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開國紀念幣值錢嗎?價值多少

錢幣收藏是中國古已有之的傳統,現存最早錢幣學著作《泉志》的撰寫人洪遵,便是南宋著名的錢幣收藏家。據清代學者徐珂《清稗類鈔》記載,道光年間時任浙江布政使的劉喜海嗜好錢幣收藏,曾用自己藏品中的4600種錢幣拓片編集了一部101卷的《古泉苑》,又以3年之功考訂翁樹培《古泉匯考》。民國時期寧波的鄭家相著作有《中國貨幣史》,紹興的戴葆庭著作有《古錢大辭典》,他們都是錢幣收藏大家。 1911年12月29 日,經辛亥革命後,已光復的17省代表在南京推選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3日,中華民國政府宣告成立,清朝滅亡,在中國持續2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隨之結束。民國成立時,由於幣制尚未建立,除四川改鑄大漢銀幣,福建改鑄中華元寶外,主要的造幣廠,大都仍沿用前清鋼模鑄造銀幣,以供流通需要。由於幣制混亂,臨時政府財政部長陳錦濤,於民國元年3月11日呈文大總統孫中山,鼓鑄10萬元紀念銀幣以為整頓。圖案採用大總統孫中山肖像,以後的通用銀幣再改花紋式樣。孫中山令財政部行文,同意鼓鑄紀念幣,並命令其餘的通用銀幣新花紋,“中間應繪五穀模型,取豐歲足民之義,垂勸農務本之規”,訓令財政部速制新模,分令各省造幣廠照式鼓鑄。不久,財政部就頒下新模給江南(南京)、湖北、廣東等造幣廠依式鑄造,這就是“中華民國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的由來。孫中山開國紀念幣值錢嗎?價值多少

中華民國孫像開國紀念幣銀元,正面中央為孫中山側面肖像,邊緣內上鐫中文隸書體“中華民國”4字、下鐫“開國紀念幣”5字、左右長枝花飾。背面中央為中文隸書體“壹圓”及嘉禾,邊緣英文“中華民國”、“壹圓”,左右分列五角星(後改為六角星)。直線邊齒,重26.6克,成色96%-96.9%,俗稱“小頭”。該幣作為中華民國國幣發行,流通甚廣,數量較多。中華民國孫像開國紀念幣銀元,並非都是民國元年鑄造。民國16年、17年南京和天津造幣廠均有鑄造,但採用的全是“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的年代。中華民國孫像開國紀念幣銀元,由於鑄造廠家不一,鑄造年代不同,雕刻師英語水平不高,除正背面主要圖案未變外,其花飾細節、英文字母均有變異,特別是英文字母差錯較多。這就形成了該幣的多種版別。傳世較廣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五角星版式,一種是六角星版式。

孫中山開國紀念銀幣,俗稱小頭,是民國時期流通的主要貨幣之一。是第一枚將大總統頭像替換皇家龍圖的國幣,這意味著宣告清王朝統治的結束,中國從此進入共和制的新紀年。此外,幣面鐫刻中英文字,意在告知外國人,中國新的開放時代來臨。在集藏領域,向來對重大歷史事件高度敏感的金銀幣收藏市場,會賦予藏品獨特的價值。

此枚錢幣現已被廣州古玩巴巴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徵集,有喜歡此件藏品的朋友請與公司聯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