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3中日決戰平壤,四千遼東鐵騎面對兩萬日軍精銳包圍竟全身而退

李如鬆平壤休整之際,日軍內部發生了重大變化,大量日軍將領認為朝鮮戰役大勢已去,所以乾脆放棄了已經佔領的城池,向南撤退。

1593中日決戰平壤,四千遼東鐵騎面對兩萬日軍精銳包圍竟全身而退

平壤失陷三天後,日軍不戰而退,黃州、平山、中和等地相繼光復。全日軍上下瀰漫著一種失利的情緒,戰爭的天平開始嚮明軍傾斜,日軍陷入了全線被動。

黑田長政率領第三軍和第六軍,守衛在朝鮮重鎮開城。大部分明軍都還在平壤城中休整,而李如鬆只是試探性的派弟弟李如柏統帥八千騎兵一路殺過來。但是這八千明軍的戰鬥力可不是一般的強悍,他們是整個亞歐大陸最強的騎兵,“遼東鐵騎”!這支鐵騎後來被袁崇煥和吳三桂改造為了“關寧鐵騎”,跟努爾哈赤幹了多少硬仗,都沒吃過虧。

1593中日決戰平壤,四千遼東鐵騎面對兩萬日軍精銳包圍竟全身而退

當然,這支鐵騎兵除了訓練有素外,更重要的是他們擁有更為先進的武器,他們的馬上不僅配備有小型的佛郎機,可以進行炮擊,每名騎兵手中還有一種特殊的武器叫三眼神銃。

它全長約120釐米,共有三個槍管,槍頭突出,全槍由純鐵打造,射擊時可以輪流發射,發起衝鋒時,遼東鐵騎即衝入戰陣,於戰馬上發動齊射,再堅固的防線,只要是血肉之軀也絕擋不住這支鐵騎兵的衝擊。如果三槍打完了,騎兵就會拿著這支鑌鐵的大槍當鋼鞭使用,一掃一大片,真可謂是簡單好用!

黑田長政一開始還滿不在乎,但是後來潰退的日軍把鐵騎兵描述的越來越神,三人成虎,黑田指揮官心虛了,乾脆棄城而逃。

但是他不知道要跑就該早跑,不跑就應該拒城而守的道理,因為就算騎兵再牛也不可能一下子躍上城頭去,還給老老實實的爬梯子。但如果,步兵被騎兵攆上,那就是屠殺!

日軍跑了,李如柏卻不依不饒,對黑田長政一頓死纏爛打,日軍既第一軍和第二軍遭到毀滅性打擊後,第三軍和第六軍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

正月二十,平壤至開城的朝鮮二十二府全部收復,日軍全線崩潰,退往南方。

李如鬆真的沒有想到,剛剛還敢在平壤城內負隅頑抗的日軍,卻在其他戰線上疲軟了起來,一個李如柏就把他們都搞定了。

兵貴神速!不能給敵人喘息之機。

李如鬆沒有絲毫遲疑,立即派遣軍隊,繼續出擊。他這次的目標是王京(今韓國漢城),也就是朝鮮的都城,如果能順利攻克王京,朝鮮戰爭就基本算是結束了。

1593中日決戰平壤,四千遼東鐵騎面對兩萬日軍精銳包圍竟全身而退

此時,王京內堆滿了從北方潰退至此的日軍,城內的軍隊總量已經達到了五萬人,而這些日軍已經統一了思想,他們已經退無可退!必須殊死一戰,才有生路。

而且,日軍確實也還有可以和明軍一戰的資本,此時盤踞在王京內的日軍有五萬人,而城外的明軍也有五萬人。論武器而言,雖然日軍沒有大口徑的佛郎機,但卻有不少火槍。而他們背靠堅城,佔據地利,這樣看來只要拼死一搏,明軍毫無優勢可言,即使勝利也必然會付出極大地代價,這顯然不是李如鬆想要看到的。

是用外交手段解決問題?還是繼續跟日軍打下去,這樣的命題擺在了李如鬆的眼前。

當李如鬆還沒有決定應對的時候,一場遭遇戰就發生了。

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正月二十六日,總兵查大受、副總兵祖承訓、遊擊將軍李寧,率三千遼東鐵騎,開赴王京,目的是探路。

日軍也很詭詐,竟然在明軍前進的道路上設下了埋伏,但是日軍沒有想到明軍鐵騎過於生猛,日軍的埋伏圈被明軍輕易突破。查大受殺紅了眼,命令騎兵一路追殺,斬獲六百餘級。

見日軍如此不堪,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正月二十七日,李如鬆很快又派出了第二撥巡邏隊去看看,而這一次巡邏隊的領軍人就是他自己,跟隨他一起去的還有副將楊元、李如柏、張世爵,他們只帶了兩千遼東騎兵就出發了,顯然這是一次極其自負的冒險行為。孤軍深入,歷來是兵家之大忌!

