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范冰冰分手高興了太多小編,錢鍾書的一句話發人深省

文/馬慶雲

李晨和范冰冰在27號宣佈分手。一天的發酵時間,圍繞兩人分手的娛樂報道不斷,但基本清一色地對明星個人的私生活進行肆意窺探,有些文章甚至於搞出兩人之間的爭吵如何如何,儼然明星肚子裡邊的蛔蟲一般親自在場。與其說是窺探明星的私生活,更不如說是在編造明星的私生活。

李晨范冰冰分手高興了太多小編,錢鍾書的一句話發人深省


明星分手甚至於婚喪嫁娶,有沒有必要搞得那麼“興師動眾”呢?錢鍾書老先生早前曾表示過,自己是一個下蛋的雞,讀者們吃雞蛋,又何必非得見一見自己這隻雞呢。這其實是說,創作者和讀者觀眾之間對話的唯一方式,是作品本身。拋開作品,直接面對創作者這隻下蛋的雞,也就沒有意義了。

而我們現在某些娛樂從業者,不僅為讀者提供各種肆意編造的明星私生活,甚至於把雞毛雞糞都能寫的天花亂墜了。拋開作品談明星,是否還有營養價值可言呢?個人認為,我們現在過分地關注這些沒有營養價值的明星私生活娛樂,滿足自己膚淺的窺私慾望,而對於影視劇作品本身的關注還遠遠不夠。

李晨范冰冰分手高興了太多小編,錢鍾書的一句話發人深省


明星被無限放大,遠遠大於了作品本身。現在的影視劇市場,一部影視劇作品出來之後,大家討論的並非是它的藝術水平、情境內涵,而是這部影視劇誰主演的,這些主演都發生了怎樣的私生活的八卦。娛樂八卦的無限放大,讓明星本身站在市場的最強聚光燈下,因此,他們拿著天價片酬,拍著絕世爛片。

本應該放在市場聚光燈下的,是劇本和影視劇作品本身。套用錢鍾書老先生的話講,大家要關注的是雞蛋,不是下蛋的雞。明星當然希望自己一直站在市場的聚光燈之下,成為焦點,萬眾矚目,這樣自然可以實現自己的商業回報的最大化。但是,媒體人不應該追腥逐臭,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雞”永遠不能大於“雞蛋”的問題。

李晨范冰冰分手高興了太多小編,錢鍾書的一句話發人深省


明星與觀眾對話的唯一方式就是作品本身,這句話,不僅明星們並不遵循,我們的媒體創作者也絲毫不去遵循。大家都樂於將明星擺在市場聚光燈下。對於明星而言,自己成為焦點,繞過作品,輕鬆有錢拿。對於某些媒體創作者而言,談明星家的私生活,當然比分析影視劇作品更輕鬆,畢竟,前者只需要自己像個狗仔,後者則需要其成為文藝評論家。

最近,內地正版視頻平臺正在熱播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裡邊探討了媒體從業者與“惡”之間的距離問題。我們在追腥逐臭的同時,是否也扮演者惡人的角色。在網絡訊息快餐式消費的同時,媒體人是否應該保持一些基本的清高與素質呢?不為這些低端娛樂八卦提供更多的邊角料,是否更好?

李晨范冰冰分手高興了太多小編,錢鍾書的一句話發人深省


對於李晨和范冰冰的分手而言,從一開始就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求婚的時候,兩人的娛樂八卦搞得天下皆知,恨不得每位網友都給發一枚網絡喜糖一般。等到“我們已經不是我們”的時候,騎虎難下了,分手了還得搞個公告,弄得在全天下人面前曝自己糗事。

於演員而言,作品之外,不對網民曝光自己的任何情感生活,與觀眾對話的方式只有作品。我們不少的優質演員都能保持住這條底線。於網友而言,何必追腥逐臭,你離你的婚,你分你的手,你拿不出優質作品來,才是最可恥的。而於我們媒體人,不做明星八卦的搬運工,只做優質影視作品的吶喊人,難道不是正道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