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
"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這件商王朝(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所使用的禮器,距今已有約3250年的歷史。

它是商代晚期鑄造的一件大型青銅器 , 因其鼎腹內部鑄有陰文銘文 “司母戊 ”三個字而得名, 是商王為祭祀其母戊而鑄造的 。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 藏於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司母戊鼎發現之謎

1939年是個動盪的年代,日本入侵中國,國家岌岌可危。當時的河南安陽由於在 小屯村發現了大量甲骨文而聲名鵲起。但時值國難當頭、兵荒馬亂,政府缺乏監管, 民間的私自探寶活動盛行。在與小屯村隔 洹河相望的武官村村民的一次探寶中,村 民在12米的地下發現了一個大如馬槽的巨型青銅方鼎,一時間,人們也不知道應該 怎麼稱呼它,就叫它馬槽鼎或大方鼎。

"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這件商王朝(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所使用的禮器,距今已有約3250年的歷史。

它是商代晚期鑄造的一件大型青銅器 , 因其鼎腹內部鑄有陰文銘文 “司母戊 ”三個字而得名, 是商王為祭祀其母戊而鑄造的 。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 藏於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司母戊鼎發現之謎

1939年是個動盪的年代,日本入侵中國,國家岌岌可危。當時的河南安陽由於在 小屯村發現了大量甲骨文而聲名鵲起。但時值國難當頭、兵荒馬亂,政府缺乏監管, 民間的私自探寶活動盛行。在與小屯村隔 洹河相望的武官村村民的一次探寶中,村 民在12米的地下發現了一個大如馬槽的巨型青銅方鼎,一時間,人們也不知道應該 怎麼稱呼它,就叫它馬槽鼎或大方鼎。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武官村位於河南省安陽市西處 5一 6公里的疽河北岸 , 與它相呼應的南岸是盛行一時的商代晚期的都城 “ 小屯遺址” 。 據文獻記載, 商湯建立商 朝後立都 “ 毫” , 在此之後共遷都五次。 盤庚遷都至沮水之上的殷都後 , 從此結束了流徙遊牧的生活, 在那裡定居。 據 《集解》 中記載 “ 恆水在湯陰界 , 殷墟 , 故殷都也” 。

司母戊鼎之所以得名,是腹部有“司母戊”三字銘文。“母”是母親,“戊”為母親的廟 號排序。“司”字有兩種解釋。按傳統說法, “司”即“祭祀”,故“司母戊”可釋為“祭祀母 親戊”。但嚴格地說,“司”字的正確釋讀應為 “後”。故“司母戊”應為“後母戊”。“司母戊 鼎”當然也該稱為“後母戊鼎”。只是由於約定俗成,“司母戊鼎”的叫法保留至今。

古代 “後”字的本義相當於今天的“崇高”“偉大”。 “後母戊”可直譯為“偉大崇高的母親戊”。考 古學家推定,司母戊鼎(或後母戊鼎)的鑄造年代,相當於商王朝第23位國王武丁在位時 期。武丁乃商王朝後期的中興之主,據甲骨 文記錄,武丁有三名“法定配偶”,其中一名 即“戊”。故“司母戊”鼎應是商王武丁的兒子 為紀念生母而鑄造。“母戊”去世後,該鼎隨其葬於地下,沒想到3000餘年後重見天日。 據國家博物館公佈的數據,司母戊鼎高 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8釐米,重832公斤(曾經的測量數據為875公斤)。

"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這件商王朝(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所使用的禮器,距今已有約3250年的歷史。

它是商代晚期鑄造的一件大型青銅器 , 因其鼎腹內部鑄有陰文銘文 “司母戊 ”三個字而得名, 是商王為祭祀其母戊而鑄造的 。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 藏於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司母戊鼎發現之謎

1939年是個動盪的年代,日本入侵中國,國家岌岌可危。當時的河南安陽由於在 小屯村發現了大量甲骨文而聲名鵲起。但時值國難當頭、兵荒馬亂,政府缺乏監管, 民間的私自探寶活動盛行。在與小屯村隔 洹河相望的武官村村民的一次探寶中,村 民在12米的地下發現了一個大如馬槽的巨型青銅方鼎,一時間,人們也不知道應該 怎麼稱呼它,就叫它馬槽鼎或大方鼎。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武官村位於河南省安陽市西處 5一 6公里的疽河北岸 , 與它相呼應的南岸是盛行一時的商代晚期的都城 “ 小屯遺址” 。 據文獻記載, 商湯建立商 朝後立都 “ 毫” , 在此之後共遷都五次。 盤庚遷都至沮水之上的殷都後 , 從此結束了流徙遊牧的生活, 在那裡定居。 據 《集解》 中記載 “ 恆水在湯陰界 , 殷墟 , 故殷都也” 。

司母戊鼎之所以得名,是腹部有“司母戊”三字銘文。“母”是母親,“戊”為母親的廟 號排序。“司”字有兩種解釋。按傳統說法, “司”即“祭祀”,故“司母戊”可釋為“祭祀母 親戊”。但嚴格地說,“司”字的正確釋讀應為 “後”。故“司母戊”應為“後母戊”。“司母戊 鼎”當然也該稱為“後母戊鼎”。只是由於約定俗成,“司母戊鼎”的叫法保留至今。

古代 “後”字的本義相當於今天的“崇高”“偉大”。 “後母戊”可直譯為“偉大崇高的母親戊”。考 古學家推定,司母戊鼎(或後母戊鼎)的鑄造年代,相當於商王朝第23位國王武丁在位時 期。武丁乃商王朝後期的中興之主,據甲骨 文記錄,武丁有三名“法定配偶”,其中一名 即“戊”。故“司母戊”鼎應是商王武丁的兒子 為紀念生母而鑄造。“母戊”去世後,該鼎隨其葬於地下,沒想到3000餘年後重見天日。 據國家博物館公佈的數據,司母戊鼎高 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8釐米,重832公斤(曾經的測量數據為875公斤)。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1946年,抗戰勝利,大方鼎終於有 了重見天日的機會。人們小心翼翼地把大方鼎從地下挖出來,它的神祕面紗也隨之被慢慢撩起。同年10月,當地駐軍作為生日壽禮送給蔣介石。時逢國民政府剛剛還都南京,蔣先生躊躇滿志,欲乘抗戰勝利之東風,大展宏圖從事國內建設,遂將司 母戊鼎轉交正在籌備中的“中央博物院”。隨 著國民政府在內戰中敗下陣來,蔣介石不得 不於1949年退往臺灣。國民政府撤離前,曾組織文物搶運,因種種原因,加之大方鼎太重太大,只能被遺棄在了當時的南京機場。

也許是當時的國民黨有眼不識泰山,也許是因為大方鼎本身太眷戀 這方鑄造並埋藏它3200餘年的故土,也許是冥冥之中註定它要與這方熱土長相廝守,不管什麼原因,大方鼎最終被幸運地留了下來。1959年,大方鼎從南京運到北京,被珍藏在當時的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國家博物館),直到今天。

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這件商王朝(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所使用的禮器,距今已有約3250年的歷史。

它是商代晚期鑄造的一件大型青銅器 , 因其鼎腹內部鑄有陰文銘文 “司母戊 ”三個字而得名, 是商王為祭祀其母戊而鑄造的 。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 藏於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司母戊鼎發現之謎

