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個好女兒 文/崔妮

情感 終南文苑 2018-12-02
我不是個好女兒 文/崔妮

在我生了豆豆以後,在我三十而立意氣風發的夢想被現實擊碎,生活又接二連三難題不斷時,我才感覺到自己不是一個好女兒。

母親姓羅,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慧娃,在外公的五個兒女裡排行老大。該讀書的時候恰逢困難時期,為了照顧弟弟妹妹,就沒有上學,只在掃盲的時候,偷著去上了幾天夜校。

我出生後不久,外婆在一次做早飯時倒在灶臺裡就再沒有起來。打這以後,家裡大大小小七八口人,針線活全是母親的。從頭到腳,從春天到冬天,大到被子,小到襪子手套,母親沒有讓舅舅和小姨他們穿過破的和髒的。再後來,母親又張羅著為舅舅娶媳婦,為小姨做嫁妝,看著他們一個個都成了家。在舅舅小姨的眼裡,母親就是他們的小母親。

用命運多舛來形容母親,一點都不過。失去母親的痛苦還沒有退去,母親又沒了丈夫。在村裡人眼裡,母親成了一個命硬的女人。父親去世後,我再也沒有見母親笑過。母親不是在地裡幹活,就是在豬圈裡忙活。那幾年,母親常常發火,我和妹妹稍微不如她意,總是免不了挨頓打,過後母親又總是問疼不疼,然後就掉下淚來。

高中後功課緊,我就住校了,一週偶爾回幾次家,不是取乾糧,就是拿生活費。回家後,總是能吃上母親做的拿手飯,不是旗花面,就是餃子,再或者就是菜盒子。走的時候書包裡總是塞得滿滿的,全是母親留給我的好吃食。送我返校的時候,母親總是往我手裡塞錢,一個勁囑咐,功課重,要吃好點,別擔心家裡。

工作後,忙著考研,忙著談戀愛,回家的次數少起來,但每週一個電話是少不了的。母親在那頭總是沒完沒了:外公越來越糊塗,二舅媽生了二胎,大姑家的孫子考上了大學,隔壁鄰居家蓋了新房子……見我不吭聲,就說,沒啥事,我都好著呢,你別操心,沒事別老打電話,有事我給你打,自己就把電話掛了。

每次回家,我總是大包小包,擔心母親在家裡捨不得給自己買,香皂、牙膏、洗衣粉、洗髮水、洗面奶、染髮劑等等,我能想到的,都給母親買回去。存貨再多,母親總是省著用,還責備我說,你怎麼不把超市搬回來?老家人總是誇母親有福氣,閨女比兒子好。碰見村裡人問,她也毫不客氣,我這衣服是閨女買的,好幾百呢,我把閨女當兒子使喚呢,你們有啥事就去省城找她。我埋怨過她,母親說,你總比我們強吧?能幫多少是多少,誰沒有個熬煎的時候?

結婚時在城裡買了房,裝修的時候,母親陪著跑建材市場,常常是我一個人左右比較,母親一個人坐在凳子上就睡著了。“沒事,你逛你的,我看東西”。裝修完了,又忙裡忙外地和我一起打掃佈置。說好了裝完房子來住,可她最多住一個禮拜,就嚷嚷著回家。“這兒東西太貴了,吹口氣都花錢,我現在還能跑得動,不拖累你們”。

前幾年,母親被診斷為糖尿病,勸她來西安治療,她不肯來。我和妹妹只好回家拽著她來,常常是這邊看完病,她那邊就要回家,回家後買來的藥也不按時吃,扔在一邊。為了吃藥的事情,我和母親吵得不可開交。我不知道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她接受治療,就像她不知道我們有多擔心一樣。這樣下來的結果就是,我和母親都把最壞的脾氣給了對方。我埋怨母親不體諒兒女,卻忘了母親這樣做,也是不想我肩上的擔子太重。

好在豆豆的降臨,緩解了這種僵持的局面。一聽說我忙不過來,母親義無反顧地來了。一個人又是帶孩子,又是幹家務,忙得一塌糊塗,但是母親很開心。

母親終究還是上了年紀,腱鞘炎反反覆覆舊病復發,抱孩子久了就疼。帶母親去看病,大夫說這種病要靜養,不能勞累,否則很難痊癒。聽完母親就堅持要回老家。她說,我幫不上忙,但絕不能添亂。臨走前,強迫她去醫院做了全面檢查,備好藥。回去的路上,母親不停地跟我說,忙不開就打電話,自己的病沒事,歇幾天就好了。

返城時,母親堅持要出來送我,看著她一個人孤單單地站在路邊,想到母親來西安的時候是健健康康的,為了我,她帶了一身病回來,如今她生著病還要自己照顧自己,而我卻不能留在她身邊伺候她,反倒讓她為我和我的孩子牽腸掛肚,我這個女兒算什麼呢?我忍不住哭了。

車越走越遠,母親越來越小,最後看不見了。轉過頭,我看見夕陽下,金色的麥浪在田野裡翻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