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來誰鑄幣》選文| 王永生:中國古代藝術水準最高的錢幣

貓眼按:

在中國三千多年的歷史中出現過的錢幣浩如煙海,它們曾是社會產生重大變革或發生重要事件的產物和象徵。可以說,任何一枚錢幣的鑄造,都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和原因,同時也對社會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諸多方面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是,總有那麼一些錢幣,會是那個時代最好的見證者。

貓眼在大上週收到了中信出版社的推書邀請之後非常激動!推書邀請中有一些摘抄節選,單純做推介的話已然足夠。但是,為了更好地瞭解全書的內容,貓眼還是自費去買了一本電子版,然後這兩週用零碎時間把這本《三千年來誰鑄幣——50枚錢幣串聯的極簡中國史》囫圇吞棗地看完了。

熟悉貓眼的泉友可能知道,中國古錢歷來是貓眼的軟肋。所以在看這本書之前,貓眼很擔心兩件事情:

其一,讀者如果不懂中國古錢的話,閱讀體驗是否會受到影響呢?

其二,本書會不會過於偏重歷史而忽略錢幣相關的內容呢?

答案是,完全沒有!因為這本書——

是一次旅程!

這是一本易懂、易讀且有趣的錢幣學、歷史學著作。對於錢幣和歷史愛好者而言,它生動而無與倫比的代入感會讓你經歷一次時間的旅行,在漫談中體味歷史的點滴,在傾聽中感受錢幣背後的文化。

是一本教材!

配合本書,中信出版社另有十堂錢幣學在線課程可以選修(可在文末購買)。無論你是收藏國幣的新手小白還是資深的歷史愛好者,貓眼覺得這本書都會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您已經是中國錢幣的大藏家或者幣商卻苦於不知如何讓別人瞭解這項愛好,那麼這本書豐富的文化背景解析或許可以為你推廣錢幣文化助力。

是一個方向!

在書中,作者為我們精心挑選出不同時期最具代表性的50種錢幣。這些錢幣中不僅包括中央政府鑄幣,也包括地方政府、農民起義軍,甚至是反叛者鑄幣;在錢幣產地方面涵蓋了中原大地、新疆、西藏以及臺灣等地區;在錢幣性質方面除了行用錢外,也收入了反映民俗文化的供養錢和“花錢”。通過這些具有多元化屬性的錢幣,作者以錢幣學家和史學家相結合的獨到眼光為我們串起了一條華夏文明簡史。

作為“資深”錢幣收藏愛好者和文化推廣者(自稱),貓眼深知以錢幣概括歷史之難。能夠精挑出很少的錢幣來覆蓋中國大歷史,作者的功底何其深厚。那麼,他精選的這50枚錢幣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集藏方向吧?以這本書為線索構建一套集藏,會不會讓你的歷史體驗更加豐滿呢?


作者介紹:

王永生,1966年9月出生,副研究員,現任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直屬事業單位中國錢幣博物館研究信息部主任、中國錢幣學會副祕書長、中國博物館協會錢幣與銀行博物館委員會祕書長。在中國貨幣史、中外貨幣文化交流、白銀的貨幣化、絲綢之路東西文化交流史、中亞歷史及民族史領域有一定研究,在國內外公開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4篇獲“中國錢幣學會優秀學術成果金泉獎”。 出版學術專著6部,策劃指導1部大型紀錄片、1次絲路科考活動。

中國古代正式流通的錢幣上面,只有文字,而不用圖像。這一方面是因為錢幣中間有個方孔,不便於完整地表現人物或動物的圖像;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國古代的造型藝術不夠發達,錢幣上的藝術表現形式更多的是通過書法來體現。因此,從先秦開始直到清末,凡是正式鑄造使用的錢幣上面,都是隻有文字而沒有圖像。

所以說,一部中國古代的錢幣史,所呈現的幾乎就是一部古代的文字發展史和書法演變史。中國古代錢幣的藝術性和觀賞性,主要就是通過錢文書法來體現的。

通過宋徽宗的崇寧通寶和大觀通寶,我們可以一看我國古代錢幣的書法藝術之美。

《三千年來誰鑄幣》選文| 王永生:中國古代藝術水準最高的錢幣

宋徽宗像

一、古代書法的演變

為了便於後面的敘述,在介紹崇寧通寶、大觀通寶之前,有必要先來簡單回顧一下我國古代書法演變發展的歷史。

中國古代的書法,從萌芽狀態的半坡時期瓦陶上刻畫的圖案,到完全成熟的甲骨文、大篆、小篆、漢隸,再到王羲之的行書,唐人的楷書,乃至宋元明清各個朝代的各種正楷行草,無不流淌著迷人的魅力,傳承了中國古代藝術。

