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高仿畫能超過原作水平,仿齊白石的比齊白石畫得還好'

"

本文選載自吳樹先生的《誰在忽悠中國》一書。這不僅僅是一本“揭祕”意義的書,它的價值在於走進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通過各種不同層次視角獲得的信息來重新審視收藏,拷問社會以及每個人的心靈。

吳樹:作家、電視藝術家、文化學者

李慧玲:資深書畫鑑定家,曾供職於北京市文物公司

吳樹:李老師,您長期從事藝術品市場鑑定工作,您鑑定過的書畫當中,真品和贗品各佔怎樣的比例?

李慧玲:真品大概佔1%~2%吧,其餘就是贗品。

吳樹:贗品的種類及作假的手段都有哪些?

李慧玲:書畫的贗品很早就有,過去作假很講究,一般都是選取同時代與畫家本人作品相近的畫作,這裡取一座山頭,拿過來換一個方向用,那裡再取一景,然後由裱畫師將這些拼接起來成一幅整畫。那時候的裱畫師技術很好,不露痕跡。

"

本文選載自吳樹先生的《誰在忽悠中國》一書。這不僅僅是一本“揭祕”意義的書,它的價值在於走進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通過各種不同層次視角獲得的信息來重新審視收藏,拷問社會以及每個人的心靈。

吳樹:作家、電視藝術家、文化學者

李慧玲:資深書畫鑑定家,曾供職於北京市文物公司

吳樹:李老師,您長期從事藝術品市場鑑定工作,您鑑定過的書畫當中,真品和贗品各佔怎樣的比例?

李慧玲:真品大概佔1%~2%吧,其餘就是贗品。

吳樹:贗品的種類及作假的手段都有哪些?

李慧玲:書畫的贗品很早就有,過去作假很講究,一般都是選取同時代與畫家本人作品相近的畫作,這裡取一座山頭,拿過來換一個方向用,那裡再取一景,然後由裱畫師將這些拼接起來成一幅整畫。那時候的裱畫師技術很好,不露痕跡。

現在高仿畫能超過原作水平,仿齊白石的比齊白石畫得還好

現在有能力這樣精心作假的人已經很少了。一般都是做舊,如用醬油泡、煙燻、用鍋蒸,弄得黃了吧唧的那種。現在的裱工也很差,不用上眼,你一上手就感覺得到,紙張邦邦硬,捲動的時候,嘩啦嘩啦地響,時間一長,兩邊都自己捲起來了。就拿剛才鑑定的那張十幾米的長卷來說吧,其實一上眼、一上手就知道是假的,為什麼還得認認真真地從頭到尾都看一遍呢?人家千里迢迢從南方跑過來,你只看一眼就馬上判斷他的東西是假的,人家會不高興,說你這專家不認真。

吳樹:現在書畫有沒有高仿品?能仿到什麼程度?

李慧玲:書畫高仿我們這些老同志基本上都能看出來。現在有些高仿畫能畫到超過原作藝術水平的程度,我就不止一次碰上這樣的情況。比方說仿齊白石的畫,有些仿畫者的繪畫技巧比齊白石有過之而無不及,另外還有專門寫字題跋的,字也寫得比齊白石好,幾個人合成仿作。其實像這樣的仿品,我認為也是有收藏價值的。

"

本文選載自吳樹先生的《誰在忽悠中國》一書。這不僅僅是一本“揭祕”意義的書,它的價值在於走進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通過各種不同層次視角獲得的信息來重新審視收藏,拷問社會以及每個人的心靈。

吳樹:作家、電視藝術家、文化學者

李慧玲:資深書畫鑑定家,曾供職於北京市文物公司

吳樹:李老師,您長期從事藝術品市場鑑定工作,您鑑定過的書畫當中,真品和贗品各佔怎樣的比例?

李慧玲:真品大概佔1%~2%吧,其餘就是贗品。

吳樹:贗品的種類及作假的手段都有哪些?