遼東鐵騎很快到達了離王京只有九十里路的馬山館,在這裡李如鬆突然命令部隊停止前進,因為此時的他已經嗅到了一絲不祥的味道。

這時,他找來經驗豐富的副將楊元,命令他緩行一步,自己先帶一千人上去看看,楊元作為後援隨時準備接應。

李如鬆不敢怠慢,壓慢了行軍的節奏,據王京僅四十里的碧蹄館,他終於發現了自己不安的來源,原來這裡正在進行著一場混戰。查大受突出了日軍第一道埋伏後,一路追殺,而後邊還有日軍的幾道埋伏,雖然都被查大受成功突破,但是他漸漸發現自己似乎走得有點遠了!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又沒有援軍支持,而自己身前的日軍卻是越來越多,而且這些日軍實際已經把這支騎兵部隊包圍了。

查大受和祖承訓雖然夠狠,手下的遼東鐵騎也是裝備精良,但是好虎架不住群狼!日軍在碧蹄館已經集結了第一軍、第四軍、第六軍、第八軍的部分主力部隊,達到兩萬多人。而這兩萬多日軍再怎麼不堪,也足以把三千騎兵圍在當中,要知道遼東鐵騎的那三槍已經放完了,再想放倒日軍,就只能拿三眼神銃去砸,那是很費力氣的。

明軍被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查大受等砸翻了一批,又上來一批。查大受這才明白大事不妙,左衝右衝都無法從一點突圍,要知道人的體力是有限的,鐵騎官兵已經鏖戰了幾日,這樣下去,日軍再次大面積反撲時,這些騎兵難免一死。

而就在查大受最困難的時候,李如鬆帶領的一千騎兵趕到了,都是遼東帶來的子弟,有的還是親戚,這些遼東鐵騎一看自己兄弟被包圍了,瞬間就衝向了日軍。

日軍的包圍圈被衝破了,如果這時查大受趕緊率兵從缺口突圍,便可以順利突出重圍。但是在遼東鐵騎的軍史上,在李如鬆的字典里根本就沒有後退這兩個字。一陣拼殺後,雖然李如鬆和查大受部順利會師,但日軍的包圍圈卻被迅速地堵上了。

日軍此時也發現了其實這次來王京的明軍部隊並不多,充其量也就是個騷擾部隊,所以他們大著膽子展開了反撲。

這時恐怕日軍任何人也不會相信,明軍的最高將領李如鬆也在包圍圈內。李如松本可佔據一有利地形,讓騎兵下馬後鎮守一隅,等待援兵。但是李如鬆沒有這麼做,他認為那樣打仗就是恥辱。他拔出長刀,大吼一聲:“全軍攻擊!如敢畏縮不前者,斬!”

打仗,拼的就是戰士們的勇氣,比的就是誰比誰更不怕死!李如鬆身先士卒的攻擊方式,讓遼東鐵騎全部殺紅了眼,他們掄起三眼神銃向圍過來的日軍猛砸過去,頓時就殺出了一趟血衚衕。

但是,很快明軍就發現,在他們的側翼,日軍的騎兵也撲了上來,而且這支騎兵也配備有火器,雖然沒有三眼神銃那樣可以連發,但是殺傷力也十分恐怖。

1593中日決戰平壤,四千遼東鐵騎面對兩萬日軍精銳包圍竟全身而退

李如鬆這次算是明白了,這根本不是什麼遭遇戰,而是徹徹底底的中了人家的埋伏,如果再這麼耗下去,非吃大虧不可,但是騎兵對騎兵,誰先掉頭跑,都會被另一方碾死,這是戰場的規律,所以硬著頭皮也要先打退對方騎兵的進攻才能再圖突圍。

但是,日軍在碧蹄館的人越來越多,為了挽回顏面,小西行長、黑田長政、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等日軍名將幾乎全部集中於此,日軍方面也沒有想到明軍主帥會隻身犯險,竟然陷入了日軍的包圍。