《三千年來誰鑄幣》選文| 王永生:中國古代藝術水準最高的錢幣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獲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我國的錢幣早在漢字出現之前就已經產生,最初充當貨幣的是海貝。因此,與價值有關的字,絕大部分都帶一個“貝”字的偏旁。這說明早在文字形成的時候,貝已經是體現價值的東西了。同時錢幣上的藝術又是以文字為主要的表現方式。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說,古代錢幣上的文字基本上就反映了古代文字的發展史和書法藝術的演變史。

《三千年來誰鑄幣》選文| 王永生:中國古代藝術水準最高的錢幣

中國古代錢幣上的文字:秦以前是所謂的大篆,如齊刀上的“齊建邦長法化”,三孔布上的“武陽”“宋子”,圜錢上的“共屯赤金”等等都是大篆書體;秦代李斯改革以後稱為小篆,如秦半兩錢幣上的文字,據說就是李斯的手筆,漢代的五銖錢也是小篆體。但是,小篆又各有特點,王莽錢幣上的文字如“大泉五十”“貨布”號稱垂針篆;劉宋的“孝建四銖”稱薤葉書;北周的“布泉”則稱玉箸篆,這些都是小篆的各種變體。六朝以後,錢幣上的文字多用隸楷,蜀漢直百五銖錢幣上的“直百”兩字就是隸書,這是錢幣上最早出現的隸書。

所謂隸書實際上是由篆書演變而來的,據說是由秦代人程邈所創。隸書對篆書的改革包括筆畫和結構兩個方面,總的原則是去繁就簡。為了便於書寫,字形變圓為方,筆畫改曲為直。隸書又分“秦隸”與“漢隸”兩種。

秦隸結體渾圓,與篆書相近,多用方筆,又稱為古隸。1975 年12 月在湖北出土的《雲夢睡虎地秦簡》,向世人提供了秦隸的實物資料,震驚了考古界和書法界。

《三千年來誰鑄幣》選文| 王永生:中國古代藝術水準最高的錢幣

漢隸又稱為“八分體”, 變圓曲為方直,這種字體的演變因為形成於漢,所以被稱為漢隸。隸書是漢代普遍使用的書體,漢代的隸書筆法不但日臻純熟,而且書體風格多樣,進入了形體嫻熟、流派紛呈的階段。

《三千年來誰鑄幣》選文| 王永生:中國古代藝術水準最高的錢幣

後來在隸書的基礎上又進一步發展演變而出現了章草、行書,真書(楷書)也已經開始萌芽。書法藝術的不斷髮展變化,為後來晉代流暢的行草以及筆勢飛動的狂草打開了藝術發展的空間。

《三千年來誰鑄幣》選文| 王永生:中國古代藝術水準最高的錢幣

張旭狂草作品:古詩四帖

唐代開元通寶錢使用的也是隸書,即所謂“八分書”,這是大書法家歐陽詢所書。宋代的文學藝術空前繁榮,表現在錢文書法上,更是豐富多彩。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幾乎各種書體都有,其中尤以宋徽宗趙佶的御書錢崇寧通寶、大觀通寶的藝術水準為最高。

《三千年來誰鑄幣》選文| 王永生:中國古代藝術水準最高的錢幣

下面我們就通過宋徽宗親自書寫錢文的崇寧通寶、大觀通寶,來具體看看瘦金體錢文的書法藝術風格。

二、宋徽宗的瘦金體

宋徽宗名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個兒子,宋哲宗的異母弟,被封為端王。元符三年(1100)正月,年僅二十四歲的哲宗病逝,因為沒有兒子,神宗的皇后也就是趙佶的嫡母,即名義上的母親向太后,推舉趙佶繼位,成為宋朝第八位皇帝。

即位之初,徽宗曾經表現出了一位有為君主的氣度。

《三千年來誰鑄幣》選文| 王永生:中國古代藝術水準最高的錢幣

他下詔讓天下百姓批評朝政、提出建議;大量任用忠直之士,有過則改。針對當時朝中元豐、元祐兩派的政治鬥爭,他發佈詔書說,他對於用人的標準,沒有元豐、元祐的區別。只是斟酌某項舉措是否可行,辦法是否妥善,只看是否合乎時宜;辨別忠奸、用舍進退,只看是否合乎情理。無偏無黨,正直是與,清靜無為,顧大局,識大體,使天下休養生息。如果能夠使政事穩妥無失,人才各得其所,天下就太平了。