李慧玲:書畫的贗品很早就有,過去作假很講究,一般都是選取同時代與畫家本人作品相近的畫作,這裡取一座山頭,拿過來換一個方向用,那裡再取一景,然後由裱畫師將這些拼接起來成一幅整畫。那時候的裱畫師技術很好,不露痕跡。

現在高仿畫能超過原作水平,仿齊白石的比齊白石畫得還好

現在有能力這樣精心作假的人已經很少了。一般都是做舊,如用醬油泡、煙燻、用鍋蒸,弄得黃了吧唧的那種。現在的裱工也很差,不用上眼,你一上手就感覺得到,紙張邦邦硬,捲動的時候,嘩啦嘩啦地響,時間一長,兩邊都自己捲起來了。就拿剛才鑑定的那張十幾米的長卷來說吧,其實一上眼、一上手就知道是假的,為什麼還得認認真真地從頭到尾都看一遍呢?人家千里迢迢從南方跑過來,你只看一眼就馬上判斷他的東西是假的,人家會不高興,說你這專家不認真。

吳樹:現在書畫有沒有高仿品?能仿到什麼程度?

李慧玲:書畫高仿我們這些老同志基本上都能看出來。現在有些高仿畫能畫到超過原作藝術水平的程度,我就不止一次碰上這樣的情況。比方說仿齊白石的畫,有些仿畫者的繪畫技巧比齊白石有過之而無不及,另外還有專門寫字題跋的,字也寫得比齊白石好,幾個人合成仿作。其實像這樣的仿品,我認為也是有收藏價值的。

現在高仿畫能超過原作水平,仿齊白石的比齊白石畫得還好

齊白石真跡《加官圖》(故宮藏畫)

吳樹:像這種高技術仿品您怎麼去識辨它呢?

李慧玲:其實並不難,關鍵是鑑定者對不同時期的畫家要有整體認識和深度瞭解。比方說,我長期在北京文物公司工作,先後過眼的古畫起碼有上百萬件。對於那些名畫家不同時期的作品都熟記在心,成長時期的、成熟時期的,各自有哪些特點都瞭如指掌,判斷起來猶如辨別自己的簽名,別人仿的需要一筆筆去描繪,能認錯嗎?一會兒就可以看出來。

吳樹: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眼學鑑定書畫,主要取決於鑑定家對原作者的熟悉程度和感知能力?

李慧玲:對,其實沒什麼難的!比方說,我們很熟悉了,您上樓還沒進門,只要在外面咳嗽一聲,我就知道,哎,老吳來了,絕不會出錯!看畫也一樣。比方說齊白石的畫,青年的、中年的、老年的,還有他一上北京、二上北京,直到五上北京,第一次來的時候畫風怎樣?字寫得怎麼樣?第五次來的時候又發生了什麼變化?不是說他畫的每一張畫你都要看過,至少各個時期的畫你都必須大量過目,還要和大量的贗品進行比較,這樣就可以成竹在胸了。

還有一種情況,名畫家畫出來的畫並不都是精品,有時候心情不好,或者不得已要應酬索畫者,場景不合適,筆也不合適,墨也不合適,紙也不合適,只是礙不過面子,這種情況畫出來的畫能是精品嗎?這些情況你也得有所瞭解,總不能把畫得差些的畫說成是假畫吧,對不對?

"

本文選載自吳樹先生的《誰在忽悠中國》一書。這不僅僅是一本“揭祕”意義的書,它的價值在於走進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通過各種不同層次視角獲得的信息來重新審視收藏,拷問社會以及每個人的心靈。

吳樹:作家、電視藝術家、文化學者

李慧玲:資深書畫鑑定家,曾供職於北京市文物公司

吳樹:李老師,您長期從事藝術品市場鑑定工作,您鑑定過的書畫當中,真品和贗品各佔怎樣的比例?

