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看病難!省千佛山醫院和威海市中醫院一起幹了件啥事

千佛山 社會 濰坊齊魯網 濰坊齊魯網 2017-09-08

齊魯網9月7日訊(記者 姜洋 李振利 陳琳 郭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一直是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主要原因。山東通過加快醫療聯合體建設,讓優質的醫療資源上下貫通,快速提升基層醫療水平,以醫聯體之“通”,破解群眾看病之“痛”。

破解看病難!省千佛山醫院和威海市中醫院一起幹了件啥事

威海中醫院是一個普通的專科醫院,現在,醫院的消化內鏡科在當地已小有名氣。而在幾年前,由於基層醫療機構病人數量少,科主任陳寶和甚至都想過跳槽。

病人少,歸根結底是老百姓對基層醫院的診療水平不認可,一些常規檢查都要跑到綜合性醫院甚至是省級醫院去做,醫療費用至少多花三分之一。

威海市中醫院副院長杜山鵬介紹:“我們那個時候人心非常渙散,面臨著醫生的流失,人才少,先進的設備也缺乏,因此,醫院的發展很受限制,一度到了停滯不前的狀態,甚至達到了資不抵債的地步。”

2014年,尋求出路的威海市中醫院找到了正在籌劃全省佈局的省千佛山醫院,雙方一拍即合,決定由千醫定期派駐專家團隊來威海,進行技術幫扶。

杜山鵬說:“省裡專家來了,病人就收上來了,有時候一天能做7、8臺手術,但是專家一走,病人就不來了。”

短暫的紅火過後,雙方發現,專家來了還要走,好資源留不住,還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省千佛山醫院內鏡科主任賈欣永說道:“不能只是專家出去坐診,而是應該把我們醫院的先進的設備、長期積累的技術資源和病源大家一起共享。”

破解看病難!省千佛山醫院和威海市中醫院一起幹了件啥事

鬆散隨機的合作行不通,而國家新的試點方案提倡大醫院與小醫院建立起相對穩定的醫聯體。於是,雙方打通人員、信息、技術、管理等資源,陳寶和等骨幹醫生被上派到省城免費學習,學成歸來後兩家醫院聯合建立起全新的診療科室。今年上半年,威海中醫院門診接診近24萬例、出院病人9570人,比合作前分別增長190.9%和135.6%。

威海市中醫院消化內鏡科主任陳寶和告訴記者:“對我的幫助太大了,原來沒有見過的病在這裡都能看到了,把診療的思路都給理順了。”

如今,省千佛山醫院已先後與97家市縣級醫院組建醫聯體,雙方也有了明確的分工,大量常見病和小手術在基層醫院完成,而千佛山醫院的三、四級疑難危重手術佔比提高了近40個百分點。這些病人,有兩成多來自合作醫院。

省千佛山醫院院長孫洪軍介紹,作為省級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重點在疑難病,重症上來解決問題,對於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能夠留在基層,即使在這裡得到救治,當病情緩解的時候,也要轉到他的二級醫院去,轉到基層醫院去。這樣就使得政府提出的90%的病原留在基層得以實現。

今年,山東明確提出每個市至少要建成2個有明顯成效的醫聯體。到2020年,醫聯體建設將覆蓋全部二級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患者提供更優質便利的服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