因此,他改年號為“建中靖國”。所謂“中”,就是不偏不倚,既不盲從元祐,也不附和紹聖。徽宗的這種政治姿態,體現了一個明君應有的智慧和胸襟。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徽宗還言出必行,接受宰相張商英的勸諫,放棄了馴養禽獸的愛好,把所有禽鳥都放出宮。對行之已久的規章制度,只要是不合理的,就毫不猶豫地予以廢除。他下令將貯藏在大內,用於殺不敬之臣的毒藥焚燬。還主張宮廷建築不要過於豪華,這與後來講求奢華、享受,迷戀聲色犬馬、遊戲踢球,而不顧民眾疾苦的徽宗,簡直是判若兩人。

但是,徽宗實際上是一個輕浮、任性的文人,而根本不是一位治國理政的政治家。這一點在他當上皇帝之後,很快就表現了出來。因為他的心思根本不在治國理政上,而是沉湎於藝術的創作以及聲色犬馬的享受上。

如果拋開他皇帝的身份,單純從藝術的角度來看,趙佶確實是一位極富才情的藝術家,他詩、書、畫樣樣精通,書法更是自成一體。

徽宗的書法初學黃庭堅,後來自成一家,獨創了一種新的書法樣式——瘦金體,也稱為“瘦筋體”“瘦金書”。瘦金體書法作品,通篇結構嚴謹,清秀雋永。但是細看則每一筆畫均瘦直挺拔,收放有致,給人一種中心緊而四周鬆潤的感覺。

《三千年來誰鑄幣》選文| 王永生:中國古代藝術水準最高的錢幣

南宋岳珂對徽宗的瘦金體書法藝術成就推崇備至,曾經給予高度評論:“金鏤之妙,細比毫髮,殆與神工鬼能,較奇逞並於秋毫間。”元末明初陶宗儀編著的《書史會要》評價說:“徽宗行草正書,筆勢勁逸,初學薛稷,變其法度,自號瘦金書,意度天成,非可以形跡求也。”意思就是說宋徽宗的瘦金體書法是“意度天成”,而不是後天能夠模仿來的。他的瘦金體鐵畫銀鉤,勁瘦淡雅,風韻別緻,確實堪稱一絕。

世人針對徽宗的瘦金體,素有“風流天子出崇觀,鐵畫銀鉤字字端”的評價。這裡,“崇”指的是崇寧通寶,“觀”指的是大觀通寶,它們都是錢幣界有口皆碑的藝術精品,也是御書錢的主要代表作品。下面我們就通過他書寫的御書錢崇寧通寶、大觀通寶,來具體欣賞其書法藝術之美。

“崇寧”是徽宗的第二個年號,從公元 1102 年至 1106 年,共有 5年。這裡“崇”表示推崇,“寧”表示“熙寧”,是他父親神宗的年號。因此,“崇寧”的意思就是推崇“熙寧”時期的政策,表示他要效法繼承父親宋神宗在熙寧年間重用王安石所推行的新法改革。所以,徽宗就任命了聲稱要“紹述神宗聖政”的蔡京為宰相,以恢復王安石新法為名,多次變更錢法,實質都是變相地掠奪民眾。崇寧通寶錢幣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徽宗親自書寫錢文鑄造的,有小平和當十兩種。

《三千年來誰鑄幣》選文| 王永生:中國古代藝術水準最高的錢幣

崇寧通寶、崇寧重寶

“大觀”是徽宗的第三個年號,從公元 1107 年至 1110 年,共有 4年。相傳是因為有人夜觀星象,忽然發現彗星閃過,歎為觀止。古人一般都稱彗星為“掃帚星”,認為彗星的出現為不祥之兆,都不願意聲張。但是,具有輕浮藝術家氣質的徽宗,卻與眾不同,他認為彗星的出現是吉祥之兆,因此改元“大觀”,並親自書寫錢文,鑄造了大觀通寶錢。大觀通寶錢有小平、折二、折三、當五、當十,大小五種面值。

《三千年來誰鑄幣》選文| 王永生:中國古代藝術水準最高的錢幣

大觀通寶

世人普遍認為,書法藝術的表現,有三個方面是最難掌握的:一是篆刻,二是書匾,三是錢文。其中,篆刻、書匾相對還比較容易,最難的是在圓形方孔的錢上寫字。錢文上的書法,因為對書寫者有相當高的要求,所以,一般的書法家都不敢去冒險。但是,秉性輕佻的趙佶,卻反其道而行之,以書寫御書錢的方式,在錢幣的方寸之間,向世人展現了他獨步天下的書法功底。