李慧玲:真品大概佔1%~2%吧,其餘就是贗品。

吳樹:贗品的種類及作假的手段都有哪些?

李慧玲:書畫的贗品很早就有,過去作假很講究,一般都是選取同時代與畫家本人作品相近的畫作,這裡取一座山頭,拿過來換一個方向用,那裡再取一景,然後由裱畫師將這些拼接起來成一幅整畫。那時候的裱畫師技術很好,不露痕跡。

現在高仿畫能超過原作水平,仿齊白石的比齊白石畫得還好

現在有能力這樣精心作假的人已經很少了。一般都是做舊,如用醬油泡、煙燻、用鍋蒸,弄得黃了吧唧的那種。現在的裱工也很差,不用上眼,你一上手就感覺得到,紙張邦邦硬,捲動的時候,嘩啦嘩啦地響,時間一長,兩邊都自己捲起來了。就拿剛才鑑定的那張十幾米的長卷來說吧,其實一上眼、一上手就知道是假的,為什麼還得認認真真地從頭到尾都看一遍呢?人家千里迢迢從南方跑過來,你只看一眼就馬上判斷他的東西是假的,人家會不高興,說你這專家不認真。

吳樹:現在書畫有沒有高仿品?能仿到什麼程度?

李慧玲:書畫高仿我們這些老同志基本上都能看出來。現在有些高仿畫能畫到超過原作藝術水平的程度,我就不止一次碰上這樣的情況。比方說仿齊白石的畫,有些仿畫者的繪畫技巧比齊白石有過之而無不及,另外還有專門寫字題跋的,字也寫得比齊白石好,幾個人合成仿作。其實像這樣的仿品,我認為也是有收藏價值的。

現在高仿畫能超過原作水平,仿齊白石的比齊白石畫得還好

齊白石真跡《加官圖》(故宮藏畫)

吳樹:像這種高技術仿品您怎麼去識辨它呢?

李慧玲:其實並不難,關鍵是鑑定者對不同時期的畫家要有整體認識和深度瞭解。比方說,我長期在北京文物公司工作,先後過眼的古畫起碼有上百萬件。對於那些名畫家不同時期的作品都熟記在心,成長時期的、成熟時期的,各自有哪些特點都瞭如指掌,判斷起來猶如辨別自己的簽名,別人仿的需要一筆筆去描繪,能認錯嗎?一會兒就可以看出來。

吳樹: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眼學鑑定書畫,主要取決於鑑定家對原作者的熟悉程度和感知能力?

李慧玲:對,其實沒什麼難的!比方說,我們很熟悉了,您上樓還沒進門,只要在外面咳嗽一聲,我就知道,哎,老吳來了,絕不會出錯!看畫也一樣。比方說齊白石的畫,青年的、中年的、老年的,還有他一上北京、二上北京,直到五上北京,第一次來的時候畫風怎樣?字寫得怎麼樣?第五次來的時候又發生了什麼變化?不是說他畫的每一張畫你都要看過,至少各個時期的畫你都必須大量過目,還要和大量的贗品進行比較,這樣就可以成竹在胸了。

還有一種情況,名畫家畫出來的畫並不都是精品,有時候心情不好,或者不得已要應酬索畫者,場景不合適,筆也不合適,墨也不合適,紙也不合適,只是礙不過面子,這種情況畫出來的畫能是精品嗎?這些情況你也得有所瞭解,總不能把畫得差些的畫說成是假畫吧,對不對?

現在高仿畫能超過原作水平,仿齊白石的比齊白石畫得還好

吳樹:恐怕現在市場上大部分專家都很難達到您所說的水準!

李慧玲:是的。我們有條件哪,每天都要整理大量的原畫,庫房裡幾百萬件畫作,一件件整理登記,你不想看都得認真看。有時候發現畫得不好的,有人提出:“怎麼這麼差也是××的畫?”可它就是真的呀,就是上面說的特殊條件下畫的差畫,你也要認真看看、比較比較!