日軍足有兩萬多人把李如鬆等人團團圍住,再加上被騎兵衝擊,形勢十分危急。

李如鬆此時毫無畏懼,他打仗從來就不怕死,也正是由於將領身上的這種風範,才能使得他的手下即便是面對死神也敢上前去死磕。

兩萬人打四千人,這樣的便宜不是天天都有,日軍豁出去了。生死懸於一線,想要活命就給往外衝,明軍也豁出去了。

1593中日決戰平壤,四千遼東鐵騎面對兩萬日軍精銳包圍竟全身而退

兩股不要命的人攪在了一起,那是怎樣慘烈的畫面呢?可想而知!但即便是這樣,日軍也無法吃掉李如鬆的四千鐵騎。

在評書裡聽到了很多將領敢在陣前單挑如何如何,但是可以很明確地告訴讀者,中國歷史上敢於衝在士兵前邊的將領絕對不超過二十個人,其餘的將領多是儒將(站在幕後策劃指揮)。

而李如鬆就是這身先士卒的代表性人物,他雖被日軍重重包圍,卻完全不當回事,帶著鐵騎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用一個成語形容,那就是閒庭信步!真把日軍的包圍圈當成他家後院了。

李如鬆雖然衝不破包圍圈,卻像是貪吃蛇一樣在包圍圈裡來回竄動,把日軍搞得極其鬱悶。

而就在這時,一名金甲倭將(姓名不詳)帶兵向李如鬆猛衝過來,由於速度過快,明軍騎兵竟然被衝為了兩段,李如鬆手下兵馬更少了,而且這次完全被包圍在了核心,馬跑不起來了。

此時,李如柏和李寧正在李如鬆的兩翼,發現事情不妙,便指揮部下拼死向李如鬆靠攏,但日軍表現得太頑強了,他們不僅頂住了他們的進攻,還擋住了李如鬆的突圍。

上陣親兄弟,李如鬆的另一個弟弟李如梅眼疾手快,手起一箭正中金甲倭將的面目,他當即落馬,一命嗚呼。戰爭再一次告訴我們,在戰場上還是要穿帶有保護色的戰袍,這種過於拉風的鎧甲很容易被狙擊。

主將一死士兵的衝擊力立時減弱,李如鬆暫時安全了。

1593中日決戰平壤,四千遼東鐵騎面對兩萬日軍精銳包圍竟全身而退

此時,日軍的損失也不小,雖然人數眾多,但是都以步兵為主,騎兵的衝殺後,他們毫無辦法,只能固守陣地不讓李如鬆跑掉。

而日軍主將立花宗茂實在頂不住明軍的反撲,認慫了,就此退出了戰場,小早川隆景接替了他的指揮權。仗打到這個份上,就跟武俠小說裡兩個高手面對面,雙掌相對,比拼內力一樣,誰先鬆一口氣,或是被人從後邊偷襲一下,誰就將吐血而亡。

而此時的日軍,再也沒有預備隊了,而明軍卻還有一支騎兵,更是奇兵!那就是李如鬆命令緩行一步的楊元所部。

什麼是名將?這就是名將!能嗅到危險的味道,在沒有任何邏輯的情況下,也能預備好後招。由此可見,李如鬆是當之無愧的名將之花!

楊元見李如鬆被圍在了包圍圈之中,立刻紅了眼,帶著一千號騎兵立時衝向了日軍的包圍圈,戰鬥的平衡被這次衝擊徹底打破了。

日軍在混亂之際以為明軍大部隊到了,紛紛逃竄,這樣一來包圍圈被完全沖垮。

兵敗如山倒,小西行長再一次吃到了敗仗,而李如鬆竟然不依不饒,帶著五千號人馬繼續追擊,但是他追著追著才想起來,好像自己的人並不多,如果再遇到大股日軍,自己非吃虧不可,所以他乾脆放棄了追擊,收兵回營。

這一仗雖然明軍打跑了日軍,並且成功突圍,但實事求是地說,此戰雙方傷亡不算大,誰也沒佔到什麼便宜,明軍陣亡了二百六十四人,而日軍也至少死了一百六十七人(首級為證,有被砍死的沒割掉首級的不在此列)。

1593中日決戰平壤,四千遼東鐵騎面對兩萬日軍精銳包圍竟全身而退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大鬍子二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