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律,失粘對,孤平,落韻,撞韻,踩腳,三連平等格律詩問題例舉

鄱陽湖 連平 李白 王昌齡 詩歌 陸游 梧桐樹邊羽 2019-07-05


失律,失粘對,孤平,落韻,撞韻,踩腳,三連平等格律詩問題例舉

有朋友提出問題,將“失律,失粘對,孤平,落韻,撞韻,踩腳,三連平”和“平頭,四平頭,上尾,三仄尾等約制”做了區分,願意該是區分大忌和不是大忌的近體詩病吧?不過這種區分不大準確。

何謂“失律”?是指詩詞中有不符合平仄關係的句子,這不就是“失粘對”?所以應該是“失替”,指一個句子本身的平仄出現問題。這和“失黏”、“失對”、“孤平”、“落韻”、“踩腳”一樣都是絕對不能出現的。

舉例子說明這些現象吧,相對理解起來簡單些。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失替

指近體詩中單句中重要位置的平仄失去了兩兩替換的順序。我們知道,正常的格律詩的平仄,在單句中的“二四六”位置是交替出現的。比如“隨風直到夜郎西”,“風、到、郎”三字為“平、仄、平”,所以這就是個律句。咱們改個字,“隨風直飛夜郎西”,意思上還是說得通,但是關鍵位置上變成了“平、平、仄”,這就是失替了。


失律,失粘對,孤平,落韻,撞韻,踩腳,三連平等格律詩問題例舉

失對

我們看李白這首詩的前兩句。首句“楊花落儘子規啼”,關鍵位置字為“花、盡、規”,平仄為“平、仄、平”,那麼第二句就必須和首句平仄相對,才合律。所以我們看到“聞道龍標過五溪”,關鍵位置“道、標、五”平仄為“仄、平、仄”,所以這兩句是沒問題的。我們改成,“忽聞老友過長溪”,關鍵位置為“聞、友、長”平仄為“平、仄、平”,雖然句內沒有失替,卻和首句平仄一樣,這就失對了。

同時,這也就是犯了題主提出的平頭之病,這種音律上的平頭就是失對,即出律了,所以一定不能犯。

失黏

格律詩的第三句和第二句的平仄關係是相同的。“聞道龍標過五溪”,“仄、平、仄”,第三句“我寄愁心與明月”,平仄為“仄仄平平仄平仄”,但是這裡“與”字和“明”字的平仄對調,是一種變格,是格律詩所允許的,叫做“鯉魚翻波”。這句詩的平仄正格為“仄仄平平平仄仄”,關鍵位置是“仄、平、仄”,實際上是相同的,這就是格律規則中的“黏”。假如我們把這句詩改成“我將愁意交明月”,關鍵平仄變為“平、仄、平”,這樣與第二句變成了相對關係,即是失黏。

而如果第四句和第三句又相對,整首詩只是失黏,並沒有失對和失替的現象的話,我們稱之為“折腰體”。就是腰斷了的格律詩,形象吧。

失律,失粘對,孤平,落韻,撞韻,踩腳,三連平等格律詩問題例舉

孤平

是指一句詩中除了韻腳,也就是最後一個字之外,其他字只有一個發平聲,這也是格律詩大忌。比如“聞道龍標過五溪”咱們把“龍標”換成“老友”,“聞道老友過五溪”,好像也能念得通,實際上平仄已經變成了“平仄仄仄仄仄平”,這就是孤平。也是出律的。

落韻

就是不押韻。這個好理解,就不舉例了。

撞韻

何為撞韻?我們把“我寄愁心與明月”,的“明月”改成“彭蠡”,“我寄愁心與彭蠡”,這個“彭蠡”是個湖的名字,蠡字發第三聲,上聲 (lǐ),是仄音,但是和整首詩的韻腳字同屬平水韻“八齊”部,這個就叫做撞韻了。

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但是撞韻並不是格律詩的規則之外,只是念起來不順暢罷了,屬於格律詩的小毛病,咱們儘量避免就行了。

失律,失粘對,孤平,落韻,撞韻,踩腳,三連平等格律詩問題例舉

踩腳

踩腳是指第三句尾字用了平聲。因為第三句或者首句不押韻的首句尾字都應該是仄聲結尾,這些不押韻的字成為“白腳”,一旦白腳用了平聲字,就叫做“踩腳”。如果將“我寄愁心與明月”改成“我寄愁心與冰輪”,雖然“冰輪”也是指月亮,但是“踩腳”了。這是格律詩絕對不能出現的現象。

我們再來看問題補充裡面提到的幾種現象。

平頭

剛剛講過了,格律平頭實際上就是失對,是大忌。

四平頭

四平頭是指律詩中有四句或六句用詞意思重複,擠佔發揮空間,是律詩文法的不當,但是並非大忌,比如陸游的《雪中二首其二》:

春晝雪如篩,清羸病起時。

跡深驚虎過,煙絕閔僧飢。

地凍萱芽短,林寒鳥哢遲。

西窗斜日晚,呵手斂殘棋。

其中頜聯、頸聯的起頭兩字“跡深”、“煙絕”、“地凍”、“林寒”就是“四平頭”。這個並非什麼不得了的毛病,只是在寫法上重複,變相地侷限了內容的豐富表達,所以“礙格”。

失律,失粘對,孤平,落韻,撞韻,踩腳,三連平等格律詩問題例舉

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礙格”並不出律。也就是說還是格律詩,只是寫得不盡如人意。

上尾

上尾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出句和對句不能為同聲字,即上下句必然是“仄收、平收”或者“平收、仄收”,但是在仄起押韻格式中,首聯出句、對句就是“平收、平收”的,而在其他聯中,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肯定是出律。

另一種說法就是一首詩所有的出句雖然是仄收,但是去押韻(同聲字),這個問題不大,並不違背格律,只是念起來怪怪的,大家儘量避免就好了。其實這種上尾的說法就是鶴膝。比如:“撥棹金陵渚,遵流背城闕。浪蹙飛船影,山掛垂輪月。”“渚”和“影”都是上聲(第三聲),如果有一個換成入聲字或者去聲字(第四聲),就避開了這種問題。

但是在我們如今統一用仄聲來代替三四聲字的情況下,這種問題並不怎麼嚴重。

三仄尾

至於三仄尾,本人在前幾天專門寫了一篇回答“三平尾”和“三仄尾”的問答,個人的結論是三仄尾不是問題,具體分析就不再這裡重複了。有興趣的可以去看我前面那篇文章。

失律,失粘對,孤平,落韻,撞韻,踩腳,三連平等格律詩問題例舉

以上就是一些常見的格律詩病問題例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