吳樹:當下這些鑑定專家有多少人有您這樣的條件,過目那麼多真品畫作?

李慧玲:有我們那種條件的人真不多……

吳樹:現在社會上對書畫鑑定機構和專家的非議很多,您覺得當前書畫鑑定的誤區在哪兒?

"

本文選載自吳樹先生的《誰在忽悠中國》一書。這不僅僅是一本“揭祕”意義的書,它的價值在於走進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通過各種不同層次視角獲得的信息來重新審視收藏,拷問社會以及每個人的心靈。

吳樹:作家、電視藝術家、文化學者

李慧玲:資深書畫鑑定家,曾供職於北京市文物公司

吳樹:李老師,您長期從事藝術品市場鑑定工作,您鑑定過的書畫當中,真品和贗品各佔怎樣的比例?

李慧玲:真品大概佔1%~2%吧,其餘就是贗品。

吳樹:贗品的種類及作假的手段都有哪些?

李慧玲:書畫的贗品很早就有,過去作假很講究,一般都是選取同時代與畫家本人作品相近的畫作,這裡取一座山頭,拿過來換一個方向用,那裡再取一景,然後由裱畫師將這些拼接起來成一幅整畫。那時候的裱畫師技術很好,不露痕跡。

現在高仿畫能超過原作水平,仿齊白石的比齊白石畫得還好

現在有能力這樣精心作假的人已經很少了。一般都是做舊,如用醬油泡、煙燻、用鍋蒸,弄得黃了吧唧的那種。現在的裱工也很差,不用上眼,你一上手就感覺得到,紙張邦邦硬,捲動的時候,嘩啦嘩啦地響,時間一長,兩邊都自己捲起來了。就拿剛才鑑定的那張十幾米的長卷來說吧,其實一上眼、一上手就知道是假的,為什麼還得認認真真地從頭到尾都看一遍呢?人家千里迢迢從南方跑過來,你只看一眼就馬上判斷他的東西是假的,人家會不高興,說你這專家不認真。

吳樹:現在書畫有沒有高仿品?能仿到什麼程度?

李慧玲:書畫高仿我們這些老同志基本上都能看出來。現在有些高仿畫能畫到超過原作藝術水平的程度,我就不止一次碰上這樣的情況。比方說仿齊白石的畫,有些仿畫者的繪畫技巧比齊白石有過之而無不及,另外還有專門寫字題跋的,字也寫得比齊白石好,幾個人合成仿作。其實像這樣的仿品,我認為也是有收藏價值的。

現在高仿畫能超過原作水平,仿齊白石的比齊白石畫得還好

齊白石真跡《加官圖》(故宮藏畫)

吳樹:像這種高技術仿品您怎麼去識辨它呢?

李慧玲:其實並不難,關鍵是鑑定者對不同時期的畫家要有整體認識和深度瞭解。比方說,我長期在北京文物公司工作,先後過眼的古畫起碼有上百萬件。對於那些名畫家不同時期的作品都熟記在心,成長時期的、成熟時期的,各自有哪些特點都瞭如指掌,判斷起來猶如辨別自己的簽名,別人仿的需要一筆筆去描繪,能認錯嗎?一會兒就可以看出來。

吳樹: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眼學鑑定書畫,主要取決於鑑定家對原作者的熟悉程度和感知能力?

李慧玲:對,其實沒什麼難的!比方說,我們很熟悉了,您上樓還沒進門,只要在外面咳嗽一聲,我就知道,哎,老吳來了,絕不會出錯!看畫也一樣。比方說齊白石的畫,青年的、中年的、老年的,還有他一上北京、二上北京,直到五上北京,第一次來的時候畫風怎樣?字寫得怎麼樣?第五次來的時候又發生了什麼變化?不是說他畫的每一張畫你都要看過,至少各個時期的畫你都必須大量過目,還要和大量的贗品進行比較,這樣就可以成竹在胸了。

還有一種情況,名畫家畫出來的畫並不都是精品,有時候心情不好,或者不得已要應酬索畫者,場景不合適,筆也不合適,墨也不合適,紙也不合適,只是礙不過面子,這種情況畫出來的畫能是精品嗎?這些情況你也得有所瞭解,總不能把畫得差些的畫說成是假畫吧,對不對?