客觀地講,瘦金體只適宜書寫小字,並且是字數比較少的作品。僅有四個字的錢文,無疑成了展示它的最好舞臺。因此,錢幣比紙帛和碑石更有優勢,成為瘦金體書法的最佳載體。

徽宗當初很可能就是發現了瘦金體的這一特點,所以接連書寫了廋金體的崇寧通寶和大觀通寶。其中,“崇寧通寶”四字,錢文飽滿,寄廓接緣;“大觀通寶”四字,筆畫上有簡有繁,本來在圓形的錢幣上並不容易處理得當,但是徽宗卻獨具匠心,在錢幣的方寸之間把他的書法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將錢文在錢幣的穿孔四周佈局得恰到好處。

譬如:錢幣的外郭用狹緣而不用闊緣,錢文瘦直挺拔,與細郭的線條配合得非常得體。古人評論瘦金體雲:“橫畫收筆帶鉤,豎畫收筆帶點,撇似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而內斂,連筆似飛而乾脆。”

筆鋒勁健有力,灑脫自如。再加上錢幣郭深肉細的精湛做工,更顯得豪縱俊逸,氣度非凡。

另外,錢幣表面金屬因氧化而呈現出一種特有的質感,更使錢文表現出立體的效果,而強化了瘦金體本身的峻利精緻,令人賞心悅目。這些都充分展示了徽宗與眾不同的藝術天賦、審美情趣以及高深的書法藝術造詣。

除了書法藝術之外,徽宗還精於繪畫。

他于山水、人物、花鳥無所不畫,無所不精,尤其以他的花鳥畫最為精妙絕倫。他的花鳥畫特別強調細節,以精工逼真著稱。如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芙蓉錦雞圖》、藏於上海博物館的《柳鴉蘆雁圖》、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瑞鶴圖》,以及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竹禽圖》等畫作,都用筆精練準確,畫面形象生動,用他的色彩精筆,再現了自然界真實的花鳥生態場景,表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給人以優美高貴和愉快的感覺。

《三千年來誰鑄幣》選文| 王永生:中國古代藝術水準最高的錢幣

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芙蓉錦雞圖》


鄧椿在《畫繼》中評論說:“獨於翎毛尤為注意,多以生漆點睛,隱然豆許,高出紙素,幾欲活動。”

夏文彥在《圖繪寶鑑》中則說:“具天縱之妙,有晉唐風韻。”

清代乾嘉時期的胡敬在《崇雅堂詩鈔》(卷六)中,更是表達了對徽宗長於藝術創作,而弱於治國理政的深切嘆惋:“松風一出韻生哀,拂拂胡沙繞指來。如此宮商聽不悟,可憐孤負好桐材。”

三、宋徽宗的悲劇人生

徽宗作為宋朝的第八位皇帝與第二位皇帝即太宗,有頗多相似之處——

首先,他們兩人都是以弟弟的身份繼承了皇位。

其次,他們都有高超的書法造詣及藝術修養,並熱衷於題寫御書錢,一位是首開書寫御書錢之先河,另一位則是鑄造了藝術水準最高的御書錢。

最後,是在治國理政方面,兩人都屬於平庸之輩。

太宗兩次伐遼均大敗而歸,不但未能收復燕雲十六州,還將周世宗、宋太祖積蓄的精銳喪失殆盡。從此,終宋之世,談遼色變,再不敢言兵。

徽宗政治上更是無能,當上皇帝之後,他便將國事全部交付蔡京、童貫、朱勔這三大“君側之奸”,而沉醉於他所鍾愛的書畫藝術的創作之中。正如徽宗自己所言,“朕萬幾餘暇,別無他好,惟好畫耳”(鄧椿《畫繼》)。因為整日沉湎於藝術創作而荒廢了國政,最後釀成了“靖康之變”而亡國,自己也被金國擄去了北方,成為亡國之君而客死他鄉,宋徽宗可能是古往今來皇帝中結局最為悲慘的一位,令人唏噓不已。

另外,在太宗和徽宗的身上,似乎還體現了一種歷史的宿命或是報應。

以及三千多宗室嬪妃、公主北歸金國。世人認為這就是對宋太宗毒死南唐後主李煜,並搶佔小周後無恥行徑的報應。

元代詩人馮海粟曾在《熙陵幸小周後圖》上題詩一首:

“江南剩得李花開,也被君王強折來;

怪底金風衝地起,御園紅紫滿龍堆。”