1939年是個動盪的年代,日本入侵中國,國家岌岌可危。當時的河南安陽由於在 小屯村發現了大量甲骨文而聲名鵲起。但時值國難當頭、兵荒馬亂,政府缺乏監管, 民間的私自探寶活動盛行。在與小屯村隔 洹河相望的武官村村民的一次探寶中,村 民在12米的地下發現了一個大如馬槽的巨型青銅方鼎,一時間,人們也不知道應該 怎麼稱呼它,就叫它馬槽鼎或大方鼎。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武官村位於河南省安陽市西處 5一 6公里的疽河北岸 , 與它相呼應的南岸是盛行一時的商代晚期的都城 “ 小屯遺址” 。 據文獻記載, 商湯建立商 朝後立都 “ 毫” , 在此之後共遷都五次。 盤庚遷都至沮水之上的殷都後 , 從此結束了流徙遊牧的生活, 在那裡定居。 據 《集解》 中記載 “ 恆水在湯陰界 , 殷墟 , 故殷都也” 。

司母戊鼎之所以得名,是腹部有“司母戊”三字銘文。“母”是母親,“戊”為母親的廟 號排序。“司”字有兩種解釋。按傳統說法, “司”即“祭祀”,故“司母戊”可釋為“祭祀母 親戊”。但嚴格地說,“司”字的正確釋讀應為 “後”。故“司母戊”應為“後母戊”。“司母戊 鼎”當然也該稱為“後母戊鼎”。只是由於約定俗成,“司母戊鼎”的叫法保留至今。

古代 “後”字的本義相當於今天的“崇高”“偉大”。 “後母戊”可直譯為“偉大崇高的母親戊”。考 古學家推定,司母戊鼎(或後母戊鼎)的鑄造年代,相當於商王朝第23位國王武丁在位時 期。武丁乃商王朝後期的中興之主,據甲骨 文記錄,武丁有三名“法定配偶”,其中一名 即“戊”。故“司母戊”鼎應是商王武丁的兒子 為紀念生母而鑄造。“母戊”去世後,該鼎隨其葬於地下,沒想到3000餘年後重見天日。 據國家博物館公佈的數據,司母戊鼎高 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8釐米,重832公斤(曾經的測量數據為875公斤)。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1946年,抗戰勝利,大方鼎終於有 了重見天日的機會。人們小心翼翼地把大方鼎從地下挖出來,它的神祕面紗也隨之被慢慢撩起。同年10月,當地駐軍作為生日壽禮送給蔣介石。時逢國民政府剛剛還都南京,蔣先生躊躇滿志,欲乘抗戰勝利之東風,大展宏圖從事國內建設,遂將司 母戊鼎轉交正在籌備中的“中央博物院”。隨 著國民政府在內戰中敗下陣來,蔣介石不得 不於1949年退往臺灣。國民政府撤離前,曾組織文物搶運,因種種原因,加之大方鼎太重太大,只能被遺棄在了當時的南京機場。

也許是當時的國民黨有眼不識泰山,也許是因為大方鼎本身太眷戀 這方鑄造並埋藏它3200餘年的故土,也許是冥冥之中註定它要與這方熱土長相廝守,不管什麼原因,大方鼎最終被幸運地留了下來。1959年,大方鼎從南京運到北京,被珍藏在當時的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國家博物館),直到今天。

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即使在今天的很多金屬冶鑄工廠利用大型機械來鑄造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在3000多年前,商朝人居然就已經能夠完成這樣高難度的青銅鑄造任務了。如果按當時的科技水平來看,司母戊鼎絕對是高科技產品。

青銅的冶煉和鑄造。先說鑄造,考古學家已經證明,當時的工匠能夠做出這樣的大鼎,是因為他們掌握了一種工藝,就是“模範法”。我們就來簡單說說這個工藝的流程,同時解釋一下這兩個詞。

"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這件商王朝(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所使用的禮器,距今已有約3250年的歷史。

它是商代晚期鑄造的一件大型青銅器 , 因其鼎腹內部鑄有陰文銘文 “司母戊 ”三個字而得名, 是商王為祭祀其母戊而鑄造的 。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 藏於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司母戊鼎發現之謎

1939年是個動盪的年代,日本入侵中國,國家岌岌可危。當時的河南安陽由於在 小屯村發現了大量甲骨文而聲名鵲起。但時值國難當頭、兵荒馬亂,政府缺乏監管, 民間的私自探寶活動盛行。在與小屯村隔 洹河相望的武官村村民的一次探寶中,村 民在12米的地下發現了一個大如馬槽的巨型青銅方鼎,一時間,人們也不知道應該 怎麼稱呼它,就叫它馬槽鼎或大方鼎。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武官村位於河南省安陽市西處 5一 6公里的疽河北岸 , 與它相呼應的南岸是盛行一時的商代晚期的都城 “ 小屯遺址” 。 據文獻記載, 商湯建立商 朝後立都 “ 毫” , 在此之後共遷都五次。 盤庚遷都至沮水之上的殷都後 , 從此結束了流徙遊牧的生活, 在那裡定居。 據 《集解》 中記載 “ 恆水在湯陰界 , 殷墟 , 故殷都也” 。

司母戊鼎之所以得名,是腹部有“司母戊”三字銘文。“母”是母親,“戊”為母親的廟 號排序。“司”字有兩種解釋。按傳統說法, “司”即“祭祀”,故“司母戊”可釋為“祭祀母 親戊”。但嚴格地說,“司”字的正確釋讀應為 “後”。故“司母戊”應為“後母戊”。“司母戊 鼎”當然也該稱為“後母戊鼎”。只是由於約定俗成,“司母戊鼎”的叫法保留至今。

古代 “後”字的本義相當於今天的“崇高”“偉大”。 “後母戊”可直譯為“偉大崇高的母親戊”。考 古學家推定,司母戊鼎(或後母戊鼎)的鑄造年代,相當於商王朝第23位國王武丁在位時 期。武丁乃商王朝後期的中興之主,據甲骨 文記錄,武丁有三名“法定配偶”,其中一名 即“戊”。故“司母戊”鼎應是商王武丁的兒子 為紀念生母而鑄造。“母戊”去世後,該鼎隨其葬於地下,沒想到3000餘年後重見天日。 據國家博物館公佈的數據,司母戊鼎高 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8釐米,重832公斤(曾經的測量數據為875公斤)。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1946年,抗戰勝利,大方鼎終於有 了重見天日的機會。人們小心翼翼地把大方鼎從地下挖出來,它的神祕面紗也隨之被慢慢撩起。同年10月,當地駐軍作為生日壽禮送給蔣介石。時逢國民政府剛剛還都南京,蔣先生躊躇滿志,欲乘抗戰勝利之東風,大展宏圖從事國內建設,遂將司 母戊鼎轉交正在籌備中的“中央博物院”。隨 著國民政府在內戰中敗下陣來,蔣介石不得 不於1949年退往臺灣。國民政府撤離前,曾組織文物搶運,因種種原因,加之大方鼎太重太大,只能被遺棄在了當時的南京機場。

也許是當時的國民黨有眼不識泰山,也許是因為大方鼎本身太眷戀 這方鑄造並埋藏它3200餘年的故土,也許是冥冥之中註定它要與這方熱土長相廝守,不管什麼原因,大方鼎最終被幸運地留了下來。1959年,大方鼎從南京運到北京,被珍藏在當時的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國家博物館),直到今天。

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即使在今天的很多金屬冶鑄工廠利用大型機械來鑄造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在3000多年前,商朝人居然就已經能夠完成這樣高難度的青銅鑄造任務了。如果按當時的科技水平來看,司母戊鼎絕對是高科技產品。