現在高仿畫能超過原作水平,仿齊白石的比齊白石畫得還好

吳樹:恐怕現在市場上大部分專家都很難達到您所說的水準!

李慧玲:是的。我們有條件哪,每天都要整理大量的原畫,庫房裡幾百萬件畫作,一件件整理登記,你不想看都得認真看。有時候發現畫得不好的,有人提出:“怎麼這麼差也是××的畫?”可它就是真的呀,就是上面說的特殊條件下畫的差畫,你也要認真看看、比較比較!

吳樹:當下這些鑑定專家有多少人有您這樣的條件,過目那麼多真品畫作?

李慧玲:有我們那種條件的人真不多……

吳樹:現在社會上對書畫鑑定機構和專家的非議很多,您覺得當前書畫鑑定的誤區在哪兒?

現在高仿畫能超過原作水平,仿齊白石的比齊白石畫得還好

李慧玲:現在一些年輕的鑑定專家脫離實際,看書畫原作少,也沒我們過去那種條件,只是熟讀理論書籍,拿到學歷和職稱,就到社會上去給人看東西。這裡有幾方面的問題,一是書裡面的理論是否都正確?現在市場上很多鑑定方面的書都是相互抄襲,有些甚至以訛傳訛。二是即便你買到的書籍是好的,那還存在一個讀者對內容的理解能力,是否準確無誤地領會了其中的理論精華?理解有沒有偏差?三是能不能將學到的理論融會貫通、全面掌握?有些人搞鑑定就像盲人摸象,摸到一條腿就斷定是一隻大象,假若除開那條腿是真的,其餘部分都是仿造的呢?這也是做假畫的常用手法呀!

我們學徒的時候沒這麼多書籍,老先生就拿出鄭板橋、京城八怪的畫來,先跟我們講講他們的繪畫特點,然後說:“這些是鄭板橋的畫啊,裡面有真的,也有假畫,你們對比一下,看看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真的真在什麼地方?有什麼特點?假的假在哪裡?都跟我講講!”

其實那些老先生也沒什麼理論水平,不會寫書,但從小就在琉璃廠幹活計,成天揹著畫給人送來送去,見到的東西很多,也得到了要領,然後就將他們從幾十年買賣實踐中領會的訣竅傳給我們,抓住那些絕招就像抓住了蛇的七寸。打蛇要打七寸不是?不像現在,學習鑑定淨是理論,什麼什麼什麼,說了半天你還是不知道怎麼回事,不得要領,給人鑑定的時候生搬硬套,怎麼會不出錯?再說現在做假畫的人也讀書,就照著書裡說的特點啊、特徵啊去做,從理論上完全符合,你怎麼鑑定?

"

本文選載自吳樹先生的《誰在忽悠中國》一書。這不僅僅是一本“揭祕”意義的書,它的價值在於走進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通過各種不同層次視角獲得的信息來重新審視收藏,拷問社會以及每個人的心靈。

吳樹:作家、電視藝術家、文化學者

李慧玲:資深書畫鑑定家,曾供職於北京市文物公司

吳樹:李老師,您長期從事藝術品市場鑑定工作,您鑑定過的書畫當中,真品和贗品各佔怎樣的比例?

李慧玲:真品大概佔1%~2%吧,其餘就是贗品。

吳樹:贗品的種類及作假的手段都有哪些?

