舟船,歷代為害,秦蜀郡太守李冰發卒鑿平溷崖,河神贔怒,冰乃操刀入水與神鬥,遂平溷崖,通正水路,“開處即冰所穿也”

青衣江下游一江心小島似巨龜,傳說是李冰治水地

石碑上記載著李冰治水的事蹟

02

古廟

在青衣江離堆之上,曾有一座修築於康熙年間的古廟,也叫“龜都府”,因山腳下的岩石凹凸、形如巨龜殼而得名。廟中原有為紀念李冰而塑的神像,以及明清碑刻數處,但都湮滅於歷史,現存佛殿二處為近代人所為,只能從附近遺址中殘存的古碑上尋找古廟一次次重修毀壞的痕跡。

這裡也是古時雅州到嘉州的重要交通要道——渡口。

千餘年來,龜都府佇立於離堆之上,一直是過往船工、商家及善男信女頂膜叩拜之聖地,也是沫水流域歷代文、史學者經常駐足之地。在古時,龜都府附近常出現“白晝千人拱手,黑夜萬盞明燈”的鼎盛景象。

不少往來的客商從此經過都愛在石壁上留下詞句。歲月如梭,驚濤沖刷,巖壁之上,依然能夠看見清代以來的各種題刻。然而大部分都已模糊不清了。嘉慶八年雅州府生員熊坦題的“馬自逍遙舟自行”是這些題刻中僅存的幾首尚能辨認的詩之一。 在絕壁上還刻著不少寺廟修繕的人名記載,劉永倫、吳遠勝……篇幅巨大,可見當年龜都府寺廟之興盛。

青衣江下游一江心小島似巨龜,傳說是李冰治水地

古寺內的碑

而今,隨著龜都府水電站的修建,以往的繁華景象早已不在,小島和寺廟等靜靜地訴說著龜都府曾有的繁華過往。

青衣江下游一江心小島似巨龜,傳說是李冰治水地

來源:雅安日報/北緯網

記者:黃偉

青衣江下游一江心小島似巨龜,傳說是李冰治水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