青銅的冶煉和鑄造。先說鑄造,考古學家已經證明,當時的工匠能夠做出這樣的大鼎,是因為他們掌握了一種工藝,就是“模範法”。我們就來簡單說說這個工藝的流程,同時解釋一下這兩個詞。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首先,需要用泥土做一個和要做的那個青銅器大小,花紋、形狀都一樣的器物,然後燒成定型;有時候也會用石頭雕刻。得到的這個器物就是“模範法”中所說的“模”。模是可以重複使用的。

第二步,需要用泥土給這件做好的器物模型360度無死角地貼上一件“緊身衣”,這樣就會把整個器物的形制,包括花紋都翻印到那件泥土“緊身衣”上,這個“緊身衣”就是“模範法”中所說的“範”。之後,還需要小心翼翼地把外範分成好多塊,再取下來。取下來之後的範,也得經過高溫燒製,定型之後才能使用。

第三步,這些分塊的外殼都燒好之後,要把它拼接起來固定好。之後,把青銅溶液灌到這個外範裡,等到青銅溶液充分冷卻之後再砸掉陶製的外範,一件青銅器的主體就誕生了。

在今天的一些生產金屬器物的作坊和工廠中,模範法也依然在使用,基本的方法和工藝都沒有太大變化。也就是說,至少在3000年前,我們就已經有了成熟的器物製作工藝——模範法。而且,我在這裡描述的還只是模範法最基本的原理。如果是要鑄造像司母戊鼎這種大型器物,情況往往更加複雜。比如說,外殼的拆卸、固定等過程都特別繁瑣。再比如,青銅器的很多配件還需要單獨製作出來以後再接上去。就像司母戊鼎的鼎耳就是單獨鑄造後再接合到鼎身上的,這種接合的工藝,在現在來看也不那麼簡單。而且,從殷墟鑄銅遺址出土的大量用於打磨的砂質磨石、石刀等工具來看,青銅器在鑄造完成之後還要進行細緻的打磨。

"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這件商王朝(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所使用的禮器,距今已有約3250年的歷史。

它是商代晚期鑄造的一件大型青銅器 , 因其鼎腹內部鑄有陰文銘文 “司母戊 ”三個字而得名, 是商王為祭祀其母戊而鑄造的 。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 藏於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司母戊鼎發現之謎

1939年是個動盪的年代,日本入侵中國,國家岌岌可危。當時的河南安陽由於在 小屯村發現了大量甲骨文而聲名鵲起。但時值國難當頭、兵荒馬亂,政府缺乏監管, 民間的私自探寶活動盛行。在與小屯村隔 洹河相望的武官村村民的一次探寶中,村 民在12米的地下發現了一個大如馬槽的巨型青銅方鼎,一時間,人們也不知道應該 怎麼稱呼它,就叫它馬槽鼎或大方鼎。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武官村位於河南省安陽市西處 5一 6公里的疽河北岸 , 與它相呼應的南岸是盛行一時的商代晚期的都城 “ 小屯遺址” 。 據文獻記載, 商湯建立商 朝後立都 “ 毫” , 在此之後共遷都五次。 盤庚遷都至沮水之上的殷都後 , 從此結束了流徙遊牧的生活, 在那裡定居。 據 《集解》 中記載 “ 恆水在湯陰界 , 殷墟 , 故殷都也” 。

司母戊鼎之所以得名,是腹部有“司母戊”三字銘文。“母”是母親,“戊”為母親的廟 號排序。“司”字有兩種解釋。按傳統說法, “司”即“祭祀”,故“司母戊”可釋為“祭祀母 親戊”。但嚴格地說,“司”字的正確釋讀應為 “後”。故“司母戊”應為“後母戊”。“司母戊 鼎”當然也該稱為“後母戊鼎”。只是由於約定俗成,“司母戊鼎”的叫法保留至今。

古代 “後”字的本義相當於今天的“崇高”“偉大”。 “後母戊”可直譯為“偉大崇高的母親戊”。考 古學家推定,司母戊鼎(或後母戊鼎)的鑄造年代,相當於商王朝第23位國王武丁在位時 期。武丁乃商王朝後期的中興之主,據甲骨 文記錄,武丁有三名“法定配偶”,其中一名 即“戊”。故“司母戊”鼎應是商王武丁的兒子 為紀念生母而鑄造。“母戊”去世後,該鼎隨其葬於地下,沒想到3000餘年後重見天日。 據國家博物館公佈的數據,司母戊鼎高 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8釐米,重832公斤(曾經的測量數據為875公斤)。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1946年,抗戰勝利,大方鼎終於有 了重見天日的機會。人們小心翼翼地把大方鼎從地下挖出來,它的神祕面紗也隨之被慢慢撩起。同年10月,當地駐軍作為生日壽禮送給蔣介石。時逢國民政府剛剛還都南京,蔣先生躊躇滿志,欲乘抗戰勝利之東風,大展宏圖從事國內建設,遂將司 母戊鼎轉交正在籌備中的“中央博物院”。隨 著國民政府在內戰中敗下陣來,蔣介石不得 不於1949年退往臺灣。國民政府撤離前,曾組織文物搶運,因種種原因,加之大方鼎太重太大,只能被遺棄在了當時的南京機場。

也許是當時的國民黨有眼不識泰山,也許是因為大方鼎本身太眷戀 這方鑄造並埋藏它3200餘年的故土,也許是冥冥之中註定它要與這方熱土長相廝守,不管什麼原因,大方鼎最終被幸運地留了下來。1959年,大方鼎從南京運到北京,被珍藏在當時的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國家博物館),直到今天。

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即使在今天的很多金屬冶鑄工廠利用大型機械來鑄造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在3000多年前,商朝人居然就已經能夠完成這樣高難度的青銅鑄造任務了。如果按當時的科技水平來看,司母戊鼎絕對是高科技產品。

青銅的冶煉和鑄造。先說鑄造,考古學家已經證明,當時的工匠能夠做出這樣的大鼎,是因為他們掌握了一種工藝,就是“模範法”。我們就來簡單說說這個工藝的流程,同時解釋一下這兩個詞。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首先,需要用泥土做一個和要做的那個青銅器大小,花紋、形狀都一樣的器物,然後燒成定型;有時候也會用石頭雕刻。得到的這個器物就是“模範法”中所說的“模”。模是可以重複使用的。

第二步,需要用泥土給這件做好的器物模型360度無死角地貼上一件“緊身衣”,這樣就會把整個器物的形制,包括花紋都翻印到那件泥土“緊身衣”上,這個“緊身衣”就是“模範法”中所說的“範”。之後,還需要小心翼翼地把外範分成好多塊,再取下來。取下來之後的範,也得經過高溫燒製,定型之後才能使用。

第三步,這些分塊的外殼都燒好之後,要把它拼接起來固定好。之後,把青銅溶液灌到這個外範裡,等到青銅溶液充分冷卻之後再砸掉陶製的外範,一件青銅器的主體就誕生了。

在今天的一些生產金屬器物的作坊和工廠中,模範法也依然在使用,基本的方法和工藝都沒有太大變化。也就是說,至少在3000年前,我們就已經有了成熟的器物製作工藝——模範法。而且,我在這裡描述的還只是模範法最基本的原理。如果是要鑄造像司母戊鼎這種大型器物,情況往往更加複雜。比如說,外殼的拆卸、固定等過程都特別繁瑣。再比如,青銅器的很多配件還需要單獨製作出來以後再接上去。就像司母戊鼎的鼎耳就是單獨鑄造後再接合到鼎身上的,這種接合的工藝,在現在來看也不那麼簡單。而且,從殷墟鑄銅遺址出土的大量用於打磨的砂質磨石、石刀等工具來看,青銅器在鑄造完成之後還要進行細緻的打磨。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在模範法的第三步,需要把青銅液體灌進外範。這個步驟可不簡單,它需要工匠完美地掌控青銅在融化、凝固時的形態變化,同時還能在青銅器的柔韌和堅固程度之間找到平衡,這就需要當時的工匠掌握很高超的冶金技術,比如要把握溶液裡各種金屬的比例。青銅並不是一種單一的金屬,它是銅、錫、鉛三種金屬的合金。從取樣分析的結果來看,司母戊鼎裡銅、錫、鉛的比例分別是:84.77%、11.64%和2.79%,即使是按照今天的標準來看,這個比例也已經相當科學了。