這反映了後人認為靖康亡國乃是一種歷史報應的看法。

正因為徽宗是個亡國之君,所以,民間就流傳有很多關於他的傳說,似乎想從一些偶然事件中解釋出他亡國的必然性。其中,以《齊東野語》記載他出生的一段最為有名,也流傳最廣。

說是徽宗出生的前一天,正是端午節的前一天,即農曆的元豐五年五月四日,神宗遊幸至祕書省,看見了南唐後主李煜的畫像。當天夜晚,神宗就夢見李煜前來謁見,說要認神宗做父親。神宗本來就認為此夢不祥,恰好第二天正午,陳妃就生下了趙佶,這天正是五月五日乙酉端午節(1082 年 6 月 3 日)。按照民間的說法,新生的皇子便成了皇室的剋星。神宗因此很討厭這位皇子,給他取名“佶”,就是取“吉人自有天相”的寓意,希望能夠剋制不祥。後來,神宗就把這位皇子遣送至封邑,再也沒有見過他。

元符三年正月十二日(1100 年 2 月 23 日),哲宗死去的當天,徽宗就被朝廷接回京城即位,後來他聽從道士的話,為了規避不祥和掩人耳目,就將自己五月五日的生日改為了十月十日,並象徵性地把這天定為“天寧節”,希望以此能夠給他帶來好運。

但是,不管怎麼改出生日,徽宗身上確實都有太多的“千古詞帝”即南唐後主李煜的影子。哲宗病重期間,朝廷討論立趙佶繼位的時候,宰相章惇就曾經說過,“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後來的結局果然如章惇所言,真是一語成讖!

《三千年來誰鑄幣》選文| 王永生:中國古代藝術水準最高的錢幣

靖康之難後,徽宗被金國擄走囚禁了 9 年,1135 年四月甲子日,徽宗終於因為不堪精神折磨,而死於位於現在黑龍江省依蘭縣的五國城,享年 54 歲。金熙宗將他葬於河南廣寧(今河南省洛陽市附近)。紹興議和之後,遺骸才被運回臨安(今杭州市),葬於永佑陵,立廟號為徽宗。

四、徽宗御書錢的意義

我國古代貨幣史,無論是從錢文的書法上來衡量,還是從鑄造的工藝上去考察,前後總共有三個堪稱高峰的時期:

第一個是王莽時期,鑄造了“六泉十布”和金錯刀、契刀五百;

第二個是宋徽宗時期,除了前面已經提到的崇寧通寶和大觀通寶之外,還有聖宋元寶(通寶)、政和通寶(重寶)、重和通寶、宣和元寶(通寶)等錢幣;

第三個是金章宗時期,鑄造了泰和通寶(重寶)。

其中,尤其是北宋徽宗的御書錢,無論是書法藝術的精美,還是鑄造技術的精湛,都達到了最高點,為歷朝之冠。而徽宗的御書錢中,又以崇寧通寶和大觀通寶最為著名,被錢幣界公認為是我國古代藝術水準最高的錢幣,因此而成為歷代錢幣收藏家至愛的珍品。

《三千年來誰鑄幣》選文| 王永生:中國古代藝術水準最高的錢幣

宋徽宗鑄造的錢幣確實很美,他的花鳥畫也精妙無比。這是因為他具有藝術天分且多才多藝,書法、繪畫、詩詞樣樣俱精,無疑是一位極富才情的藝術家。但是,藝術家趙佶,陰差陽錯地變成了大宋國第八任皇帝徽宗之後,藝術家的所有才情瞬間都變成了政治家的大忌,表現出的是一位政治上昏庸無能、行事輕佻、治國無術的昏君。這既是趙佶個人的悲劇,也是大宋王朝的悲劇,更是整個民族和歷史的悲劇!

《三千年來誰鑄幣》選文| 王永生:中國古代藝術水準最高的錢幣

元朝的宰相脫脫在《宋史》中說,宋徽宗失國的原因,既不是像晉惠帝的愚蠢、孫皓的殘暴,也沒有發生曹丕、司馬昭式的篡位,完全是因為他“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諛”,而給蔡京等君側之奸以可乘之機,結果導致“國破身辱”,百姓塗炭。他認為歷史上“人君玩物而喪志,縱慾而敗度”,沒有不因此而亡國的,只是宋徽宗的結局太過悲慘,因此希望後世的君王能夠引以為戒。

《三千年來誰鑄幣》選文| 王永生:中國古代藝術水準最高的錢幣

欲借風霜詩帖

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人呢?這可能就是我們在欣賞崇寧通寶、大觀通寶錢幣藝術之美的同時,總有一種酸楚、悲慼之感的原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