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經文|除了你之外,還有誰是“觀自在菩薩”呢?'

普陀山 中華網佛教 2019-08-18
"

一般人讀《心經》第一句,常常把“觀自在菩薩”理解為普陀山的那位觀世音菩薩。他們從來沒想過,觀自在菩薩,很可能就是他們自己;或者,是指那些想要做一個能夠“觀自在”的菩薩的人。

"

一般人讀《心經》第一句,常常把“觀自在菩薩”理解為普陀山的那位觀世音菩薩。他們從來沒想過,觀自在菩薩,很可能就是他們自己;或者,是指那些想要做一個能夠“觀自在”的菩薩的人。

《心經》經文|除了你之外,還有誰是“觀自在菩薩”呢?

“觀”,人們通常理解為“看”,如觀影就是看電影,這是“肉眼觀”。也有人理解為“想”。如觀修,通過意識觀想西方極樂世界,或者思維“我是誰?”等。這是“意識觀”。但是,無論是“肉眼觀”還是“意識觀”,都是著相的層面,都不是“觀”的本意。

“觀”的繁體字是“觀”。左邊一個“雚”,右邊一個“見”。過去的陶瓷罐不透明,而“觀”就是教我們透過罐子的形象,見不見之見,這是啟發我們要“在相見性”。所以,“觀”字本身,就是一個明心見性的法門。做不到這樣“觀”,就不是“觀”。

"

一般人讀《心經》第一句,常常把“觀自在菩薩”理解為普陀山的那位觀世音菩薩。他們從來沒想過,觀自在菩薩,很可能就是他們自己;或者,是指那些想要做一個能夠“觀自在”的菩薩的人。

《心經》經文|除了你之外,還有誰是“觀自在菩薩”呢?

“觀”,人們通常理解為“看”,如觀影就是看電影,這是“肉眼觀”。也有人理解為“想”。如觀修,通過意識觀想西方極樂世界,或者思維“我是誰?”等。這是“意識觀”。但是,無論是“肉眼觀”還是“意識觀”,都是著相的層面,都不是“觀”的本意。

“觀”的繁體字是“觀”。左邊一個“雚”,右邊一個“見”。過去的陶瓷罐不透明,而“觀”就是教我們透過罐子的形象,見不見之見,這是啟發我們要“在相見性”。所以,“觀”字本身,就是一個明心見性的法門。做不到這樣“觀”,就不是“觀”。

《心經》經文|除了你之外,還有誰是“觀自在菩薩”呢?

“自在”是“觀”的結果。通過“在相見性”的“觀”,就會體悟到萬事萬物都是任運自在的。具體來講,“自”,是自己(心念);“在”,是存在(顯現)。隨著自己的心念,而有萬法萬相的顯現,當然就“自在”。

“自在”即是本體,也是妙用。造了牛業就做牛,造了馬業就做馬,這正是心想事成的自在。在圓頓大法看來,沒有一法不自在。

有人也許會想:“誰會想去做牛做馬呢?”是的,眾生如果明白,誰也不會主動去做牛做馬的。但眾生無明啊,他殺牛、吃牛肉的時候,鞭打馬的時候,眼睛看到、心裡想到的全都是牛、馬,如何不心想事成,造下做牛做馬的業呢?

佛菩薩就不一樣,他們能自在地把握自己。如果成佛了以後,不能自在的現牛相、現馬相,這就不能叫自在。成佛之後,神通廣大,能自在示現牛、馬、神仙等各種形相,以方便教化眾生。

"

一般人讀《心經》第一句,常常把“觀自在菩薩”理解為普陀山的那位觀世音菩薩。他們從來沒想過,觀自在菩薩,很可能就是他們自己;或者,是指那些想要做一個能夠“觀自在”的菩薩的人。

《心經》經文|除了你之外,還有誰是“觀自在菩薩”呢?

“觀”,人們通常理解為“看”,如觀影就是看電影,這是“肉眼觀”。也有人理解為“想”。如觀修,通過意識觀想西方極樂世界,或者思維“我是誰?”等。這是“意識觀”。但是,無論是“肉眼觀”還是“意識觀”,都是著相的層面,都不是“觀”的本意。

“觀”的繁體字是“觀”。左邊一個“雚”,右邊一個“見”。過去的陶瓷罐不透明,而“觀”就是教我們透過罐子的形象,見不見之見,這是啟發我們要“在相見性”。所以,“觀”字本身,就是一個明心見性的法門。做不到這樣“觀”,就不是“觀”。

《心經》經文|除了你之外,還有誰是“觀自在菩薩”呢?

“自在”是“觀”的結果。通過“在相見性”的“觀”,就會體悟到萬事萬物都是任運自在的。具體來講,“自”,是自己(心念);“在”,是存在(顯現)。隨著自己的心念,而有萬法萬相的顯現,當然就“自在”。

“自在”即是本體,也是妙用。造了牛業就做牛,造了馬業就做馬,這正是心想事成的自在。在圓頓大法看來,沒有一法不自在。

有人也許會想:“誰會想去做牛做馬呢?”是的,眾生如果明白,誰也不會主動去做牛做馬的。但眾生無明啊,他殺牛、吃牛肉的時候,鞭打馬的時候,眼睛看到、心裡想到的全都是牛、馬,如何不心想事成,造下做牛做馬的業呢?