另外,司母戊鼎所體現出的這些高超的工藝,絕不可能是偶然的成就。除了司母戊鼎之外,我國的考古學家還發掘出了大量商朝時期製作的工藝精良的青銅器。這說明,司母戊鼎代表的科技水平是當時社會的普遍水平。考古學家還發現了很多商代銅礦遺址和青銅器鑄造的作坊遺址,這就證明當時製作青銅器是一套穩定的生產系統。

"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這件商王朝(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所使用的禮器,距今已有約3250年的歷史。

它是商代晚期鑄造的一件大型青銅器 , 因其鼎腹內部鑄有陰文銘文 “司母戊 ”三個字而得名, 是商王為祭祀其母戊而鑄造的 。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 藏於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司母戊鼎發現之謎

1939年是個動盪的年代,日本入侵中國,國家岌岌可危。當時的河南安陽由於在 小屯村發現了大量甲骨文而聲名鵲起。但時值國難當頭、兵荒馬亂,政府缺乏監管, 民間的私自探寶活動盛行。在與小屯村隔 洹河相望的武官村村民的一次探寶中,村 民在12米的地下發現了一個大如馬槽的巨型青銅方鼎,一時間,人們也不知道應該 怎麼稱呼它,就叫它馬槽鼎或大方鼎。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武官村位於河南省安陽市西處 5一 6公里的疽河北岸 , 與它相呼應的南岸是盛行一時的商代晚期的都城 “ 小屯遺址” 。 據文獻記載, 商湯建立商 朝後立都 “ 毫” , 在此之後共遷都五次。 盤庚遷都至沮水之上的殷都後 , 從此結束了流徙遊牧的生活, 在那裡定居。 據 《集解》 中記載 “ 恆水在湯陰界 , 殷墟 , 故殷都也” 。

司母戊鼎之所以得名,是腹部有“司母戊”三字銘文。“母”是母親,“戊”為母親的廟 號排序。“司”字有兩種解釋。按傳統說法, “司”即“祭祀”,故“司母戊”可釋為“祭祀母 親戊”。但嚴格地說,“司”字的正確釋讀應為 “後”。故“司母戊”應為“後母戊”。“司母戊 鼎”當然也該稱為“後母戊鼎”。只是由於約定俗成,“司母戊鼎”的叫法保留至今。

古代 “後”字的本義相當於今天的“崇高”“偉大”。 “後母戊”可直譯為“偉大崇高的母親戊”。考 古學家推定,司母戊鼎(或後母戊鼎)的鑄造年代,相當於商王朝第23位國王武丁在位時 期。武丁乃商王朝後期的中興之主,據甲骨 文記錄,武丁有三名“法定配偶”,其中一名 即“戊”。故“司母戊”鼎應是商王武丁的兒子 為紀念生母而鑄造。“母戊”去世後,該鼎隨其葬於地下,沒想到3000餘年後重見天日。 據國家博物館公佈的數據,司母戊鼎高 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8釐米,重832公斤(曾經的測量數據為875公斤)。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1946年,抗戰勝利,大方鼎終於有 了重見天日的機會。人們小心翼翼地把大方鼎從地下挖出來,它的神祕面紗也隨之被慢慢撩起。同年10月,當地駐軍作為生日壽禮送給蔣介石。時逢國民政府剛剛還都南京,蔣先生躊躇滿志,欲乘抗戰勝利之東風,大展宏圖從事國內建設,遂將司 母戊鼎轉交正在籌備中的“中央博物院”。隨 著國民政府在內戰中敗下陣來,蔣介石不得 不於1949年退往臺灣。國民政府撤離前,曾組織文物搶運,因種種原因,加之大方鼎太重太大,只能被遺棄在了當時的南京機場。

也許是當時的國民黨有眼不識泰山,也許是因為大方鼎本身太眷戀 這方鑄造並埋藏它3200餘年的故土,也許是冥冥之中註定它要與這方熱土長相廝守,不管什麼原因,大方鼎最終被幸運地留了下來。1959年,大方鼎從南京運到北京,被珍藏在當時的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國家博物館),直到今天。

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即使在今天的很多金屬冶鑄工廠利用大型機械來鑄造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在3000多年前,商朝人居然就已經能夠完成這樣高難度的青銅鑄造任務了。如果按當時的科技水平來看,司母戊鼎絕對是高科技產品。

青銅的冶煉和鑄造。先說鑄造,考古學家已經證明,當時的工匠能夠做出這樣的大鼎,是因為他們掌握了一種工藝,就是“模範法”。我們就來簡單說說這個工藝的流程,同時解釋一下這兩個詞。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首先,需要用泥土做一個和要做的那個青銅器大小,花紋、形狀都一樣的器物,然後燒成定型;有時候也會用石頭雕刻。得到的這個器物就是“模範法”中所說的“模”。模是可以重複使用的。

第二步,需要用泥土給這件做好的器物模型360度無死角地貼上一件“緊身衣”,這樣就會把整個器物的形制,包括花紋都翻印到那件泥土“緊身衣”上,這個“緊身衣”就是“模範法”中所說的“範”。之後,還需要小心翼翼地把外範分成好多塊,再取下來。取下來之後的範,也得經過高溫燒製,定型之後才能使用。

第三步,這些分塊的外殼都燒好之後,要把它拼接起來固定好。之後,把青銅溶液灌到這個外範裡,等到青銅溶液充分冷卻之後再砸掉陶製的外範,一件青銅器的主體就誕生了。

在今天的一些生產金屬器物的作坊和工廠中,模範法也依然在使用,基本的方法和工藝都沒有太大變化。也就是說,至少在3000年前,我們就已經有了成熟的器物製作工藝——模範法。而且,我在這裡描述的還只是模範法最基本的原理。如果是要鑄造像司母戊鼎這種大型器物,情況往往更加複雜。比如說,外殼的拆卸、固定等過程都特別繁瑣。再比如,青銅器的很多配件還需要單獨製作出來以後再接上去。就像司母戊鼎的鼎耳就是單獨鑄造後再接合到鼎身上的,這種接合的工藝,在現在來看也不那麼簡單。而且,從殷墟鑄銅遺址出土的大量用於打磨的砂質磨石、石刀等工具來看,青銅器在鑄造完成之後還要進行細緻的打磨。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在模範法的第三步,需要把青銅液體灌進外範。這個步驟可不簡單,它需要工匠完美地掌控青銅在融化、凝固時的形態變化,同時還能在青銅器的柔韌和堅固程度之間找到平衡,這就需要當時的工匠掌握很高超的冶金技術,比如要把握溶液裡各種金屬的比例。青銅並不是一種單一的金屬,它是銅、錫、鉛三種金屬的合金。從取樣分析的結果來看,司母戊鼎裡銅、錫、鉛的比例分別是:84.77%、11.64%和2.79%,即使是按照今天的標準來看,這個比例也已經相當科學了。

