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坐著洗澡 直腸脫落卡進小板凳

前列腺 呼吸道疾病 健康 大洋網 2017-08-01

大洋網訊 老人盆底肌肉鬆弛,久坐久蹲都有可能發生類似意外,嚴重者在咳嗽、噴嚏、用力、行走或站立時也可脫出,且不易復位,甚至長期脫垂。已確診慢性脫垂的老人家,最好不要坐在有洞的板凳上。

很多老人家因體力不支,沖涼時會坐在小凳子上,其中一款中間有圓孔的塑料圓凳,因價廉、輕巧、體積小,頗受老人歡迎。然而,廣州一位八旬阿婆衝完涼,卻發現從凳子上起不了身。原來她的直腸脫垂,剛好被卡在圓凳中央直徑三釐米的圓孔裡。這位阿婆經消防員解救無效,最後靠醫生一雙妙手解救脫困。

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接到市內一家醫院“直腸脫垂病人轉院”的請求,這位83歲的阿婆直腸脫垂,“恰好”嵌頓在塑料凳中間的孔洞裡以至於板凳無法取下,且嵌頓的直腸組織腫脹明顯,這讓阿婆痛苦不堪。

原來,家住廣園路附近的阿婆在浴室中洗澡時,坐在一種中間帶孔洞的塑料凳上,孔洞直徑約3釐米。由於坐著洗澡時間較長,待洗完澡準備起身才發現腸子已脫落在小板凳裡……這可嚇壞了阿婆和家人,趕緊叫來消防隊幫忙,把凳子四個腿鋸掉之後,消防隊員也不敢做進一步處理了。

當晚10時20分許,阿婆被轉到中山六院,醫生判斷,出現這樣的狀況是因為久坐導致阿婆體內腹壓不斷增高,直腸逐漸脫垂了出來並滑落到凳子中間的孔洞裡,由於重力的作用,脫垂的部分就像注水的氣球一樣,越來越脹,無法回納。

在與椅子的“抗爭”過程中,醫生成功將阿婆的直腸推送回去。由於直腸沒有明顯出血及壞死,阿婆免去了手術之苦,在急診室留觀一天後便順利出院。

切勿久坐:

老人盆底肌肉鬆弛易直腸脫垂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直腸肛門外科柯嘉醫生介紹,直腸脫垂,也稱脫肛等,是指直腸黏膜或直腸全層下移脫出於肛外的一種疾病,老話叫“掉疊肚”。

老年人骨盆直腸窩、坐骨直腸窩脂肪量減少且盆底肌肉鬆弛,加上一些慢性疾病,如長期便祕、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難等,頻繁增加腹壓,推壓盆腔臟器和直腸向下移位,使老年人易發生直腸脫垂。而已確診慢性脫垂的老人家,最好不要坐在有洞的板凳上。

柯嘉醫生指出,直腸脫垂的患者病史較長,早期僅在排糞時有腫塊自肛門脫出,便後可自行縮回。隨著病情的發展,因肛提肌及肛管括約肌鬆弛,需用手幫助回覆,並伴有排便不盡和下墜感。嚴重者在咳嗽、噴嚏、用力、行走或站立時也可脫出。脫垂肛管長時間外置可以發生水腫、出血、潰瘍、感染、絞窄甚至壞死,部分嚴重的病人會伴有大便失禁。若發現有類似症狀,應及早去正規醫院的肛腸專科就診。

(廣報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簡文楊、戴希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