李慧玲:書畫的贗品很早就有,過去作假很講究,一般都是選取同時代與畫家本人作品相近的畫作,這裡取一座山頭,拿過來換一個方向用,那裡再取一景,然後由裱畫師將這些拼接起來成一幅整畫。那時候的裱畫師技術很好,不露痕跡。

現在高仿畫能超過原作水平,仿齊白石的比齊白石畫得還好

現在有能力這樣精心作假的人已經很少了。一般都是做舊,如用醬油泡、煙燻、用鍋蒸,弄得黃了吧唧的那種。現在的裱工也很差,不用上眼,你一上手就感覺得到,紙張邦邦硬,捲動的時候,嘩啦嘩啦地響,時間一長,兩邊都自己捲起來了。就拿剛才鑑定的那張十幾米的長卷來說吧,其實一上眼、一上手就知道是假的,為什麼還得認認真真地從頭到尾都看一遍呢?人家千里迢迢從南方跑過來,你只看一眼就馬上判斷他的東西是假的,人家會不高興,說你這專家不認真。

吳樹:現在書畫有沒有高仿品?能仿到什麼程度?

李慧玲:書畫高仿我們這些老同志基本上都能看出來。現在有些高仿畫能畫到超過原作藝術水平的程度,我就不止一次碰上這樣的情況。比方說仿齊白石的畫,有些仿畫者的繪畫技巧比齊白石有過之而無不及,另外還有專門寫字題跋的,字也寫得比齊白石好,幾個人合成仿作。其實像這樣的仿品,我認為也是有收藏價值的。

現在高仿畫能超過原作水平,仿齊白石的比齊白石畫得還好

齊白石真跡《加官圖》(故宮藏畫)

吳樹:像這種高技術仿品您怎麼去識辨它呢?

李慧玲:其實並不難,關鍵是鑑定者對不同時期的畫家要有整體認識和深度瞭解。比方說,我長期在北京文物公司工作,先後過眼的古畫起碼有上百萬件。對於那些名畫家不同時期的作品都熟記在心,成長時期的、成熟時期的,各自有哪些特點都瞭如指掌,判斷起來猶如辨別自己的簽名,別人仿的需要一筆筆去描繪,能認錯嗎?一會兒就可以看出來。

吳樹: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眼學鑑定書畫,主要取決於鑑定家對原作者的熟悉程度和感知能力?

李慧玲:對,其實沒什麼難的!比方說,我們很熟悉了,您上樓還沒進門,只要在外面咳嗽一聲,我就知道,哎,老吳來了,絕不會出錯!看畫也一樣。比方說齊白石的畫,青年的、中年的、老年的,還有他一上北京、二上北京,直到五上北京,第一次來的時候畫風怎樣?字寫得怎麼樣?第五次來的時候又發生了什麼變化?不是說他畫的每一張畫你都要看過,至少各個時期的畫你都必須大量過目,還要和大量的贗品進行比較,這樣就可以成竹在胸了。

還有一種情況,名畫家畫出來的畫並不都是精品,有時候心情不好,或者不得已要應酬索畫者,場景不合適,筆也不合適,墨也不合適,紙也不合適,只是礙不過面子,這種情況畫出來的畫能是精品嗎?這些情況你也得有所瞭解,總不能把畫得差些的畫說成是假畫吧,對不對?

現在高仿畫能超過原作水平,仿齊白石的比齊白石畫得還好

吳樹:恐怕現在市場上大部分專家都很難達到您所說的水準!

李慧玲:是的。我們有條件哪,每天都要整理大量的原畫,庫房裡幾百萬件畫作,一件件整理登記,你不想看都得認真看。有時候發現畫得不好的,有人提出:“怎麼這麼差也是××的畫?”可它就是真的呀,就是上面說的特殊條件下畫的差畫,你也要認真看看、比較比較!

吳樹:當下這些鑑定專家有多少人有您這樣的條件,過目那麼多真品畫作?

李慧玲:有我們那種條件的人真不多……

吳樹:現在社會上對書畫鑑定機構和專家的非議很多,您覺得當前書畫鑑定的誤區在哪兒?