另外,司母戊鼎所體現出的這些高超的工藝,絕不可能是偶然的成就。除了司母戊鼎之外,我國的考古學家還發掘出了大量商朝時期製作的工藝精良的青銅器。這說明,司母戊鼎代表的科技水平是當時社會的普遍水平。考古學家還發現了很多商代銅礦遺址和青銅器鑄造的作坊遺址,這就證明當時製作青銅器是一套穩定的生產系統。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綜合以上三點,我們不難作出這樣的判斷: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作為國家工業的青銅鑄造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有序的生產體系,有極高的鑄造和冶金水平。我們難以想象,在沒有現代科技支持的情況下,這些工作是怎麼完成的,所以說,歷史的真實的情況真的會超乎我們想象。

“司母戊鼎”的名稱的爭議

關於這座商朝大鼎名稱的爭議其實從它出土時開始就一直存在,但既有的客觀事實是從1946年開始,官方就已經採用了“司母戊鼎”的名稱。而2011年,國家博物館在學術界仍沒有形成共識的情況下將“司母戊鼎的”名稱改成“後母戊鼎”卻造成了一系列的社會影響。這讓我們更加切身地體會到,面對歷史問題,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我們就不應該急於草率地改變既定的說法。

"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這件商王朝(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所使用的禮器,距今已有約3250年的歷史。

它是商代晚期鑄造的一件大型青銅器 , 因其鼎腹內部鑄有陰文銘文 “司母戊 ”三個字而得名, 是商王為祭祀其母戊而鑄造的 。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 藏於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司母戊鼎發現之謎

1939年是個動盪的年代,日本入侵中國,國家岌岌可危。當時的河南安陽由於在 小屯村發現了大量甲骨文而聲名鵲起。但時值國難當頭、兵荒馬亂,政府缺乏監管, 民間的私自探寶活動盛行。在與小屯村隔 洹河相望的武官村村民的一次探寶中,村 民在12米的地下發現了一個大如馬槽的巨型青銅方鼎,一時間,人們也不知道應該 怎麼稱呼它,就叫它馬槽鼎或大方鼎。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武官村位於河南省安陽市西處 5一 6公里的疽河北岸 , 與它相呼應的南岸是盛行一時的商代晚期的都城 “ 小屯遺址” 。 據文獻記載, 商湯建立商 朝後立都 “ 毫” , 在此之後共遷都五次。 盤庚遷都至沮水之上的殷都後 , 從此結束了流徙遊牧的生活, 在那裡定居。 據 《集解》 中記載 “ 恆水在湯陰界 , 殷墟 , 故殷都也” 。

司母戊鼎之所以得名,是腹部有“司母戊”三字銘文。“母”是母親,“戊”為母親的廟 號排序。“司”字有兩種解釋。按傳統說法, “司”即“祭祀”,故“司母戊”可釋為“祭祀母 親戊”。但嚴格地說,“司”字的正確釋讀應為 “後”。故“司母戊”應為“後母戊”。“司母戊 鼎”當然也該稱為“後母戊鼎”。只是由於約定俗成,“司母戊鼎”的叫法保留至今。

古代 “後”字的本義相當於今天的“崇高”“偉大”。 “後母戊”可直譯為“偉大崇高的母親戊”。考 古學家推定,司母戊鼎(或後母戊鼎)的鑄造年代,相當於商王朝第23位國王武丁在位時 期。武丁乃商王朝後期的中興之主,據甲骨 文記錄,武丁有三名“法定配偶”,其中一名 即“戊”。故“司母戊”鼎應是商王武丁的兒子 為紀念生母而鑄造。“母戊”去世後,該鼎隨其葬於地下,沒想到3000餘年後重見天日。 據國家博物館公佈的數據,司母戊鼎高 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8釐米,重832公斤(曾經的測量數據為875公斤)。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1946年,抗戰勝利,大方鼎終於有 了重見天日的機會。人們小心翼翼地把大方鼎從地下挖出來,它的神祕面紗也隨之被慢慢撩起。同年10月,當地駐軍作為生日壽禮送給蔣介石。時逢國民政府剛剛還都南京,蔣先生躊躇滿志,欲乘抗戰勝利之東風,大展宏圖從事國內建設,遂將司 母戊鼎轉交正在籌備中的“中央博物院”。隨 著國民政府在內戰中敗下陣來,蔣介石不得 不於1949年退往臺灣。國民政府撤離前,曾組織文物搶運,因種種原因,加之大方鼎太重太大,只能被遺棄在了當時的南京機場。

也許是當時的國民黨有眼不識泰山,也許是因為大方鼎本身太眷戀 這方鑄造並埋藏它3200餘年的故土,也許是冥冥之中註定它要與這方熱土長相廝守,不管什麼原因,大方鼎最終被幸運地留了下來。1959年,大方鼎從南京運到北京,被珍藏在當時的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國家博物館),直到今天。

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即使在今天的很多金屬冶鑄工廠利用大型機械來鑄造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在3000多年前,商朝人居然就已經能夠完成這樣高難度的青銅鑄造任務了。如果按當時的科技水平來看,司母戊鼎絕對是高科技產品。

青銅的冶煉和鑄造。先說鑄造,考古學家已經證明,當時的工匠能夠做出這樣的大鼎,是因為他們掌握了一種工藝,就是“模範法”。我們就來簡單說說這個工藝的流程,同時解釋一下這兩個詞。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首先,需要用泥土做一個和要做的那個青銅器大小,花紋、形狀都一樣的器物,然後燒成定型;有時候也會用石頭雕刻。得到的這個器物就是“模範法”中所說的“模”。模是可以重複使用的。

第二步,需要用泥土給這件做好的器物模型360度無死角地貼上一件“緊身衣”,這樣就會把整個器物的形制,包括花紋都翻印到那件泥土“緊身衣”上,這個“緊身衣”就是“模範法”中所說的“範”。之後,還需要小心翼翼地把外範分成好多塊,再取下來。取下來之後的範,也得經過高溫燒製,定型之後才能使用。

第三步,這些分塊的外殼都燒好之後,要把它拼接起來固定好。之後,把青銅溶液灌到這個外範裡,等到青銅溶液充分冷卻之後再砸掉陶製的外範,一件青銅器的主體就誕生了。

在今天的一些生產金屬器物的作坊和工廠中,模範法也依然在使用,基本的方法和工藝都沒有太大變化。也就是說,至少在3000年前,我們就已經有了成熟的器物製作工藝——模範法。而且,我在這裡描述的還只是模範法最基本的原理。如果是要鑄造像司母戊鼎這種大型器物,情況往往更加複雜。比如說,外殼的拆卸、固定等過程都特別繁瑣。再比如,青銅器的很多配件還需要單獨製作出來以後再接上去。就像司母戊鼎的鼎耳就是單獨鑄造後再接合到鼎身上的,這種接合的工藝,在現在來看也不那麼簡單。而且,從殷墟鑄銅遺址出土的大量用於打磨的砂質磨石、石刀等工具來看,青銅器在鑄造完成之後還要進行細緻的打磨。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在模範法的第三步,需要把青銅液體灌進外範。這個步驟可不簡單,它需要工匠完美地掌控青銅在融化、凝固時的形態變化,同時還能在青銅器的柔韌和堅固程度之間找到平衡,這就需要當時的工匠掌握很高超的冶金技術,比如要把握溶液裡各種金屬的比例。青銅並不是一種單一的金屬,它是銅、錫、鉛三種金屬的合金。從取樣分析的結果來看,司母戊鼎裡銅、錫、鉛的比例分別是:84.77%、11.64%和2.79%,即使是按照今天的標準來看,這個比例也已經相當科學了。