佛菩薩就不一樣,他們能自在地把握自己。如果成佛了以後,不能自在的現牛相、現馬相,這就不能叫自在。成佛之後,神通廣大,能自在示現牛、馬、神仙等各種形相,以方便教化眾生。

《心經》經文|除了你之外,還有誰是“觀自在菩薩”呢?

“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由音譯而來。“菩提”譯為“覺悟”,“薩埵”譯為“有情”;“菩提薩埵”意譯為“覺有情”。“覺有情”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觀照。

一種是覺悟的有情眾生。包括願身再來的菩薩和今生聽經聞法,明白瞭如來藏道理,當下轉凡夫業報身為菩薩願身的菩薩。這是菩薩的自利功德。

一種是把“覺“當作動詞解,使有情眾生覺悟。這是菩薩的利他功德,教育眾生,度化有情。

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菩薩是分真即佛。明心見性的菩薩,最低保障線是不落三惡道,或者不落六道輪迴。其實,按照佛來定位,凡是真正明白“如來藏“道理的人,都是七住位,乃至七地位以上的菩薩,這不用懷疑的。

搞明白“觀自在菩薩”的義理,就懂得“觀”是“法”,“自在”是“佛”,“菩薩”是“僧”。這一個佛法僧為一體的最上乘如來藏修行法門。

圖文皆來源於網絡,內容僅做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

一般人讀《心經》第一句,常常把“觀自在菩薩”理解為普陀山的那位觀世音菩薩。他們從來沒想過,觀自在菩薩,很可能就是他們自己;或者,是指那些想要做一個能夠“觀自在”的菩薩的人。

《心經》經文|除了你之外,還有誰是“觀自在菩薩”呢?

“觀”,人們通常理解為“看”,如觀影就是看電影,這是“肉眼觀”。也有人理解為“想”。如觀修,通過意識觀想西方極樂世界,或者思維“我是誰?”等。這是“意識觀”。但是,無論是“肉眼觀”還是“意識觀”,都是著相的層面,都不是“觀”的本意。

“觀”的繁體字是“觀”。左邊一個“雚”,右邊一個“見”。過去的陶瓷罐不透明,而“觀”就是教我們透過罐子的形象,見不見之見,這是啟發我們要“在相見性”。所以,“觀”字本身,就是一個明心見性的法門。做不到這樣“觀”,就不是“觀”。

《心經》經文|除了你之外,還有誰是“觀自在菩薩”呢?

“自在”是“觀”的結果。通過“在相見性”的“觀”,就會體悟到萬事萬物都是任運自在的。具體來講,“自”,是自己(心念);“在”,是存在(顯現)。隨著自己的心念,而有萬法萬相的顯現,當然就“自在”。

“自在”即是本體,也是妙用。造了牛業就做牛,造了馬業就做馬,這正是心想事成的自在。在圓頓大法看來,沒有一法不自在。

有人也許會想:“誰會想去做牛做馬呢?”是的,眾生如果明白,誰也不會主動去做牛做馬的。但眾生無明啊,他殺牛、吃牛肉的時候,鞭打馬的時候,眼睛看到、心裡想到的全都是牛、馬,如何不心想事成,造下做牛做馬的業呢?

佛菩薩就不一樣,他們能自在地把握自己。如果成佛了以後,不能自在的現牛相、現馬相,這就不能叫自在。成佛之後,神通廣大,能自在示現牛、馬、神仙等各種形相,以方便教化眾生。

《心經》經文|除了你之外,還有誰是“觀自在菩薩”呢?

“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由音譯而來。“菩提”譯為“覺悟”,“薩埵”譯為“有情”;“菩提薩埵”意譯為“覺有情”。“覺有情”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觀照。

一種是覺悟的有情眾生。包括願身再來的菩薩和今生聽經聞法,明白瞭如來藏道理,當下轉凡夫業報身為菩薩願身的菩薩。這是菩薩的自利功德。

一種是把“覺“當作動詞解,使有情眾生覺悟。這是菩薩的利他功德,教育眾生,度化有情。

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菩薩是分真即佛。明心見性的菩薩,最低保障線是不落三惡道,或者不落六道輪迴。其實,按照佛來定位,凡是真正明白“如來藏“道理的人,都是七住位,乃至七地位以上的菩薩,這不用懷疑的。

搞明白“觀自在菩薩”的義理,就懂得“觀”是“法”,“自在”是“佛”,“菩薩”是“僧”。這一個佛法僧為一體的最上乘如來藏修行法門。

圖文皆來源於網絡,內容僅做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心經》經文|除了你之外,還有誰是“觀自在菩薩”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