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左手倒右手,將一副紅雙喜做到30億,把所有乒乓國手收入囊中

乒乓球 李寧 樊振東 李曉霞 斑馬消費 2017-07-17

斑馬消費 沈庹

雖然紅雙喜從來不學杜蕾斯蹭熱點營銷,但其低調的行事風格,在乒乓球器材領域的市場地位,仍然引起業內關注。

李寧左手倒右手,將一副紅雙喜做到30億,把所有乒乓國手收入囊中

斑馬消費注意到,李寧(02331.Hk)以及紅雙喜一直是中國乒乓球隊的贊助商,馬龍、李曉霞、樊振東等人也是其乒乓器材的產品代言人。

紅雙喜循著贊助國乒賽及世乒賽等國內外頂級賽事的路徑擴張市場,營收持續增長,市場份額位列全球前列。

2014年,紅雙喜營收達到6.81億元,2015年為7.23億元,每年向李寧貢獻了不少於10%的收入。不過在2016年,李寧向非凡中國(08032.HK)出售10%股權,紅雙喜也從李寧子公司轉為聯營企業。

李寧剝離紅雙喜後,外界很不解。李寧的重點在非乒乓球領域,而根據其與非凡中國前述的協議,紅雙喜也有謀求上市的可能。

李寧左手倒右手,將一副紅雙喜做到30億,把所有乒乓國手收入囊中

李寧賣紅雙喜“左手倒右手”

2016年底,李寧向非凡中國轉讓紅雙喜10%股權,收益3.30億元,當年李寧公司淨利潤達到6.43億元,紅雙喜的股權轉讓佔據其淨利潤半壁江山。

紅雙喜原為李寧擁有57.5%股權的附屬公司,轉讓後成為集團聯營公司。但沒有想到的是,紅雙喜會在李寧轉型的關鍵時期出力。

時間回溯到9年前,2007年11月,李寧透過間接子公司上海悅奧體育用品公司,花了3.05億元收購上海紅雙喜股份有限公司57.5%股權,相中的正是擁有48年曆史的民族品牌“紅雙喜”的品牌價值。

2008年正值奧運會,和很多體育品牌一樣,李寧也希望藉助奧運會的東風提升運動品牌業績,而老品牌紅雙喜也正需要藉助外力來提升產品研發以及銷售網絡上的短板。

二者幾乎是不謀而合,但實際操作中不乏問題。在渠道上合作,紅雙喜和李寧品牌確實有點不搭調,如果你在李寧店裡買鞋遇上紅雙喜球拍,消費體驗肯定比較尷尬,畢竟,對李寧產品的認知程度遠遠高於對紅雙喜的認知。

即便是後來遭遇行業寒冬,李寧公司甚至持續虧損的情況下,紅雙喜的營收依然堅挺,從目前公開的數據來看,2014年,紅雙喜營收達到6.81億元,2015年則達到7.23億元,這兩年的營收幾乎佔到李寧公司營收的10%,絕對是對李寧的有功之臣。

李寧左手倒右手,將一副紅雙喜做到30億,把所有乒乓國手收入囊中

不過,出售紅雙喜10%股權用於補充資金來支持李寧公司轉型,其實也是李寧轉型的無奈之舉。

雖然堅持剝離紅雙喜,但李寧仍持有紅雙喜47.5%股權,仍為最大股東。轉讓股權也讓紅雙喜身家倍增,市場估值30多億元。

紅雙喜或獨立上市?

與其說剝離紅雙喜,不如說是紅雙喜在助力李寧轉型。紅雙喜成為集團聯營公司後,其業務還是循著過往路徑在走。

馬龍和樊振東,就是紅雙喜簽約乒乓器材代言人,除了他倆之外,還有王勵勤、李曉霞、丁寧、王皓等人,紅雙喜幾乎囊括了世界頂級乒乓運動員。

在簽約上述運動員外,連續贊助球隊和賽事,也是紅雙喜的既定策略。中國乒乓球隊、中國乒乓球協會是長期固定贊助對象,還有奧運會、世錦賽、世乒賽以及國內外頂級乒乓賽事,無論提供器材還是贊助,都有紅雙喜的身影。

李寧左手倒右手,將一副紅雙喜做到30億,把所有乒乓國手收入囊中

在李寧年報裡,多次強調紅雙喜的策略是“明星造市、賽事推廣”,這使得紅雙喜套膠的使用比率在中國國家乒乓球隊超過90%。而紅雙喜品牌新材料乒乓球早已在2015至2016年的主要頂級大賽中使用,和李寧品牌一樣,二者互相協同,在中國乒乓球市場的地位至今無人撼動。

其實,將10%紅雙喜股權出售股份給非凡中國(08032.HK),李寧是為了籌措資金來助力公司轉型。因為李寧也是非凡中國實控人,這般左手倒右手,倒不如說是間接推升紅雙喜,讓市場重估紅雙喜的品牌價值。

李寧與非凡中國簽訂的協議裡有一條值得回味,大意就是,四年內如果紅雙喜不上市,李寧可以以6.5%的年利率回購股權。

但這給出的更大暗示是,紅雙喜是否有機會獨立上市?

一個事實是,變成集團聯營公司後,紅雙喜此後幾年的財務狀況不會在李寧報表中詳細披露,這也是否在為未來的資本運作留下空間?

李寧左手倒右手,將一副紅雙喜做到30億,把所有乒乓國手收入囊中

非凡中國是李寧控制的港股公司,主要從事體育人才管理,體育諮詢等,與李寧公司業務關係密切。

非凡中國年報顯示,品牌、產品代言或者活動管理等業務,由非凡中國向李寧公司提供,2013年至2015年度,李寧向非凡中國支付6000萬元、9000萬元和9000萬元。去年,非凡中國去年營收5.52億港元,淨利1.08億港元。