另外,司母戊鼎所體現出的這些高超的工藝,絕不可能是偶然的成就。除了司母戊鼎之外,我國的考古學家還發掘出了大量商朝時期製作的工藝精良的青銅器。這說明,司母戊鼎代表的科技水平是當時社會的普遍水平。考古學家還發現了很多商代銅礦遺址和青銅器鑄造的作坊遺址,這就證明當時製作青銅器是一套穩定的生產系統。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綜合以上三點,我們不難作出這樣的判斷: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作為國家工業的青銅鑄造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有序的生產體系,有極高的鑄造和冶金水平。我們難以想象,在沒有現代科技支持的情況下,這些工作是怎麼完成的,所以說,歷史的真實的情況真的會超乎我們想象。

“司母戊鼎”的名稱的爭議

關於這座商朝大鼎名稱的爭議其實從它出土時開始就一直存在,但既有的客觀事實是從1946年開始,官方就已經採用了“司母戊鼎”的名稱。而2011年,國家博物館在學術界仍沒有形成共識的情況下將“司母戊鼎的”名稱改成“後母戊鼎”卻造成了一系列的社會影響。這讓我們更加切身地體會到,面對歷史問題,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我們就不應該急於草率地改變既定的說法。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在司母戊鼎被髮掘後不久,人們就發現鼎內有三個呈“品”字形分佈的字符,大部分學者都認為這組文字是三個獨立的漢字,把後面兩個字釋讀為“母”和“戊”也基本沒什麼爭議,但是第一個字究竟應該釋讀成“司法”的“司”還是“後來”的“後”卻出現了不小的分歧。

你可能有點奇怪,這兩個字的字形相差那麼大,專家們怎麼會分不清呢?這其實是因為,商朝人寫字的習慣和我們今天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按照當時的習慣,書寫是不分左右方向的,也就是說,一個字不管正著寫還是反著寫都是可以的。舉個例子來說,比如小寫的英文字母的 p 和 q,按照當時的寫法,就是無法區別的。現在,請你想象一下“司”和“後”這兩個字的字形,你也許就會發現,它們其實就跟 p 和 q 的情況完全相同,只要把“司”向右翻轉一下,其實就是“後”嘛。

"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這件商王朝(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所使用的禮器,距今已有約3250年的歷史。

它是商代晚期鑄造的一件大型青銅器 , 因其鼎腹內部鑄有陰文銘文 “司母戊 ”三個字而得名, 是商王為祭祀其母戊而鑄造的 。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 藏於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司母戊鼎發現之謎

1939年是個動盪的年代,日本入侵中國,國家岌岌可危。當時的河南安陽由於在 小屯村發現了大量甲骨文而聲名鵲起。但時值國難當頭、兵荒馬亂,政府缺乏監管, 民間的私自探寶活動盛行。在與小屯村隔 洹河相望的武官村村民的一次探寶中,村 民在12米的地下發現了一個大如馬槽的巨型青銅方鼎,一時間,人們也不知道應該 怎麼稱呼它,就叫它馬槽鼎或大方鼎。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武官村位於河南省安陽市西處 5一 6公里的疽河北岸 , 與它相呼應的南岸是盛行一時的商代晚期的都城 “ 小屯遺址” 。 據文獻記載, 商湯建立商 朝後立都 “ 毫” , 在此之後共遷都五次。 盤庚遷都至沮水之上的殷都後 , 從此結束了流徙遊牧的生活, 在那裡定居。 據 《集解》 中記載 “ 恆水在湯陰界 , 殷墟 , 故殷都也” 。

司母戊鼎之所以得名,是腹部有“司母戊”三字銘文。“母”是母親,“戊”為母親的廟 號排序。“司”字有兩種解釋。按傳統說法, “司”即“祭祀”,故“司母戊”可釋為“祭祀母 親戊”。但嚴格地說,“司”字的正確釋讀應為 “後”。故“司母戊”應為“後母戊”。“司母戊 鼎”當然也該稱為“後母戊鼎”。只是由於約定俗成,“司母戊鼎”的叫法保留至今。

古代 “後”字的本義相當於今天的“崇高”“偉大”。 “後母戊”可直譯為“偉大崇高的母親戊”。考 古學家推定,司母戊鼎(或後母戊鼎)的鑄造年代,相當於商王朝第23位國王武丁在位時 期。武丁乃商王朝後期的中興之主,據甲骨 文記錄,武丁有三名“法定配偶”,其中一名 即“戊”。故“司母戊”鼎應是商王武丁的兒子 為紀念生母而鑄造。“母戊”去世後,該鼎隨其葬於地下,沒想到3000餘年後重見天日。 據國家博物館公佈的數據,司母戊鼎高 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8釐米,重832公斤(曾經的測量數據為875公斤)。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1946年,抗戰勝利,大方鼎終於有 了重見天日的機會。人們小心翼翼地把大方鼎從地下挖出來,它的神祕面紗也隨之被慢慢撩起。同年10月,當地駐軍作為生日壽禮送給蔣介石。時逢國民政府剛剛還都南京,蔣先生躊躇滿志,欲乘抗戰勝利之東風,大展宏圖從事國內建設,遂將司 母戊鼎轉交正在籌備中的“中央博物院”。隨 著國民政府在內戰中敗下陣來,蔣介石不得 不於1949年退往臺灣。國民政府撤離前,曾組織文物搶運,因種種原因,加之大方鼎太重太大,只能被遺棄在了當時的南京機場。

也許是當時的國民黨有眼不識泰山,也許是因為大方鼎本身太眷戀 這方鑄造並埋藏它3200餘年的故土,也許是冥冥之中註定它要與這方熱土長相廝守,不管什麼原因,大方鼎最終被幸運地留了下來。1959年,大方鼎從南京運到北京,被珍藏在當時的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國家博物館),直到今天。

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即使在今天的很多金屬冶鑄工廠利用大型機械來鑄造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在3000多年前,商朝人居然就已經能夠完成這樣高難度的青銅鑄造任務了。如果按當時的科技水平來看,司母戊鼎絕對是高科技產品。

青銅的冶煉和鑄造。先說鑄造,考古學家已經證明,當時的工匠能夠做出這樣的大鼎,是因為他們掌握了一種工藝,就是“模範法”。我們就來簡單說說這個工藝的流程,同時解釋一下這兩個詞。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首先,需要用泥土做一個和要做的那個青銅器大小,花紋、形狀都一樣的器物,然後燒成定型;有時候也會用石頭雕刻。得到的這個器物就是“模範法”中所說的“模”。模是可以重複使用的。

第二步,需要用泥土給這件做好的器物模型360度無死角地貼上一件“緊身衣”,這樣就會把整個器物的形制,包括花紋都翻印到那件泥土“緊身衣”上,這個“緊身衣”就是“模範法”中所說的“範”。之後,還需要小心翼翼地把外範分成好多塊,再取下來。取下來之後的範,也得經過高溫燒製,定型之後才能使用。