現在高仿畫能超過原作水平,仿齊白石的比齊白石畫得還好

李慧玲:現在一些年輕的鑑定專家脫離實際,看書畫原作少,也沒我們過去那種條件,只是熟讀理論書籍,拿到學歷和職稱,就到社會上去給人看東西。這裡有幾方面的問題,一是書裡面的理論是否都正確?現在市場上很多鑑定方面的書都是相互抄襲,有些甚至以訛傳訛。二是即便你買到的書籍是好的,那還存在一個讀者對內容的理解能力,是否準確無誤地領會了其中的理論精華?理解有沒有偏差?三是能不能將學到的理論融會貫通、全面掌握?有些人搞鑑定就像盲人摸象,摸到一條腿就斷定是一隻大象,假若除開那條腿是真的,其餘部分都是仿造的呢?這也是做假畫的常用手法呀!

我們學徒的時候沒這麼多書籍,老先生就拿出鄭板橋、京城八怪的畫來,先跟我們講講他們的繪畫特點,然後說:“這些是鄭板橋的畫啊,裡面有真的,也有假畫,你們對比一下,看看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真的真在什麼地方?有什麼特點?假的假在哪裡?都跟我講講!”

其實那些老先生也沒什麼理論水平,不會寫書,但從小就在琉璃廠幹活計,成天揹著畫給人送來送去,見到的東西很多,也得到了要領,然後就將他們從幾十年買賣實踐中領會的訣竅傳給我們,抓住那些絕招就像抓住了蛇的七寸。打蛇要打七寸不是?不像現在,學習鑑定淨是理論,什麼什麼什麼,說了半天你還是不知道怎麼回事,不得要領,給人鑑定的時候生搬硬套,怎麼會不出錯?再說現在做假畫的人也讀書,就照著書裡說的特點啊、特徵啊去做,從理論上完全符合,你怎麼鑑定?

現在高仿畫能超過原作水平,仿齊白石的比齊白石畫得還好

鄭板橋真跡《墨筆竹石圖》(故宮藏畫)

吳樹:就像我開始收藏陶瓷的時候,先把耿寶昌、馮先銘先生的書翻閱了幾遍,就覺得行了,跑到潘家園一麻袋一麻袋地買,結果買回來的全是贗品。

李慧玲:對,搞鑑定的人最重要的是實踐經驗,書讀得再多沒見過多少真東西還是會出錯。故宮的書畫鑑定家徐邦達先生也是原作看得多,鑑定得法。你讓他看東西,他可以告訴你,這東西對或不對,他看得多感覺到位。你讓他談理論,也談不了長篇大論,什麼政治上看、文化上看、經濟上看,人家談不了!

吳樹:現在市場上的鑑定機構非常混亂,收藏者對專家們也頗多微詞。您認為這種現象是怎麼造成的?

李慧玲:一是現在國家過分重文憑、重職稱,只要有這兩樣,不管有沒有實戰經驗都可以給人鑑定去,能不出錯?二是重門戶。有些人以前也就是在拍賣公司或其他文物部門打雜的,送送包裹啊、看門開車啊,現在也成專家了,到處給人看東西,有的還上電視臺去當鑑寶專家。有一回,也是在這裡,有一人拿了件瓷器來鑑定,說曾經給故宮的專家看過,一問是哪個專家,他說是某某某。哈哈,我們一聽都樂了,他是專家嗎?就一賣門票的。三是專家隊伍的自律問題,有些行內人三五一夥,壟斷鑑定市場,“咱們說是真的那它就是真的,咱說假的它就是假的”

有一次,琉璃廠有人要收一張60萬元的張大千的畫拍賣,五六個圈內人都說是真的,買主讓我看,我說那就是假畫。生意沒做成,這不就觸犯了別人的利益,那夥人就放風說:李某看畫不行!

吳樹:是啊,說假話容易,說真話容易得罪人……

(作者:吳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