第三步,這些分塊的外殼都燒好之後,要把它拼接起來固定好。之後,把青銅溶液灌到這個外範裡,等到青銅溶液充分冷卻之後再砸掉陶製的外範,一件青銅器的主體就誕生了。

在今天的一些生產金屬器物的作坊和工廠中,模範法也依然在使用,基本的方法和工藝都沒有太大變化。也就是說,至少在3000年前,我們就已經有了成熟的器物製作工藝——模範法。而且,我在這裡描述的還只是模範法最基本的原理。如果是要鑄造像司母戊鼎這種大型器物,情況往往更加複雜。比如說,外殼的拆卸、固定等過程都特別繁瑣。再比如,青銅器的很多配件還需要單獨製作出來以後再接上去。就像司母戊鼎的鼎耳就是單獨鑄造後再接合到鼎身上的,這種接合的工藝,在現在來看也不那麼簡單。而且,從殷墟鑄銅遺址出土的大量用於打磨的砂質磨石、石刀等工具來看,青銅器在鑄造完成之後還要進行細緻的打磨。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在模範法的第三步,需要把青銅液體灌進外範。這個步驟可不簡單,它需要工匠完美地掌控青銅在融化、凝固時的形態變化,同時還能在青銅器的柔韌和堅固程度之間找到平衡,這就需要當時的工匠掌握很高超的冶金技術,比如要把握溶液裡各種金屬的比例。青銅並不是一種單一的金屬,它是銅、錫、鉛三種金屬的合金。從取樣分析的結果來看,司母戊鼎裡銅、錫、鉛的比例分別是:84.77%、11.64%和2.79%,即使是按照今天的標準來看,這個比例也已經相當科學了。

另外,司母戊鼎所體現出的這些高超的工藝,絕不可能是偶然的成就。除了司母戊鼎之外,我國的考古學家還發掘出了大量商朝時期製作的工藝精良的青銅器。這說明,司母戊鼎代表的科技水平是當時社會的普遍水平。考古學家還發現了很多商代銅礦遺址和青銅器鑄造的作坊遺址,這就證明當時製作青銅器是一套穩定的生產系統。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綜合以上三點,我們不難作出這樣的判斷: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作為國家工業的青銅鑄造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有序的生產體系,有極高的鑄造和冶金水平。我們難以想象,在沒有現代科技支持的情況下,這些工作是怎麼完成的,所以說,歷史的真實的情況真的會超乎我們想象。

“司母戊鼎”的名稱的爭議

關於這座商朝大鼎名稱的爭議其實從它出土時開始就一直存在,但既有的客觀事實是從1946年開始,官方就已經採用了“司母戊鼎”的名稱。而2011年,國家博物館在學術界仍沒有形成共識的情況下將“司母戊鼎的”名稱改成“後母戊鼎”卻造成了一系列的社會影響。這讓我們更加切身地體會到,面對歷史問題,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我們就不應該急於草率地改變既定的說法。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在司母戊鼎被髮掘後不久,人們就發現鼎內有三個呈“品”字形分佈的字符,大部分學者都認為這組文字是三個獨立的漢字,把後面兩個字釋讀為“母”和“戊”也基本沒什麼爭議,但是第一個字究竟應該釋讀成“司法”的“司”還是“後來”的“後”卻出現了不小的分歧。

你可能有點奇怪,這兩個字的字形相差那麼大,專家們怎麼會分不清呢?這其實是因為,商朝人寫字的習慣和我們今天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按照當時的習慣,書寫是不分左右方向的,也就是說,一個字不管正著寫還是反著寫都是可以的。舉個例子來說,比如小寫的英文字母的 p 和 q,按照當時的寫法,就是無法區別的。現在,請你想象一下“司”和“後”這兩個字的字形,你也許就會發現,它們其實就跟 p 和 q 的情況完全相同,只要把“司”向右翻轉一下,其實就是“後”嘛。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光從字形上看,其實是根本無法斷定第一個字到底是“司”還是“後”。而如果從銘文的含義來分析,支持“司母戊”和“後母戊”的學者又都能各自給出一套合理的解釋,雙方一直不能達成共識。於是在綜合考慮下,官方還是決定按照當時的識字習慣,採用司母戊鼎的名稱。這個名字也從1946年開始一直沿用了64年之久,並普遍被大眾多接受。

不過,雖然官方的收藏機構一直都在用司母戊鼎的名稱,但還是有一些學者堅持認為從銘文的含義來看後母戊鼎的釋讀方案要比司母戊鼎更加合理,這種觀點也逐漸在國家博物館內部佔得了上風。於是在2010到2011年籌備新館展覽時,國家博物館就把“司母戊鼎”的名字正式改成了“後母戊鼎”。

但是,這次突然的改名就給大眾帶來了不必要的困擾,甚至是誤導。所以,這次改名之後我們就常常會在國家博物館的展廳裡聽到這樣的對話:“以前就知道有個司母戊鼎,怎麼這裡又有一個後母戊鼎啊?”“這個,可能是新挖出來的吧……”

"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這件商王朝(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所使用的禮器,距今已有約3250年的歷史。

它是商代晚期鑄造的一件大型青銅器 , 因其鼎腹內部鑄有陰文銘文 “司母戊 ”三個字而得名, 是商王為祭祀其母戊而鑄造的 。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 藏於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司母戊鼎發現之謎

1939年是個動盪的年代,日本入侵中國,國家岌岌可危。當時的河南安陽由於在 小屯村發現了大量甲骨文而聲名鵲起。但時值國難當頭、兵荒馬亂,政府缺乏監管, 民間的私自探寶活動盛行。在與小屯村隔 洹河相望的武官村村民的一次探寶中,村 民在12米的地下發現了一個大如馬槽的巨型青銅方鼎,一時間,人們也不知道應該 怎麼稱呼它,就叫它馬槽鼎或大方鼎。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武官村位於河南省安陽市西處 5一 6公里的疽河北岸 , 與它相呼應的南岸是盛行一時的商代晚期的都城 “ 小屯遺址” 。 據文獻記載, 商湯建立商 朝後立都 “ 毫” , 在此之後共遷都五次。 盤庚遷都至沮水之上的殷都後 , 從此結束了流徙遊牧的生活, 在那裡定居。 據 《集解》 中記載 “ 恆水在湯陰界 , 殷墟 , 故殷都也” 。

司母戊鼎之所以得名,是腹部有“司母戊”三字銘文。“母”是母親,“戊”為母親的廟 號排序。“司”字有兩種解釋。按傳統說法, “司”即“祭祀”,故“司母戊”可釋為“祭祀母 親戊”。但嚴格地說,“司”字的正確釋讀應為 “後”。故“司母戊”應為“後母戊”。“司母戊 鼎”當然也該稱為“後母戊鼎”。只是由於約定俗成,“司母戊鼎”的叫法保留至今。

古代 “後”字的本義相當於今天的“崇高”“偉大”。 “後母戊”可直譯為“偉大崇高的母親戊”。考 古學家推定,司母戊鼎(或後母戊鼎)的鑄造年代,相當於商王朝第23位國王武丁在位時 期。武丁乃商王朝後期的中興之主,據甲骨 文記錄,武丁有三名“法定配偶”,其中一名 即“戊”。故“司母戊”鼎應是商王武丁的兒子 為紀念生母而鑄造。“母戊”去世後,該鼎隨其葬於地下,沒想到3000餘年後重見天日。 據國家博物館公佈的數據,司母戊鼎高 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8釐米,重832公斤(曾經的測量數據為875公斤)。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1946年,抗戰勝利,大方鼎終於有 了重見天日的機會。人們小心翼翼地把大方鼎從地下挖出來,它的神祕面紗也隨之被慢慢撩起。同年10月,當地駐軍作為生日壽禮送給蔣介石。時逢國民政府剛剛還都南京,蔣先生躊躇滿志,欲乘抗戰勝利之東風,大展宏圖從事國內建設,遂將司 母戊鼎轉交正在籌備中的“中央博物院”。隨 著國民政府在內戰中敗下陣來,蔣介石不得 不於1949年退往臺灣。國民政府撤離前,曾組織文物搶運,因種種原因,加之大方鼎太重太大,只能被遺棄在了當時的南京機場。

也許是當時的國民黨有眼不識泰山,也許是因為大方鼎本身太眷戀 這方鑄造並埋藏它3200餘年的故土,也許是冥冥之中註定它要與這方熱土長相廝守,不管什麼原因,大方鼎最終被幸運地留了下來。1959年,大方鼎從南京運到北京,被珍藏在當時的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國家博物館),直到今天。

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即使在今天的很多金屬冶鑄工廠利用大型機械來鑄造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在3000多年前,商朝人居然就已經能夠完成這樣高難度的青銅鑄造任務了。如果按當時的科技水平來看,司母戊鼎絕對是高科技產品。

青銅的冶煉和鑄造。先說鑄造,考古學家已經證明,當時的工匠能夠做出這樣的大鼎,是因為他們掌握了一種工藝,就是“模範法”。我們就來簡單說說這個工藝的流程,同時解釋一下這兩個詞。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首先,需要用泥土做一個和要做的那個青銅器大小,花紋、形狀都一樣的器物,然後燒成定型;有時候也會用石頭雕刻。得到的這個器物就是“模範法”中所說的“模”。模是可以重複使用的。

第二步,需要用泥土給這件做好的器物模型360度無死角地貼上一件“緊身衣”,這樣就會把整個器物的形制,包括花紋都翻印到那件泥土“緊身衣”上,這個“緊身衣”就是“模範法”中所說的“範”。之後,還需要小心翼翼地把外範分成好多塊,再取下來。取下來之後的範,也得經過高溫燒製,定型之後才能使用。

第三步,這些分塊的外殼都燒好之後,要把它拼接起來固定好。之後,把青銅溶液灌到這個外範裡,等到青銅溶液充分冷卻之後再砸掉陶製的外範,一件青銅器的主體就誕生了。

在今天的一些生產金屬器物的作坊和工廠中,模範法也依然在使用,基本的方法和工藝都沒有太大變化。也就是說,至少在3000年前,我們就已經有了成熟的器物製作工藝——模範法。而且,我在這裡描述的還只是模範法最基本的原理。如果是要鑄造像司母戊鼎這種大型器物,情況往往更加複雜。比如說,外殼的拆卸、固定等過程都特別繁瑣。再比如,青銅器的很多配件還需要單獨製作出來以後再接上去。就像司母戊鼎的鼎耳就是單獨鑄造後再接合到鼎身上的,這種接合的工藝,在現在來看也不那麼簡單。而且,從殷墟鑄銅遺址出土的大量用於打磨的砂質磨石、石刀等工具來看,青銅器在鑄造完成之後還要進行細緻的打磨。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在模範法的第三步,需要把青銅液體灌進外範。這個步驟可不簡單,它需要工匠完美地掌控青銅在融化、凝固時的形態變化,同時還能在青銅器的柔韌和堅固程度之間找到平衡,這就需要當時的工匠掌握很高超的冶金技術,比如要把握溶液裡各種金屬的比例。青銅並不是一種單一的金屬,它是銅、錫、鉛三種金屬的合金。從取樣分析的結果來看,司母戊鼎裡銅、錫、鉛的比例分別是:84.77%、11.64%和2.79%,即使是按照今天的標準來看,這個比例也已經相當科學了。

另外,司母戊鼎所體現出的這些高超的工藝,絕不可能是偶然的成就。除了司母戊鼎之外,我國的考古學家還發掘出了大量商朝時期製作的工藝精良的青銅器。這說明,司母戊鼎代表的科技水平是當時社會的普遍水平。考古學家還發現了很多商代銅礦遺址和青銅器鑄造的作坊遺址,這就證明當時製作青銅器是一套穩定的生產系統。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綜合以上三點,我們不難作出這樣的判斷: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作為國家工業的青銅鑄造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有序的生產體系,有極高的鑄造和冶金水平。我們難以想象,在沒有現代科技支持的情況下,這些工作是怎麼完成的,所以說,歷史的真實的情況真的會超乎我們想象。

“司母戊鼎”的名稱的爭議

關於這座商朝大鼎名稱的爭議其實從它出土時開始就一直存在,但既有的客觀事實是從1946年開始,官方就已經採用了“司母戊鼎”的名稱。而2011年,國家博物館在學術界仍沒有形成共識的情況下將“司母戊鼎的”名稱改成“後母戊鼎”卻造成了一系列的社會影響。這讓我們更加切身地體會到,面對歷史問題,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我們就不應該急於草率地改變既定的說法。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在司母戊鼎被髮掘後不久,人們就發現鼎內有三個呈“品”字形分佈的字符,大部分學者都認為這組文字是三個獨立的漢字,把後面兩個字釋讀為“母”和“戊”也基本沒什麼爭議,但是第一個字究竟應該釋讀成“司法”的“司”還是“後來”的“後”卻出現了不小的分歧。

你可能有點奇怪,這兩個字的字形相差那麼大,專家們怎麼會分不清呢?這其實是因為,商朝人寫字的習慣和我們今天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按照當時的習慣,書寫是不分左右方向的,也就是說,一個字不管正著寫還是反著寫都是可以的。舉個例子來說,比如小寫的英文字母的 p 和 q,按照當時的寫法,就是無法區別的。現在,請你想象一下“司”和“後”這兩個字的字形,你也許就會發現,它們其實就跟 p 和 q 的情況完全相同,只要把“司”向右翻轉一下,其實就是“後”嘛。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光從字形上看,其實是根本無法斷定第一個字到底是“司”還是“後”。而如果從銘文的含義來分析,支持“司母戊”和“後母戊”的學者又都能各自給出一套合理的解釋,雙方一直不能達成共識。於是在綜合考慮下,官方還是決定按照當時的識字習慣,採用司母戊鼎的名稱。這個名字也從1946年開始一直沿用了64年之久,並普遍被大眾多接受。

不過,雖然官方的收藏機構一直都在用司母戊鼎的名稱,但還是有一些學者堅持認為從銘文的含義來看後母戊鼎的釋讀方案要比司母戊鼎更加合理,這種觀點也逐漸在國家博物館內部佔得了上風。於是在2010到2011年籌備新館展覽時,國家博物館就把“司母戊鼎”的名字正式改成了“後母戊鼎”。

但是,這次突然的改名就給大眾帶來了不必要的困擾,甚至是誤導。所以,這次改名之後我們就常常會在國家博物館的展廳裡聽到這樣的對話:“以前就知道有個司母戊鼎,怎麼這裡又有一個後母戊鼎啊?”“這個,可能是新挖出來的吧……”

3000多年前,商朝人是怎麼製造出800多公斤國寶“司母戊鼎”的?

“司母戊鼎”這個名字已經使用了六十多年,各種教科書、工具書、學術期刊、科普讀物,甚至文學、藝術作品之中都用的是這個名字,它有很高的社會認知度,甚至已經在相關管理部門登記備案。在這種情況下,要讓全社會都知道改名這件事,並且理解改名的原因,可以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結果就是,大眾認不出改名之後的大鼎,還以為又挖出了一個新鼎,那是不是就會有人以訛傳訛,真的把“後母戊鼎”當作一個新鼎,寫在文章中呢?當這樣的錯誤變多了,會不會讓兩個司母戊鼎也變成一個需要考證辨析的難解的歷史問題呢?

這就是我們從司母戊鼎改名的故事得到的啟示:對既有的說法提出質疑,當然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把一個新的說法公之於眾,就不只要考慮論證本身的合理性,還要考慮影響。這樣的改變真的能帶來好的影響麼?我們已經看到了,草率地推翻既有的說法,很可能只是帶來混亂和消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司母戊鼎還有多少待解之謎》

《中華青銅之最— 司母戊鼎》

《為國之重器正名——“司母戊鼎”正式更名為“後母戊鼎”》

《司母戊鼎略說 》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